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论文_马琳琳

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论文_马琳琳

摘要:要谈工程造价管理就必须先来谈谈中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中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20世纪80年代完善起来的。要求在不同设计阶段必须编制概算或预算并对政府负责;制定了概预算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规定了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设单位在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始终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时刻要有投资的经济头脑,充分利用和认真分析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市场经济的脉博,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一、 项目前期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1、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项目整个建设期间所必需的各项费用,包括勘察、检测、设计、招投标、监理、水煤电气等的增容费及施工费用、办理建设许可证所发生的向省和市有关部门缴纳的各项费用等前期费用,动拆迁、七通一平、工程费用(含土建、安装、装饰及室外总体等)、竣工验收、审计、测绘等费用,项目实施中人工、材料、设备价格上升及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风险等。在编制估算时要预留 不可预见费! 或 风险费! 。

2、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初步估算,此估算称为数量级估算。在此阶段,项目的类别及规模已基本确定,但具体设计尚未进行,规划中只有工程的总面积以及建成后的能力、规模、质量等方面的指标和要求。因此,在规划阶段,数量级估算的造价比较粗略,误差为∀ 25%。数量级估算,一般是参考类似工程指标,同时结合新项目的建设地点、交通运输状况、市场材料的供求情况等进行编制。此阶段的数量级估算作为今后工程造价控制的最高限额,原则上不准突破。

二、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1、认真进行地质勘测,为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基础造价是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上部结构完全相同的建筑,可能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而设计出不同的基础形式,造成相差较大的工程造价,而基础设计与地基承载力密切相关,所以认真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当的基础形式,提高基础的可靠性,就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选择适当的结构型式、建筑材料,抓住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经常容易被人忽视,有些工程设计人员往往只注重设计的质量与功能,而不注意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从而造成一些“技术浪费”。比如有的设计人员以“安全第一”为原则,设计出一些肥梁胖柱,安全系数大大超过规范要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层数、层高、开间进深等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如圆形建筑要比矩形建筑造价高出20~30%;多层住宅应以六层最为经济;住宅层高每增加10厘米,至少增加2%的工程造价。

工程直接费是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直接费中材料费一般占到60~80%,标准高一些的,其所占比例甚至高达80%以上,由此可见材料的选择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所以设计选材时应以合理为宗旨,应尽量选用物美价廉的建材。

3、把好设计变更关是建设单位加强工程建设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手段

在把设计变成建筑实体的过程中,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人们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往往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和变更,以使设计和建设更加完美。然而设计变更往往又是引起工程造价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必须加强图纸会审,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变更设计只需要修改图纸,而在施工过程中变更设计,不但需要修改图纸,对已施工完的部位还要进行拆除,既废人力物力,还耽误工期。对施工过程中确实必需的设计变更,应该先算帐,再变更,由预算人员进行造价增减分析,提出将变更引起的造价增加降到最低的合理化建议,帮助设计人员最终作出经济合理的设计变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1、招标工程应遵循公平、 公正、 公开 、诚实信用的原则,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防止施工质量差、 财务状况差、 信誉差的施工单位进入投标单位之列。

2、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 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 积累、 筛选 、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数据、 资料。 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类因素进行鉴别、 预测 、分析、 评价 、然后编制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以便于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合理低价中标。 目前推行的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

3、与合理低价中标,建设单位对项目“ 合理低价 ”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标,建设单位应选择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的合理低价中标。

四、 在工程合同签定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此阶段,根据招投标文件,并实行 “ 传递单制度”签定合同,凡是相关的业主管理部门都必须传阅合同。重点解析在施工过程中较易制约对方的、 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的造价计价体系条款,这些条款体现在合同的各个方面,可分为明显工程价款条款、 可转化为经济责任的条款、 隐含的经济责任条款。

五、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虽然在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比例已经很小了,但是实际工程支出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而由于项目建设的周期长 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所以一些经济纠纷往往发生在这一阶段,需要造价人员谨慎处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管理。

首先严格合同管理,一份严密的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得以有效控制的有力保障,所以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双方的权利、 义务。 如合同价款及支付、 工期及违约处理 、竣工验收与结算等条款。 其次,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除具有高超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外,还应加强他们的经济观念,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做到技术与经济相接合,充分节约投资。 第三,严格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的管理,在开工前一定要进行图纸会审,对设计不合理的部位进行修改,尽量减少变更,对于现场签证,建设单位的现场工程师一定要亲历检查,甄别是否属施工单位巧立名目的虚假签证,看其是否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做到及时准确,有理有据 第四,严格材料、 设备的采购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约占总造价的60%~70%,在金属结构工程中所占的比重还要大,是工程直接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对降低工程造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单位要选择忠实、 可靠 、灵活的采购人员,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最终确定质优价廉的产品。

六、 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1、 认真把好工程结算审核关,坚持原则,施工单位该得的钱,一分不少;施工单位不该得的钱,一分也不能给。

2、 结算时应严格按国家、 建筑行业的有关标准、 规范、 定额以及该工程项目合同文件的有关条款进行。

3、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配合审计单位熟悉该工程项目的合同文件中有关工程造价的内容、 条款,熟悉施工图纸,熟悉该工程项目的有关补充协议、 设计变更、 工程签证单等涉及变更工程价款的资料,认真进行结算,做到既不漏项也不重复计算(包括定额子目中的工作内容)。

4、 对施工单位交来的工程结算,由现场代表先进行初审,核对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是否真实有效和齐全,签署是否按图施工完毕及所用材料是否符合甲方要求的意见,然后交预决算人员进行复审,同时社会审计机构。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有效控制建筑投资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搞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造价管理人员必须与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各方密切配合,总结经验,共同把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使造价管理工作对建筑投资的合理控制乃至对建筑业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郭复初.财务管理[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9.

[2]王雪青.国际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丁士昭,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马琳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  ;  ;  ;  ;  ;  ;  ;  

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论文_马琳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