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巴门尼德残篇的解读意见——兼论希腊哲学中的{b6m435.jpg}ν和ontology,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希腊论文,哲学论文,意见论文,巴门尼德残篇论文,jpg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502.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89(2002)01-0071-010
一、问题的引子和若干预备性知识
近年来,汪子嵩、王太庆先生再次提出了陈康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已经提出过的关于如 何翻译与理解希腊哲学中的ν(being)的问题①,引起了一些讨论。20世纪西方学者 (罗素和海德格尔可作为提出问题的标志性人物)对这个问题更已研讨了整整一个世纪之 久。这个古老而又根本的哲学基本问题,现在有了许多新的意义。
----------------------------------------
注释:
①参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21-36页。
----------------------------------------
说到翻译和理解ν,所涉及的问题实在重大和深刻。首先需要有语言的知识和研究 ,包括希腊语和印欧语中有关动词的本来语义,词性词形变化、句型构造等方面的知识 和研讨,也必须对汉语(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相关词)有相关的知识和研讨,并且需要对 二者作比较研究。这些说来话长,本文只能作点最扼要的介绍。
希腊语和欧洲各国语言虽然有别,但在若干根本点上类似,并且同古印度梵语同源, 都属于印欧语系。其中,由于希腊和印度文化源起最早,古希腊语和梵语便成为印欧语 系中两种最古老的古典语言。按照Kahn的研究:1、分词ν及其动词形式εστιν 主要有三种用法和含义:A、作系词(“是”);B、作存在动词(“在”、“有”,包括 “活着/live”和“存在/exist”的含义);C、表示“真/true”。2、根据荷马史诗等 古希腊古典文献中对该动词的用法统计,认为希腊语早就把其中的系词用法当成最主要 的,所以他主张应当以“是”的含义为中心来解说εστιν和ν,即,把存在含 义和表真含义作为从系词“是”的运用中衍生出来的。3、他又注意到另一个要点:古 希腊语和整个印欧语系根词中的es和bhu(在希腊语,即εστιν,φυω的词干εσ -和φυ-)这二者有重要关系,前者表示静态的而后者表示动态的存在,是一个相配的 对子。这种特点使es(ν和εστιν)适合于充当陈述句和命题句中表示主谓关系 的确定性、不变性的系词“是/be/is”。该系词是动词中最重要的一个(verb excellen t),而与其他准系词如“为/become”不同;与之相应,它的名词化和become的名词化 词(分词和不定式)所表示的存在也不同:前者表示静态的确定的存在或事物(在、有), 而φυσιs (nature或自然)表示的则是变动不居的、生生不已的存在。
另一值得我们注意之点是:es作为存在动词,在一切印欧语种里都一直保持了“活、 活着”的含义。例如,英语中如果有一个句子只有I和am两个词,那么这句话的含义, 就必是“我活着”(即“我在”)。汉语中经常用“在”这一个字作动词表示人的活着的 状态。如《论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在”“没”并举,含义就是存亡 和生死。确实,对于人本身而言,存在的根本含义当然是活着,死了也就是“不在”了 。这个根本的含义,既通向动态的存在,也明确表示了在的确定状态(而确定性恰恰是e s之所以能表示静态存在的来源)。所以,es和bhu(εστιν,φυω)在最深层的含 义上又是同一、统一、相通的。
海德格从其存在主义角度,对ν表示“生”和“活”的最初原义抓得特别紧,因而 对es含义中与bhu的相通方面强调较多。与之有别,Kahn则强调早在荷马时代的希腊语 中,动词es的绝大多数运用就是作系词,这与es作为存在动词表静态、表确定性相关; 也就是说,他强调的是es与bhu的差别和对立的一面。
