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东进”政策的成就、问题与趋势_远东论文

俄罗斯“东进”政策的成就、问题与趋势_远东论文

俄罗斯的“东进”政策:成就、问题与走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走势论文,成就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3/87.5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094(2013)01-0011-0009

2010年以来,俄罗斯开始推行“东进”政策,即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外交与影响,其标志性事件是:2010年7月时任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召开的远东社会经济发展和巩固俄在亚太地区地位问题会议上,强调俄罗斯要融入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并扩大在该地区的经济存在。2012年5月普京再次就任俄罗斯总统后,通过吸引亚太国家参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开发,通过主办亚太经合组织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峰会等举措,表明俄进一步融入亚太区域合作进程的政策取向。本文将论述俄罗斯“东进”政策的背景、成果和问题,在此基础上研判其未来走势。

一、俄罗斯推行“东进”政策的国内外背景

第一,亚太国家区域化蓬勃发展,作为亚太国家的俄罗斯需要融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以促进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当前,世界经济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占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55%,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9%,占世界投资的40%①。尽管俄罗斯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水平在逐年提高,但从俄罗斯作为亚太地区的地理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国家的角度来看,其与亚太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的潜力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典型例证之一就是俄罗斯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仅为1%②。俄罗斯不能自外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如普京在其竞选文章《俄罗斯与变化中的世界》中所说:“我们将促进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能够在更高的程度上参与‘新亚洲’快速发展的一体化进程。”③因此,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区域合作成为俄罗斯对外政策越来越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其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路径之一。

第二,俄罗斯正在实施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开发计划,吸引地理上邻近、经济上迅速发展的亚太国家参与这一开发进程十分必要。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可谓地大物博,占俄罗斯领土面积的75%,蕴藏着俄罗斯50%—80%的重要战略资源,但是由于地理、气候和历史(两地在苏联时期作为“封闭的后方”极少参与对外经济交往,在叶利钦时期没有获得俄罗斯政府的开发投资)等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人烟稀少,仅有约2500万人口,而且呈现人口递减趋势。近年来,俄罗斯认识到,其领土亚洲部分的经济落后,不仅阻碍了俄罗斯融入亚太经济合作进程,而且制约了国家的经济复兴。因此,俄政府出台了一些旨在发展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政策文件,其中包括2009年批准的《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在远东地区实施了一些大型能源项目,同时以举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为契机,投入巨资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兴建基础设施,使之成为俄罗斯对亚太国家合作的“窗口”。2012年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之后,将开发东部地区确定为国内政策的优先方向,并专门设立远东发展部,责成地区发展部实施西伯利亚开发。与此同时,俄罗斯清醒地认识到,开发广袤的东部地区所需要的大规模投资,不是俄罗斯所能独立胜任的,因此需要开展国际合作,特别是吸引邻近的亚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东部地区开发。2009年9月中俄两国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俄罗斯期望通过中俄毗邻地区间的经贸合作来促进俄东部地区的发展。

第三,作为俄罗斯能源和武器出口重要市场的亚太地区,在西方国家经济持续萧条的情况下,对俄罗斯愈发显示出日益增强的吸引力。欧盟一直是俄罗斯能源的最大消费市场,但由于欧盟害怕过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而实行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政策,近年来欧盟国家又深陷经济危机等原因,欧洲对俄罗斯能源需求趋于饱和。相比之下,经济蓬勃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亚太地区,成为俄罗斯扩大能源出口的新市场。目前俄罗斯向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出口的石油不到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的15%,石油产品不足10%,向日本、韩国和美国西海岸供应的天然气约占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总量的7%④,这些数据说明,俄罗斯对亚太地区油气出口具有广阔的前景。俄罗斯正在其远东地区建设面向亚太市场的油气出口管道设施,中俄原油管道运营良好,2012年12月,面向亚太地区市场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二期工程(从斯科沃罗季诺到太平洋沿岸的科济米诺港)竣工并投入使用,俄罗斯将很快成为亚太地区石油市场重要的输出国。同时,俄罗斯积极推动通向中国、韩国的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准备扩大对日本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随着《2010年至2015年俄罗斯与东盟能源合作工作计划》的实施,俄罗斯与东盟国家在能源勘探、开采、贸易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将逐渐深入。与亚太日益扩大的能源贸易,不仅将使俄罗斯成为该地区重要的能源供应国,而且有利于其摆脱能源出口过于依赖欧盟市场的局面。近年来,亚太国家出于保护海上边界、航道,打击走私和恐怖主义等考虑,纷纷增加军备采购,俄罗斯先进的武器装备受到这些国家的青睐。印度和越南自不用说,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军事技术出口目的国,就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已成为俄罗斯武器的出口对象,这些国家采购的主要武器装备是海基和空基防御系统。

