探索阴道纤毛菌检测的影响因素论文_李桂英

探索阴道纤毛菌检测的影响因素论文_李桂英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11300

摘要:目的 探索阴道纤毛菌检测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阴道纤毛菌检测的规范化操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现代光学超高倍显微技术和特殊染色技术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纤毛菌,分析阴道纤毛菌检测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阴道纤毛菌得到有效检出。结论 减少阴道纤毛菌检测的不必要影响因素,把检测误差减少到最小,提高检出阳性率。

关键词:阴道纤毛菌检测的影响因素

完整而健康的阴道粘膜为女性提供了许多阴道疾病的防护。当阴道生态环境改变和阴道免疫功能失衡,使正常阴道内的菌群失衡或感染致病病原体,则阴道易发生多种阴道炎症。阴道炎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为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给妇女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阴道炎的病原体大致可分为细菌、霉菌、寄生虫、支原体、纤毛菌等。近年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纤毛菌性阴道炎发病率逐年升高,但有些临床工作者对阴道纤毛菌的认识和检测存在误区。本研究旨在探索阴道纤毛菌检测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阴道纤毛菌检测的规范化操作提供依据。

对阴道纤毛菌检测来说,规范化操作是取得稳定结果的前提,我们要认识到阴道纤毛菌的检测项目、方法学的局限性,了解其影响因素,才能在日常检测中时刻把握住检测结果的质量。

在阴道纤毛菌检测中有多种因素均可造成阴道纤毛菌检出阳性率的降低,这不仅与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有关,也与患者状况和标本处理方式等有关。因此,实验室应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并要求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控制,增强责任心,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减少不必要的影响因素,把检测误差减少到最小。

下面笔者将阴道纤毛菌检测的影响因素总结了一下。

一、标本处理方式的影响

1. 标本取材

1.1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取材前24 h禁止性交、盆浴、阴道检查,不要冲洗阴道及使用阴道栓剂等药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妇科医生取材;以阴道窥视器扩张阴道后,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签蘸取阴道上1/3侧壁处分泌物,将蘸有分泌物的棉签在干净载玻片上涂均匀后检查。涂片宜厚薄均匀,需尽快以火焰或酒精固定,以避免细胞变形。

2. 标本染色方法及试剂

2.1 使用传统生理盐水涂片法基本上只能检查出滴虫和霉菌,纤毛菌检出率偏低。

2.2.作者推荐选用湖南株洲千金生产的妇科白带涂片多项快速染液染色,多项快速染色法可供妇科白带涂片进行多项检查用,可在一张白带涂片上同时作滴虫、霉菌、白细胞、纤毛菌、淋菌、加特纳球菌、核异质细胞、肿瘤细胞等多项初筛检查,染色后样本中病原体形态较固定,而且各种病原体着色各有不同,形态清晰,一目了然,容易辨认不易误诊、漏诊,所以纤毛菌检出率较高。

二.显微镜形态学检查

采用OLYMPUS光学显微镜以油镜下检测。参照临床基础检验学的诊断标准,通过观察病原微生物的形态进行鉴别诊断。

纤毛菌性阴道炎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部分病人伴有外阴瘙痒,阴道检查见多量乳白色、稀薄分泌物。纤毛菌属放线菌目,样本片染色后见菌丝细长呈环绕状,形似白色念珠菌假菌丝,但结构不同于白色念珠菌假菌丝,不见白色念珠菌孢子。染色后的纤毛菌为蓝色或灰蓝色,像短头发丝,有弯曲。整个背景较为干净,多伴有上皮细胞,无或仅有少量炎症细胞(研究发现纤毛菌与阴道杆菌共存时多无炎症细胞存在,但是与其他病原体共存时可有炎性表现),镜检时,特别是对单一纤毛菌感染时,只有上皮细胞存在,在镜下主要是以上皮细胞为主,因此不要误以为上皮细胞多就不是炎症,而应更加仔细检查,要小心地在上皮细胞中寻找纤毛菌,以免漏检,造成误诊。

综上所述:

1. 实验室应建立“标本采集制度”,指导临床和病人规范采集送检标本。在实验室标本采集送检工作多由医护人员和病人完成,而标本采集送检的规范化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因此主动指导临床和病人如何正确采集送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规范采集送检标本,避免因标本不合格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室应建立“临床联络制度”主动联系临床,参与临床工作,提高检测结果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主动定期下科室,调查随访临床对实验室人员的报告结果的准确性,及时了解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是否完善,以提高工作质量。与临床医生一起分析检测结果。解释临床医生提出的疑问,共同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3. 实验室应重视白带检验的质量控制,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做好标本采集、送检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在标本处理、制片、染色、镜检等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还应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努力提高检验人员形态识别能力,定期对检验人员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保证结果的一致性。

所以我们医务工作者应严格按以上各项规范化制度进行操作,尽量减少阴道纤毛菌检测的不必要影响因素,把检测误差减少到最小,提高阴道纤毛菌的检出阳性率。

参考文献:

[1]谭常兰,刘付华,张硕,等.妇科白带涂片快速多项检查的临床应用[ J ]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7):712—713.

[2]黄众定,纤毛菌性阴道炎浅析【J】临床检验与医学,2006,17(1):78.

[3]湖南省株洲市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推广资料与图片.

论文作者:李桂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探索阴道纤毛菌检测的影响因素论文_李桂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