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人群HSP70基因多态性及抗原抗体水平的研究

特定人群HSP70基因多态性及抗原抗体水平的研究

周舫[1]2003年在《特定人群HSP70基因多态性及抗原抗体水平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原核生物的细菌到真核生物的人类,当接触高温或其他应激因素时,可以合成一组被称为热应激蛋白(heat stress proteins,HSPs)的蛋白质。HSPs具有使细胞或生物从各种应激中恢复和保护它们免遭应激因素损害的功能,此外,HSPs还具有分子伴侣的功能。HSP在进化过程中有高度保守性,其多态性可能与疾病或机体遭受再次应激的易感性或耐受性有关,其中最重要、研究最多的是HSP70。HSP70-1和HSP70-2和HSP70-hom基因一起定位于6p21.3区MHC Ⅲ类分子内,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 尽管人们研究了多种疾病与HSP70基因多态性间的关系,但是HSP70基因多态性在缺氧所引起的高原反应中的意义和作用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首次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与探讨。 为探讨HSP70基因多态性与高原反应间的关系,本研究选武警战士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方法研究了战士中HSP70-1、HSP70-2及HSP70-hom的基因多态性。其中72名为高原反应组,173名为对照组。 结果表明,HSP70-1的多态性在两组间并无区别:而HSP70-2 B/B郑州人学2003届博!:论文特定人群HS丙O华因多态队及伉原杭沐水平的川}·究基因型频率在高原反应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P7o一hom刀A基因型的频率在高原反应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 .05)。 本研究表明某些特定基因型(如HSP7O一2 B/B基因型和HSP7O一homA/A基因型)可能与高原反应有关,这有助于在特定职业人群中发现和保护这些个体,为保障健康、提高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低温作业属于物理因素中的不良气象条件,长期从事低温作业可对人的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骨关节产生危害,产生一些相关疾病。近年来虽然对各种职业病的研究越来越详细与深入,但对于低温作业导致的危害及其机制研究相对较少。而随着经济的进步,冷冻冷藏保鲜业也在高速发展。大量人员在低温环境下从事作业,这些人群中热应激蛋白及其抗体是否发生相应改变,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选取江苏省某县冷库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保鲜冷库 (O℃组)53人,水产冷库(一20℃组)53人,另选年龄、性别、劳动强度与之匹配的,不从事有毒有害职业的村民58人作为对照。用W已Stem blot法检测淋巴细胞HSP70抗原水平,用W己ste二blot一ELISA法研究血浆中热应激蛋白抗体表达水平,另外用试剂盒检测了血浆中SOD、GSH、MDA、NO、NOS等生化指标,来探讨低温作业对人可能的危害与机制。 研究发现:O℃组和一20℃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其淋巴细胞HSP70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OOC组与一20OC组相比,HSP7O水平差异没有显着性(p>0.05)。血浆HSP70抗体对照组58人中有3人出现卜10阳性,阳性率为5%:而O’C组53人中有郑州人学2003届博卜论文特定人群HSP7O华因多态性及杭原抗体水平的研究58人中有3人出现1:10阳性,阳性率为5%;而O℃组53人中有14人阳性,占26%;一20’C组53人有n人出现阳性(21%)。对照组1人出现l:20阳性(2%),OOC组有8人阳性,占15%;一20’C组也有8人出现阳性(巧%)。O“C组与一20℃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浆HSP7o抗体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此外,O℃组与一20℃组中还各有一人出现1:40阳性,而对照组没有检出。0’C组与一20℃组相比,HSP70抗体水平差异没有显着性(p>0.05)。对于各生化指标,0℃组与一20℃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浆中SOD活性、GSH含量均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而MDA含量、NO含量和NOS活性均增高(p<0 .05)。0℃组与一20 OC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显着性。 结果显示:在冷作业工人中存在着热应激蛋白的高表达,低温环境作为一种应激因素,可使体内热应激蛋白合成与表达增加。而血浆中抗体水平的升高可能是由于冷应激时脂质过氧化程度加重,损伤了细胞膜结构或功能,使细胞内HSP7O释放入血液,从而使抗体水平相应升高,HSP7O有望成为职业危害的生物标志物。 HSP7O是一个多基因家族,编码的是一组高度相关的蛋白质,每一种蛋白质成分在疾病或应激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如何将这些高度相关的蛋白质分离开来并分别进行研究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将新的技术应用于HSP7O的分析中来,其中的关键技术就是双向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two一dimensional polyae理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2一D队GE)。而目前关于HSP70蛋白多态性的研究多针对动物,其结果难以简单外推到人。因此本研究使用双向电泳技术来分离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组成分,并用特异性的抗体鉴定其中的郑州人学2003届博l:论文特定人群HSP70纂因多态性及抗原抗沐水平的研究HSP7O。经过反复摸索后发现,样本制备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本试验使用了两种蛋白酶抑制剂,从而有效地保障了蛋白成分不被消化。对试验中的一些关键环节进行了优化,发现适当延长等电聚焦电