可见,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关于ν的语义的理解也有不同看法和争论。如果我们 参照古梵文的研究,就会看得更清楚:梵文根词as(即上面所说的es)和bhu确实有同一 性(古代梵文语法经典《波你尼经》把bhu作为第一个最根本的存在动词,但其含义正是 用as来作注的,而as的含义最初也用bhu来注,所以,这两个根词最初是互相诠释的关 系);但确实又有对比的不同,bhu表示动态的存在万物,而as则表示静态的、常住的、 抽象的东西,如本质之类。因此,中国古代翻译佛经中的这两个词是很分明的,从as来 的分词、名词都用“有”字来译。(但并不译作“是”或“是者”)。
汉字“在”和“存”的古代用法,用在人本身,也首先是指“活着”。按金文“在” 字本来象形为植物出土,表示生长、生命,然后产生一般的存在的含义。这一点,在现 代汉语中依然大体如此。
而汉字“是”按许慎《说文》:“是,直也。从日、正。”段注:“以日为正则为是 ,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於日也。”金文已有此字,近人有人据金文象形,可 以认为上边的“日”是画了一个靶子,下面画了人站着射箭。但表示的含义也是“正” 。这一点没有分歧。“是”字在中国古代的用法主要是:1、代名词,与“此”、“兹 ”、“斯”,即现代汉语中的“这一个”(事物、东西、存在)相当;2、形容词,即与 “非”相对的“是”,即“对”、“正确”之意。大约汉代之后,“是”字才开始用作 系词,逐渐流行。到了近代,由于西方科学和逻辑思维和语言方式的传入,需要大量使 用严密的命题和判断,“是”字在现代汉语中就特别盛行起来,而这自然都是作系词用 的;与之成为对比,原先用作表示事物存在的代词含义和用法几乎完全消失,只是偶尔 在某些成语如“实事求是”的用法中还有其痕迹。因此,“是”字在现代汉语中似乎和 希腊哲学中ν的逻辑含义最相当;而在古代汉语中有同表示事物(存在)、有和真实 的含义的相通之处。只是汉字“是”确实古今都没有“活着”的那种存在含义,只有“ 在”字才有这个意义。因此,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到汉-希腊语言的这些同和 异的关联,然后才能找出适当的翻译办法。
因此,笔者在尊重和赞赏陈康和汪、王三位先生主张用汉字“是”来翻译希腊哲学的ν的同时,也有顾虑和保留。既然学者都承认希腊词εστιν原来一身兼任存在动 词和是系词的作用,就应当在汉语中使之得到表达。如果我们的汉语翻译只许在“是” 和“存在”中两者择一,非此即彼,那么如何能表达它原有的兼有之义,岂不是有承认 而未落实,实际上只能得到片面的表达和理解?为此,吴寿彭先生主张把ν译成“实 是”,而也有人说还是随上下文来译好了,不必定于一词。这些意见是否有可取之处? 问题何在?都是值得我们斟酌的。我们的原则应当是:一、合乎原义和能够表达原义, 也合乎汉语的表达方式;二、应能回到希腊哲学经典原著中经受验证,至少能读得通, 如果更好些,还能帮助我们深入希腊哲学思想的原义,并能有助于中希智慧的交流。
语义中的蕴含,要在文化和哲学智慧的语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古印度人对es 是偏重于“存在”理解的,所以中国古代翻译佛经中的相关词,主要用“有”字。而在 希腊,荷马时代已高比例地用作系词,而决定性地把es作为系词的含义突出加以强调, 并上升到逻辑和哲学层次,始于巴门尼德。他第一次把存在的稳定、确定的静态含义, 同作为语言句子(其实是判断的命题形式)中的系词“是”的用法或含义紧紧挂在一起, 使彼此都得到了强调。即,通过“是”和“不是”把陈述句中的主词和谓语结合和分离 的作用,来表达我们所确认的事物中的实际状况。这样,存在的实际状况就同人对它们 的认识、知识的分辨真假,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希腊哲学不是从研究es(ν,being)而是从bhu(φυσιs,nature)开始的,换言之 ,是从总体的存在、偏重动态(生生不已的、动变的)存在,即“自然”开始的。初期几 大哲学家都如此(自然哲学阶段),情况更接近于中、印和其他民族的古老智慧。但毕达 戈拉派开始从“数”来确立存在的含义或定义,深刻影响了希腊哲学的发展,这就为巴 门尼德转向es(ν)的研究即ontology开了路。巴门尼德为古典时代的希腊哲学定下 了基调或方向:本体论和逻辑思维的一致。这个研究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达到了理论 高峰,直到亚里士多德用ontology作为第一哲学,相关地对逻辑学作了深入系统制定。
希腊哲学以“求真实”为其显著特色。“真”的本义就是思想认识合乎存在(实在、实 际情况),而人所断言的存在、存在究竟是否真实,或真假何以辨别,也需要有明确的 判断加以表达和证明。因此我以为不宜把ν的原义中的表存在即“实”和表判断即 “真”这两种含义分离。汉语中的“真实”一词和成语“实事求是”,都表明“在”和 “是”,“真”与“实”两方面的意义,是可以统一起来理解和表达的,同希腊语中ε στιν、ον原义兼有此两方面的情形,并非不可相通。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吴寿彭 先生的理解和翻译是值得重视的。
