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语境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语境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境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5-0009-07

自美国哲学家派普(S.Pepper)20世纪40年代运用根隐喻理论建立了语境论(Contextualism)以来,哈恩(Hahn,Lewis Edwin)、德罗斯(Keith DeRose)等人[1]纷纷对语境论的认识论、方法论及其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升和推广了语境论在解释现实世界中所发生事件的意义和作用。作为一种新的世界假设,语境论已被广泛用于科学哲学、科学史、认知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经济学等领域,并产生了极大影响。然而,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多数美国语境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与语境论是根本不同的世界观,甚至相互对立。瑞斯(Reese)认为,语境论具有普适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不矛盾,而且“辩证唯物主义是语境论的一个版本”。[2]对于这些看法我们需要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实践隐喻与历史事件隐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中的应用,或者说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社会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块整钢。从根隐喻的视角看,辩证唯物主义的根隐喻是实践。实践是一种在特定时间和具体情境中由人执行的具体的、目标引导的行动,这与语境论的根隐喻“历史事件”显然是一致的。“历史事件”是一种在某语境中为了某个目标而由人执行的具体行动。[3]“历史事件”不是过去死的事件,而是现实中活的事件。换句话说,历史事件是“再现”的事件,它是现实的而非可能的,是进行的而非完成的,是发生的而非封装的。

很显然,语境论的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是一致的。唯物史观把历史理解为“现实中的人”[4](P74)的活动,也即实践中的人或历史中行动的人的活动。因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是由现实人的目的性活动构成的过程。而历史的前提无疑是现实中的人,“它(唯物史观)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4](P73)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应用,其根隐喻是劳动或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实践的一种具体形态,是人类的最基本活动,是实现中的人的活动,而不是抽象的人的活动。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历史事件构成的历史过程,其存在前提是现实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是与自身需要和利益密切相关的,因为“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视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4](P335-336)

语境论把“历史事件”看着是现实中动态的、活跃的、有目的事件,是其语境中的行动。因此,语境论不是着眼于过去,而是着眼于现在,不是关注已经发生的行动,而是关注正在发展的行动。“历史事件”是一个复杂网络,包括每个观察者的独特历史,与现实事件相互渗透。比如,在解释一个事件意义的过程中,人们许多先前的经验功能地呈现,并成为人们所说的一部分。因此,“历史事件”是“似现在”,即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性质功能渗透到现在正发生的事件之中。比如我们的传统文化,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或多或少总是表现出传统文化的痕迹。从实践观来看,历史事件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社会政治活动和科学文化活动,显然是一种社会实践。从这种意义上讲,语境论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版本。

二、实践活动与语境行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生产是实践的首要形式,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因为只有人才有能力从事创造性的物质生产,比如从事农业、工业活动,从而维持自身的生存。因此“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4](P67)

很显然,实践是人的生存前提,是人认识外部世界的基础,也是人彼此结成社会关系“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的基础。[6](P24)既然实践是人存在的前提,它必然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必然是以感性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性物质活动。在这个物质性活动中,有意识的人进行自觉的能动性创造,这种能动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7](P477)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实践不仅具有直接现实性,不仅是人的当下的感性物质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因为实践一开始就是群体的人进行有目的的物质生产的历史过程。人在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不仅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在此基础上也从事政治、科学和文化活动,“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8](P283)

实践不仅是一种社会历史过程,也是一种有结构的活动。它的结构一般由主体、中介和客体构成。实践的主体是人,客体是主体作用的对象,中介是主体作用客体时的手段。从语境论来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及其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语境化结构,在这个语境化结构中,实践目的的确定、主客体作用过程和作用结果的评价及检验都是离不开语境的,特别是实践结果的评价和检验是语境依赖的。因为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形成的理论都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和特定问题语境中产生的。科学哲学家范·弗拉森指出,“然而,在分析对科学理论的评价过程中,忽视语境因素对评价的歪曲,也许是一个错误,这些因素是科学家通过个人、社会和文化的状况而引进的”。[9](P110)科学实在论者施拉格尔(Schlagel,Richard H.)认为,“所有经验和知识都是相对于各种语境的,不论是物理的、历史的、文化的还是语言的。由于语境变化,因此人们审视这些问题的角度也是变化的”。[10](Pxxxi-xxxii)“总之,实践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为基本结构,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控制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活动过程。”[11](P90)这与语境的结构、运动和发展过程是极为相似的。

语境是语境论的核心概念。在文本的意义上,语境是语形、语义和语用的统一体。在超文本的意义上,语境是某一事物或行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联体。由于语境是相对于意义而言的,在决定意义这个目的方面,语境具有实在性、结构性、制约性、历史性、基底性、关联性。[12](P14-15)语境由认知者(主体)、认知对象(客体)、认知中介(物质的和语言的)和认知背景(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构成。比如科学语境是由科学家、研究对象、科学仪器、科学表征、科学背景等因素构成的。语境决定意义,对意义有制约作用。例如一个实词或事物的意义可以有“原始指称”或本意,这是在历史语境中“约定俗成”地形成的,而引申意义,或者说是大于“原始指称”的意义,则是在使用的语境中形成的。语境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语境发生变化,意义也随之发生改变。比如社会学上的“代沟”现象就是时间变化引起社会语境变化的结果。语境还是认知和评价的基底。语境是意义的“最后屏障”,词语或事物的意义都是由语境支撑的,语境也因此为其中的事物提供关联,形成语境之网。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实践和语境极具相似性。语境同实践一样,是实在实体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对具体的主体而言,其语境是确定的,比如一个词语,它的语境就是它的上下文;对一个事物,它的语境就是它与其周围事物的关联体。然而,当我们分析或理解某个词语或事件的意义时,其语境又是需要具体分析才能确定的,因为语境的某些相关因素是隐含的而非显在的。语境行动就是要在特定语境中分析、把握特定事物的隐含相关性。