曹海涛[2]2011年在《ACE、CYPllB2和HSP70基因与“沙漠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以“死亡之海”闻名于世,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大沙漠,极度干旱。夏季炎热,气温高达摄氏50℃-60℃。就在这死亡之海的腹地生活着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游牧部落—“克里雅人”,1958年才被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和石油重力队发现。“克里雅人”居住在世界上少有的干极、热极之一,却仍然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且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其适应和代偿机制还不为人知。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关高血压相关基因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调节机体水盐代谢、血管张力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在高血压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编码该系统的各个基因就成为研究EH遗传基础的很有吸引力的侯选基因。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和中国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因此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防治是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炎性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也有许多研究认为HSP70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人”特殊生理特征及膳食、水质等因素与其高血压低发病的相关性。探讨塔克拉玛干“沙漠人”高血压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和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启动子区C-344T、外显子3 K173R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探讨塔克拉玛干“沙漠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叁种常见遗传变异包括HSP70-1 (+190G/C), HSP70-2 (+1267A/G)和HSP70-hom (+2437T/C)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在“沙漠人”群中随机选取503人和新疆于田县先拜巴扎镇随机选取维吾尔族237人作为对照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进行体格检查、膳食调查、血液生化检测及当地水质检测。比较两组人群体质、静态心电图和生化指标的差别。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直接测序技术检测ACE、CYP11B2(C-344T、K173R)和HSP70基因(HSP70-1,HSP70-2和HSP70-hom)的基因型,比较两组人群基因型的差别,并进行单倍型分析。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沙漠人"503人分为高血压病组(EH)50人和正常血压对照组(NT)453人,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直接测序技术检测ACE和CYP11B2 (C-344T、K173R)的基因型,比较两组人群基因型的差别。结果:“沙漠人”男、女身高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沙漠人”腰围小于对照组人群,“沙漠人”体重指数小于对照组人群,有统计学差异。“沙漠人”平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人群,血脂、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人群,有统计学差异。“沙漠人”成人高血压检出率(9.94%),明显低于对照组人群的成人高血压检出率(29.11%),(X2=42.476,P=0.000)。“沙漠人”组左室高电压检出率(33.04%),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高电压检出率(12.16%),(X2=32.443,P=0.000)。“沙漠人”膳食中摄盐量、钠摄入量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体重指数、HDL-C、LDL-C、摄盐量与沙漠人组高血压有关联,回归系数β均有统计学意义。ACE基因I/D多态性,CYP11B2基因-344C/T和K173R多态性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人"EH无关联。“沙漠人”可能有为适应干热环境而发生CYP11B2基因C-344T位点向携带T等位基因基因型增多的趋势突变。“沙漠人”体重指数较低、肥胖少而胸壁较薄、CYP11B2基因(C-344T)携带T等位基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人”心电图左室高电压相关联。单倍型分析CYP11B2基因-344C/T和K173R两位点构成的4个单倍型在“沙漠人”组和于田对照组间总体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所有单倍型中,包含CYP11B2(-344T和173K)等位基因的单倍型在“沙漠人”组高于于田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X2=4.898,P=0.027)。“沙漠人”常见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代谢综合征都显着低于对照组人群,有统计学差异(P<0.001)。“沙漠人’血清IgM水平低于对照组人群,有统计学差异(t=4.781,P=0.000)。“沙漠人”低IgM水平可能与他们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低有关。HSP70-hom(+2437T/C)多态性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联,该位点携带TT基因型可能是“沙漠人”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HSP70基因(+190G/C,+1267A/G,+2437T/C)叁个位点构成的8个单倍型在“沙漠人”组和于田对照组间总体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所有单倍型中,包含HSP70基因(190C-1267G-2437C)的单倍型在于田对照组高于“沙漠人”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漠人”低体重指数、肥胖少见,血压、血脂、血糖水平低,及心电图左室高电压是其重要生理特征。“沙漠人”少肥胖、低BMI,低血脂、血糖的生理特征和少吸烟、饮酒,饮食低盐摄入,饮水低钙高镁的生活习惯,可能是他们高血压患病率低的重要因素。ACE基因I/D多态性,CYP11B2基因-344C/T和K173R多态性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人”高血压无关联。“沙漠人”可能有为适应干热环境而发生CYP11B2基因C-344T位点向携带T等位基因基因型增多的趋势突变。“沙漠人”常见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代谢综合征都显着低于对照组人群;HSP70-hom (+2437T/C)多态性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联,该位点携带TT基因型可能是“沙漠人”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

