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水泥质量问题及其对策探究论文_柯权辉

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水泥质量问题及其对策探究论文_柯权辉

茂名市油城牌水泥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城市化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不同建筑项目逐渐增加。而建筑施工过程中,水泥作为其基础材料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也是直接的。而怎样做好水泥质量把关,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对此,笔者根据实践研究,就水泥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泥;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应对策略

现阶段,建筑工程已经成为社会经济进步的支柱型产业,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建筑施工具有工程量大、材料复杂、要求严格等特点。而水泥材料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施工效果。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应做好水泥材料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一、水泥常见质量问题研究

水泥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不仅需要使用大量水泥应用于施工中,其使用位置也较多。因此,水泥质量的高低对建筑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水泥是一种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粉末状水硬性胶凝材料。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硅酸盐水泥作为工程施工常见水泥种类,其成分为硅酸盐水泥熟料、一定比例的混合材料、石膏研磨而成。

(一)起砂

建筑工程水泥施工中,如果出现不光滑、脱落、松动、面层出现砂粒等现象。究其原因:水泥保存时间较长、超过规定期限继而造成水泥不符合项目施工需求,对地面耐磨性与强度造成影响。混合物水灰比例偏差导致地面压光时间较长,使得地面出现起砂现象。水泥地面压光时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压光较早导致外层浮水,过晚也会造成水泥凝硬化而不能去除面层小孔。此外,压光后未进行保护,例如:浇水保护较早、降低水泥牢固性能。浇水过晚也会导致水分蒸发,而缺少水化补充造成裂化。

(二)空鼓

水泥面层和垫层出现空鼓问题,在遇到外力影响下容易造成面层与垫层裂缝,甚至造成面层脱落,降低工程质量。而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为:第一,材料质量较低,石灰未熟化造成水泥体积膨胀,面层凸起进而造成空鼓。第二,垫层未处理干净,留有杂物继而影响粘接效果。第三,垫层外层缺少水分。当水分被吸取后将会降低砂浆强度,造成与底层没有紧密的连接在一起。第四,将水泥用于结合层。若粉刷时间较早当风吹干后才铺面层而造成结合层缺少粘力,使之成为隔离层。第五,在扫浆法施工时,水泥未均匀散开,水分较多导致积水;而水分较少也会导致干灰层。种种原因,都能够造成面层和垫层发生空鼓现象。

(三)缝隙问题

水泥裂缝分为:横向、纵向裂缝、无规则裂缝、拉底裂缝、表层裂缝等多种。而导致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为:第一,材料质量较低,保护不足。例如:水泥收缩较大、安定性差等。此外,砂子过细,提高了拌合物的泌水性导致收缩裂缝。拌合物水灰比例不均匀导致砂浆出现离析问题。

(四)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需要较长的施工时间,并且施工程序较为复杂,只有确保每个环节的严格掌控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实际施工中,一些企业受自身技术的影响,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缺少完善的监理机制,进而使工程质量管理得不到保障。业主和施工商,以及监理单位之间没有相应的监督体系,加之,一些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较低,进而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到严格监管的职责,致使项目工程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二、建筑施工水泥质量问题处理方法

想要确保水泥质量,在建筑施工中发挥作用效果,还需要有关人员做好水泥质量管理。而一旦水泥质量出现问题则应制定有效解决措施,避免问题扩大化。对此,笔者根据实践研究,就建筑施工水泥质量问题处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一)起砂问题处理

第一,做好面层压光时间管理,需要在3次以上。第一次应在面层铺设结束后展开;第二次应在水泥初凝后、终凝前展开;第三次为封堵水泥面存在的细微毛孔,进行水泥地面压实。

第二,水泥施工时需要做好水灰比例参照,选择的水泥砂浆粘稠度应在35mm以上。如果在温度较低环境下进行抹面,还需要单位做好有关防寒保护。

第三,在水泥压实结束后,需要结合温度条件选择最佳养护形式。养护方法分为覆盖保护与洒水保护,其中如果选择洒水保护则需要做好水量看管;而覆盖保护则尽量应用草帘。

第四,若起砂面积不大,则选择磨石对其位置展开打磨,也可以使用纯水泥浆罩面展开修护。如果大面积起砂,问题较为严重则需要重新施工。将起砂面层去除,随后使用清水展开清洁工作确保表面无杂物,而后凿毛。最后,按照1:2比例的水泥砂浆铺设面层。

(二)空鼓问题解决方法

首先将外层杂物、灰尘等进行清洁,做好基层平整性管理,其凹凸面不可大于10mm。在面层施工准备阶段,需要进行浇水工作给予基层充足的水分、保湿、干净。其次,去除空鼓层面的同时,在凿毛后铺设新的面层。如果空鼓面积在400cm2以内发生裂缝,则应展开有效处理。如果未发生裂缝,无需解决。当修正某一位置底层过程中,应去除空鼓位置,把该位置凿成圆形,深度在30--50mm,边缘位置为斜坡状。

(三)裂缝问题解决方法

施工裂缝是一种常见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具有直接影响。而想要避免出现裂缝现象,除对使用的材料要有严格的要求外,设计还要考虑力学的问题,确保混凝土受力的均匀性。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垫层比例和厚度的精准性,振捣应确保密实,不可在施工时将多余混凝土用于垫层中。如果面积大于30mm2,其垫层厚度应在80mm以上。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出现裂缝问题。

(四)提升专业水平

健全施工制度,优化分工。在建筑施工中,应保证水泥施工落实全面性,管理人员定期对现场施工状况检查并记录。管理人员需要签订管理责任协议,进而提高责任意识,从根本上避免水泥施工问题出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做好水泥质量管理也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需要各单位根据实际状况制定相关保护方法,避免出现水泥问题而影响施工进度,降低施工质量。因此,还需要各单位主动配合、做好水泥材料管理进而提升工程质量。对此,笔者分别从:常见水泥施工问题与处理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建筑工程水泥施工起到帮助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彦东.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0:57-58.

[2]王守洁.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应对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6,21:128.

[3]郭剑峰.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装饰(理论),2014,03:198-199.

[4]陈伟.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16,11:34.

[5]陈道竑.建筑电气工程中常见施工问题和应对策略解析[J].科技与企业,2015,03:153.

论文作者:柯权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水泥质量问题及其对策探究论文_柯权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