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宫女身份武则天的裙论文_刘文俊 李甍

影视剧中宫女身份武则天的裙论文_刘文俊 李甍

(东华大学,上海市 200051)

摘要:唐代女性热爱追求美,裙式方面体现出多种多样的状态。在关于武则天的影视剧中,宫女身份的武则天亦有多种裙样,剧组在造型方面煞费苦心。本文结合真实历史上初唐时代的裙,对比影视剧中宫女身份武则天的裙,从腰线、间裙、裙幅三方面比较二者的异同。

关键词:唐代宫女;武则天;裙

裙,又称“羣”和“裳”,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披肩,二是指下裳。后来人们为了便于区分,将穿于下身的称之为“下裙”。《释名》中解释:“裙,羣也,连接羣幅也。缉下横缝缉其下也。缘裙,裙施缘也。”裙是由数幅面料在下摆处连接拼缝形成簇拥状而成。据历史记载,汉代以后流行女子穿裙。汉代以前,裙子男性与女性均可穿着,唐以后主要适用于女性。

唐代妇女思想开放,以着“短襦长裙”为美,高腰裙在彼时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将裙子腰线提得很高,到达乳下位置,更甚或达腋下,使身材更加修长。正如周濆在《逢邻女》中描写道:“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韩偓在《余作探使以缭绫手帛子寄贺因而有诗》中描绘到:“帝台春尽还东去,却系裙腰伴雪胸。”这些诗词都直接或间接地描绘出了唐代女性着长裙的优美形象。

一、腰线

上装的襦、下装的裙,有时还会在裙上束一根腰带,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唐代女装美学的一大特点——腰线。

腰线是表示腰围位置的风格线,是决定服装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分为三种:自然腰线、高腰和低腰,此三种在唐代女性服饰中均有所体现。包铭新先生在《唐代女装的腰线及其审美效果》 一文中指出,高腰线是唐代女装的典型特征,可根据腰线位置分为高腰乳下和高腰掩乳两种形式,并借助现代服装设计语汇,将高腰乳下的造型称为8字型或X型,将高腰掩乳称为O型或A字型。①高腰乳下。唐代高腰乳下裙的腰线处于或紧贴于乳房下部,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主要与短襦、半臂等衣身较短的上衣搭配,裙腰依然系于乳上,腰线以上衣的下摆为依据。因上衣衣摆外露,下摆较高,或有缘饰,或质地色彩图案与裙差异较大,二者相交处正宜作腰线。采用此种腰线的多为贵妇和舞伎女乐,女侍丫环少有采用此式。其二为裙腰系于乳上,上衣衣摆束于裙内,以腰带束腰即为腰线,腰带以宽而多饰者居多。与之搭配的上衣多为小袖襦,领线较低,直接露出乳房上部,下摆扎入裙腰,再束以腰带,可使胸部更加隆起,增加乳房的质感,轮廓更加丰满,达到隆乳细腰丰臀的造型效果。②高腰掩乳。腰线高于乳峰。沈从文先生认为此种腰线起源于隋代或更早,流行与初唐和盛唐,包铭新先生认为此种腰线流行于整个唐代。所着者多为贵妇仕女,或是身份地位较高的女侍。多与大袖襦、披帛、袒领大袖衫等搭配,将上衣束于裙内。腰线可位于裙腰或束腰带处。裙的上端装有或窄或宽的裙腰,束以腰带,腰带多为细带,并在胸前扎蝴蝶结垂下。此种着装方式因胸前腰带的推力,会对女性胸部造成一定的挤压,由此形成乳沟,形成胸部优美的轮廓。

例如新疆阿斯塔那230号张礼臣墓出土的《舞乐屏风》图,此图的右侧舞伎,可以看出该女子头梳高髻,额描花钿,曲眉凤目,身着蓝地卷草纹白袄,下着红色长裙,袄和裙的相交处正宜作第一类高腰乳下式腰线。再如陕西长安县郭杜镇执失奉节墓出土的红衣舞女壁画,可以看出该女子身披红色披帛,下着红白相间的间裙,乳下束一根较宽的腰带,正适宜做第二类高腰乳下式的腰线。还有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步辇图》中的部分侍女,侍女上着交领窄袖襦,下着红白间裙,裙提至乳上,为高腰掩乳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三种类型的卷轴画和墓室壁画均能反映初唐时期唐代女性腰线的情况。

