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山区公路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路段安保设施调研与浅析论文_朱宏文

延安山区公路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路段安保设施调研与浅析论文_朱宏文

(陕西省延安公路管理局,716000)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延安山区公路建设形势喜人、成就瞩目,高原深处的一个个村庄和城镇被一条条蜿如玉带、形似蛟龙的山区公路连接了起来,山区公路的建设推动了地方经济,也为千沟万壑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快速便捷的出行条件;伴随着山区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和汽车数量的逐渐增多,山区公路的交通安全事故也如影随形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二、延安山区道路的主要特点及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路段的成因

延安市境内目前有4条高速公路、2条国道、6条省道以及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县乡道路。大部分县乡道路为山区公路,经过近年来养护管理部门不断的改建和完善,二级以上公路的安保设施和行车环境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只是部分三级、四级公路由于路面较窄、道路技术指标低,受曲线半径、坡度、坡长等因素影响,成为交通安全事故的多发路段。低等级山区公路多为混合交通,以连接乡村城镇为主,临崖路段、落石路段、地质灾害路段和滑坡路段并存,且过村镇路口较多,各类标志标牌易得到损失和破坏,同时也存在大量陡坡、长坡和急弯路段,行车视线较差,道路受农用机械、摩托车、自行车、行人、牲畜等干扰较大,易产生突发性安全事故。其次由于养护资金短缺,山区道路的安全隐患和安保设施无法得到规范化、及时化和根本化的整治。为全面做好山区道路的安全养护管理工作,尽量降低公路养护管理成本,有效遏制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对山区道路安全事故多发路段类型、成因做以下分析:

1、连接省、市县域较大城镇之间的二级山区公路。该类山区道路由国家和省级交通部门投资建设,公路建成和通车时间较久,经过历年来不间断的安保工程、地质灾害工程、养护大中修工程、水毁工程等项目的整治,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较齐全,公路护栏、防撞墙、警示装置较完善,路基边坡治理较彻底,路况、线型及公路技术状况也较好,损坏的安保设施和安全隐患能及时予以整治,加之养护和管理措施到位。

2、连接县域或乡镇之间的三级山区公路。该类山区道路由省、市交通部门投资建设,公路线形和技术指标较低,部分道路为盘山公路,属于陡坡、长坡、弯急、连续弯道较多路段,且往往又是县域之间的干线公路,车流量较大,尤其是长坡、陡坡和急弯路段为交通肇事多发区域。这种公路也是山区大型货运车辆的集聚道路,大型货车车身较长,上山爬坡速度缓慢,下坡刹车困难,下坡时需要不断洒水为刹车片和轮胎降温,进入冬季以后,道路路面洒水浸湿严重,夜间降温后路面极易结水成冰,存在较大的行车安全隐患,往往很容易诱发和造成交通事故。其次是山区道路路面较窄,大型货运车辆车身较长,车辆在转弯或会车时,前轮往往都压在了路缘石或边沟上,也存在行车安全隐患。这类山区道路标志标牌也较齐全,临崖路段混凝土防撞墙护栏基本都有,但是由于坡陡弯急,大型货运车辆因刹车失灵车辆失控、车辆速度过快转不过弯或因路面结冰导致的车辆交通安全事故时常发生,当真正发生车辆失控时,路边的防撞护栏根本起不到防护作用,且容易被撞坏、修复成本也高,肇事车辆往往是车毁人亡。

3、连接乡镇或通村之间的四级山区公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类山区道路由省、市交通部门或县级政府投资建设,公路线形和技术指标极低,大部分道路都为盘山公路,陡坡、弯急、连续弯道相互映衬,主要行驶的是农用车辆、小型轿车和摩托车及行人,该种山区道路车流量较少,但也时有交通安全事故发生。道路特点是坡陡弯急,行车视线极差,路面狭窄,很多路段不好会车,一般只有限速、警示标志,道路基本处于阶段性养护状态(路基塌陷、路面破损,无法通行时,才予以修补)。这种山区道路基本无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全靠山里人的驾驶经验和机械性能完好程度来保护自身安全,往往也因部分车辆刹车失灵或操作失误或路面结冰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拟采取的有效管养措施

