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事故分析及预防论文_魏庆超1,郑彦瑞2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及预防论文_魏庆超1,郑彦瑞2

魏庆超1 郑彦瑞2

1身份证号码:370321197801093000;2身份证号码:372922199004101380

摘要: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特别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在我国各行业安全事故中,工程建设施工安全事故位居第三,紧排在交通和矿山行业之后,是事故多发行业。文中对建筑工程事故进行了分析及预防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事故分析;预防

前言:事故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或)经济损失的、非预谋性的意外事件,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这一定义的内涵是:事故涉及的范围很广,不论是生产中还是生活中发生的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或)经济损失的,非预谋性的意外事件都属于事故的范畴;事故的后果是导致人员伤害和(或)经济上的损失;事故是一种非预谋性的事件。

一、事故分析

1、根据事故发生原因分类

总的来说,建筑事故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和施工安全事故。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由于“产品”――房屋本身的质量不过关,从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或后期使用上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故,此类事故的发生一般要经过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施工安全事故则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或缺乏安全意识等而造成的严重后果。

2、质量事故原因分析

由于建筑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涉及的单位和人员众多,因此,对于质量事故的发生,首先要进行责任划分。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建筑工程事故的综合分析,其事故原因可大致归纳为施工和非施工因素两大类。

(1)非施工因素

a违背基本建设程序,违章建设。在科学文化相对落后的县城和农村,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得不到贯彻落实,无证设计、无证施工的现象仍然存在;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城中村,由于城市、城镇、城乡建设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管理上的缺陷以及经济利益等多方面原因,很多村民凭着胆量在两三层房屋的地基和基础上,不断加层,只管眼前的租金利益,全然不顾已经埋下的安全隐患。此类事故原因简单,但后果却很严重。

b工程地质勘察出现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一些小规模的项目,忽略或不重视地质勘察,盲目估计地基承载力;或者地质勘察精度不够,导致建筑物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甚至倒塌。

c设计问题。设计是源头是根本,结构设计不周详、不合理,荷载考虑不全面、结构计算不准确、空间布局异常或者规范把握不恰当等,都会导致建筑物本身的承载力不够或者稳定性、耐久性不强,轻则影响使用,重则发生倒塌等事故。

(2)施工因素

施工是关键,是保证。施工质量不过关,如框架柱少几根主筋、混凝土标号降低、模板提前拆除或者减小主梁截面等,都会造成严重灾难事故。

a建筑材料或产品质量不良。承重结构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造成结构裂缝,甚至倒塌;保温、隔热材料、装饰材料等质量问题也会直接或间接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很多施工单位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购买劣质材料或产品,如果监理人员把关不严,一旦用于工程实体,就造成不同程度的质量隐患。

b人的因素。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对土压力的作用缺少认识、对简支量和连续梁的基本概念模糊、或对模板和支架的受力特点认识不足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过关,或者责任心不强,查不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程质量把关不严,造成安全隐患。

(3)管理问题。纯技术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但通过对大量事故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得知,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还存在技术管理问题和施工组织管理问题。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千篇一律、针对性不强或者根本只是应付检查,技术交底不认真或者交底不清,各专业施工队伍之间不相互配合或协作性不强等问题都会降低工程的施工质量。

3、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对于施工安全事故来说,按伤亡事故类型可分为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触电、中毒等。无论那种类型,都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相对质量事故,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发生更为频繁和普遍。造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

(1)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我国目前从事各种建筑施工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工,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安全操作知识缺乏,施工中经常因贪图方便和快捷等而违反操作规程。

(2)建筑安全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法制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制度,但与各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相比,仍存在着一定差距,许多方面的管理仍然无章可循,对施工安全事故的查处不力,法律的警戒和约束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3)建筑市场秩序混乱。施工单位越级承包工程,一个项目有多个分包商。许多规模小、能力低的承包商靠不正当手段承揽工程,低价抢标,对技术规范、安全规范所知甚少,资金上舍不得投入,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给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留下了极大隐患。

二、预防安全事故的对策

1、技术对策

要预防事故的发生,首先要编制各种安全操作规程,从工程的勘测、设计到施工和使用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指导;其次要积极推广已经成熟的新工艺,提高劳动效率和安全保障系数;再次,要推广国际先进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

2、生产控制对策

为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从项目立项开始就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执行。首先项目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即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落实“4 项制度”即:

(1)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度。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应当做到任务到家、责任到人、权力到位、奖罚兑现,防止互相推诿、扯皮现象。

(2)安全事故警示制度。将建筑施工事故情况张贴施工现场宣传教育。以血的教训警示企业和职工。

(3)安全生产分析和事故预警制度。通过分析已发生的建筑事故,找出事故多发的类别、部位及施工阶段,分析事故原因并制订预防措施。

(4)事故汇报和约谈制度。发生死亡事故后,事故企业、监理单位等有关人员要及时汇报事故经过、原因和措施等情况。积极采取“ 五项措施”即:

a严格各项施工方案的审批制度。

b抓好施工现场阶段性重点工作。

c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3、教育、培训对策各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应熟悉各种规范、规程和安全条例,有必要实施岗位再培训,从源头上防止技术失误的出现。施工企业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单位,加强基层建筑工人的文化、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才能切实保证生产的安全,因此,施工过程中应分工种,分层次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4、资金保障对策

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投标双方应充分考虑安全费用部分,以保证有专项资金来进行安全投入;施工过程中,保证工程进度款正常拨付,同时主管部门要严格监督控制,确保该项资金使用到位、不挪做他用。

结束语

建筑工程事故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从国家到地方,从单位到个人,从自我约束到社会监督,从国家立法上的宏观控制到施工单位的具体落实,不仅要引起每个人的重视,而且应该全民行动起来。

参考文献:

[1]李玲,施式亮,穆卫亮,李强.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及事故预防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4)

[2]田元福,李慧民.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2)

论文作者:魏庆超1,郑彦瑞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及预防论文_魏庆超1,郑彦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