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在婴幼期的诊断与评估分析论文_覃小燕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目的:分析孤独症在婴幼期的诊断与评估方法。方法:选取120例婴幼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综合婴幼儿体检时的发育评估状况,进行孤独症诊断。结果:120例婴幼儿中,总分阳性率为7.5%,其中男性的总分阳性率为7.9%,女性为6.3%,男性略高于女性,但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孤独症婴幼儿在部分领域例表现出落后现象,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落后的程度逐渐加深。结论:儿童孤独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于婴幼期进行诊断与评估,可及早发现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促进婴幼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孤独症;婴幼期;诊断;评估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也称之为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一种类型,一旦患病,则会影响患者的一生[1]。在实际生活和康复教育的解决方法中,有很多与婴幼期孤独症相关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例如,在孤独症患者的诊断和预防应在出生至7岁,小学和中学时进行全方位的康复教育,改善孤独症患者在成年后的工作安顿、社会适应程度和安全保护,会减轻给社会带来的负担[2]。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孤独症在在婴幼期的诊断与评估,对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现对比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12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0~3岁,平均(1.3±0.2)岁,其中0~1岁51例,1~2岁39例,2~3岁30例。

1.2 方法

应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Checklist for Autism,CHAT),综合婴幼儿体检时的发育评估状况,完成询问父母与评定者观察的两个部分,对筛查出来的疑似孤独症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以进一步确诊[3]。

1.3 诊断标准

由专科医生进行诊断与评估,相关工具与标准包括:①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 -Ⅳ)诊断依据。②儿童期孤独症评定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分大于30分为阳性,30~36分为轻度孤独症,37~45分为中度孤独症,46分以上为重度孤独症。③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为阳性。④0~ 3 岁婴幼儿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能评估附加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测试,Gesell 分≤75 分为智力低下[4-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PS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孤独症初筛结果

120例婴幼儿中,总分阳性率为7.5%,其中男性的总分阳性率为7.9%,女性为6.3%,男性略高于女性,但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孤独症的早期治疗与确诊未能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康复教育意识落后,医学手段创新不足。我国的医疗机构与康复训练不足,在国内的占有率较少,各省合县的分辨不平均,确诊后给出意见、建议的医院以及意见少之又少,即便能诊断出病情的医院,缺乏完善并且专业训练机构,影响许多孤独症患者错过最合适的治疗时间。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价的上升,治疗费用也呈上升趋势,即便孤独症患者确诊后,也会因为经济的原因放弃康复治疗。从一部分调查数据分析,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发育与寻常人不同时,则会在当地相应的诊所进行诊断,常常得不到确切的诊断答案,便会盲目到全国各地进行诊断,浪费了很多精力与财力,错过最佳的康复治疗时间段,这也会影响孤独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导致不利的后果。因此,强化对孤独症的认识与研究非常重要也极有必要。

本研究对孤独症在婴幼期的诊断与评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例婴幼儿的孤独症初筛中,有9例总分阳性,占比为7.5%。其中,男性的总分阳性率(7.9%)略高于女性(6.3%),这与前人的诸多研究结论相一致。孤独症患者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行为障碍等临床表现,且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大,其临床表现也越来越严重,落后现象逐渐突显,经分析可知,婴幼期孤独症患者的落后表现主要体现于适应能力、语言以及社交行为,在大动作与精细动作方面,与正常同龄人并无太大差异。本研究结论,也进一步佐证了大多数发育障碍婴幼儿的临床特点。但本研究仍然存在不足,由于样本量较少,或会影响结果的精确度,后期将加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

总之,儿童孤独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于婴幼期进行诊断与评估,可及早发现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促进婴幼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秋燕,王培席,曹燕娟,等.婴幼儿孤独症早期筛查及其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5(17):2434-2436.

[2] 沈继英,肖婷,肖湘,等.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与婴幼儿孤独症量表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5):340-344.

[3] 周浪,史俊霞.婴幼儿期孤独症的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17):50-51.

[4] 贾秋利,曾序春,谷学英,等.孤独症病因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8):630-634.

[5] 段桂琴 姚梅玲,靳彦琴,等.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发现[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3(5):331-332.

论文作者:覃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  ;  ;  ;  ;  ;  ;  ;  

孤独症在婴幼期的诊断与评估分析论文_覃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