郭欢[3]2010年在《热休克蛋白27、70基因遗传变异与DNA损伤、肺癌易感性和预后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指出肺癌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肺癌导致的死亡是全部恶性肿瘤的首位。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NA损伤是肺癌发生的重要早期分子生物学事件,焦化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焦炉逸散物(coke oven emission, COE)中含有大量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可引起机体DNA损伤,是导致职业性焦炉工肺癌高发的重要原因。大量职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即使是具有相似的外环境PAHs暴露水平的焦炉工人,DNA损伤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只有少部分接触者最终发生肺癌,且发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这提示个体的遗传背景决定了个体在接触环境PAHs暴露后的早期遗传毒性和肺癌易感性的差异。大多数肺癌患者在发病时己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仅约15%。肺癌患者的TNM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其预后的最主要临床特征,研究表明,位于同一TNM分期的不同个体接受同一化疗方案或药物的疗效存在明显差异,提示个体的基本特征及遗传背景决定了个体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及患者的预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细胞内重要的机体应激保护性蛋白质,在受到热、氧化应激、毒物或其他应激反应之后迅速大量表达。HSPs作为分子伴侣,可参与新生蛋白质的合成、折迭、装配和转运至特定的细胞结构发挥其生物学作用,还可帮助变性或受损蛋白质的复性或降解。Hsp27和Hsp70是研究最为广泛的HSPs家族成员,两者可能通过发挥下列作用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1)保护细胞或生物免遭各种有害应激因素的损害,从而赋予细胞从各种应激中恢复的能力、提高细胞的存活率;(2)作为分子伴侣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的正确结构和生物学活性,防止变性蛋白的不可逆性聚集,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3)可通过与重要的凋亡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抑制内源性或外源性细胞凋亡通路;(4)可通过与DNA修复酶相互作用而参与DNA损伤的修复过程。肺癌发生和预后的个体差异性可能与关键致病基因的遗传变异有关,我们推测位于Hsp27和Hsp70基因功能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 lymorphism, SNP)位点可能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量而影响其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个体的肺癌发病风险及肺癌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结合人群流行病学和体内外生物学研究,从“基因再测序_标签SNPs的选择→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基因型-表型研究SNPs功能研究”等多个层面系统地探讨了影响Hsp27和Hsp70表达的功能性SNPs对焦炉作业人群DNA损伤、肺癌易感性和预后的影响,以期为探索职业人群的个体防护措施和寻找肺癌发病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HSPB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预后的关联性研究Hsp27是小分子量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机体受到体内外应激因素刺激后迅速大量表达。研究表明Hsp27具有抑制细胞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通路的作用,且可作为许多肿瘤(如胃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的预后标志物。本部分首先通过对60例健康的中国汉族人群的HSPB1基因进行再测序,根据测序结果构建出该基因的单体域(Haploblock),选择出3个tagSNPs,分别为-1271G>C、-1230G>A和-870T>C位点。在武汉1152对肺癌病例对照人群中对上述3个tagSNPs进行基因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1271GC和-1271CC基因型与-1271GG基因型相比能提高肺癌发病风险(校正后OR分别为1.26和1.27,P值分别为0.013和0.073),且随着-1271C等位基因个数的增加,肺癌发病风险逐渐提高(Rrend=0.024)。其他2个tagSNPs位点与肺癌发病风险无明显差异(P>0.05)。我们继而在上海南京的500对肺癌病例对照人群中验证了-1271G>C多态性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此人群中,-1271GC和-1271CC基因型与-1271GG基因型相比均能显着增加肺癌发病风险(校正后OR分别为1.44和1.65,P值分别为0.011和0.017),且有明显的等位基因剂量效应关系(Ptrend=0.004)。我们进一步分析上述3个HSPB1基因tagSNPs位点与武汉248例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in-Meier方法分析发现,与-1271GG基因型相比,携带-1271GC和-1271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 MST)显着延长(Log-rank P=0.004)。采用多元Cox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状态、病理学分型、TNM分期、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等因素后发现,与-1271 GG基因型相比,-1271GC和-1271CC基因型能分别降低29%和45%的患者死亡危险度(校正后HR分别为0.71和0.55,P值分别为0.045和0.012);随着携带-1271C等位基因数目的增加,患者死亡危险度逐渐降低(Ptrend=0.007)。未发现另外2个tagSNP位点与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P>0.05)。我们继而在335例南京晚期NSCLC患者人群中验证了上述结果,采用Kaplain-Meier方法分析发现,与-1271GG基因型相比,携带-1271GC基因型或-1271CC基因型患者的MST显着延长(Log-rankP=0.029)。多元Cox回归分析发现,与携带-1271GG基因型相比,携带-1271GC基因型的患者能降低27%的死亡危险度(校正后HR=0.73,P=0.029);将-1271GC和-1271CC基因型合并后分析发现,与-1271GG基因型相比,携带-1271GC+CC基因型患者的MST明显增加(Log-rank P=0.009),死亡危险度显着降低(校正后HR=0.75,P=0.032)。本部分我们构建了中国汉族人群HSPB1基因的单体域并挑选出3个tagSNPs进行后续研究,分别在2个独立的肺癌病例对照研究人群和晚期NSCLC患者预后人群中分析发现:-1271G>C多态性的-1271C等位基因能提高中国汉族人群肺癌的发病风险、降低晚期NSCLC患者的死亡危险度。该研究结果提示HSPB1基因-1271G>C多态可能作为预测肺癌发病和预后的遗传标志物。第二部分HSPAIL-HSPAIA-HSPAIB基因簇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预后的关联性研究HSPA1L-HSPA1A-HSPA1B基因簇位于人6p21.33的HLA-III区域,均编码产生诱导性的Hsp70蛋白。Hsp70蛋白在静息状态下低表达于胞浆,而在应激状态下大量表达于细胞核中,发挥对细胞内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均有Hsp70的高表达,肿瘤病人循环系统中的Hsp70抗原和抗体也可能作为肿瘤诊断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本部分研究结合HapMap计划公布的此区域的中国汉族人群SNPs数据信息和本实验室前期对60例中国汉族人群HSPA1L-HSPA1A-HSPA1B基因簇的再测序结果,共同挑选出该区域的6个tagSNPs位点进行后续研究。在武汉1152对肺癌病例对照人群中进行上述位点的基因分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以HSPA1B基因+39CC基因型为对照,+39CT和+39CT+TT基因型均能显着增加肺癌发病风险(校正后OR均为1.39,P值分别为0.013和0.010);随着+39T等位基因个数的增加,肺癌发病风险提高(Ptrend=0.026)。HSPA1B基因-912C>T和+39C>T多态位于同一个单体域中。对该基因的单体型结果发现,携带-912T-+39T单体型个体与携带-912C-+39C单体型个体比较,肺癌发病风险明显增加(校正后OR=1.37,P=0.008)。未发现其他5个tagSNPs位点(HSPA L_+2763C>T、HSPA1L_+2437A>G、HSPA1A_-110A>C、HSPA1A_+190G>C、及HSPA1B_-912C>T位点)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P>0.05)。我们继而在北京1000对肺癌病例对照人群中验证了HSPA1B基因+39C>T多态性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以HSPA1B基因+39CC基因型为对照,+39CT和+39CT+TT基因型均能显着增加肺癌发病风险(校正后OR分别为1.30和1.28,P值分别为0.038和0.048)。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上述6个tagSNPs位点与武汉281例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in-Meier方法分析发现,与HSPA1B基因-912CC基因型相比,携带-912CT或-912TT基因型患者的MST显着缩短(Log-rank P=0.005);与HSPA1B基因+39CC基因型相比,携带+39CT基因型患者的MST显着缩短(Log-rankP=0.028)。多元Cox回归分析发现,与-912CC基因型相比,-912CT和-912TT基因型能分别增加62%和92%的患者死亡危险度(校正后HR分别为1.62和1.92,P值分别问0.001和0.017);与+39CC基因型相比,携带+39CT+TT基因型能临界增加51%的患者死亡危险度(校正后HR=1.51,P=0.066)。对HSPA1B基因单体型和单体型对的分析结果发现,以-912C-+39C单体型为参照,携带-912C-+39T单体型的晚期NSCLC患者的死亡危险度险明显增加(校正后HR=1.51,P=5.9x10-4);以CC/CC单体型对为参照,携带CC/TC和CC/TT单体型的晚期NSCLC患者的死亡危险度明显增加(校正后HR分别为1.57、1.78,校正后P分别为0.004、0.033)。本部分我们挑选了HSPA1L-HSPAIA-HSPA1B基因簇的6个tagSNPs,分别在两个独立肺癌病例对照研究人群分析发现,HSPA1B基因+39C>T位点的+39T等位基因能提高肺癌发病风险。HSPA1B基因启动子区-912T等位基因和HSPA1B基因5'UTR区+39T等位基因还能增加晚期NSCLC患者的死亡危险度,此结果还需要在另一独立晚期NSCLC患者中进行验证,并分析此2个多态性位点的生物学功能。第叁部分BCL2、BAG1、APEX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预后的关联性研究Hsp70主要通过与细胞内多种蛋白质结合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BAG-1(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1, Bcl-2关联永生蛋白1)是细胞内重要的凋亡抑制蛋白,其可以作为共伴侣(co-chaperone)结合在Hsp70蛋白的N端,并促进Hsp70蛋白的C端底物结合区与相应蛋白如Bcl-2对结合。Bcl-2也是细胞内重要的凋亡抑制蛋白,BAG-1可结合Bcl-2蛋白并增强其抑制凋亡的作用。上述叁种蛋白(Hsp70、Bcl-2和BAG-1)相互作用,共同发挥抗凋亡的作用。此外,Hsp70还可与DNA修复蛋白HAP-1 (Human AP endonuclease 1,人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相互作用增强其核酸内切酶活性。本部分根据HapMap数据库公布的中国汉族人群SNPs数据信息选择与Hsp70相互作用的BCL2、BAG1、APEX1基因功能区域的tagSNPs位点进行研究。在武汉1152对肺癌病例对照人群中分析发现,以BCL2基因+21AA基因型为对照,+21AG和+21AG+GG基因型能显着降低肺癌发病风险(校正后OR分别为0.76和0.77,P值分别为0.025和0.027);随着+21G等位基因个数的增加,肺癌发病风险逐渐降低(Ptrend=0.039)。以BCL2基因c.*1204GG基因型为对照,c.*1204GA和AA基因型均能临界降低肺癌发病风险(校正后OR分别为0.83和0.79,P值分别为0.050和0.087),携带c.*1204GA+AA基因型个体肺癌的发病风险显着降低(校正后OR=0.82,P=0.029);随着c.*1204A等位基因个数的增加,肺癌发病风险逐渐降低(Ptrend=0.035)。未发现其他4个SNPs位点(如BCL2基因-938C/A位点、BAG1基因c.车1612G/C位点、APEX1基因Ile64Val和Asp148Glu位点)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将HSPA1B基因+39C>T位点与BCL2基因+21A>G、c.*1204G>A位点联合分析发现,随着携带危险性基因型数目的增多,肺癌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Ptrend<0.001)。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上述叁个基因的tagSNPs位点与武汉281例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in-Meier方法分析发现,与BCL2基因c.*1204GG基因型相比,携带c.*1204GA或AA基因型患者的MST显着延长(Log-rank P=0.027)。采用多元Cox回归分析发现,与携带c.*1204GG基因型相比,c.*1204GA和c.*1204AA基因型能分别降低31%和33%的患者死亡危险度(校正后HR分别为0.69和0.67,P值分别为0.013和0.068);随着携带c.*1204A等位基因数目的增加,患者死亡危险度逐渐降低(Ptrend=0.018)。将HSPA1B基因-912C>T和+39C>T位点与BCL2基因c.*1204G>A位点联合分析发现,随着携带危险性基因型数目的增多,晚期NSCLC患者的MST逐渐减少(Log-rank P<0.001),死亡危险度逐渐增加(Ptrend<0.001)。本部分结果提示BCL2基因+21A>G多态的+21G等位基因和c.*1204G>A多态的c.*1204A等位基因能减低肺癌的发病风险,后者还能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MST,减低其死亡危险度。HSPA1B与BCL2基因阳性位点在提高肺癌发病风险和晚期NSCLC患者死亡危险度方面具有联合作用。本部分的人群结果还有待于在更大样本的独立人群中进行验证,并利用体内外生物学实验中分析阳性位点的功能。第四部分HSPB1、HSPA1B、BCL2基因阳性SNPs位点与PAHs所致的DNA损伤的关联性研究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焦炉逸散物中含有大量致癌性PAHs,可导致机体的DNA损伤,后者是肿瘤发生的早期生物学事件,也是职业性焦炉工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由于时间的限制,本课题组尚未收集到足够的焦炉工肺癌人群,但对这一特定职业PAHs暴露人群的遗传背景和外周血DNA损伤程度进行检测,将作为一个良好的反映“基因型-表型”关系的分析模型。本部分研究共收集了某焦化厂309例工人,其中包括207例直接暴露于焦炉逸散物至少半年以上的焦炉作业工人(暴露组)和102无职业PAHs暴露的工人(对照组),采用血浆BPDE-白蛋白加合物水平作为内暴露水平对所有人群的环境暴露剂量进行校正。对本研究前叁部分中发现的阳性SNPs位点(HSPB1基因-1271G>C、HSPA1B基因-912C>T和+39C>T、BCL2基因+21A>G和c.*1204G/A位点)进行基因分析,探讨与机体DNA损伤程度的关系。研究发现,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Olive尾矩(Olive Tail Moment, OTM) (1.22±1.10)显着高于对照组(0.60±0.92)(P<0.001);多元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工龄、吸烟和BPDE白蛋白加合物水平后发现,在暴露组中,与携带HSPB1基因-1271GG基因型相比,携带-1271GC、-1271CC、-1271GC+CC基因型的职业焦炉作业人群的OTM值明显增加(校正后P值分别为0.033、0.061、0.027);随着携带-1271C等位基因数目的增加,暴露组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OTM值逐渐增加(Ptrend=0.031)。随着携带HSPA1B基因-912T等位基因数目的增加,对照组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OTM值逐渐增加(Ptrend=0.038)。未发现HSPA1B基因-912C>T和+39C>T位点及BCL2基因+21A>G和c.*1204G>A位点各基因型与暴露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OTM值的关系(P值均>0.05)。本部分的研究结果提示,在机体受到外源性有害物质(如PAHs暴露)时,携带HSPB1基因-1271C等位基因个体的DNA损伤程度明显增加,DNA修复能力降低。结合第一部分的结果可以推测这可能是-1271C等位基因增加肺癌发病风险的重要原因,还可能是使携带-1271C等位基因的晚期NSCLC肿瘤患者提高了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及其预后的重要原因。第五部分HSPB1、HSPA1B基因调节区阳性SNPs位点的功能研究位于基因翻译起始点上游含有启动子区和5’端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5'UTR),前者的DNA转录元件可以和相应的转录因子结合而启动基因的转录,后者的二级结构具有维持mRNA稳定性的作用。因此,位于这2个区域的SNPs位点可能通过影响上述调节机制而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本部分主要对第一部分研究发现的位于HSPB1基因启动子区-1271G>C位点和第二部分发现的位于HSPA1B基因启动子区-912C>T位点和5'UTR区+39C>T位点对相应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行功能研究。我们采用报告基因试验检测了上述叁个位点对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了-1271G>C基因型对肺癌患者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sp27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6HBE、H446、A549和HepG2四种细胞株中,含-1271C等位基因的HSPB1基因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含-1271G等位基因的HSPB1基因启动子(P值均<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Hsp27蛋白在肺癌组织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在肺癌组织中,携带上述叁种不同-1271G>C基因型个体的Hsp27蛋白表达没有显着性差异;在癌旁组织中,携带-1271CC基因型个体的Hsp27蛋白表达临界低于携带-1271GG基因型个体(P=0.057)。将含4种不同HSPA1B基因-912C>T、+39C>T位点组成的单体型(即-912C-+39C、-912C-+39T、-912T-+39C、-912T-+39T单体型)的报告基因质粒转染16HBE、A549和HepG2叁种细胞株后发现,-912C-+39T、-912T-+39C、-912T-+39T单体型驱动的驱动的荧光素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含-912C-+39C单体型的报告基因质粒(P均<0.05);-912T-+39T单体型驱动的荧光素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含-912C-+39T、-912T-+39C单体型的报告基因质粒(P均<0.05);-912T-+39C单体型驱动的荧光素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含-912C-+39C单体型的报告基因质粒(P均<0.05);含-912C-+39T、-912T-+39C单体型的报告基因质粒驱动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荧光素酶活性高低依次为:-912C-+39C>-912C-+39T=-912T-+39C>-912T-+39T。将只含有HSPA1B基因+39C>T多态性位点(分别携带+39C和+39T等位基因)的报告基因质粒转染上述叁种细胞株后发现,携带+39T等位基因驱动的荧光素酶活性均明显低于+39C等位基因(P均<0.05)。本部分的结果提示含-1271C等位基因的HSPB1基因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的表达和活性明显降低,且在癌旁组织中,携带-1271CC基因型个体的Hsp27蛋白表达临界低于携带-1271GG基因型个体;含-912T和+39T等位基因的HSPA1B基因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的表达和活性明显降低。综上所述,本论文以肺癌病例对照人群和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HSPB1基因(表达Hsp27蛋白)和HSPA1L-HSPA1A-HSPA1B基因簇(表达Hsp70蛋白)及Hsp70相互作用基因(BCL2、BAG1、APEX1)的tagSNPs位点与肺癌发病风险和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进一步从基因型-表型上分析了阳性位点与焦炉工DNA损伤的关系,并对HSPB1和HSPA1B基因5’端调节区阳性SNPs进行功能实验,探索了阳性位点对目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发现HSPB1及HSPA1B基因多态性对肺癌发病和预后的影响(2)从肺癌的早期生物学效应(DNA损伤)、肺癌发生、肺癌预后叁个方面出发,比较完整的阐明功能性SNPs的作用;(3)在多中心的独立样本中验证了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4)将职业性PAHs暴露的焦炉作业工人的遗传背景和DNA损伤水平联系起来,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反映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的“基因型-表型”研究模型。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1)本研究发现HSPA1B和BCL2基因多态性均与肺癌发病风险和预后有关,此结果还需要在其他人群中进行验证,对HSPA1B和BCL2位点的生物学功能和基因-基因相互作用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证实;(2)本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焦炉逸散物致焦炉工DNA损伤的生物学机制和作用靶点,为焦炉工人的个体防护措施提供依据;(3)从DNA损伤到肺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研究中的肺癌样本并不能代表焦炉工肺癌,因此,需进一步采用队列研究证实研究影响焦炉工肺癌易感性的环境和遗传生物学标志,为职业人群筛检方法的建立和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提供科学依据。