第四,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北亚安全形势动荡不安,促使俄罗斯积极介入地区安全事务和地区安全机制建构,以维护俄东部边境安全及国家安全利益。2010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东北亚国家领土纠纷加剧,美国与其亚洲盟国频繁举行联合军演,亚洲国家竞相增加军备采购等等,这些事态凸显出亚太地区安全的脆弱性。在这种形势下,俄罗斯积极介入安全局势调解,倡导建设地区安全结构。

第五,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促使俄罗斯加强在亚太地区的活动。美国“重返亚太”,旨在遏制中国,但是对俄罗斯而言并非没有消极影响。美国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政治存在,对俄罗斯的主要消极影响如下: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西太平洋的转移,对俄罗斯东部边界安全构成了一定的挑战;美国加强与盟国的军事合作,拓展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军事政治关系,使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军事政治领域本来就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更加不利;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偏袒盟国日本的政策,使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问题复杂化。因此,俄罗斯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以防不测。

二、俄罗斯的“东进”政策及其成果

(一)积极参与亚太经济一体化

俄罗斯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在2011年亚太经合组织夏威夷峰会上,俄罗斯提出的在2012年俄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亚太经合组织活动优先方向的建议获得了各成员的支持:俄方提出的其他建议,如完善金融体系、创新部门实施标准化、建立科技园作为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工具、采用紧急反应的信息交流技术等等,也引起了各方浓厚的兴趣。2012年9月俄罗斯主办亚太经合组织符拉迪沃斯托克峰会,会议通过的《共同宣言》强调:各国进一步开展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粮食安全,建立可靠的供应链,推动创新增长合作。