希腊哲学中的存在,从开始的自然存在,进到数学意义的存在,再进到本性的存在; 与之同时,有动态和静态的存在划分;到智者之后人事的存在突出成为中心的课题,同 自然的存在是什么关系,成了重大问题;苏格拉底更把人事中真假是非的判别问题同道 德善恶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于是人如何“求善”或“求真善”就在希腊哲学原本特征 中突出出来了,因为他根本不赞成有什么离开求善来讲的求真。亚里士多德来自苏格拉 底,却和苏格拉底有对立。希腊化时代的斯多亚哲学是沿着苏格拉底的路线而不是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走的。
无论是求真,或求真善,都对我们中国人有重要意义。前者是我们缺的,而后者对我 们更有参照比较意义,因为中国智慧历来以伦理善为特征,这同西方人讲的真善有 怎样 一致和差别?如果从ν(es)与φυσιs(bhu,nature)本来有关联,原来有生 命、 活着的深层含义说,希腊的ontology就能和中国人的“大学之道”会通。中国人的 大学 问,或现代人所说的中国哲学的根本,主要是“生生之谓大德”的学问;而从苏格 拉底 直到希腊化时代的斯多亚派,都把希腊哲学的求真,定位于求生命之真,人对自己 认识 和生活行为如何求善之真。在这个高度上,彼此可以在一个水平上交流了。再进一 步, 就是求得对自然、天道、神的真知。求知的根本在求得对本原、终极或神的真知, 这是 希腊人那里一贯如斯的。其实中国、印度、以色列人也如此。所以,我们对希腊哲 学中 的ν和ontology,应当作这些研究和诠释,才能达到其原义的应有高度。这样 来考 虑如何翻译,可能是更恰当的。
二、巴门尼德残篇的语言解读
由于巴门尼德是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用εστιν和ν提出新哲学思想的人,因此 如何解读巴门尼德阐述这一思想的原文是我们理解希腊人的ontology第一道关口。
很显然,由于问题涉及能否澄清巴门尼德哲学的原义的大问题,而迄今中西翻译都还 有困难和争议,所以假如我们一上来就用中译文或英译文来讨论这段文字,必是不适当 的。因为那就等于拿有问题的读法来解决我们的困惑,那当然是背谬的。因此我们只能 引出希腊原文来研读讨论。这自然会给一般读者带来很大困难。但是我只能劝读者耐心 努力,通过注释也来研读这段文字。它很短,因而这困难不难克服;并且更重要地是, 这样做对读者参与讨论和获得自己的理解,是一个必需的条件和过程,否则就永远只能 靠二手文本而无法走上自己参与和作出判断的路。
以下是残篇2(DK28B2)原文8行。为了注释讨论方便,我给各行加了数码,单词用脚注 注释①:
----------------------------------------
注释:
①这里和本书涉及希腊语词的解释,都依据专收古典希腊语词的权威希英大辞典的说明。即Liddel & Scott,Greek-English Lexicon,1996年第19版,及其Abridged Editi on,1991,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前两行还容易读:“来吧,我要告诉你,你要好好听我所说。唯有哪些途径是可以考 虑的。”接下去两行就到了关键处。
第(三)行中……στιν是最值得注意的。阴性冠词管的 是哪个作名词用的词?从上下文看,第(二)(四)行中的δοι(复数,其单数为 δοs)与κλευθοs(单数)都是阴性名词,都指道路、途径、方法的 意思,用阴性冠词与之有关,但直接关照的是στιν。这 也就是指示出这里的στιν是当一个名词来讲的。但是στιν是 动词而决非名词(同其分词或不定式形式不同),如何能做名词用?这个问题在语法上只 能有一种解释:这里的στιν不是单纯的动词,而是个句子,只用一个动词 造出来的单词句。一个句子说的是一个事件,在这里指的正是一种哲学上的求真的途径 或方法,那么把它当作一个单称名词来看,在语法上合适的。
这种单词句是希腊语特有的现象。因为它的动词词尾形式特别精细,总能精确地表示 出它的主语的人称和数(还能表示所述事件的时态),这样主语隐含在它里面不说也明白 ,便常常可以从略。所以对πωs στιν的照猫画虎的英文译法 便是that it is。用一个第三人称单数的it作is的主语,把στιν里隐含的 主语表示出来,也就表明这里的στιν乃是一个句子(子句),并非一个单纯 的动词is。我认为注意到这点是我们开始研究时很必要的第一步,因为问题的中心正在 于弄清楚这个作为句子所表示的στιν,而不仅是单纯作为动词的εστιν。