1、针对连接省、市县域较大城镇之间的二级山区公路,拟采取的安全整治和防护措施为:根据道路通行需求适时增设和完善部分损坏的道路安全警示标志,在急弯、陡坡、过村镇路口、学校路段、事故多发路段设置规范的警示标志,在路况较好,车速较高,且易发生道路安全事故的路段设置区间测速,在陡坡、长坡路段设置大量的震荡减速标线,在行车视线较差路段开挖安全行车视距平台、在村庄和农耕路口栽设示警桩(贴反光膜),在地质灾害及滑坡路段派专人进行定期观察和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处治,对隧道内损坏、缺失、污垢的灯具、轮廓标或道钉进行及时更换、清洗和补充,对长大隧道开启抽风机,确保隧道内行车视线和通风良好;对病危桥梁实行交通管制或限速限载通行,冬季在急弯、长坡、陡坡、阴坡、长大桥梁路段备足防滑料(防滑料最好为干炉渣,用防水塑料袋装好,整齐的放置在公路行车道以外,降雪时可用铁锨铲洒,塑料袋装防滑料既美观、环保、整洁,又易于收集,最主要的是可以杜绝防滑料被雨雪浸湿、冻结而无法抛洒),通过以上手段基本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该种山区道路的交通安全事故。

2、针对连接县域或乡镇之间的三级山区公路,拟采取的安全整治和防护措施为:在急弯、陡坡、过村镇路口、学校路段、事故多发路段设置规范的警示标志,在长坡、陡坡、连续急弯路段设置醒目的警告、警示、安全提示和限速标志,震荡减速标线,也可设置区间测速(防止部分空车下坡车速过快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可以在有利的地形和外弯道处堆砌大型的土堆防撞墙,在长下坡、陡坡外侧适当位置多修建几处应急避险车道;大型土堆防撞墙实施方便,可就地取材,堆砌和养护成本底,损坏也易及时修复,对车辆和人员既能起到防护作用又能减轻对车辆的损坏,这种土堆防撞墙已在延安山区公路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认可。同时在行车视线较差路段争取开挖安全行车视距平台、在村庄和农耕路口栽设示警桩(贴反光膜),在地质灾害及滑坡路段派专人进行定期观察和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处治,对病危桥梁实行交通管制或限速限载通行,冬季在急弯、长坡、陡坡、阴坡、路段备足防滑料(防滑料可以为干粗砂、造价便宜,砂子可以整齐的码置在路肩边缘位置,降雪时便于用铁锨铲洒,粗砂不易冻结),通过以上手段基本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该种山区道路的交通安全事故。

3、针对连接乡镇或通村之间的四级山区公路,拟采取的安全整治和防护措施为:这种山区四级道路名为地方公路管理站或乡政部门管养,但往往由于养护资金缺口太大和山区通村道路太多,基本处于无人管养状态。这种道路以当地村民和农用机械行驶为主,可以尽量完善道路限速、急弯、陡坡等警示标志,也可以在道路显眼的土质边坡上写一些安全警示宣传标语,同时在有利的地形处多设置一些错车道和应急避险车道,冬季在急弯、长坡、陡坡、阴坡、路段备一些防滑料(防滑料可以为石粉砂、造价便宜,石粉砂可以堆放在路边缘,降雪时便于用铁锨铲洒,石粉砂也不易冻结),通过以上手段基本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该种山区道路的交通安全事故。

四、结束语

山区公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山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动态过程,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做好和预防山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公路管理部门今后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只要政府部门不断完善和提高山区道路的安全防护措施,不断建立预防山区道路安全事故的长效机制,就会为山区人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

论文作者:朱宏文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4

标签:;  ;  ;  ;  ;  ;  ;  ;  

延安山区公路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路段安保设施调研与浅析论文_朱宏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