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业发展与枢纽工程建设_产业布局论文

上海工业发展与枢纽工程建设_产业布局论文

上海产业发展与枢纽工程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程建设论文,枢纽论文,产业发展论文,上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1 产业结构演变和现状特征

1.1 产业结构塑造的过程

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以来,上海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腹地,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中心,1967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58%。伴随内外贸易繁荣,近代航运业、修造船业、铁路和电报业等在上海逐步兴旺起来。随着贸易中心的确立,上海成了全国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大量的金融业务和众多的金融机构纷纷展开和建立,金融市场也随之日趋活跃,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金融中心。至19世纪60年代,上海约有大中型钱庄70多家,票号20多家,外资银行10多家。1894年,全国外贸资金往来的80%是通过上海的银行钱庄和票号完成的。与此同时,民族工业也得到了初步发展。

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上海出现了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新官僚权贵集团,建立了“四行两局”官僚资本银行。同期,有实力的大银行有58家,加上在沪分支机构共162家,此外,尚有信托公司11家,汇划钱庄48家,储蓄会3家,邮政储蓄汇业局1家。这些金融机构还在全国各地开设了629个机构,构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金融网络,增强了上海金融市场的容量。上海也是全国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和外汇中心,许多国际收支的金融业务均是通过上海的外资或华资银行进行的,因此,使上海不仅成为国内最大的金融中心,而且还成了远东金融中心之一。上海的工业经过曲折的发展,至抗战前夕,基本上形成了以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解放以后,上海经济短暂的恢复后,很快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在“变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的方针影响下,这种发展实质上就是加速工业化。特别是50年代末和70年代末两度加速重化工业的发展,使上海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萎缩,原有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职能已荡然无存。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以来,上海产业结构进入了新的调整时期,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正迅猛发展。

1.2 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

从目前上海产业结构来看,其最明显的特征是第二产业十分突出,新的第三产业相对落后。1993年,上海第二产业总产值占全市GNP的59.6%,而第三产业仅占38.2%;1995年,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57.25%和40.24%;1997年,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52.21%和45.53%。 尽管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与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极不相称。例如,伦敦、东京、纽约等全球性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般比重都在75%~85%;香港、新加坡等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也在65%~75%之间。从工业内部来看,1993年以来,上海的工业行业结构尚不够合理。基础工业和传统工业的比重共计达到65%左右,而技术密集型工业比重不及35%。因此,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产业科技化程度较低。

1.3 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建国前上海产业百余年的发展是在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双重控制下的畸型繁荣。建国后它的发展又受到国家计划经济政策的影响。表现在:(1)在“变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的方针指导下, 工业发展迅速,而第三产业长期萎缩;(2)全国经济战略部署, 加快了上海重化工业的发展,宝山和金山就是全国经济战略布置在上海的反映;(3 )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刺激着轻纺工业长期以来与重化工业并驾齐趋; (4)国有土地的无偿使用,使产业布局在城市空间上处于不合理的状态,工业过分集中在中心城,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乃势在必行。

2 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目标和思路

2.1 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目标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目标是:2000年建成区域性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框架;2010年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三次产业的结构为:2000年为2:48:50,2010年为1:34:65。

2.2 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要求

未来上海的产业结构中,形成以金融为龙头、贸易为先导、产业为后盾的格局。上海应成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资金融通中心、商品流通中心,以金融和贸易的发展带动信息、咨询、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海的制造业要不断向周边地区、沿江乃至全国扩散,上海本身则要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将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地缘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2.3 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1)第一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 其城郊农业必须具备三种功能,即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主要是通过提供充足的、丰富的副食品,达到稳定物价、稳定居民生活、安定社会的目的。生态功能,主要是提供更多的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经济功能,主要是作为第一产业长期存在,并提供一定份额的产值和经济效益。

(2)第二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大力改造传统工业, 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按照耗能少、用料少、运量少、“三废”少和技术密集度高、附加值高的要求,压缩粗放产品,控制低档产品,积极发展高精尖产品和优势名牌产品的都市型工业。如重点发展服装、面料、工业和装饰用布,食品业,出版印刷业,装璜业等。对一般产品和耗能、耗物多的企业,应下决心扩散、调整和外迁,使上海工业的发展从主要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

