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论文_苏令波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论文_苏令波

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广阳道87号 065000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影响越来越深入,城市化、信息进程加快,生态环境变化,体制改革,利益分配,使得突发事件的形式规模、传播速度和影响程度急剧升级和扩大。对于国有企业同样如此,面对突发事件的日益复杂性,如何在贯彻执行“一案三制”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框架下,用系统化的思维、方法来整体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应急工作,并在应急管理中实现自我约束和持续改进,从而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急管理面临的形势。

国有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自然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使得应急管理工作形势严峻,主要包括:

(1)自然灾害处于多发频发期:近年来,我国极端自然灾害呈现出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等特点,突发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重加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几率大增。

(2)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生产基础仍较薄弱,特别是新《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的正式实施,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3)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大: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的诱因和影响呈现较强的国际性特点,重、特大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有发生,造成损失严重,严重威胁企业员工生命健康安全。

(4)社会安全事件影响增大: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部分地区极端势力猖獗,恐怖袭击事件可能性增大。企业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维护稳定任务艰巨,特别是因分包商问题引发的聚众上访事件增多。

(5)国际业务风险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走出国门,扩展国际业务,然而海外项目面临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地区动荡等风险更为突出,加上应急资源社会依托差,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亟待提高。

二、国有企业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1.侧重安全生产事故的应对,其他风险的防范重视不够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已建立和完善了针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救援体系,但对于企业面临的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缺乏必要的重视。从业务发展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普遍在各自的业务领域逐步形成了一体化的产业价值链,经营结构从单一格局向多元化格局转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业务链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环节之间的相互渗透,一旦缺乏风险防范和安全监管,就会导致整个链条的脆弱性增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起较强的连锁反应,引发次生、衍生灾害。因此,在企业越来越复杂的经营环境中,生产事故之外的其他突发事件可能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并对企业发展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2.应急管理资源使用效率不高

目前,不少企业应急管理资源和责任分散在办公室、生产调度、物资采购、安全监管等多个部门,尽管基本都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这种综合协调性机构,但其职能的发挥还受到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的制约,影响了企业应急管理资源的效率。

3.企业应急管理基础工作亟待加强

近年来,国有企业普遍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应急预案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应急培训与演练、重大危险源监控等工作都有所加强,事故发生的总量、比例均有所减少和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应急管理工作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应急培训演练流于形式;投入不足,缺乏保障资源支撑。这些基础性工作的薄弱环节,容易导致企业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很难及时、有序和高效。因此,为适应突发事件的新形势、新特点,国有企业需要加快健全完善现代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三、应急管理发展趋势

1.应急对象的变化:各种生产、生活因素的关联性,加大了突发事件的蔓延性和衍生性,增加了事件应对难度,对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管理观念的变化:应急管理已经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延伸,更加注重预测预警工作,对突发事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遏制事态扩大。

3.指挥机构的变化:采用扁平化模式,省略中间的繁杂环节,提高应对效率。

4.处置模式的变化:采用统一指挥模式,现场统一发布指令,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5.协调机制的变化:突发事件发生时,从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到多方合作、协同作战,共同完成应对任务。

6.媒体信息的变化:现代自媒体快速发展,使突发事件的进展状况变得公开透明,媒体应对成为企业重要管理内容。

7.支撑手段的变化:应急平台作用凸显,功能进一步整合集成,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更加快捷、科学、有序。

四、国有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1)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

企业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应急管理工作,特别是“一岗双责”制度的有效落实;必须强化应急常识和应急意识的培训,实现应急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2)创新管理体制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

要加快适应企业发展新常态,创新模式、规范流程、明晰职责,构建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遵循“管业务管应急”和直线责任的原则,建立由1个应急领导小组,1个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N个日常工作机构(“1+1+N”管理模式),以及应急工作支持部门、专家组、信息组、现场指挥部、企业所属单位应急领导小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组成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3)健全预案体系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保障

必须不断完善各层级、各领域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和岗位应急处置程序等,理顺和简化工作流程,提高预案的实用性。

(4)统一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做实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强化日常工作机构协调联动机制,发挥职能部门和单位支持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发挥危机监测、信息沟通、指挥调度、资源调配的应急处置综合作用。

(5)加强应急演练是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手段

必须经常性开展实战应急演练,以预防为重点,积极开展分区域、分专业、分层次的各类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及时发现改进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全面提升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处置能力和全员危机应对意识。

论文作者:苏令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论文_苏令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