这份文件反映了东道主俄罗斯的四个目标议题——在经贸、粮食安全、物流、创新领域推进区域合作以及俄将在这些领域有所作为的决心。1.亚太经合组织一贯以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为目标,俄罗斯力图推动多边贸易谈判取得实际进展,这样既能扩大自己在该组织中的作用和影响,又能为本国融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创造有利的条件。2.俄罗斯是世界粮食市场上的主要出口国之一,俄希望能够为保障亚太地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俄罗斯一方面有意扩大对亚太国家的粮食出口,另一方面愿意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实施农业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加大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农用地出租规模等。3.俄罗斯期望利用其横跨欧、亚两洲的地理优势,承担起亚太与欧洲之间经贸桥梁——过境运输国的角色,因此主张构建对其更加有利的地区交通物流体系。为此,俄罗斯已经着手在远东地区建设现代化的港口,改造交通和装卸设施,完善海关和行政手续,同时积极对外宣传途经俄罗斯领土运输要比传统的海上运输更快捷、更安全的观念。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峰会上,俄罗斯关于建立有效的物流体系和贸易线路多样化的建议获得了其他成员的支持,《共同宣言》表示,亚太经合组织致力于2015年前在时间和成本等方面实现本地区供应链便利化程度提高10%的目标,该组织各成员欢迎建立更加有效、多样化的供应链。4.发展创新合作是俄罗斯“现代化”外交战略⑤的主要内容之一,亚太经合组织及其成员理所当然地成为俄开展创新合作的重要伙伴。俄罗斯致力于发展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在生物技术、核能与太空等领域的合作。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俄罗斯与该地区的经贸合作持续扩大。现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在俄罗斯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已经达到20%⑥,中国和美国已跻身俄罗斯十大贸易伙伴之列,这两国和日本位居俄罗斯十大投资合作国之列。俄罗斯和欧洲的贸易额占俄外贸总额的51%,俄专家估计,未来5—10年俄同亚太地区国家的贸易额将超过同欧洲的贸易额⑦。俄罗斯正在研究俄白哈关税同盟与亚太经合组织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不言而喻,亚太经合组织符拉迪沃斯托克峰会的成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影响,也为其更加深入地参与亚太区域合作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与此同时,俄罗斯还积极发展与东盟的经贸合作。2010年10月俄罗斯—东盟第二届峰会在河内举行,会议通过《关于制定旨在实施长期合作纲要的优先方向“路线图”的决议》,有力地促进了双方伙伴关系的发展。2011年双方制定了经贸和投资合作“路线图”草案,该文件旨在消除相互贸易与投资的障碍,使俄罗斯加入到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双方经济合作发展很快,但是经贸水平仍然较低。2011年俄罗斯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达1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7%。俄罗斯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在俄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不到5%,在东盟外贸总额的占比不足1%⑧。俄罗斯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仅占俄对外投资总额的0.3%,东盟国家对俄投资相应地仅占0.1%⑨。目前双方正加紧落实长期合作纲要和经济合作协议,探讨未来建立俄罗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从2013年1月起俄罗斯将启动与越南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俄越自贸区将是建立俄罗斯—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第一步。

(二)加强与主要战略伙伴国的合作

中国、印度和越南是俄罗斯的主要战略伙伴。俄罗斯与三国的战略合作分别构成俄参与亚太地区和南亚、东南亚两个次地区事务的最重要双边途径。

1.俄罗斯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一,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进。2010年9月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发表《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1年6月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与梅德韦杰夫总统共同发表《关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的联合声明》,规划了未来10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其中确定了将双边贸易额在2015年前提升到1000亿美元,在2020年前提升到2000亿美元的具体目标⑩。当时双方还共同签署了《中国和俄罗斯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2012年6月,普京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会谈后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重申进一步加强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外交最主要优先方向之一,并指出进一步落实两国领导人确定的未来10年中俄关系发展规划的工作方向(11)。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两国总理就进一步扩大在政治、经贸、能源、科技、人文以及国际事务等领域的合作达成广泛共识,为深化双方务实合作与战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第二,中俄双方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2010年中俄贸易额为554.5亿美元(12);2011年双边贸易额增至792.5亿美元(13),中国跃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也稳居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之列。2012年1月~11月,中俄两国贸易额为80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其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400.34亿美元,从俄罗斯进口405.84亿美元,分别增长13.2%和10.6%(14)。

第三,中俄人文合作日益扩大,加强了两国睦邻友好与战略协作关系的社会基础。两国共同举办了2009年中国“俄语年”和2010年俄罗斯“汉语年”,增进了两国文化交流和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2012年两国共同举办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其间举办了200多场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两国人民和旅游文化的交流。2013年将举行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

第四,中俄两国在双边和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开展广泛深入的军事合作。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2010”联合反恐军演、中俄“海上联合—2012”联合军演等,提高了两军的协同行动能力,为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第五,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不断加强。中国和俄罗斯的密切合作,保障了上海合作组织的不断发展。两国在叙利亚、伊朗核、朝鲜半岛、反恐等问题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机构中的协调与合作日益密切。

