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使得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园林工艺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园林施工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园林工程主要是处理绿化植物与山水之间的关系,使布局保持整洁美观。但是在传统园林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施工理念还是技术都相对保守落后,使得工程项目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文中对新工艺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
1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概述
1.1充分发挥植物多样性优势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种类复杂和气候多样等特点决定了我国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充分发挥植物资源多样性优势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同样,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也应坚持这一原则。在尊重地域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中国特色及地域文化特征的植物,丰富植物种类与层次,提高园林工程植物多样性,建设优美新颖的园林景观。
1.2规划结合自然环境现状
我国不同城市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园林建设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的地域特征与气候环境,因地制宜地对城市园林进行规划。在园林工程建设中,不同植物对不同的气候、光照和土壤会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因此,在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的应用中,应综合考虑地区植物特性后进行设计,在施工前做好充分调查准备工作,保证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同时,在植物搭配时,注意乔灌草、花叶形和针阔叶等方面的搭配原则,营造不同的园林景观风格。
2新工艺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2.1新型土工合成材料
2.1.1三维电网
三维网主要是借助土木合成材料制作的,主要用于进行植物固定,在施工过程中只有保持土质的疏松与柔软,才不会影响到完成移植后的植被稳定性。一般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进行植被移植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间给砂石填充、植被根系生长等,确保植被能够拥有舒适的生存空间,等植被生长成熟后再将整个根系部分与草皮、泥土等部分进行整体固定。在正常植被移植时植被的根系可以朝地下深入到40厘米左右,采用三维电网技术可以有效的对植被根系进行保护,因此这种技术多用于山地公路绿化中。能够更好的进行侧坡防护,使得园林绿化工程取得更好的建设效果。
2.1.2透水软管
透水软管的构造包括透水管壁以及弹簧线,主要是利用纤维材料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等到吸收饱和后水分会直接渗透到透水管中,从而有效进行土壤排水工作。虽然使用的透水软管是合成材料,与其他的软管有一定区别,但是却能够更好的解决土层质量问题,属于园林工程作业中比较常见的技术。
2.2雨水回收技术
雨水回收技术是建立一定的设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的具有绿色环保性能的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对雨水进行收集,一方面可防止地表径流的出现;另一方面,可使用收集的雨水浇灌花草树木等,不仅节省水资源,还降低了工程成本。
在对园林工程施工不断实践摸索中,施工工艺和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优化和提高,并添加了很多施工新工艺,本文提到的只是对几个较为典型的部分进行简单分析。总体而言,在未来,园林工程建设施工中应加强对新工艺的研究与引进,打造符合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
2.3膨胀止水胶技术
膨胀止水技术主要是对膨胀止水胶工艺的运用。膨胀止水胶是一种聚氨酯类胶体材料,遇水膨胀成不定型的膏体。在园林工程施工中,主要对施工结构缝、钢筋和管道等易渗透部位进行填补处理,解决水体渗漏的问题。因膨胀止水胶遇水膨胀成任意形状,因此,能对裂缝部位进行有效填补。具体应用方法是在对施工部位进行仔细清理的基础上,判断断面所需的止水胶的量后,将其填入缝中,该技术的运用能够保护园林设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容器育苗技术
在园林工程中,可以利用容器育苗技术培育工程所需的苗木,然后进行移植栽培。容器育苗技术进行培育的方式较多,且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择和准备,才能培育出园林工程所需要的苗木。比如,选择小苗培育时,地上可以使用营养钵,在地下,则可以用稻草等物。此外,园林中有一些空间较为狭小的地方,就可以选择使用这种方式。
2.5新铺地技术
对于园林工程建设,园林道路的铺设也十分重要。因此,在目前园林道路的建设中同样也有新工艺的应用。从当前我国园林建设的情况来看,主要采用的铺地技术为混凝土路面新技术中的真空吸水工艺,该工艺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完全脱水的作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紧实度,有效防止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干裂状况,同时提高园林道路的施工质量,延长园林道路的使用寿命。
2.6微灌溉技术
该种技术一般适用于花草树木的生长。主要是利用滴头小流量水源滋润花草树木根部土壤,进而帮助花草树木健康生长。这种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节约水资源。水源流量虽小,但是可以最大程度满足花草树木所需的水源。另外,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花草树木的灌溉,既可以减少园林劳动力需求量,又可以提高园林施工效率。
3新工艺在园林施工充分应用的注意点
3.1合理使用施工资源
园林施工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涉及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特征,有效结合具体工程要求,对施工资源进行灵活合理的使用。比如开展园林绿化工作时,多种植灌木以及花卉,少用草坪,从而在实现绿化的硬性要求基础上获得更好的景观效果;在对桥梁、墙体进行绿化时,多借助爬藤的作用。
3.2增强使用的预见性
要想使园林工艺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必须充分发挥园林工程的预见性功能。园林施工的预见性能够有效确保园林工程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能有效发挥作用,辅助城市功能的实现,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施工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充分了解园林工程所处地区的文化环境、地域因素等,明确其在绿化工程中的具体作用,预判园林工程在今后的具体走向,并做好园林规划,在规划中为以后的城市变化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
3.3关注园林建设的规律
园林施工主要是针对城市绿化工作进行作业,以此为城市居民创建更加宜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建设规律。这不仅能有效地为具体的施工提供方向,也是园林施工的重要依据。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能够确保在具体施工中更好地遵循规律办事。
3.4对施工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要求高
与传统园林工艺不一样,新工艺的施工门槛更高,对于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要求也更高,这不仅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园林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以更好地处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灵活应对新工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施工难点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园林施工工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不具备丰富的园林专业知识,具体操作技术也停留在过去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阶段,很多人甚至对新工艺的说法很陌生,难以满足新工艺在园林施工中推广运用的人员要求。因此有必要打造一支专业的新工艺园林施工队伍,在进行人员招聘时把好入门关口,不仅对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还需要对其个人职业道德素质进行衡量,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着重开展实操技能训练,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在每次工程开始之前与设计方进行技术交底,有针对性的组织员工进行专项学习。
4结束语
总之,园林施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不断进行研究,推动园林新工艺的不断发展。虽然新工艺在运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畏手畏脚。工作人员需要将新工艺不断运用到实际园林施工过程中,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发现新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其优势,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更有针对性的去修正不足的地方,积累园林施工经验。
参考文献
[1]王发明.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7(06).
[2]王运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6,15(18).
[3]刘海燕.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9).
论文作者:孙协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园林施工论文; 新工艺论文; 园林论文; 技术论文; 植被论文; 园林工程论文; 植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