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教育督导机制,促进县域均衡发展论文_陈宝平

完善教育督导机制,促进县域均衡发展论文_陈宝平

山东省宁阳县实验小学 271400

摘 要:本文阐述了教育督导在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归纳了县域内乡镇教育水平差距表现为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经费投入、生源不均等四方面的原因;提出了要促进县域乡镇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要转变传统督导观念,树立教育督导的新理念;充分重视教育督导的导向作用、实效作用、约束作用和激励作用;建议要在督导方式上不断寻求创新,“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分层次推进、“零距离诊断”、“责任授权”等督导方式在督导实践中值得借鉴。

一、充分认识乡镇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战略举措,对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镇教育发展水平差距的成因分析

1.师资水平差距制约了乡镇教育均衡发展。乡镇学校的效益差别大:效益高的学校“有资格或有条件”优先聘用到优秀师范毕业生,效益低的乡镇学校培养的尖子教师还可能留不住,会流到效益高的乡镇学校或县城学校,使得教师的基本素质存在较大差别。

2.学校管理水平制约了乡镇教育均衡发展。毋容置疑,办好乡镇中小学校,要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更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校长队伍。在乡镇中小学校,校长是法人代表,他们在组织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督导实践证明,校长之间的差距往往带来学校之间的差异。

3.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乡镇教育均衡发展。乡镇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办学主体,学校的硬件设施的改善和保障是乡镇政府的责任。一句话,就是乡镇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为学校提供均衡的办学条件。乡镇政府要办好一个乡镇的教育,而不是办好一两个学校。如果乡镇政府没有高举公平大旗,老百姓就自然而然地不能求得教育公平。办学条件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办学经费的问题。

4.优质生源分布不均扩大了乡镇教育均衡发展。城镇学校一方面通过组织专门的考试选拔了部分乡镇学校的优秀学生,另一方面接受一些高价生和有一定关系的学生。并且城镇居民和乡镇居民对子女接受教育的观念存在明显差异:城镇居民普遍执行独生子女政策,对子女接受教育也比较重视;大都是非独生子女家庭,在对待子女接受教育的态度上呈两极分化。

三、树立促进乡镇均衡发展的督导理念

第一,对乡镇学校督导评价的目的,要从“验证”、“分等”转变为更注重“改进”、“推动”上,从与行政手段结合干预乡镇学校工作转变为更注重参与学校发展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乡镇学校在督导活动中的地位,要从单一的被督评对象转变为既是被督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之一。第三,在督导评估乡镇学校的“尺子”上,要从“单一”转变为“多元”。

四、充分发挥促进乡镇均衡发展的督导作用

1.教育督导促进乡镇均衡发展的导向作用。根据县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目标,特别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科学设计教育督导的内容。从方案的制定到评估项目标准的设计,都充分体现教育督导的导向作用。

2.教育督导促进乡镇均衡发展的实效作用。打破过去传统的督导评价模式,改革督导评估的方法,对各种督导方式进行有效整合。在每个周期内形成以综合性督导评估为主,以年度重点督导为辅,以专项督导和随机督导为补充的多种形式并举的督导工作格局。

3.教育督导促进乡镇均衡发展的约束作用。运用过程管理强化对乡镇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遵循教育规律、管理教育的约束作用。

4.教育督导促进乡镇均衡发展的激励作用。合理运用评估结果,坚持多种形式并用,科学指导县域内乡镇教育改革与发展。无论是现场反馈公布评估结果,还是对整改的复查,都以调动被督导对象积极性为目的,并引入激励机制。

五、创新促进乡镇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方式

1.采取“静态”与“动态”结合教育督导方式。促进县域内乡镇教育发展的平衡,对乡镇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应从实际出发,实行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等级评估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2.采取“分层次推进”教育督导方式。“分层次推进”督导评估是依据办学条件和水平不同,督导评估标准的指标设定、权重分配,增强可比性和科学性。

3.采取突击“零距离诊断”教育督导方式。所谓“零距离诊断”教育督导,就是不仅要注重诊断乡镇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要注重挖掘乡镇学校的亮点、特色。

4.采取“责任授权”督导方式。对乡镇学校进行评估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多样性。在统一的基本规范之外学生要充分发挥潜能,展现其个性特长;教师要有其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学校更要办出特色。因此,有必要采用“责任授权”的评估制度,才能形成有效的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2]李连宁 《要从教育发展战略上思考和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人民教育》,2002年第4期,第8-10页。

论文作者:陈宝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完善教育督导机制,促进县域均衡发展论文_陈宝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