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游戏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游戏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于艳萍

“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是教师、幼儿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的形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要素,也是衡量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实现优质的幼儿教育,必须从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开始,这不仅是促进幼儿快乐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游戏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

高控——教师成为游戏的高控者,孩子常常“被游戏”作为师幼互动的双方,教师与幼儿在互动的过程中都应具有主动权,但教师往往习惯把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成为游戏活动的主宰者,有意无意地左右着幼儿游戏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失球——错失教育契机,师幼互动效能有待提高 风靡世界的瑞吉欧教学策略里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师幼互动就是师幼之间不断抛球、接球、再抛球的过程,通过“球”的传递使师幼之间发生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和教育影响。但在实际的师幼互动中,由于缺乏对孩子细致的观察、耐心的倾听,教师往往不能敏锐地察觉孩子的需要,常常答非所问,不能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常常“失球”。

(1) 模具的成功研制,实现了一副新结构的模具代替两副传统结构的模具,达到了定子圆片落料和冲槽合为一道工序目的,极大地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减少了剪冲工序,加快了生产流转,提高了生产效率。

放羊——教师不能发挥主导作用,缺乏对幼儿的有效引导 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孩子的游戏是自由的,不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只要保证幼儿的安全、维护游戏秩序就足够了,最终产生“放羊”现象。这不仅造成师幼之间缺乏充分的情感交流,教师也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自主探索与发展,影响了教育的效能。

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培训 专题培训是指为达到某一专门的目的或解决某一专门的问题而对教师进行的培训。专题培训首先要在调研教师的实践需要、诊断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梳理,这样才能本着“以问题为导向,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开展专题培训,使培训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策略,提高师幼的互动质量。

互动现状成因分析

教育观念的偏差 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因此,师幼互动中之所以出现教师“高控”“放羊”“失球”等现象,首先是源于教育观念的偏差。其次,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根据幼儿的需要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真正做到“把幼儿放到第一位”,这样才能与幼儿进行深入有效的互动,积极引导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发展。

专业引领的缺失 师幼互动中,教师身上存在的忽视幼儿主体地位、师幼互动行为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说明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缺乏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实践证明,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适宜的教育行为,单靠教师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它需要通过专业的引领、支持与帮助,促使教师实现由外在理念向内在行为的转化。

教育行为的滞后 孩子在游戏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和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常常会采取“一刀切”“忽视需求,任由表现”“警告管制”等应对行为。专业技能的缺失、教育经验的不足,使得教师在面对各种游戏情景时,缺乏必要的互动能力和教育智慧,这些教育行为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师幼互动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师幼互动质量有效策略

(1)灌浆材料。在开展灌浆施工的过程中,应使用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为了保证帷幕灌浆施工效果,只有合格的水泥方可投入施工使用。在应用搅拌机制备水泥浆的过程中,为了增加水泥浆的稳定性,可在制备时适量添加钠性膨润土,控制搅拌时间必须>0.5min。水泥浆完成制备到灌浆完成之间的时间必须在4h以内,在灌浆过程中,每隔0.5h需测量一次浆液比重,保证比重误差≤5%。控制水泥浆的温度在5~40℃范围内,如果温度不达标,不能投入施工进行使用。

以案例为基础开展园本教研 案例研究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一种园本教研方式,是把教育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研究性活动。

案例的选择是开展高质量研修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选择案例时要基于教师真实的教育实践经历进行客观、真实地描述,特别是要注重选取典型的师幼互动的案例。典型性案例存在以下几种典型性的表现形式:第一,案例能够反映出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普遍存在的共性不足;第二,案例体现了广大教师在师幼互动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问题;第三,互动情境能引发教师间的认知冲突,对同一个游戏情境不同教师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引发矛盾冲突,再通过共同分析、研讨,最终达成认识上的再提升,帮助教师再建新经验。

案例研究的过程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疑难问题,并设计好引发教师思考的问题,是实现高实效的案例研究的关键。问题的设计一般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引导教师关注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教师深入了解幼儿,提高教师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能力,改善教师观察行为;第二,引导教师解读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意图、兴趣和需要,提高教师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第三,引导教师关注自身的教育行为,在自身的教育行为与幼儿的发展需要之间寻找差距,引导教师更好地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牢固树立“以幼儿为本”的师幼互动理念;第四,引导教师挖掘自身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科学理念寻找差距,鼓励教师建构新经验;第五,鼓励教师就如何在尊重幼儿游戏意愿的基础上,多渠道、多策略地支持幼儿游戏中的主动学习,并借助教师资源,共享教育经验,提升教师实践智慧。

综上所述,通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展开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可对其血细胞功能及生化水平进行充分掌握,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系北京教育学院“卓越计划”卓越园长工作室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洁如幼儿园)

标签:;  ;  ;  ;  

游戏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