扩大支柱产业的生产规模,推进支柱工业的升级换代。目前上海确认的支柱产业主要有桥车、通讯、家电、电站设备、钢铁、石化及精细化工等。90年代,工业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抓支柱工业的规模效益,扩大高新技术在支柱工业中的应用,进一步壮大其生产规模,加强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使其成为上海经济新的增长点。2000年,力争使上述六大支柱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

培养高新技术产业群。通过积极利用外资等多种途径,形成现代通信、生物技术及新药、计算机及软件、数控机床机器人、新型材料、光电子、新型能源装备、航空航天、新型环保等产业群。其中,要重点发展信息、现代生物医药、新材料三个产业。预计到2000年,以上各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可达15%~20%,到2010年将形成上海新一代的支柱产业系列。

(3)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在“三·二·一”方针指引下,上海的第三产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经济总量上,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赶超新加坡,20年左右时间赶超香港;在产业结构上,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1990年的30.1%提高到2000年的50%、2010年的65%左右。然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齐头并进,而是要从上海实际出发,分层次有重点地加以发展。

第一层次是金融保险业和商贸业。金融保险业和商贸业对其他行业关联度大、渗透力强、辐射面广,是上海“三个中心”地位能否确立的关键性的行业;第二层次是交通、通讯业。交通通讯不仅是物资和信息流通、交换的载体,也是开展一切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没有发达的交通通讯业,就不可能有大贸易、大流通,也不可能有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三层次是房地产业、旅游业、信息咨询业、科技教育事业。这些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有服务功能,而且具有引导功能。它们是形成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所不可缺少的部门,也是服务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3 产业布局模式

3.1 产业布局的基本特征

产业布局,乃是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投影。如上所述,产业结构优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产业布局则是区域产业发展在空间上的合理安排。一个地区往往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而不同的产业结构就具有不同的分布形态。上海产业布局的突出特点是工业过份集中在中心城,从而影响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特别是有些工业分布在第三产业发展的“黄金地段”,使城市土地不能发挥级差经济效益,影响中央商务区(CCD)及中心商业区(CBD)的组建。

3.2 产业布局调整的主要依据

上海产业布局调整势在必行,调整的主要依据是:(1)21 世纪上海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就是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2 )上海城市功能由单一的工业基地转换成为综合性的国际大都市,具有集散、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等多种功能;(3 )土地资源的有偿使用和优化配置;(4 )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网的发展规划;等等。

3.3 产业布局的模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业布局总是在集聚—扩散机制的作用下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一般经历由点状布局—点轴布局—网络型布局三种模式,这是当今世界上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上海目前的产业布局正处于由点轴布局向网络型布局过渡,在广大的地域上以扩散趋势为主,而在局部地区则以集聚为主。前者主要指向周边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转移,后者主要指郊区的市级工业区和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

21世纪上海产业布局将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圈层、六条主要发展轴线和八个中等城市为特征的网络型布局模式。一个中心是指市中心,包括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商业区;三个圈层是指内环线以内三产业为主的综合功能区,外环线以内二、三产业为主的综合功能区,外环线以外以一、二产业为主的综合功能区; 六条发展轴线和八个中等城市是指:(1)虹桥机场至浦东机场东西发展轴,其西端的青浦将发展成为2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金山卫至宝山越过长江到崇明的南北发展轴, 其北端的崇明将发展成为2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3 )杭州湾北岸滨海发展轴,金山卫至星火将形成50~60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4 )沪嘉发展轴,在这条轴线上将形成一主(嘉定30万人口)、一副(安亭15万人口)两个中等城市;(5)沪松发展轴,松江将发展成30 万人口的中等城市;(6)沪东南发展轴,连接中心城、周浦、惠南镇、芦港镇一线, 惠南镇(20万人口)和周浦(15万人口)都将形成中等城市。

4 加强枢纽工程建设

4.1 积极兴建“三港”

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建成,不仅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而且需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枢纽工程的建设。任何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毫无例外皆是国际贸易中心,而国际贸易中心又必须是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信息中心,例如纽约、伦敦、东京。因此,上海国际大都市地位的塑造急需加快实施“三港”工程。

第一,深水港的兴建是当务之急。自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同时,上海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港口因通航能力有限,使得功能受到制约。“九五”期间:重点做好水航道整治和疏浚,力争到2005年,使长江口航道的水深由目前的-7m达到-12.5m, 以保证第三代、第四代集装箱船可以全天候进港;加快建设外高桥—五号沟港区,完成外高桥二期工程,启动五号沟一期工程;完成罗泾煤运码头一期工程,续建二期;调整改造黄浦江老港区,压缩总规模;结合上海远景发展目标,做好大小洋山集装箱枢纽深水港的前期规划工作。