让我们进一步注意:这个στιν是个句子,但还不是个一般的句子,而是 一个命题。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同单独的名词动词不同,句子才是一个可以独立的有 意义的言说(17)。但是他更强调指出:哲学上所要关注的不是一般所说的句子,而是用 肯定和否定的系词“是”和“不是”把词结合起来或分离开来所构成的,能表示一个关 于真实和谬误的思想的命题。他说:
只有这样的句子,才是其中具有真实性或谬误性的命题。比如某个祷告是一个句子, 但既不是真实的,也不是谬误的。
因此让我们排除命题以外的一切其他句子类型,因为只有命题是我们当前的探讨所关 注的,其他句子的研究不如说是属于修辞学或诗学的范围。(18)
----------------------------------------
注释:
(17)Aristotle,De Interpretatione《解释篇》16b26
(18)同上,17al-6
----------------------------------------
事实上巴门尼德这里所说的στιν正是一个命题,而且是一个根本性的哲 学命题①。因为它要指示的是唯有的一条道路或一种方法,它才能引导我们走向真理。 对这条求真道路的最简捷的表达句子就是στιν;因此它也不是个一般的句 子,而是一个命题,表示巴门尼德认为是唯一能引导人获得真理的命题。关于 στιν这个更根本的含义,我们到下一节再研讨。本节先要作语言上的解读,然后才 能进入下一步。
语言的分析,如上所说,首先要把στιν看作一个句子,对这个单词句也 要作句子的结构分析。找出它隐藏的主语的含义,并询问它是否也有隐藏的补语。
首先,στιν显然有一个隐含的单数第三人称主语,英语写作it是恰当的 。问题是这个it或“它”指的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存在者”,有人认为就是名词化 的“是(者)”,但这两种理解落实到句子就会读成“存在者存在”或“是者是”,似乎 都是同语反复,不知何意,因而似乎都有问题。那么究竟如何解决,是否另有解释?这 是第一个问题。
我的想法是:按原来语法的比较稳妥的考虑,可以认为这个it就指一个客观的事物(可 大可小)。大家都不用he/she而是用it来表示这个第三人称单数的主语,表明都感到它 必是某个客观性的对象。这样来理解也许素朴了些,但我以为反而容易说得通。
其次,στιν作为句子是无需补语,还是也省略了补语呢?现在西方和中国 学者都用“it is”来讨论,即只当无需补语的句子讲。但如果真的没有补语,这动词στι(is)本身就只能作存在动词“活着”和“存在”讲,就不能作系词“是 ”讲了。因为系词的作用就是把主语和补语系在一起;没有补语的στιν或 is就当不了系词。中译这句子为“它是”“某事物是”确实不行,就是因为不合语法。 但我认为是可以考虑有隐藏的补语的。根据这里的语境它可能是最为一般的形容词或名 词,如“什么”或“如此”之类,这样στιν就能译成“某事物是什么”“ 某事物是如此”,就没有困难了。如果同接下去的子句(that it is not[poss ible for it]not to be②)相比,也可能就是那个(στι的不定式 即to be.可作名词用,因此可作补语),但意义也同“什么”或“如此”相仿,即古汉 语中的作代词的“是”字,译法为“某事物是此(斯、是)”。
因此,单词句στιν从语义说可以有两种解读法:
1.作没有补语的句子讲,στι(is)是存在动词,这句话就是“某事物存在 着”。但是请注意:这个存在是从根词es-来的,表示的是静态的持存,同φω(bhu )所表示的那个动态的存在成为对照。因此这个子句更恰当的译法是“(某、一)事物持 存着”。
2.作有隐藏补语的句子讲,στιν(is)是系词,这句话就是“(某、一)事 物是如此”。
这两种读法是否彼此排斥?我不这样看,我认为可以兼容。不仅兼容,而且相通。因为 肯定事物持存的稳定不变,正是我们能肯定事物是如何如何的前提;而我们能说事物是 如何如何,也就证明了事物有其持存的稳定不变性。另外巴门尼德自己很强调“思想和 存在是同一的”③,他素朴地却又是十分认真地以为一个表述就能兼指思维本身和这思 维的对象,二者相通正是他的本意。为此我建议读者采用双读方法。从语句和语词角度 必须双读,至少要双读;而在运用中,在哲学研讨的发展中,大家会看到双读也远远不 够,会有更多的含义出来。
以上讨论的στιν是(三)的一个子句。现在让我们把(三)(四)两句诗一起 读下来,两种读法是:
1.“那说‘事物持存(不变)’和‘它不是不持存的④’的思考之路,是有说服力的, 并与真理同行。”
----------------------------------------