李晓红[4]2011年在《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又称自身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为其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直接相关,因此,近几年也有人认为应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主要按病程是否超过六个月分为急性型(acute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ITP)和慢性型(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e purpura, cITP)两种类型。目前关于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其作为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有免疫性疾病的一些共同特点,例如疾病的发与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有关,并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lleles HLA)是人体内能引起强排斥反应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人类最复杂、最具多态性的遗传系统,其功能不仅与移植排斥有关,而且也涉及到机体免疫应答的各个方面。HLA-DRB1作为HLA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基因座位,和人体免疫系统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关于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成人ITP的关系多有研究。但儿童ITP是否与HLA-DRB1基因相关以及如何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微需氧菌,已公认为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菌,并和胃癌、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有关。近年来,关于幽门螺旋杆菌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根除幽门螺旋菌后血小板上升的研究越来越多。近年研究发现宿主遗传因素的影响在成人Hp致ITP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Veneri发现Hp阳性cITP患者和Hp阴性的cITP患者具有在遗传学上的差别:即Hp阳性cITP患者HLA-DRB1*11,*14和HLA-DQB1*03的等位基因频率较Hp阴性的cITP患者明显升高,而HLA-DRB1*03基因频率明显降低。儿童ITP是否易感Hp及与HLA遗传基因是否具有相关性亦是研究较少。目前关于ITP、HLA及Hp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人的研究,而儿童ITP与HLA基因多态性及Hp感染的关系的研究,国内外资料较少,而且结论不尽一致,儿童ITP与成人ITP类型及发病机理有着一定的差别。在我国儿童ITP的HLA基因多态性状况,遗传因素是否在影响儿童ITP易感Hp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Hp感染状况如何,Hp是否参与了儿童ITP的发病,其致病机理是否与成人相同,进而能否通过根除Hp来治疗Hp相关ITP,这是一直困扰我们,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目的:1.研究儿童ITP的HLA-DRB1基因多态性。2.研究Hp感染状况、Hp感染与儿童cITP之间的关系及清除Hp对cITP的疗效。3.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Hp感染及ITP分型的关系。研究对象:选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07年7月~2008年12月住院及门诊长期随访的ITP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河南籍汉族儿童,均符合1999年全国小儿血液会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修订的ITP诊断标准。其中男97例,女103例,年龄2月~14岁(中位年龄6.8岁),aITP患儿118例, cITP患儿82例。以年龄,性别为匹配因素按群体匹配原则随机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200例为对照。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前提下抽取外周静脉血3ml。研究方法:1.用胶体金法检测全血Hp-IgG抗体及ELISA双夹心法检测粪便Hp抗原两者联合检测确定Hp感染。2.Hp(+)cITP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抗Hp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记录并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3.应用PCR-SSP方法检测ITP患儿HLA-DRB1*11,HLA-DRB1*14, HLA-DRB1*07,HLA-DRB1*08基因。研究结果:1.Hp感染率aITP患儿Hp感染率为45.8%,cITP患儿Hp感染率为48.8%,健康儿童Hp感染率为39.5%,叁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且Hp感染和儿童ITP间无关联性(χ2=2.471,R=0.78,P=0.291)。2.cITP患儿不同组别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的比较应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3,P=0.912)。各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358.924,P<0.001)3.HLA-DRB1*11,HLA-DRB1*14、HLA-DRB1*07,HLA-DRB1*08基因与Hp及ITP的关系ITP患儿HLA-DRB1*14阳性率为9.5%(19/200),健康对照组HLA-DRB1*14阳性率为9.0%(18/2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0.863)。aITP患儿HLA-DRB1*14(?)(?)性率为9.3%(11/118),cITP患儿HLA-DRB1*14阳性率为9.8%(8/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8)。Hp+ITP患儿HLA-DRB1*14阳性率为15.9%(15/944),Hp-ITP患儿(?)HLA-DRB1*14阳性率为3.8%(4/1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2,P=0.003)。ITP患儿HLA-DRB1*11阳性率为14.5%(29/200),健康对照红(?)HLA-DRB1*11阳性率为9.0%(18/2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17,P=0.088)。aITP患儿HLA-DRB1*11(?)性率为9.3%(11/118),cITP患儿HLA-DRB1*11阳性率为22.0%(18/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4,P=0.013)。Hp+ITP患儿HLA-DRBl*11阳性率为22.3%(21/944),Hp-ITP患儿HLA-DRBl*11阳性率为7.5%(8/1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4,P9=0.003)。ITP患儿HLA-DRB1*07阳性率为6.5%(13/200),健康对照组HLA-DRB1*07阳性率为13.5%(27/2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4,P=0.020)aITP儿HLA-DRB1*07(?)阳性率为5.9%(7/118),cITP患儿HLA-DRB1*07阳性率为7.33%(6/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3,P=0.696)。Hp+ITP患儿HLA-DRB1*07(?)阳生率为5.3%(5/94),HpITP患儿HLA-DRB1*07阳性率为7.5%(8/10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7,P=0.524)。本试验未检出HLA-DRB1*08(?)阳性病例。结论:1.证实aITP,cITP和正常儿童的Hp感染率没有统计学差异。从病因学上讲:Hp感染和儿童ITP间无关联性,表明Hp感染不是ITP发病的必要病因,2.证实儿童cITP患者Hp根治术合用糖皮质激素能升高血小板数,但其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根治Hp感染不是治疗ITP的一个必要条件。3.提示HLA-DRB1*11,HLA-DRB1*14基因可能是儿童ITP患儿Hp感染的易感因素,具有HLA-DRB1*11的ITP患儿易发展为cITP,HLA-DRB1*07可能对儿童ITP的发病具有保护作用。

