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医院改扩建与老城区的复兴论文_刘贻强1,石劲松2

1广西嘉华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桂林旅游学院

摘要: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16年10月,初为教会医院,位于桂林市叠彩山脚下漓江边,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桂北地区唯一的职业病防治院。由于受城建规划的限制,医疗用房及基础设施越来越陈旧落后,影响医院的生存发展。随着桂林市城市规模扩大,原来集中在老城区的医疗机构纷纷向新城区搬迁,老城区由医疗资源过剩变为医疗资源不足,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适时在原院址改建扩建,是满足老城区的医疗需要,保留城市记忆,传承历史,重振老城区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旧医院改建扩建;老城区

引言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16年10月,初为桂林市浸信会医院,是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桂林市暨桂北地区唯一取得职业病防治院资格的医院,是桂林市中毒救治中心。医院位于桂林市漓江核心景区精华段,按桂林市总体规划和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新建改建医疗业务用房被严格控制,近三十年来,医院在搬迁还是原地发展的方向定位上不明确,导致医院发展缓慢,设施落后。随着桂林市城市规模扩大,原来集中在老城区的医疗机构纷纷向新城区搬迁,老城区由医疗资源过剩变为医疗资源不足,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原址进行改建扩建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结合桂林市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对老城区医院的改扩建与老城区的复兴做些初步的探讨。

一、桂林市的医疗资源分布现状极不平衡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广西东北部,全市常住人口490万人,城区人口150 万人,全市有医疗机构5073家,卫生技术人员28070名;实有床位数18394,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实有床位3.74张。基本建成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桂林市老城区十字街中心广场区域是桂林市人流最集中、交通最拥挤的区域,也是医疗机构最集中的地区。以老城区十字街中心广场为中心2公里范围内共有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市人民医院、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924医院、桂林市中医院、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6家三级以上医疗机构。

二、医疗机构大量向新区搬迁造成老城区医疗资源不足

近年来,随着桂林市的城市框架逐步拉大,桂林市老城区的医疗机构在桂林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安排下,有计划地向新的城市中心区域搬迁发展,桂林市老城区中心区域留下的医疗机构已经不多,医疗机构布点不合理,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的情况得到极大改善。

桂林市老城区中心区域主要医疗机构分布情况及发展规划

随着大量的医疗机构从桂林市老城区外迁,桂林市老城区由医疗资源过剩变为医疗短缺,特别是桂林市老城区原有医疗机构与外迁新建的现代化医疗机构对比,基础设施差、医疗设备落后的缺点十分突出,最为严重的是医疗用房不足,按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每床位医疗用房面积不应小于80平方米,实际上桂林市老城区的医疗机构每床位医疗用房面积普遍不到50平方米,最少的只有42平方米。留在桂林市老城区的医疗机构必须通过改造升级才能弥补医疗机构外迁带来的影响。

三、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原址改建扩建的重要意义

桂林属于中小城市,城市空心化看起来很遥远,但往往一线城市的今天,就是二三线城市的明天。随着桂林市老城区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不断外迁,老城区普遍存在路狭房密基础设施老旧的缺点,城市老城区的常住人口、机构和企业由于居住环境变差、生活费用过高、优质文教卫生资源偏少、企业运营成本高等等因素,逃离老城区,迁移到城市新区。

桂林市第二人民是桂林市历史最为悠久的百年老院,在桂林市有着极好的口碑,在原址进行改建扩建,在老城区保留优质的医疗资源,有利于恢复老城区的吸引力,有助于老城区的复兴,是避免城市空心化在桂林过早发生的重要举措。

四、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原址改扩建成败关键点

旧医院的改扩建所面临的建设条件与建设新区医院的建设条件是完全不同的,新区医院建设受限制少,可以完全按照现代医院建设标准来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旧医院的改扩建受制于原有地块面积限制、原有地块规划条件限制、原有建筑选择性保留、保留建筑与新建建筑的建筑风格的协调及功能合理分区等等诸多问题,这些都是医院改扩建成败的关键,必须谨慎对待。

医院改扩建,首先需要根据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自身条件确定项目改扩建应该达到的目标,对医院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1、医院规模定位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目前共有医疗用房39000平方米,经鉴别能正常使用的医疗用房为23000平方米,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医院改扩建容积率不得超过2.5,当地规划限高16米,因此医院改扩建以四层建筑为主,容积率按2.0计算,计容总建筑面积可达到56000㎡,另外考虑新建5000㎡地下室,用于停车及设备安装。按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每床位需要86平方米医疗用房计算,改扩建完成后,医疗用房面积可达到650床位的三级医院建设标准。

2、医院发展方向的定位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即使经过改建扩建,在医院规模及现代化程度上与新建医院还是有很大差距,但是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桂林市漓江核心景区最精华段,可以融医院于景区内,改造升级成为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于一体的“医养结合、康复一体”的医疗康复院区。

医院改扩建成败的关键其次是重视项目的整体规划,合理处理保留建筑与新建建筑功能分区衔接问题。

1、重视项目的整体规划

医院改扩建是一个复杂、综合性的项目,比起新规划设计项目更应强调整体和衔接性。而现在国内医院改建扩建往往是没有统一规划及目标,走一步算一步。医院改扩建应有一个总体规划,来控制各类医疗用房的构成,功能分区,确定改扩建建筑的位置以及与周围的关系,这是指导性原则,是改旧医院改扩建首先要考虑的。医院的每一个单体建筑不应仅考虑自身,还要考虑与周围建筑的关系,遵守医院的功能分区及医疗流程,这是单体建筑改扩建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项目整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2、重视改扩建新建筑与保留老建筑合理衔接

医院改扩建的单体建筑可以大致区分为旧楼改造与新建两种情况。旧楼改造一般是对建筑外装饰环境的改善及室内墙面地面电气更新改造,但也有部分项目由于使用功能的调整,需要对结构进行加固改建。新建建筑在改扩建中占主要部分,扩建中的新建筑往往受许多非专业人士注意不到的因素和条件限制,需要理性地分析新建筑与旧建筑的关系,考虑新老建筑形体的呼应,建筑风格的统一性,交通连接合理性,特别是要从医院整体布局及医疗流程方面来考虑新老建筑衔接的合理性

医院改扩建要重视历史传承,突出医院文化建设。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是由美国医生穆夏和中国医生区振声二人,在桂林教会牧师卢信恩的主持和委托下创建,称桂林市浸信会医院,是桂林市历史最为悠久的百年老院。项目在改建扩建中,要尊重原有的建筑风格及布局,尊重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优秀的医院文化,勿忘初心,济世救人。

总结语:本文通过对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址改扩建项目的定位,改扩建意义及改扩建成败关键点的探讨,为中国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类似情况提供可以借鉴的案例。

2019年6月6日

参考文献

[1]桂林市2015~2020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2]桂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3]蔡余萍 梁爽 某城市旧医院建筑的改造更新 《工业建筑》2016年第五期

[4]袁培煌 梅林 医院改扩建的探讨---武汉协和医院外科大楼设计实践 《新建筑》2002年第1期

[5]李美樱,老城区老医院如何更新改造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年第10期

论文作者:刘贻强1,石劲松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旧医院改扩建与老城区的复兴论文_刘贻强1,石劲松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