注释:
①如他在序诗中和下文要反复申说的那样,讨论的是关于如何分别“真理”和不包含 真理的“意见”的问题。
②这里采用了Richard D.McKiraham,Jr所著Philosophy Before Socrates中的英译, 见其p.152.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1994,Cambridge.英译者为读起来方便而加进 去的文字我用[]符号标出。
③DK28B3
④可读成“它不能是没确定持存的”,比较适合我们说话的习惯。
----------------------------------------
2.“那说‘事物是如此’和‘它不是不如此①’的思考之路,是有说服力的,并与真 理同行。”
第(五)句与第(三)句对照,是巴门尼德不赞成的道路和方法。其中也有两个相关的子 句:,只是意思同(三)正好相反。用上面的两读法也能把它们读通:
1.“那说‘事物不能持存(不变)’和‘它必然是不能持存(不变)’的思考之路,我告 诉你那是完全没有说服力的,因为你无法懂那‘不能持存的事物’,也无法说出它来。 ”
2.“那说‘事物不是什么(即无规定者)’和‘它必定是什么都不是(即对它什么都不能 确定)’的思考之路②,我要告诉你那是完全没有说服力的,因为你们无法懂那‘什么 都不是的东西’,也无法说出它来。”
作过语言上的解读之后,我们来解读巴门尼德用στιν作为哲学命题的含 义;它是哲学范畴ν以及ontology的真正起源地。
三、巴门尼德的真理学说:στιν的哲学解读之一
我们说希腊哲学最重要的智慧特征是求真,这是符合事实的。这一点早期几大哲学家 已经显示了这种特征,回忆一下赫拉克利特如何讲他的逻各斯、毕达哥拉派和米利都派 如何寻求万物的根本原因就可知道;但这只是从精神的贴近角度说的,不能算到位。真 正明确地把真实和真理本身是什么的问题提到首位来研究的,巴门尼德是第一人。
上节我们研读过的的那个στιν,从巴门尼德的序诗和全部诗篇来看,讲 的正是他所要研究和确立的求真之路,也是真实和真理本身,这是一个简要得无法再简 要的概括:只是由一个动词所构成的单词句所表述的一个哲学根本命题。可是它既包括 了求真的认识、知识和思维的根本逻辑要点;又包括了对一切事物的一种根本看法和确 认。对此残篇2以真理和意见的基本对立表述的形式给予了核心阐述,然后在诗篇正文 中展开论辩和论证,从而构成了巴门尼德的全部哲学体系。
甲、真理和意见 从上节语言解读中,可知巴门尼德的στιν要说的哲学 含义是:唯有认为事物持存不变,人对事物是什么有确实的思想或言辞,这样的思想言 辞才是真理,才合乎真实。换言之,他给真实和真理下了一个定义。其核心是:事物的 存在必有持存不变的根本性质,人对事物的存在才能有真正的知识,因此,真理的认识 (人的主观思想)同真实的事物(客观事实的真相)都必须靠不变的确定性才能确立。而他 要批判的正是原始素朴哲学的根本世界观和真理观: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不断流 变的,这是充满生命活动的生动自然存在的秩序、逻各斯,因此人的思想言说必须与之 符合(才是真实的言说或“逻各斯”)。
换个更简明的说法就是:στιν=“有”(有规定者,或有规定性),ο κ στιν=“无”(无规定者,或无规定性)。原始素朴哲学“以无(规定)为 本(原)”,认为“从无到有”是真理;对此巴门尼德断然否定,提出唯有“有”才是真 实和真理。他说,你们说的那个“无”既然没有确定的规定性,那就连“它是什么”都 不可能说出,没法对它思考,没法对它获得确切知识。你老是在对立统一的变动之中, 没有持存不变的对象,就只能总在确定和不确定、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之间两头徘徊彷徨 ,还能侈谈什么真理呢?真理必从确立“它是什么”开始,从“有(规定)”开始。从这 里我们可以见到他对毕达哥拉派提出和强调“有”、对阿那克西曼德“以无为本”的修 正的吸取,但只是到了他这里,希腊哲学史上的“有”“无”之间的经典的对立才得到 了明确的提出和展开③。
----------------------------------------
注释:
①可读成“它不能是不如此的”,较为顺口。
②亦即阿那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说主张的“无规定者”或永远流动变化的本原。
③关于真理和意见的对立,残篇4、5、6反复阐述,我们在以上解说中都已涉及,兹不 赘述。
----------------------------------------