段朝霞[5]2007年在《TLR4、GR基因多态性分析及TLR4基因3’UTR 11 367多态性位点功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有关疾病与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证实,基因组序列上的变异,即基因多态性(gene polymorphism)是决定人体对应激易感性与耐受性、临床表型多样性及药物治疗反应差异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发现与多基因疾病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对于临床上采取个性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TLR4是九十年代末发现的LPS的最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它是将LPS的刺激信号直接传入细胞内的一种跨膜信号受体,在介导革兰氏阴性细菌及其LPS的宿主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其基因表达上的差异,很可能是部分患者易发生脓毒症或/和预后较差的重要因素。GR是一种配体激活的内源性转录因子,它不仅影响机体创伤后的应激和炎症反应,还与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为此,基于目前研究进展,本课题拟重点开展以下五方面的系统研究:(1)用单管双向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single-tube bi-directional allele specific amplification,SB-ASA)及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别分析TLR4基因3′UTR11 367G→C、编码区+896A→G碱基变异及GR基因编码区ER22/23EK、N363S、内含子区Bcl ?五个SNP位点在重庆地区部分人群中的发生频率及其SNP基因型分布特点;(2)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PCR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观察TLR4基因3′UTR11 367G→C不同等位基因个体全血在LPS刺激后TLR4表达及TNF-α分泌水平的差异;(3)利用基因克隆及定点突变技术,探讨TLR4基因3′UTR11 367G→C碱基变异的功能;(4)本研究还对ISS评分大于16分的100例(ISS 31.2±8.5)严重创伤病人进行基因分型,以了解TLR4基因3′UTR 11 367G→C及GR基因内含子区Bcl ? C→G两个多态性位点与严重创伤后伤情发展及预后间的关系;(5)分析GR基因内含子区Bcl I多态性位点对激素性高眼压发生率的影响。旨在为揭示多基因疾病发病易感性的分子基础提供实验及临床应用依据。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对269名重庆地区部分汉族健康人群的SNP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存在TLR4基因3′UTR11 367位点G→C及GR基因内含子区Bcl ?位点C→G碱基变异,发生频率分别为13.01%和23.50%,均为高频SNP,所选人群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6和0.43)。未发现TLR4基因编码区+896位点的A→G及GR基因编码区ER22/23EK位点的G→A、N363S位点的T→G碱基变异。2.LPS刺激后,TLR4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着增加,TLR4基因3′UTR11 367位点叁种基因型粒细胞的TLR4蛋白及mRNA表达相差有显着性意义,其中GG纯合子TLR4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显着高于基因型GC和CC,而TLR4蛋白表达在基因型GC和CC之间差异不显着。3.以LPS刺激不同基因型个体全血,TLR4基因3′UTR11 367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血浆TNF-α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GG纯合子TNF-α水平显著高于基因型GC和CC,而基因型GC和CC之间差异不显着。4.通过基因克隆和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了含TLR4基因3′UTR及11 367位点突变质粒,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结果显示,在HEK293细胞中,pGL3-11 367 G荧光素酶活性显着高于pGL3-11 367C;定量PCR结果显示,pGL3-11 367G的荧光素酶m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pGL3-11 367C,说明TLR4基因3′UTR的C等位基因可以通过抑制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而抑制荧光素酶活性。5.创伤病人资料分析结果显示,TLR4基因3′UTR 11 367位点不同基因型间IS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MODS评分存在显着性差异,含G等位基因的个体MODS评分明显高于C等位基因个体;不同基因型脓毒症发生率不尽相同,GG>GC>CC,但无显着性差异;不同基因型与年龄、性别比及ISS评分均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与MODS评分存在显着的负相关。GR基因Bcl ?位点不同基因型间ISS、MODS评分及脓毒症发生率均无显着性差异。6.激素性高眼压病人资料分析结果显示,GR基因Bcl ?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激素性高眼压及对照组间不尽相同(G=0.19和0.22),但无显着性差异。以上结果说明TLR4基因3′UTR 11 367位点是一个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SNP位点,它可能通过转录后抑制影响TLR4蛋白表达,从而影响TLR4介导的LPS信号通路,它可作为严重创伤后脓毒症等炎性相关疾病易感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而GR基因的Bcl位点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赵玲[6]2008年在《HLA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目前医学界一般将白血病分为叁大类型,即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和特殊类型的白血病。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年发病率为2-4/10万,虽只占人类恶性肿瘤的5%,但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在青壮年中发病率较高,占儿童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是控制机体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的重要基因,它决定着免疫系统功能的遗传特性,并以高度的多态性成为人类重要的遗传标记。大量研究结果表明,HLA基因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并在不同种族和民族中存在差异。HLA基因是研究疾病易感性最不可忽视的遗传因素,找出这种关联的易感基因及差异的遗传因素,对于确定致病基因、明确致病机制都有重大意义。HLA抗原与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密切相关,HLA分子可能是导致白血病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河南汉族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HLA五个基因位点(A、B、C、DQB1、DRB1)基因分型,为临床骨髓移植供者和受者提供精确的基因分型结果;探讨HLA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的相关性,为HLA与白血病发病的机理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病例55例,正常对照组55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id leukemia,ALL)患者16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myeloid leukemia,AML)39例,采用PCR-SSP技术对HLA-A、B、C、DR、DQ基因位点进行分型研究以获得HLA基因多态性信息。结果:1.急性白血病患者组HLA-A、B、C、DQB1、DRB1基因座分别检出等位基因12个、25个、12个、5个、13个;正常对照组HLA-A、B、C、DQB1、DRB1基因座分别检出等位基因13个、23个、11个、5个、13个。2.HLA-Ⅰ类基因分型:急性白血病患者组HLA—A*02、B*51、C_w*12基因频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危险率RR分别为2.100、3.063、3.963。而A*31、A*33、B*14、C_w*07基因频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危险率RR分别为0.208、0.282、0.135、0.471。3.HLA-Ⅱ类基因分型:急性白血病患者组HLA-DQB1*02、DQB1*03、DRB1*04、DRB1*07、DRB1*12基因频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危险率RR分别为3.371、2.090、3.391、2.662、3.072。结论:提示河南汉族人群中,HLA-A*02、B*51、C_w*12、DQB1*02、DQB1*03、DRB1*04、DRB1*07、DRB1*12对急性白血病有遗传易感作用;HLA-A*31、A*33、B*14、C_w*07对急性白血病有遗传拮抗作用。

