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论文_郭君荣

45例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论文_郭君荣

郭君荣

大庆市第二医院东风门诊体检中心 163311

【摘 要】我们为了达到总结在内科患者中进行创新性心理护理的应用体会的目的,通过了解并掌握患者在心理上的需求,对他们进行创新性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内科患者心理护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结果对45例内科患者进行个体化和专业化的心理护理,消除了这些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提升了内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理想的的治疗效果。最后得出结论:对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是现代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还可以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内科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心理护理对内科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科患者;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措施

前言:内科疾病发病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甚至有的内科疾病还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内科疾病的治疗时间往往比较长,这种种的难题不仅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还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内科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要加强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就是要更重视心理护理在内科治疗中的作用。心理护理是现代整体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而且还可以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有效的心理护理将会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1.内科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1.1 焦虑不安情绪激动的心理问题

这是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加之担心基层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对待这种患者,首先要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然后找出患者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向患者解释我们长期有上级卫生支农专家支持,如病情需要,可随时转至上级医院。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并制订切合实际的措施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通常情况下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并可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1.2 恐惧及忧虑的心理问题

患者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有些还会增加痛苦,患者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患者,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

1.3 孤独寂寞缺乏交流的心理问题

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患者。这类患者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其他患者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患者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事,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对待这类患者,我们除做好基础护理外,尽可能多增加与患者接触机会,以和蔼礼貌的语言和患者交流,以热情、乐观的表情去感召患者,驱除其寂寞情绪,有针对性地将同病室的患者集中起来参加一些活动,并向患者讲解交往的好处和方法,鼓励他多和别人接触。经过一段时间,患者和病友们建立了感情,就不再感到孤独寂寞了,最终达到心身护理最佳效果。

1.4 悲观消极、丧失信心的心理问题

见你内科慢性病病程长,常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往往对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有的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尤其部分老年人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高,往往被动配合治疗。主要见于平素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患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肾功能衰竭患者,这一心理产生的基础是不敢面对现实,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针对这种情况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主动关心患者,使患者认识到亲人们爱他(她),盼望他(她) 能早日康复,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在精神上要首先战胜自己。对患者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

2.内科患者心理问题的有效护理方法

2.1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的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的年龄、病情、职业、性格、经济状况等的不同,心理需求也不尽相同,我们护理工作者一定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熟知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进行个体化和专业化的心理护理,不断地提升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1]

2.2 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内科疾病发病原因相对比较复杂,有的内科疾病目前还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和经济方面的压力,无疑将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患者容易产生沮丧、恐惧和绝望心理。我们护理工作者对患者一定要多关怀、体贴、鼓励,在心理护理中,语言是最好的工具,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职业、性格、经济状况等,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

2.3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

由于内科疾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少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不熟悉疾病治疗过程,当患者对自己病情不了解的情况下,情绪就容易波动,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病情突然加重,疾病进一步恶化,这些都使其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恐惧心理,导致患者的情感脆弱,自我控制能力下降,丧失治疗信心,不配合医师治疗,甚至还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医院要采用患者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如挂图、漫画、播放电视片、书籍阅读等,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消除疑虑,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2.4对45例内科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的结果

45例内科患者经过个体化和专业化的心理护理,消除了消极的心理状态,提升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3.结语

内科疾病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其往往病因复杂,一些疾病由于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容易出现反复,甚至难以治愈,这些因素势必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临床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对内科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不仅我们要重视内科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而且要把心理护理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积极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以便更好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红. 内科老年病人异常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干预.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 .

[2] 孙艳,李宇军.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M].全科护理,2009,7(5):1369-1370.

论文作者:郭君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  ;  ;  ;  ;  ;  ;  ;  

45例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论文_郭君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