乙、认识论上的新因素 我们应当留意这个στιν或“它是什么”并不是 一个简单的陈述,而是一个判断。它的认识论功能是分辨真假。理由很明显,因为这 个 στιν是同接着的,即“它是什么”是同“它不能是不如此”的 意 思相关的。前者从正面说,后者从方面说,两者是一回事;因此这个“它是什么”就 带 有必然的真理的性质,决非一般的陈述了。这一点在残篇8中有如下的话讲的特别清 楚 :
确信的力量决不容许从无中产生出任何异于无的有来。正义决不放松它的锁链而容许 它(即“有”或“存在/是”)产生和消灭;而是将它抓得牢牢的。决定这些事情的就在 于:στιν还是οκ στιν①。
从这里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希腊人所创立的逻辑理性思维的最初形式,和与之伴随的 对于真理的必然性意识。说某事物是什么,就不能又说它不是什么。这是必然的,这样 想这样说,才合乎逻辑。一百多年之后,亚里士多德对逻辑思维的根本公理作了如下正 式表述:“对于任何事物必须有所肯定或否定,一个事物不能在同时既是又不是。”② 两相对照就可以清楚看到,它的意思在巴门尼德这里已经得到了表述,差别只在于:亚 里士多德很明白这个确定性或规定性,或“是”、“有”还必须有限定,例如他的表述 中所说的时间限定,因为此时某事物之是什么的规定,到另一时刻是很可能会改变的。 他既强调逻辑也承认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的许多内容和形式,这是巴门尼德远远未能达到 的。巴门尼德是第一个明确了思维逻辑的哲学家,在这个时候他只看到了原始素朴哲学 讲对立统一和流变的不足方面,还没有深刻思考逻辑本身如何限定与完善。他的巨大功 绩和他自己的不足都由此而起。
巴门尼德在提出逻辑思维时,比前人(如赫拉克利特)更强调理性论证的作用,要人不 要靠感性认识下判断:“说是的为不是,是决不能证明的,你要使你的思想避开这条道 路,别让许多经验所形成的习惯迫使你走上这条路,只用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那 条舌头。而应当凭着理性(λογοs)来判断,这就是我所说的论辩的证明。”③
----------------------------------------
注释:
①DK28B8第13-16行。
②《形而上学》1006al-5。
③DK28B7
----------------------------------------
说到这里,我要再次强调并请读者始终记住:ν和,或中文用来表示它的 “有”、“存在”、“是”等都不仅是词,而是对作为一个哲学命题的στιν的多方面陈述的概括,并且彼此相通。例如对于“有”要读成“任何一个对象、事物 都是有规定性的”,因而它总是“有规定者”;对它作为“存在”的含义必须先读作“ 事物有其持存不变的规定性或静态”,因而和“自然”的存在含义所表达的“事物都是 流动变化的”命题对立着;而作为“是”,就不仅是一个系词,而是一个“事物是如此 如此”,进而是“事物真是如此”、“肯定是如此”、“确实是如此”、“必然是如此 ”,“它不可能不是如此”等确定不移的知识和论证。我相信,如果我们是这样地来看 待ν,,或中文的相应表达如“有”、“存在”、“是”就可以减少许多 误解,达到读懂读顺,进而就能理解其中的深意了。
丙、巴门尼德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命题 残篇3:“……因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巴门尼德的这个命题曾被人视为一大唯心主义命题,理由是,它把主 观思想等同于客观存在,还不是唯心的吗?然而这个批评是不当的。因为巴门尼德从来 没有认为任何主观思想都能和客观存在一致,否则他为何要批判前人的错误思想?他所 肯定的“思有同一性”只是对真理的知识来讲的,即认为真理的思想符合客观存在的真 相。这有什么不对呢?
问题并不在肯定思想和存在有同一性,只在用什么来理解和肯定这种同一性。巴门尼 德的前人是用流变的自然来看存在的,所以他们的主要思想概念是无规定(阿那克西曼 德的本原和宇宙创生论),并认为这样得到的关于对立统一法则的思想是真理(赫拉克利 特的逻各斯);而在巴门尼德看来这恰恰证明他们抓不住真理:没有确定性和规定,说 不出事物是什么,那算什么思想,什么知识、什么真理?统统都算不上了!
这是巴门尼德的最伟大的功绩,它抓住了确定性紧紧不放,开创了希腊人的严格的逻 辑思维活动。但他的问题也出来了:存在真的只有确定性、静止性,而可以没有变动性 、不确定性?难道运动变化不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本性?难道自然,φσιs,不是真 正的存在?难道我们可以没有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就能抓住真理、符合存在的真相?