同时,两国在交通、飞机制造、航天、科技、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

2.俄罗斯稳步发展与印度的战略伙伴关系,并赋予这种关系以优先地位

第一,双方政治交往频繁。2010年是俄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12月两国元首在新德里共同声明将加强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签署《2020年前科学、技术与创新合作总体长期规划》等合作文件。2011年12月印度总理辛格访问俄罗斯,双方发表《进一步加强俄印(度)战略伙伴关系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的挑战的联合声明》,并签订一系列合作文件。2012年12月普京总统访问印度,在同印度总理辛格会谈后,共同发表《为了共同繁荣和最佳世界秩序的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该声明强调了进一步发展两国特别优先的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指出双方将促进贸易与投资,深化能源伙伴关系,发展科技、教育、人文、宇航合作,扩大军事技术合作,协调国际和地区问题立场,同时重申了两国在反恐、支持核裁军与核不扩散、加强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安全合作、恢复世界经济、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上的共同立场(15)。在这次访问中,俄印两国签署多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和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文件,其中包括《2013—2014年俄罗斯外交部和印度外交部磋商议定书》。

第二,俄印(度)经贸合作不断发展。2011年双边贸易额为89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4.2%(16)。根据俄罗斯联邦海关署的统计,2012年1月~6月俄印(度)贸易额为57.36亿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53.4%(17)。普京总统访问印度时称,2012年俄印(度)贸易额将突破100亿美元大关(18)。两国政府正积极拓展贸易渠道,以实现在2015年前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200亿美元的目标。根据俄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俄罗斯对印度实际投资总额为3481.34万美元,印度对俄罗斯实际投资总额为3.14亿美元(19)。

第三,两国不断扩大军事技术合作。印度一直是俄罗斯武器的主要出口对象国,目前其在俄罗斯武器装备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已超过30%(20)。2012年10月俄印(度)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第12次会议在新德里召开,会上讨论了近期双方军技合作计划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12月普京总统访问新德里时,两国签署军用直升机和与之配套的授权印度组装的“苏-30МКИ”战斗机的供货合同,这表明,俄印(度)军技合作在继续扩大的同时,正在向联合生产先进武器、转让军事技术方向发展。

此外,俄罗斯和印度推进科技、文化合作,正在实施油气、核能、冶金和化工等领域的大型合作项目。

总体而言,2012年俄印(度)关系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俄罗斯电信公司在印度的投资没有得到保障、核能合作进程遭遇挫折、俄方延迟交付“维克拉马蒂亚”(俄称“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航空母舰等等,但是双方仍然沿着加强战略合作的轨道前进。

3.俄罗斯与越南的战略合作范围趋于扩大

第一,两国政治关系平稳发展。2010年10月,梅德韦杰夫总统访问越南,两国元首决定使俄越战略伙伴关系具有全面发展的特点。2011年是俄越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两国表示将坚持全面发展这种关系的方针,深化多领域合作(21)。2012年7月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访问俄罗斯,与普京总统共同发表《越南与俄罗斯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11月梅德韦杰夫总理访问越南,俄越两国签订《在研究与和平利用宇宙空间方面合作的政府间协议》等合作文件。

第二,俄罗斯与越南经贸合作逐渐扩大。2011年双边贸易额为19.8亿美元,2012年1月~9月同比增长150%(22)。两国政府确立了在2015年前使双边贸易额达到70亿美元的目标,并决定从2013年1月起正式启动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与越南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

第三,俄越军事技术合作日益密切。越南现已成为俄罗斯武器主要进口国之一,双方军技合作正在从军品交易向武器研发和生产方面延伸。2012年7月张晋创在访俄期间宣布,越南允许俄罗斯在金兰湾港建立一个船舶维修基地,此举可能是俄越军事合作升温的信号,甚至是俄罗斯恢复金兰湾军事基地的先声。

第四,油气是两国合作的传统领域。1981年苏联和越南成立合资企业“越苏石油公司”,开始在越南开采石油,现在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主要能源公司之一。在俄罗斯境内,2008年建立的俄越合资企业“罗斯越南石油公司”(“Русвъетпетро”)运营良好。不久前俄罗斯准许越南方面参与开发俄罗斯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境内一处油气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卢克石油公司”、“秋明—英国石油公司”等多家能源公司已经进入越南油气市场,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和开采。2012年两国还就俄罗斯向越南输送液化天然气问题达成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在这方面的合作潜力很大。