狄奎义[7]2017年在《成年型重症肌无力与HLA-DQA1等位基因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检测MG和健康对照者HLA分型,探讨HLA-DQA1基因与中国北方成年型重症肌无力之间相关性,为以后该病在基因水平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病例组为73名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中国北方地区MG患者,对照组为78名健康体检者,全部静脉抽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技术(PCR-SBT)检测HLA-DQA1基因在患者与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结果:1.MG与NC比较DQA1*0301频率明显升高,P=0.019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QA1*0501频率也升高,P=0.0096,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而DQA1*0401基因,P=0.05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将MG分为眼肌型和全身型,发现眼型病人的DQA1*03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频率升高,P=0.0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身型病人的DQA*0301频率,P=0.3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肌型、全身型MG病人DQA1*0401频率,P=0.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型病人的DQA1*05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频率升高,P=0.6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身型病人的DQA*0501频率,P=0.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按性别亚型分组,DQA1*0301基因频率,P=0.29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QA1*0401基因频率,P=0.4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QA1*0501基因频率,P=0.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按发病年龄为界限将MG病人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与对照组对比DQA1*0301基因频率,P=0.6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QA1*0401基因频率,P=0.1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QA1*0501基因频率,P=0.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DQA1*0301是中国北方地区MG的易感基因,尤其是眼肌型MG的易感基因。2.DQA1*0501是全身型MG的易感基因。

