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空肠营养管与普通胃管的对比分析论文_许瑞霞

(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ICU 内蒙古 乌海 016000)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鼻空肠营养管与普通胃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需肠内营养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鼻空肠营养管,对照组采用普通胃管,比较两组患者食物返流、肺部感染、脱管等情况的发生率。结果:在返流、肺部感染、意外脱管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在腹泻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置鼻空肠营养管有利于减少置管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应推荐使用。

【关键词】 插管法;鼻空肠营养管;普通胃管

【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200-02

肠内营养方式是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患者获得营养物质的重要途径,是维系患者生命的通道。虽然肠内营养方式可满足患者营养需求,但是仍然存在较多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如长期留置胃管患者,易发生返流误吸等症状,从而导致肺部感染,反而加重患者病情,为此,应寻找一种安全性更高的肠内营养方式[1]。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肠内营养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鼻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需肠内营养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两组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32±12.34)岁,疾病类型:颅脑外伤者8例,脑卒中16例,其他2例。对照组患者,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19±12.16)岁,疾病类型:颅脑外伤者7例,脑卒中17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鼻胃管(Levin type),插入胃管后,使用听诊器倾听声音,注射器注入空气时过水声,为胃管末端以达到剑突下长度,此时抽回液体,检查PH值,若<5则表明置管深度合理,然后固定管道。

观察组采用鼻空肠营养管置管:经鼻插入鼻空肠管(复尔凯CH10),通过内镜辅助继续插管至空肠,简单固定鼻肠管,然后摄腹部平片确定是否合理,然后妥善固定。

置管后,每日检查两组患者鼻空肠管及胃管的是否发生移动,检查是否存在扭曲、堵塞、压迫等情况,并更换固定胶布。留置普通胃管且咳嗽患者,应检查口腔情况,防止因咳嗽导致导管脱出或盘踞在口腔内。两组长期使用胃管患者每月更换导管1次。每4h冲管1次,防止堵塞。鼻饲喂食及喂食后1h,抬高患者床头30°,防止发生食物返流。

1.3 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返流、肺部感染、意外脱管、腹泻等情况,并作为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返流、肺部感染、意外脱管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在腹泻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留置胃管是重症监护病房及某些病情严重患者的重要营养获得途径,置管、喂食操作相对简单,是重要的肠内营养方式。随着常规留置胃管的临床应用经验积累逐渐增多,其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国内文献报道显示,置普通胃管患者,肺部感染率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迫切的需要解决[2]。本次研究对比分析了鼻空肠营养管与普通胃管两种肠内营养方式,研究结果显示,置鼻空肠营养管患者返流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知鼻空肠营养管可控制食物返流发生,并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鼻空肠管不易发生食物返流的重要原因是,管道末端上方存在贲门和幽门两道关口,故不容易发生食物返流[3]。

鼻空肠管插入位置较普通胃管深,患者活动对管道影响较小,剧烈咳嗽可直接导致导管脱出,可知鼻空肠营养管较为稳固,安全性较高[4]。同时,本次研究中还发现,在腹泻发生率方面,鼻空肠营养管与普通胃管无显著区别,提示鼻空肠营养管对腹泻发生无明显影响。虽然鼻空肠营养管应用效果良好,但是仍要注意护理工作。每日应多次检查管道是否发生移位,预防患者无意识行为导致导尿管滑脱。需要喂食药物时,应将药物研细末,温开水溶解,先使用30~40ml温开水冲洗管道,然后再喂食药物,喂完后再次冲洗管道。为了更好的促进营养吸收,应防止腹泻发生,要求保证营养液营养均衡且无污染,输注时查看患者耐受性,检查肠鸣音,及时调整滴速,预防便秘发生。

综上所述,置鼻空肠营养管有利于减少置管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应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新.不同肠内营养管在食管癌手术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D].山东大学,2014:21-22.

[2] 赛航.鼻空肠管和鼻胃管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胃泌素分泌的比较[D].暨南大学,2013:28.

[3] 张先进,陈伟焘,林新峰.肠内营养常用置管方法的评价[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12(04):241-244.

[4] 笱玉兰,吴彪,罗利俊等.重症脑卒中病人急性期两种肠内营养方式对比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10(06):353-355.

论文作者:许瑞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鼻空肠营养管与普通胃管的对比分析论文_许瑞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