第五,核能成为新的合作领域。2010年双方签署俄罗斯在越南建设首座核电站协议,2011年又签订《关于俄罗斯向越南提供国家贷款建设核电站的政府间协议》。2012年7月普京总统在与到访的张晋创会谈之后表示,俄罗斯将向越南提供约100亿美元贷款,其中约80亿美元用于在越南建设核电站。

(三)维护俄罗斯东部边界安全

为维护东部边界安全,俄罗斯采取的政策举措主要包括:加强在俄远东地区的军事部署,扩建太平洋舰队,在太平洋海域多次举行军事演习;发展与战略伙伴中国的军事合作;开展与美、日、韩等邻国的军事交流;积极介入朝鲜半岛问题的调解。俄罗斯还计划建设南千岛群岛的驻军设施,重新装备驻扎在择捉、国后两岛的部队。

出于维护俄罗斯东部边界安全和亚太地区稳定的考虑,俄罗斯积极倡导建立亚太地区安全结构。俄罗斯一直主张,亚太地区安全结构应当以集体、多边与平等的原则和国际法准则为基础,尽可能地考虑到该地区所有国家的利益(23)。继2010年9月梅德韦杰夫总统和胡锦涛主席联合倡议在亚太地区建立开放、透明和平等的安全与合作格局(24)之后,2012年6月普京总统与胡锦涛主席共同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再次呼吁在亚太地区构筑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格局,以维护该地区稳定与安全环境(25)。俄罗斯同有关国家在东盟地区安全论坛架构下探讨亚太地区安全与合作机制问题。从2010年起俄罗斯开始参加东盟与对话伙伴国国防部长会议,2011年又成为东亚峰会正式成员,使俄能够利用上述多边机制,倡导建立亚太地区安全新结构,并就其关切的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活动、海上安全、预防性外交等问题提出倡议。

三、俄罗斯“东进”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问题

从俄罗斯国内角度看,主要有两个问题阻碍了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的经贸合作进程。

第一,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将制约俄融入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和程度。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现有的主要问题包括:经济发展滞后;距离国际市场遥远,交通基础设施有待改善;投资环境欠佳;劳动力资源不足等。如上所述,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俄罗斯政府的确也制定了一些政策文件,正在实施一些大型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举措无疑将会促进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发展,为其参与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创造一定的条件。但是,如果用俄罗斯预期的标准——赋予其东部地区能源基地、交通物流中心、粮食生产基地、对外创新合作区域等来衡量,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都相去甚远,要达到目标尚需很长的时间。

第二,在俄罗斯国家对外经济与政治战略中,首要的目标是建立以俄罗斯为核心的欧亚经济联盟,而不是融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从普京总统的战略设计来说,俄罗斯更重视打造其领导下的一体化集团——欧亚经济联盟,这是一个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为基础的,未来将包括更多的独联体伙伴国的经济政治联盟,按照俄罗斯的预期,欧亚经济联盟将与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并驾齐驱。正如普京所言,“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建立的一体化集团,能够在全球发展中发挥显著的作用,并成为欧盟和亚太地区之间的联系环节。而未来可以设想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现行的经济制度、技术规则实现更紧密的‘对接’”(26)。相比之下,以普通成员身份加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俄罗斯而言远没有上述那个一体化方案重要、诱人,这不能不影响到俄罗斯主动融入亚太地区的进度和方式。此外,俄罗斯要求以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的形式整体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经济一体化,并且允许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享受与俄罗斯同样的参与条件,这也是俄与亚太经合组织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性问题。

