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_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_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经济理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局面论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理论论文,经济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邓小平经济理论,本刊将陆续发表一组学习文章。朱镕基同志这篇重要讲话,对于学习这一理论具有指导意义,特作开篇刊出。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中国而又面向世界,总结历史而又放眼未来,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他在经济领域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论断、基本观点和战略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形成了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反复阐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社会经济的强大动力和必由之路;提出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系列划时代经济思想的提出,充分反映了邓小平同志非凡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和政治胆略,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重大发展。

在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相应制定了一整套重要方针政策。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成功地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经济工作正在进行着一场历史性的重大转变。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对外经济由封闭和半封闭型经济向面对世界的开放型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整个社会呈现出蓬勃生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回顾近2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深深感到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坚持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经济理论,我们就能够一往无前,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任重而道远。江泽民同志在为《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所作的序言中指出:“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提高到新的水平,进一步用这一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下功夫,对这一理论有更加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一理论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既要注意从总体上和科学体系上领会和掌握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又要注意从这一理论论述较多的若干重要领域,对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理解。”我们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博大精深的经济理论,完整、准确地掌握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学习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开拓前进,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更好地推向前进。

*本文是朱镕基同志1997年2月18日在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标题为编者所加。

标签:;  ;  ;  ;  

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_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