蒋业贵[8]2002年在《HLA-Ⅱ类和Ⅲ类基因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讨HLA-ⅡI类和Ⅲ类基因与乙型病毒性肝炎之间的相关性,我们作了如下研究: 1.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法对36例慢性乙型肝炎和20例正常肝组织中HLA-DR和HLA-DQ的表达进行了检测,采用免疫组化双染色技术对HLA-DR/HBcAg和HLA-DQ/HBcAg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分析HLA-DR、HLA-DQ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6例慢性乙型肝炎和20例正常肝组织中HSP27、HSPT0和HSP90α的表达进行了检测,采用免疫组化双染色技术对HSP70/HBcAg和HSP90α/HBcAg的表达进行了检测,采用原位杂交法对HSP70 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分析HSP27、HSP70和HSP90α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3.应用PCR/SSP法对106例正常健康人、52例慢性乙型肝炎、30例急性乙型肝炎和3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HLA-DRB1、HLA-DQA1、HLA-DQB1等位基园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分析HLA-DRB1、HLA-DQA1和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乙型病毒性肝炎之间的相关性。 4.采用MTT法检测52例慢性乙型肝炎和3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对重组乙型肝炎核心抗原(rHBcAg)的增殖反应,分析淋巴细胞增殖指数与HLA-DRB1、HLA-DQA1、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5.应用EBV体外感染52例慢性乙型肝炎、30例急性乙型肝炎和3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建立永生化的淋巴母细胞系(LCL);应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LCL分泌TNF能力,分析TNF活性水平 与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型和HLA-DRB、HLA-DQA、HLA-DQB等位 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正常肝组织中肝细胞未见 HLA-DR、HLA-DQ表达。慢性乙型肝炎 肝细胞 HLA-DR、HLA-Do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2.22O、19.44O。其中,中 度和重度肝炎HLA-DR、HLA-DQ阳性率O7.50、37.50)明显高于轻度肝 炎(10%、5%),两者相比差异显着( X;‘==3.89,X**曰5.99,P<0.05)口 HLA*R 和 HLAoQ过度表达,可能与病毒活动和肝细胞坏死有关,在慢性乙型肝 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HLA-DR(HLA-DQ)和 HBCAg同时阳性的肝细 胞变性、坏死明显,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损伤机制中 HLA-DR(HLA-DQ) 和HBCAg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2.慢性乙型肝炎和正常肝组织中肝细胞HSP2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5O和 20O,两者相比差异无显着性(X乙0.18,P>0.05)。慢性乙型肝炎中 HSP70和 HSP90 a阳性率(44.44%、38.89%)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15%、 15%X 两者相比差异显着(X;’-4.97,X。’叫.97,P叼刀5卜中度和重度肝炎 HSP70、HSP90 a阳性率(68.75%、62.5%)明显高于轻度肝炎(25%、20%), 两者相比差异显着(X广=6.89,X/-6.76,P<0*5)。HSP70、HSP90 Q表达阳 性的肝细胞大多数无HBCAg表达。HBV在肝细胞内感染可诱导HSP70和 HSP90 a表达增加,而对 HSP27的诱导作用则不明显,HSP70和 HSP90 a 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时肝细胞损害的一种标志。HSP70、HSP90 a可能干 扰了HBV蛋白的产生或装配。 3.共检出HLA-DRB等位基因14个、HLA-DoAl等位基因10个、 HLA-DQ田等位基因 13个,正常健康人中检出率较高的 HLA0RB等位 基因有HLA-DRBI*1201/1202、”1501/1502、“0901和”0401/04if,等位基 因频率分别为 16刀4%、16刀4%、15.09%和 11.32%。HLA-DQAI等位基因 有 HLA-DQAI“0301、“0102、”0501和“0601,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26.89%, ZI.23%,门*8%和 10.85%。HLA-DQBI等位基因有 HLA-DQBI*0301、 “0303、”0201、“0502和”0601,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8.87%、16.sl%、 ·IX· \10.85o、9.430和9.430。符合我国南方汉族人群的遗传学特点。 4.慢性乙型肝炎组的HLA-DRB”0301、HLA-DQAI‘0501 和HLA-DQBI’0301等位基因频率(17.310,25.960,35.5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67%,13石8%,18.87%),两者相比差异显着(X;’吕12.3068,PCI=0.0074,MI==4.15.X。’=9.2002,PCZ=0*157,肌=2.87.X。’==15.5938,PC3=0*075,RR3=4刀刀。慢性乙型肝炎组的HLA-DRB门 八 02和HLA-DQAI“0301等位基因频率(.96o,14.42o)明显低于急性乙型肝炎组(13.330,30o),两者相比差异显着(X广s11.9206,PCI=0.0145,RR1=18.55.X。‘=7*781,PC。=0.0388,RR=3.70)。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HLA-DRBI“1001的等位基因频率*刀9%