(二)外部问题

从国际关系和亚太地区形势的角度看,有四个问题影响俄罗斯与亚太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第一,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都存在经济关系水平落后于政治关系的问题。俄罗斯与亚太国家贸易和投资规模小,贸易结构(俄罗斯对亚太出口以原料为主,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不合理,俄罗斯对此一直颇有微词。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主要取决于俄罗斯,取决于俄能否提升其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能否提高其市场环境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俄罗斯一方面长期依赖能源型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言多行少,另一方面又害怕沦为亚太新兴经济体的“能源附庸”,这未必有利于俄与亚太国家能源甚至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

第二,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严峻,尽管不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但是有可能影响到俄罗斯边境地区社会稳定以及俄外部环境的稳定。东北亚国家间的领土纠纷、历史隔阂,朝鲜核问题,美国在该地区挑起国际对立形势等,都可能影响到俄罗斯,甚至把俄罗斯卷入其中。

第三,俄日政治关系因岛屿争端而难有质的改善。2010年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作为俄罗斯国家领导人首次视察南千岛群岛,2011年俄罗斯计划在南干岛群岛部署先进的地对空导弹,使俄日关系降到低谷。虽然近年来俄罗斯与日本的贸易显著增长,但是还不足以促使双方实际改善政治关系。南千岛群岛问题似乎成了俄日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而这一争端不解决,日本就不大可能在俄罗斯融入亚太地区一体化问题上起促进作用。

第四,俄罗斯对美国“重返”亚太问题的考量,或者说,俄罗斯对中美亚太地区博弈问题的政策选择。因为,由美国“重返亚洲”而形成的中美亚太地区博弈,已经成为影响亚太地区安全、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各国制定对亚太政策必须考虑的因素,俄罗斯也不例外。

迄今为止,普京政府还没有在这一问题上表明立场——因为亚太地缘政治形势远没有发展到俄罗斯必须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地步;另外一个原因是,俄罗斯还要观望一下美国和欧盟的对俄政策。

从笔者接触到的文献来看,俄罗斯相对多数学者认为:俄应在亚太地区作为一支中立力量存在,保持选择和行动自由,在中美对抗的条件下谋求重大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27)。其他观点包括:1.联合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理由是中国才是俄罗斯真正的威胁或者主要的潜在对手;2.联合中国制衡美国霸权,因为俄罗斯与中国都受到美国及其同盟的军事包围,分别面临美国在欧洲和亚洲部署反导系统的问题,而且都致力于建立多极世界;3.在中、美之间实行“钟摆战术”,也就是以和一方结盟为威胁,向另一方讨价还价;4.在亚太地区打造一个以俄罗斯为中心的联盟;等等。需要说明的是,理性的俄罗斯学者认为,在现实中后四种政策选择对俄罗斯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28)。

笔者认为,因信奉实用主义外交哲学,普京总统多半将采取中立立场,极力避免加入中、美任何一方而与另一方发生冲突的可能,同时与两国开展务实合作。即便如此,美国“重返”亚太因素仍将作为一个变量,存在于未来俄对亚太政策之中。

四、俄罗斯“东进”政策的前景

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也曾加强对亚太政策,但是这一轮的“东进”政策跟彼时的显然不同。主要的不同在于:上次促使俄罗斯“向东看”的主要动力来自外部,即受到西方遏制的俄罗斯要在东方寻找政治朋友;而这次“东进”的主要动力来自内部,即借助于中国之风和亚太之风吹动俄罗斯经济之帆。

2012年12月普京总统在致联邦会议的国情咨文中指出:“21世纪俄罗斯发展的方向是向东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是我们巨大的潜力……因此现在我们应当把这一切变为现实。这是(俄罗斯)在亚太地区,世界发展最具活力、动感的这一地区占据应有地位的机会。”(29)由此可见,俄罗斯融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同亚太国家合作开发俄东部地区、维护俄东部边界安全等“东进”动力有增无减,因此,未来俄罗斯将继续推行“东进”政策,更加深入地参与亚太地区一体化。

注释:

①Ивашенцов Г. Самит АТЭС-2012: Тихоокеанские горизонты России//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жйзнъ,февралъ 2012г.

②Там же.

