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高一学生学习焦虑的思考与反思论文_闫慧武

重点高中高一学生学习焦虑的思考与反思论文_闫慧武

闫慧武 (河北涿鹿中学 河北 张家口 075600)

【摘 要】 重点高中高一新生在高中学习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习焦虑心理,学校通过信心教育,学生发现自我,重塑自我,从弱小走向自强,从迷茫走向成功。

【关键词】 重点高中 高一学生 学习焦虑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11-047-02

新学年伊始,许多高一新生怀着兴奋心情,带着诸多期盼进入重点中学,开始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但几个月,有时甚至更短,为数不少学生开始出现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学习时间投入不少,但学习效果不佳;平时情绪烦躁,易激动;吃饭无味,睡不着觉,对任何事情都是被动接受,兴趣不高。如果学校对这些现象不足够重视,可能会使这些高一学生的正常学习难以进行。出现焦虑心理的学生中,各个层面的均为数不少,原因大致有以下六种:

1.理想的高期望值与现实的反差。许多学生在进入重点中学前,对重点中学充满了太多的向往与期待,而一旦自己真正成为其中一员,发现与他们想像中的重点学校存在不少反差,形成情感失落,进而表现出抑郁和焦虑。

2.独立意识强与自理能力弱的矛盾。高中生已经形成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不少学生心目中自视自己是大人,独立意识强,但自理能力并未得到相应发展。特别是重点中学实行寄宿制,过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高一学生,一旦离开父母的帮助,显得孤独无助。不适应问题在短时间内给学生带来焦虑与不安。

3.新鲜感与怀旧感的冲突。刚到重点高中,一切都是新的,自然产生一种新鲜感,但不久,他们特别想念家人,希望过去活动群体的回归。这种怀旧情节使学生在刚入校的几周内感到特别烦躁不安,而且对于那些交际能力不强、适应能力差的学生持续的时间会更长。

4.松懈与压力的矛盾。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经历了中考的洗礼,进入高中可以放松一下。重点高中为确保学生在三年后考入理想大学,始终给学生调紧了弦,上课、作业、复习、考试都给学生带来空前的压力。部分学生在松懈了一段时间后,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可是要迎头赶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对优胜劣汰的无情结果,学生的焦虑明显表露出来。

5.失落感与慰藉感交错。高一部分新生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到重点中学,他们在内心深处充满自卑,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一头。比一般同学更渴望成绩的进步,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学习后,成绩还是不尽如意,压抑担忧取代了原先的希望。

6.成就感与失落感碰撞。优等生从来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氛围中,但是,竞争的事实使一部分学生与他们预定的目标相去甚远。一旦这种情况出现,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要比一般学生更为脆弱,根本无法接受这一事实,自尊心受到严重影响。

为使每一位高一新生克服心理焦虑,顺利实现初高中台阶跨越,我们对高一学生采取了信心教育,学生发现自我,重塑自我,从弱小走向自强,从迷茫走向成功。

1、情感投入激发学生自信心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内蕴的巨大潜力,学校要求老师必须做到"三个一":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给学生说一句鼓励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师生从"三个一"活动中收益匪浅。"一个微笑"温暖了学生困乏疲惫的心灵,"一句自信的话"、"一次谈话"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2.课堂教学上培养学生自信心

第一,精心设计自信内容。备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自信教育内容,设计好本节课中最能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第二,上课多表扬鼓励、激发兴趣。增强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到学习不再是痛苦,而是快乐。

第三,课堂提问成为学生自信的源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鼓励、启发学生大胆发言,对主动发言的学生给予最热情的鼓励,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第四,课堂气氛轻松民主。良好的课堂气氛比教师精彩的讲授更重要,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乐学不疲倦。

第五,课堂用语温暖自信。要给学生以信心和希望,禁止使用伤害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话语.

3、文化熏陶树立学生信心

走进学校校门,文化氛围充满校园,满眼看到的是催人奋进的标语,教学楼的走廊里到处是名人名言,校园中无处不显出学生自信心的存在。

4、激情宣誓张扬自信。

通过宣誓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是学校一道独特风景。每逢周一班会,各班全体学生,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在值日班长的带领下庄严宣誓:"我非常聪明,我要在老师的教导下,告别三闲,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加强锻炼,全面发展,为四十岁做准备!"这些话叩击着每一位同学的心弦,涤荡去心底的消沉,激起昂扬的斗志,张扬起自信的风帆。

5、发挥班主任在信心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班主任是信心教育的主要施教者,为了增强班级信心教育效果,学校不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出班级管理细则,使班主任成为信心教育的核心。

6、"我的目标大学"上黑板,强化学生信心。

我们让每位高一同学在一开学就将自己理想的大学写在黑板上,时刻激励自己,增强信心。"我的大学不再陌生,我相信我一定会在三年后佩戴上大学的校徽。"这是许多同学的真实感受。

7、国旗下讲话激励信心。

"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段路往往最艰苦难行。这是因为开始的时候,雄心万丈,心怀希望,后来长途跋涉,精疲力竭,信心渐失,于是感到前途渺茫,难以坚持,以致前功尽弃。"这是高一学生在一次《国旗下的讲话》的内容。每星期一清晨,学校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奏国歌升国旗之后,便是慷慨激昂的国旗下讲话。国旗下讲话给学生送去自信的力量。

8、挫折教育强化信心。

一次不理想的考试成绩,一次意想不到的生活中不该有的矛盾和纠纷,都是对高一学生自信心的考验。学生遇到挫折时,他们最需要和最期待的就是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做老师的要有耐心,要沉得住气,不要急,不要逼,不要把学生一时的学习失败冷语相伤,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对学生要多关爱、多鼓励,告诉他们不要灰心,不要失望,今后还有成功的机会,要吸取教训,积极努力,一定能走向成功。

9、成功教育鼓足信心

学校每学年开始都要举行大学生返校报告会,全体学生参加。找一些入学成绩不理想,经过三年努力,考上理想大学的学生,让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在涿中的感受、成功和经验,以此激励在校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入学成绩差的学生的信心,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10、赏识教育深化信心。

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许多优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一定会发现学生个个都是很优秀的。教师要拿学生的优点,不断放大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取得更大更多的进步。

11、自我展示、腾飞信心。

为了激励学生学有目标,奋发向上,教学楼内外、每个教室外的墙壁上都设立宣传专区,对优秀作业、满分卷子、文章、学习经验和体会进行展评,让学生时刻对照自己找差距。通过展示,学生了解了自身的价值,找到了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这对于形成理想、增强信心、激励进取有巨大作用。

12、宽容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爱是教育的核心,在学校,看不到大声呵斥、怒目批评、冷嘲热讽、暴力惩罚,见到的是师生谈心,是宽容、是耐心、是感化、是等待。在每周的"反思会"上,要求学生对照日常行为规范,反省一周的所作所为,找出自身不足,制定整改措施,使每位高一学生自警、自律。

通过浓郁学习氛围,强化信心教育,我们帮助绝大部分高一新生克服了心理焦虑,顺利实现初高中台阶的跨越.

论文作者:闫慧武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重点高中高一学生学习焦虑的思考与反思论文_闫慧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