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治疗前后临床及血生化指标变化的分析论文_徐自祥

(陆良县人民医院 云南曲靖 655600)

【摘要】目的:分析牙龈炎治疗前后临床及血生化指标变化。方法:选取60例牙龈炎患者,使用龈上洁治术治疗。对比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相关临床指标、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1个月、2个月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松动度小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小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血糖、胆固醇、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低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低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牙龈炎可改善患者牙周状况,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糖与血脂水平。

【关键词】牙龈炎;血生化指标;临床指标

【中图分类号】R78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051-02

牙龈炎即为牙龈组织出现炎症,好发于35岁以下人群中,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胀痛等[1]。若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将累及牙龈周围组织,导致牙周炎,给患者造成较大困扰。在疾病早期,病灶范围较小,治愈可能性很高。本次研究将60例牙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牙龈炎治疗前后临床及血生化指标变化。现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接诊的牙龈炎患者中抽取60例,患者确诊为中度或重度菌斑性牙龈炎,近3个月内未接受过相关治疗,排除本次治疗药物过敏、血液系统疾病、感染类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0~52岁,平均(34.3±3.9)岁,患牙110颗。

1.2 方法

给予患者牙龈炎治疗:使用龈上洁治术(仪器为超声波洁治器),若龈沟中物质不容易清除,使用龈下刮治术。将牙龈上菌斑、牙石等清除干净后,抛光牙面。治疗完成后将口腔卫生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督促其做好口腔护理工作。

1.3 研究指标

1.3.1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相关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根据牙面菌斑的厚度评价,数值为0~1,分数越高,菌斑越厚)、龈沟出血指数(根据龈沟出血情况评价,数值为0~5分,分数越高,出血越严重)、附着丧失(根据上皮冠方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进行描述)、松动度(用镊子夹持切缘摇动,向颊、舌及近远中方向摇动,观察松动幅度)。

1.3.2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相关血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胆固醇、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检查当天清晨在患者空腹状态下取4ml静脉血,自然状态下凝固,在3000r/min的速度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提供,型号为AU5800)检测。

1.4 数据处理

借助SPSS20.0版本软件检验组间数据差异,计量资料的描述方法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法为t,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的条件。

2.结果

2.1 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相关临床指标

治疗后1个月、2个月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松动度小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小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相关血生化指标

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血糖、胆固醇、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低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低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牙龈炎主要由牙结石、牙菌斑、细菌感染、免疫能力降低、其他牙齿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引发,近年来发病率逐渐提升,不仅会对口腔健康造成危害,发生牙齿丧失,还与多种全身性疾病关系密切[2-3]。然而由于牙龈炎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对其重视力度不足。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牙齿松动、牙齿脱落、咀嚼功能丧失、牙齿肿痛等问题[4]。

本研究中,治疗后1个月、2个月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松动度小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小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患者牙周状况有所改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血糖、胆固醇、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低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低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牙龈炎的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糖与血脂。在系统治疗后,牙龈炎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得以改善,出血与牙齿松动减少。血脂的降低可能是由于治疗后牙周炎症程度减轻,继而降低全身炎性水平。另外,研究资料显示[5],糖尿病患者免疫能力低,分泌唾液量少,清洁口腔能力下降,发生牙龈炎的风险也更高。积极治疗可降低血糖水平。

综上,治疗牙龈炎可改善患者牙周状况标,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糖与血脂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敏娜,廖湘凌,陈明铭.独一味胶囊治疗牙龈炎疗效及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7,38(4):490-491.

[2]武琼,许玉婷,陈武,等.生物活性玻璃凝胶治疗菌斑性牙龈炎的4周临床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5,24(4):191-194.

[3]孙亚庆.510例妊娠期牙龈炎患者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5, 30(29):5072-5074.

[4]罗玲,税桦桦,熊宇,等.西帕依固龈液联合西吡氯铵治疗牙龈炎的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108-110.

论文作者:徐自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  ;  ;  ;  ;  ;  ;  ;  

牙龈炎治疗前后临床及血生化指标变化的分析论文_徐自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