四、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στιν哲学解读之二。论争和问题
巴门尼德用同一个στιν既表示思维之真(因为它可作为判断句中的系词 “ 是”用),又表示与此思维之真相关的真实存在或实在(因为它原来就表示“存在”而 与 “自然”互释,只是一偏于表静一偏于表动)。实际上他先以静态含义的存在为据, 把 思维中的确定性强调出来,作为真理的准则:“是什么就说是什么,才能思考言说真 理 ”;然后回过头来,再用这个“是”和“真”来确立他的“存在”,或他心中的真“ 实 在”。
但是,他讲的前者(主张思维要有确定性才能抓住真理)容易被人接受和认为有理,一 旦转到后者,即用这个真理和确定性去规定存在本身时,其结论却使人愕然了。希腊哲 学往后发展的一大主题,就是围绕着这个尖锐问题展开的。事情更深了一层,又是一个 关卡,于是这个στιν和οκστιν也要在解读上再进一步 。
甲、巴门尼德的新型存在观 他的存在学说主要见于残篇8,说法如下:
现在只留下一条途径可以言说这个存在者(στιν)。在这条途径上有许多 标志表明:存在者是非产生的也无毁灭,是整体、单一、不动和完满的。它不是过去存 在也不是将来存在,因为它总是现在这样,所有的都在一起,是一,是连续的。①
他给“存在”规定的几点是彼此有关的,但还是先分别看看所指的含义和他的有关论 证。第一点是:存在者没有产生和毁灭,永远如斯(如是)。
因为你愿意给它找出哪种来源来呢?它能以什么方式、从什么东西里生长出来呢?它既 不能从存在者里生出,这样就会有另一个存在者预先存在了;我也不能让你这样说或想 :它从不存在里产生,因为存在者不存在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所以它必定要 么永远存在,要么根本不存在。确信的力量也决不容许从不存在者中产生出任何异于不 存在者的东西来。因此正义决不松开它的锁链而容许它(存在者)产生和消灭,而是将它 抓得牢牢的。……因为如果它在过去或将来产生,现在它就不存在了。所以产生是没有 的,消灭也是没有的。②
说“存在”永恒,不是产生的也不会消失,这一点从绝对的意义来说人们是容易理解 和接受的,就像承认物理学上的物质不灭或质量守恒一样。后来大多数人同意巴门尼德 这一说法正是为此。但是巴门尼德还有一层意思,是认为我们看到的自然万物生生不已 的的生灭变化都是假相,而他自己没有试图给自然的生灭以合理的解释,对此人们就不 能同意了。
第二点,他说“存在(者)”是连续不可分的、完全一样而没有任何差别的“一”。
存在者还是不可分的,因为它是完全一样的,它不会这里多些那里少些,因而妨碍存 在联系在一起,毋宁说存在是充实的、连续的,存在和存在是紧紧相连的。③
----------------------------------------
注释:
①DK28B8第3-6行。现将后半句原文抄下来供查考:
②DK28B8,第6行以下
③DK28B8第22-25行
----------------------------------------
这个论点比上一点更令人惊愕。因为它完全否认了世界万物的丰富多样性,使它成了 一个没有任何具体内容和色彩的单一体,其唯一的意思就是它是结结实实的铁板一块的 东西,因而才是“有”而不是“无”。这也还是对“实在”的最绝对化的解说。这样一 来,这世界的多种多样的万事万物还是存在的吗?如果没有多样性的存在,没有任何分 别,有规定岂不也就等于无规定可言了吗?希腊人原来讲的“有”和“无”都不是从绝 对意义上说的,指的只是自然万物的规定性之有无。巴门尼德实际上否认了多样性的存 在,也就否认了原来讲的“有”和“无”的具体规定性的含义,而作了绝对的充实和虚 无的新解释(后来原子论说的原子和虚空就本自此说)。但是巴门尼德最初立论却是从有 无规定性开始的,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谈论一个第三人称的客观东西“是(什么)”;可是 他现在把规定性本身绝对化了,否认了自然中真实存在的个别事物的真实规定性(那是 要通过不同事物比较才能规定的,所以否认了差别和存在者有不同,就没有任何对个别 事物的规定可言),剩下来的只有这个绝对化了的“存在者”本身,和用那个最重要却 又最空洞的“一”来作为这东西的规定了。
在巴门尼德前的毕达哥拉,已用“一”作本原,有重视同一性(同一规定)的含义,巴 门尼德吸取此意却又有不同,他否认从“一”能产生数和具有各种性质的万事万物,因 为这个存在者“一”决不是“多”。它是绝对自身同一的、连续的、不变的单一整体, 因此不能与任何生动多样性的自然观念协调。
第三,“存在者是不动的”①。这是前两条规定的必然结论。因为一种内部不能分割 、毫无差别,绝对同一和连续的东西,其内部就不能有任何运动、是铁板一块;同时由 于在它外面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和虚空,它也就不可能向外运动或有来自外部的运动。此 外生灭已经排除,因此怎么可能还有任何意义上的运动?