第二,信息港是建成“三个中心”的前提条件。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就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这是因为信息化是经济中心的基础,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金融业也正在快步迈向信息化。以全球银行网为例,此网全年每天24小时工作,采用标准语言,设计能力每天可处理1100万条金融信息,可实现自动转帐、支付、投资、外汇业务处理、信息匹配、咨询、教育培训和数字加密技术服务。商业领域广泛应用新技术,使商贸活动发生重大变革。例如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使之向无纸化方向发展。另外,企业信息系统成为跨国公司进行商贸活动的神经中枢。“九五”期间,上海将建成公共主干信息传送网、浦东卫星地球站、信息通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开发包括经济、社会保险、科技教育、统计、行政决策、金融、贸易等7个系统, 初步建成信息港的基础框架。

第三,航空港不仅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上海确立海陆空邮立体“大交通的重点工程。立足于上海“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以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高起点,空港建设要在亚太地区相关空港群中突出功能特色。“九五”期间,拟完成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建成主跑道一条,候机楼12~15万m[2]以及相应的辅助配套设施,年吞吐能力达到2 000万人。 浦东空港作为上海未来的国际中转中枢,不仅要与虹桥机场分合有致、优势互补,而且要抓好空港的交通配套建设及大力发展浦东新兴的临空产业。

4.2 重点建设“两路”

新时期,上海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及在长江经济带的功能定位,其陆路交通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长期没有适当超前发展陆路交通,导致铁路运量负荷过重和公路没有起到对铁路运输的疏解配合作用。

为了使上海的“大交通”当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更好地服务于长江流域及全国,90年代上海加大了铁路、公路建设的力度。(1 )铁路建设方面:首先抓好旧线改造和铁路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重点是沪宁、沪杭铁路;逐步建设铁路新线,当前重点建设浦东铁路。另外,加强上海与沿江各省市的新线建设,不断完善铁路运输网。为了从根本上消除铁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效应,国家拉开了建设高速铁路的序幕。据计算,一旦每15分钟开行一趟时速达300km的京沪高速列车, 可使上海至南京只需1个多小时,上海至北京仅需7个小时。因此,高速列车的开通是上海铁路建设的宏伟目标。(2 )公路建设方面:为适应未来30年跨省市中转和集散运输的需要,上海提出公路建设的新规划。以国道主干线为依托,建立客运“二主三副”5个枢纽站和6个过境站,分布在市区内环线以内的交通集散处;建立货运“三主二副”5 个枢纽和若干单功能站,分布在外环线国道入口处,作为货物运输的中心环节和组合联运的中枢;现已开通沪宁、沪杭高速公路建设,远期要建成以国道为骨架,联系各大中城市、工农业基地和重要旅游区的干支线路,形成上海对外联系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4.3 超前规划和实施人工岛工程

21世纪,将是海洋时代。当今世界,人类正在不断向海洋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其中建造人工岛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重要措施。目前,包括荷兰、日本、美国、巴西、英国、法国、前苏联、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比利时等10多个国家已建造了各种类型的海上人工岛。对于沿海城市,建造人工岛可以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可以把污染环境的产业迁到岛上去;可以为城市增加岸线,提供港口和深水泊位,从而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可以提供海洋资源的开发基地。

为此,上海应当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向海要地、拓展新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海上人工岛”工程。上海及其邻近地区内在下列区域建设人工岛为宜:(1)浦东国际机场人工岛, 主要用于机场跑道和航空油运输码头;(2)大、小洋山人工岛,可用于深水港建设; (3)九段沙和横沙东滩人工岛,结合长江口航道综合整治工程, 主要用于建设深水港区和综合功能区等;(4)芦潮港人工岛, 主要用于深水港的辅助港建设和电厂建设等;(5)杭州湾一、二号人工岛, 用于电厂及燃料码头建设。

众所周知,上海在实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目标的进程中,将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建设人工岛,不仅利于上海建成深水港、航空港和整治长江口航道,而且利于城市建设对土地和岸线的需求。另外,对于处理城市垃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树立良好的国际大都市形象,带动上海和长江流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均具有跨世纪的战略意义。

收稿日期:1998—12—17;修订日期:1999—07—10

标签:;  ;  ;  ;  ;  ;  

上海工业发展与枢纽工程建设_产业布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