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李燕

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在2016年1-4月期间,选取我院所在科室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并及时给予综合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3天与治疗5天后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5天后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3d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患者家属对治疗与护理满意的有28例,占93.3%。结论:在新生儿黄疸中,在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及时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103-01

新生儿黄疸主要指的是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明显上升,使得新生儿皮肤、巩膜与黏膜出现黄染现象,严重者会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继而会引发胆红素脑病,严重影响到新生儿的智力发育,该病严重影响到新生儿的生命健康[1]。在临床针对该病的治疗中,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与药物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1-4月期间,选取我院所在科室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资料统计分析。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日龄范围在出生后9h-30d左右,平均日龄为(15.3±0.8)d。住院天数5-22d,平均住院天数为(10.2±0.6)d。患者全身出现黄染,主要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与药物治疗,在蓝光照射治疗中,需要准备好蓝光箱,其蓝色荧光灯管波长设置为420-470nm,对水箱进行湿化,并添加标准的无菌水,对灯管与电源进行检查,以便确保装置能够正常运行。接通电源,需要根据患者的胎龄、体重等适当的调节温度,与湿度。在患者入箱之前,需要清洁患者的皮肤,禁止涂抹粉或油类护肤品,及时修理指甲,戴上黑色眼罩,并使用一次性尿布。之后将患者裸放在预热好的蓝光箱中,头偏向一侧,并及时记录照射时间,指导患者胆红素下降至120mol/L停止照射。另外,药物治疗中,通过代谢方式来干预胆红素排泄,使用苯巴比妥片治疗,能够促进肝细胞微粒体活力的提高,可以促使没有结合的胆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促进排泄。

所有患者及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其护理措施如下:(1)抚触护理。在患者进食或淋浴后1小时及时给予全身抚触,尤其是背部与腹部重点抚触,可以加速胆红素排泄,提高肠道蠕动,促进消化与吸收,能够减轻黄疸症状。(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的增加喂养次数,每天至少喂养6-8次,并需要增加大小便次数,以便促进血清胆红素的排泄。(3)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家属讲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正确指导家属科学合理的护理新生儿,并告知家属患者的精神状态与吃奶情况,并及时观察患者身体各部位的颜色,以便告知家属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治疗与护理工作。(4)皮肤护理。由于蓝光照射治疗会增加患者的排便次数,需要对患者肛周皮肤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使用湿巾清洗臀部,并涂抹婴儿专用护臀霜,及时做好皮肤护理,确保皮肤干净清洁。并使用柔软质地好的毛巾,避免皮肤出现损伤。同时,还需要做好脐部护理,避免出现感染[3]。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均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 )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3天与治疗5天后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5天后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3d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另外,患者家属对治疗与护理满意的有28例,占93.3%。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

3.讨论

黄疸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大部分的黄疸可以自然消退,但是由于胆红素具有一定的毒性,会对患者神经与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会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对新生儿黄疸进行适当、有效的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综合护理,以便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快速降低胆红素水平,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4]。通过蓝光照射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胆红素水平,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式。但是在蓝光照射治疗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需要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5]。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治疗3天与治疗5天后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5天后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3d后,对比差异显著。另外,患者家属对治疗与护理满意的有28例,占93.3%。表明,在新生儿黄疸患者中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中,在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及时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玲.早期观察与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8(31):126-127.

[2]袁晓金.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10(11):301-302.

[3]赖细芬.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0例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3,21(10):511-512.

[4]代丹丹.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4(11):177-178.

[5]彭伟利,廖红英.综合护理干预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4,26(15):672-673.

论文作者:李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3

标签:;  ;  ;  ;  ;  ;  ;  ;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李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