孟永明[9]2007年在《云南少数民族彝族HLAⅡ类基因DQB1基因分型方法和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指出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即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6p21.3),是人类基因组已知编码区中多态性最高、基因最复杂的遗传系统,其编码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分子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器官及骨髓移植、疾病相关性等医学研究方面以及在探讨人类起源、迁移和不同群体的遗传关系等人类学研究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HLA-DQB1基因的PCR-SBT分型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然后应用该方法对云南彝族进行了HLA-DQB1基因多态性研究。同时,把彝族和世界其他人群进行了HLA-DQB1基因频率的比较和聚类分析。在国际组织相容性工作组(International Histocompatibility Working Group,IHWG)推荐的HLA-DQB1基因PCR-SBT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在HLA-DQB1基因的第二外显子的两侧的内含子内设计了一对外引物,将原方法改进为巢式PCR-SBT方法,并将测序引物选取在远离第二外显子5′端上游约190bp处。这样既提高了分型的灵敏性,节约了样品DNA用量,也大大增加了所测序列5′端的可读性。同时实践表明,借助于自动分型软件(AGP),我们改进的HLA-DQB1基因分型方法是目前精确度最高、分辨率最强的自动基因分型方法之一。我们应用该方法对云南68例彝族样本进行了HLA-DQB1基因分型研究,共准确地检测到13种等位基因,分别为DQB1*03011和DQB1*0309都是21.01%;DQB1*0401占8.7%、DQB1*0402占8.7%;DQB1*0201和DQB1*0202各占7.97%;DQB1*0302和DQB1*03032各占7.25%;DQB1*0203、DQB1*030202和DQB1*030202各占1.45%。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表明,彝族人群中,杂合子频率的观察值普遍小于期望值。这暗示了在彝族人群中可能存在某些隔离机制导致了基因在人群中非随机地遗传,如近亲繁殖或地理上的隔离造成。彝族群体HLA-DQB1基因的Evens-Watterson中性选择检测结果显示HLA-DQB1基因是遵循中性选择模式进化的。通过中华民族12个人群的HLA-DQB1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分析表明,在南北人群中HLA-DQB1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提示我国人群可以划分为南北两大类群。同时,以世界35个人群的HLA-DQB1等位基因频率为基础构建的系统树支持了我国人群可分为南方和北方两大类群的观点。

杨新莉[10]2014年在《HLA-DRB1基因多态性及中医体质与HBV感染不同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探讨中医体质与HBV感染不同临床结局的关系。2.探讨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不同临床结局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择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122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122例和HBV自限性感染者(SHB)61例(共305例)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9月由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采用王琦等编制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籍贯及发病时间、治疗经过等。比较各组体质类型分布差异。2.实验室研究的方法:每组各选取40例研究对象进行静脉血标本采集,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ligonucleotide probe,PCR-SSOP)技术结合免疫磁珠流式细胞仪技术(flow panel-reactive antibodyTMbeads,Flow PRATMbeads)检测HLA-DRB1等位基因。比较各组HLA-DRB1等位基因表达差异。结果:1.CHB、ASC和SHB叁组间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SC组平和质的分布频率显着高于CHB组(41.0%VS9.8%),两者明显相关(X2=31.224,P=0.000,OR=0.157);ASC组湿热质的分布频率显着低于CHB组(6.6%VS25.4%),两者明显相关(X2=16.145,P=0.000,OR=4.854)。3.SHB组阴虚质和痰湿质的分布频率显着低于CHB组(4.9%VS20.5%、4.9%VS12.3%),两者明显相关(P=0.000,OR=10.223;P=0.006,OR=15.561)。4.SHB组气虚质及阴虚质的分布频率显着低于ASC组(3.3%VS13.1%、4.9%VS13.1%),两者明显相关(P=0.001,OR=9.057;P=0.003,OR=5.987)。5.HLA-DRB1等位基因在CHB、ASC和SHB叁组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SHB组HLA-DRB1*07、HLA-DRB1*11等位基因频率显着低于CHB组(1.2%VS18.8%、2.5%VS16.2%),两者明显相关(P=0.000,OR=18.231;P=0.005,OR=7.567);SHB组HLA-DRB1*12等位基因频率显着高于CHB组(27.5%VS10.0%),两者明显相关(X2=8.041,P=0.005,OR=0.293)。结论:1.中医体质与HBV感染不同临床结局具有相关性,中医体质类型可影响HBV感染的临床结局。(1)正常人群感染HBV后,气虚质和阴虚质均易发展成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气虚质发展成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可能性大于阴虚质。(2)正常人群感染HBV后,阴虚质和痰湿质均易发展成为慢性乙型肝炎,阴虚质发展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大于痰湿质。(3)在无症状HBsAg携带者中,湿热质更容易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平和质更容易长期保持病毒携带状态。2.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不同临床结局具有相关性,HLA-DRB1基因多态性可影响HBV感染的临床结局。(1)HLA-DRB1*07、HLA-DRB1*11等位基因可能是CHB的易感基因。(2)HLA-DRB1*12等位基因可能是CHB的抗性基因。

参考文献:

[1]. 特定人群HSP70基因多态性及抗原抗体水平的研究[D]. 周舫. 郑州大学. 2003

[2]. ACE、CYPllB2和HSP70基因与“沙漠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研究[D]. 曹海涛. 新疆医科大学. 2011

[3]. 热休克蛋白27、70基因遗传变异与DNA损伤、肺癌易感性和预后的关联性研究[D]. 郭欢.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4].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性[D]. 李晓红. 郑州大学. 2011

[5]. TLR4、GR基因多态性分析及TLR4基因3’UTR 11 367多态性位点功能研究[D]. 段朝霞. 第叁军医大学. 2007

[6]. HLA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相关性的研究[D]. 赵玲. 郑州大学. 2008

[7]. 成年型重症肌无力与HLA-DQA1等位基因相关性的研究[D]. 狄奎义. 青岛大学. 2017

[8]. HLA-Ⅱ类和Ⅲ类基因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的研究[D]. 蒋业贵. 第叁军医大学. 2002

[9]. 云南少数民族彝族HLAⅡ类基因DQB1基因分型方法和基因多态性研究[D]. 孟永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07

[10]. HLA-DRB1基因多态性及中医体质与HBV感染不同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D]. 杨新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特定人群HSP70基因多态性及抗原抗体水平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