③Путин В. В. Россия и меняющийся мир//Московские новости,27 февраля 2012г.

④[俄]季塔连科:《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与俄中利益》,载《东北亚论坛》2012年第6期。

⑤俄罗斯“现代化”外交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俄罗斯将与一系列主要国家建立现代化伙伴关系,发展经贸与科技创新合作,以促进俄罗斯的全面现代化。见柳丰华:《“梅普组合”的外交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8页。

⑥Ивашенцов Г. Самит АТЭС-2012:Тихоокеанские горизонты России.

⑦《从APEC峰会看俄罗斯东西方兼顾》,载“俄罗斯之声”电台中文网站,http://chinese.ruvr.ru/2012_09_12/87955464/

⑧Сюннерберг А. Марщруты "дорожной карты"России и АСЕАН,http://rus.ruvr.ru/2012_03_11/68128056/

⑨Карпенко Е. АСЕАН с нулевым эффектом,http://www.gazeta.ru/financial/2012/10/26/4825657.shtml

⑩《关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的联合声明》,载新华网2011年6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6/17/c_121546227.htm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载中国外交部网站2012年6月5日,http://www.mfa.gov.cn/chn/gxh/tyb/zyxw/t938682.htm

(12)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网站,http://www.customs.gov.cn

(13)数据来源于《商务部发布〈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2〉》,载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trade.ec.com.cn/article/tradezcq/trademarket/201204/1191402_1.html

(14)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2012年11月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总值表,http://www.customs.gov.cn/default.aspx?tabid=400

(15)Совместное заявление по итогам официалъного визита в Республику Индию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В. Путина《Партнерство во имя взаимного процветания и лучшего мироустроиства》,24 декабря 2012 года,http://news.kremlin.ru/ref_notes/1369

(16)Птичкин С. и Рогозин Д.: по итогам текущего года российскоиндийский товарооборот может превыситъ отметку в 10 миллиардов долларов//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15 октября 2012г.

(17)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между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ей и Индией,http://www.ved.gov.ru/exportcountries/in/in_ru_relations/in_ru_trade/in_ru_trade_subjects/

(18)Заявления для прессы по итогам переговоров с Премъерминистром Индии Манмоханом Сингхом,24 декабря 2012 года, Нъю-Дели,http://www.kremlin.ru/transcripts/17183

(19)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между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ей и Индией,http://www.economy.gov.ru

(20)Птичкин С. и Рогозин Д.: по итогам текущего года российскоиндийский товарооборот может превыситъ отметку в 10 миллиардов долларов.

(21)Внешне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и дипломатическая деятелъностъ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2011 году, http://www.mid.ru/bdomp/brp_4.nsf/2a660d5e4f620f40c32576b20036eb06/a5d82e99be657e33442579d50026094c!OpenDocument

(22)По итогам российско-въетнамских межправителъственных переговоров Дмитрий Медведев и Нгуен Тан Зунг выступили с заявлениями для прессы,7 ноября 2012г.,http://government.ru/docs/21404/

(23)2010 год. Россия смотрит на Восток?//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жизнъ,январъ 2011г.

(24)《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载新华网2010年9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9/28/c_13534081.htm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载中国外交部网站2012年6月5日。

(26)Путин В. В. Владивосток-2012: российская повестка для форума АТЭС, 5 сентября 2012 года,http://xn--dlabbgf6aiiy.xn--plai

(27)См.: Салин П.Б.Три пути России в Азии//Россия в глобалъной политике, сентябръ-октябръ 2012г.:Храмчихин А. Пустъ США поборются с Китаем//Военно-промышленный куръер,4 июля 2012 года.

(28)Салин П. Б. Три пути России в Азии.

(29)Послани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ъ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12 декабря 2012 года,http://www.kremlin.ru/news/17118

标签:;  ;  ;  ;  ;  ;  ;  ;  ;  ;  ;  ;  ;  

俄罗斯“东进”政策的成就、问题与趋势_远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