这就是巴门尼德的存在观,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与“自然[哲]学(φυσικηs)” 有别的“关于ν的学问(ontology)”的形态。真实的世界,στιν,存 在,被巴门尼德说成是这样一个东西:唯一,不可分,没有任何运动和生灭,就这样它 才是个能够绝对持存的存在着。而与之相反的οκ στιν,非存在或不 存在,就成了绝对的虚无,因此也就绝对无法对它思考和言说。巴门尼德自己所作的论 证,其实质都是从这一绝对化的理解作根据的。
这种对于“有”“无”的解说,已经同希腊原始素朴哲学赋予的含义不同,和老子的 观点也不同。他们所讲的“以无为本”并不是以绝对虚无为本,只是说有名有象有规定 性的万事万物原是从尚未分化的原始渊源来,故无名无象无规定者如混沌才是根本。巴 门尼德把有无从相对的含义拔高到绝对,固然有贡献,却借绝对的有无之义含义否定相 对的差别和规定,进而否定任何“无”的存在,与之相关的生灭变化之存在。这就不能 不造成人们极大的困惑和思想震荡。
从这种情况可以说明,巴门尼德的στιν在存在论论域中的含义,同前面 讲思维逻辑的论域中的含义虽有连通,又有不同,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解读;并且也要在 同前人的关联和对立中去解读他所说的这种绝对化了的“存在”和“非存在”的意义。
乙、意见之路和巴门尼德关于自然的学说 现存巴门尼德诗篇中“意见之路”部分仅 有40行,但大意思清楚的。他说:
现在结束我关于真理的可靠的言说和思想,从这里起研究凡人的意见,且听我的欺人 虚构的话吧。人们习惯于命名两种形式,其中之一本来是不该命名的,正是在这里人们 误入歧途了。他们将两种形式区别开来,认为是对立的,并且赋予彼此不同的标志:一 种是以太的火焰,稀薄的、轻的、自身在各个方面都是相等的,却与别的东西不同;另 一种正好相反,是黑夜,一个浓厚沉重的东西。我要告诉你所有这些看来如此的秩序, 那么凡人的意见就没有能胜过你的了。②
----------------------------------------
注释:
①以上几条均见残篇8
②DK28B8第50-61行
----------------------------------------
这里提到的“两种形式”应指巴门尼德自己心目中的存在和非存在这两种,他把存在 比作光明,非存在比作黑暗,也就是无,认为这是根本不该提到、不能命名的,只说存 在才对。所以他说凡人走上了歧途。不过哲学家除了同理性的真理打交道,也要同凡人 打交道,因此他也要来谈谈自然界的现象,不过认定这只是低层次说法和意见而已。所 以亚里士多德认为,“他(巴门尼德)不得不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在承认存在这逻各斯( 定义)的‘一’的同时,又根据感觉,承认存在着“多”,他提出两个原因或原则,称 之为热和冷,就是火和土。”①
----------------------------------------
注释:
①Aristotle,Metaphysics,986b31-34
----------------------------------------
可见,巴门尼德用这种方式来承认运动变化和多样性,正是为了在哲学上(即它所认为 的真理上)排斥自然现象和感性世界,反对原始素朴哲学的自然存在观。
丙、如何理解他会提出这种存在学说,以及由此引发的论争 巴门尼德对自己这个新 的存在虽然说了些理由或论证,毕竟是和自然万物的多样性变动性的事实格格不入的说 法,为何他倒认作真理?这种极怪的学说他又怎么会认真提出?我以为塞诺芬尼的唯一神 论有重大影响;巴门尼德和他的前辈都在寻求对世界的根本原因或解释。对希腊人来说 ,神、本原、存在,都是对这根本原因的有关而又侧重不同的表述方式。塞诺芬尼用哲 学重新解释了希腊人的神应该是什么,而巴门尼德则用塞诺芬尼的理性一神重新解释了 希腊哲学中的存在:从感性自然的存在(φσιs)转变到理性逻辑的确定的存在(ν)。另一方面,我认为同希腊人在进入古典时代的时刻最迫切需要理性的指导,确 定的立法和知识,可能是有重要关系的:这种需要给巴门尼德以推动和勇气,使他敢于 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论。从认识过程来说,一种新的重大学说在刚刚提出来的时候,某种 片面性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强调一个重点时容易走极端而忽视另一面。不过只要它有生 命力,就会引发讨论,推动新哲学发展并不断完善。巴门尼德起到的正是这样一种重大 作用。
收稿日期:2001-8-8
标签:巴门尼德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命题逻辑论文; 文化论文; 复数名词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读书论文; 希腊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