影视剧中宫女身份的武则天服饰形象也有与此相对应的高腰乳下和高腰掩乳式的腰线。在1995版《武则天》中有两套,第一套为米色半臂和粉色长裙相交处正宜作第一类高腰乳下式腰线;第二套在白色长裙上胸部以下束红色腰带,正宜作第二类高腰乳下式腰线。在2011版《唐宫美人天下》中,橘色长裙提至胸上部,并在中间束一根橙色腰带,此种造型正宜作高腰掩乳式腰线。

二、间裙

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步辇图》中侍女、新城长公主墓墓室壁画中侍女和执失奉节墓中舞女等一系列卷轴画和墓室壁画中,我们可以清晰看见,这些女性都身着条纹裙,此种裙就是风靡初唐的间裙。

间裙又称间色裙、间彩裙、条纹裙,相传为隋炀帝所创,此类长裙收腰很高,下部的裙子被分割成数块布料,颜色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构成,裙色之间间次分布,每块颜色都成竖直条状,通过缝纫将其组合,形成间色裙。万芳在《考古时所见晋唐时期间裙研究》 一文中认为,按裙片连缝方式的不同,可将间色裙分为横间裙和竖间裙,隋唐时期流行的竖间裙始于两晋时期的中原,裙片作多幅,分两色,缝制是异色裙片相连,同色裙片相间。沈从文先生此类样式的裙装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衣小袖长裙,作‘十二破’式,朱绿相间,和近年西安底张湾出土唐初壁画妇女下裙及旅大博物馆所存得自新疆实物均相同。 ”

影视剧2011版《武则天秘史》中就有一套粉白相间的间裙,虽然此间裙模仿了初唐的间裙,条纹比较粗宽,但对比墓室壁画和卷轴画可以发现,初唐的裙幅比较窄小,此裙的裙幅比较宽大,所以此裙应该是借鉴了初唐间裙后的自创款。

三、裙幅

唐代衣裙的门幅,从初唐至盛唐是一个由窄至宽的演变过程。《安禄山事迹》下卷记载,天宝初年“妇女则簪步摇,衣服之制,襟袖狭小。”初唐时期上襦较紧窄,相对应的裙门幅也较为窄小。唐代裙幅从窄至宽的转变是在元和年间开始的,及至盛唐时期从“风姿以健美丰硕为尚”也能侧面证明盛唐后宽衣肥裙的服装流行趋势。盛唐衣制的改变首先先从袖口开始,首先是襦的袖口加宽加大,后面在衣领处也产生变化,衣领逐渐降低,袒领、半露和全露胸开始出现。相应的,下身裙装也跟随审美趋势往肥阔方向发展。由于形制的变化,用料也相应改变,开始是由五幅丝帛缝制裙装,后来幅数逐步增至六幅、八幅,更有甚者多达十二幅,反映出一股豪华奢靡的社会风气。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就曾话:“书破明霞八幅裙”。由于裙幅增宽,裙摆不得不重复交叠,与此同时用料较之前也不得不适应其变得更为薄软。

影视剧1995版《武则天》中的白色长裙为窄裙,1995版《武则天》中的粉色长裙、2011版《唐宫美人天下》中的橙色长裙和2011版《武则天秘史》中的间裙均为宽裙,可以看出在裙幅方面,剧组喜爱在影视剧中使用宽裙。

参考文献

[1]包铭新.唐代女装的腰线及其审美效果[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1(Z1):1-11.

[2]万芳.考古所见晋唐时期间裙研究[J].考古与文物,2010(02):90-95.

[3]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5][汉]刘熙撰:《释名》,卷第五·释衣服第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八〇页。

论文作者:刘文俊 李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影视剧中宫女身份武则天的裙论文_刘文俊 李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