因此,语境之于语境论,如同实践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语境概念与实践概念的相互贯通性和内在关联性,使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语境行动是实践活动的具体化。实践出真知,语境现真义。实践活动是人生存的基础,语境行动是人认知的基底。人的生存与认知相辅相成,相互依赖。实践活动与语境行动也相辅相成,相互依赖。

三、实践真理与语境真理

在真理问题上有不同看法,代表性的有“符合论”、“融贯论”和“工具论”。“符合论”认为认识在于与其客观对象相符合,“融贯论”认为认识在于命题之间的一致性或无矛盾性,不必与客观事实一致,“工具论”认为认识在于其有用性,无用的认识不是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观是“反映论”,主张认识的真理性在于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就是与事物的本来面目相符合。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的认识与事物的本来面目符合呢?答案是通过不断地实践。语境论的真理观在坚持反映论的同时,还主张真理是语境依赖和限制的。语境真理并不是先前人们认为的那样是“实用主义的”,即有用即真理,这是对语境真理的误解和歪曲。语境论一方面坚持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是成功实践的结果,当然是有用的;另一方面也认为其正确性必须通过语境来判断和评价。这与真理的实践检验是一致的。

实践真理观认为,真理的获得和发现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语境真理观认为,真理的获得和发现是一个人们在特定语境中对特定问题和特定事物进行认知上不断语境化和再语境化的过程。在语境中获得的真理无疑也是客观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从实践的构成和过程来看,实践本身就是一个语境,即实践语境,在特定语境中发现真理就是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发现真理。

在真理的检验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检验过程中,实践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确定性是说,实践标准是唯一的、确定的,没有第二个标准可以代替实践;不确定性是说,实践又是发展的,在一定时期的实践检验会受到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检验具有不确定性。语境论认为,在语境中真理也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确定性是指观念或理论的真理性只有在特定语境中才能确定,超越特定语境是没有办法确定的,因为是语境决定命题的意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不确定性是指命题的真理性又是相对于语境的,在一个语境中是真理的东西,在另一个语境中可能就是错误的。比如在科学活动中,牛顿理论在当时的科学语境中就是真理性认识,而在当代语境中则是非真理性认识。语境论也把实践看着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除实践标准外,还有逻辑的、实验的标准,因为唯一性就是专一性,专一性具有排他性。语境论的实践标准是指有目的的成功活动,不成功的活动不是实践,而只能是一种活动。从这种意义上说,语境论在承认实践标准的同时,更强调实践标准的语境性和成功性,即在特定语境中检验和评价真理,因为任何标准都具有人为规定性,也就是具有了主观性,而主观性是语境依赖和语境限制的。或者说,实践标准本身是语境敏感的,实践的不确定性就是这个道理。在不同的语境中实践标准是有差异的,是变化发展的。

实践真理和语境真理在世界可知性方面也是一致的。实践观认为在实践中人们能够认识事物,认识的结果也能够由实践得到检验。语境论主张在语境中人们能够把握世界的意义,理论的意义在语境中能够得到确认和检验。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克服偏见,坚持正见,不仅应重视实践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语境的存在。没有实践,我们无法检验真理,没有语境,我们不能确定真理的意义。因此,实践和语境是我们在认识过程中缺一不可的东西。

关于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语境论也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理论的目的是认识世界,实践的目的是改变世界,实践是理论与活动的统一与融合,脱离实践的理论是贫乏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语境论主张,理论是语境中的理论,脱离语境的理论是不存在的,实践也是语境化的实践,脱离语境的实践也是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统一于语境。也就是说,理论和实践均有自己的语境,它们统一于更大的语境之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理论与实践是对立统一关系,理论源于实践,最终服务于实践。在语境论视野中,理论、实践、语境是三元关系,语境包容了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实践在语境中自我发展。这是语境论对实践观的丰富与发展,因为语境论更强调和谐中的差异与同一,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同一中求发展”。

不过,两种真理观也存在着差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是社会实践,语境论的实践是个人实践,尽管社会实践由个人实践构成。在实践的目的上,个人行动指向个人的目的,社会行动指向集体目的,共同点都是指向成功的目的,即发现真理。也就是说,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只是这种目的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

四、矛盾分析与语境分析

矛盾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差异、对抗、对立、冲突是矛盾的不同表现形式;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的对立性,也即双方之间相互限制、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同一性是矛盾双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属性。因此,矛盾关系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或者是对立面的同一关系,矛盾分析就是对立统一分析。

如果把实践看作是一种特殊语境,矛盾分析也即语境分析。语境分析有语言和非语言两种形式。在语言层次,语境分析就是对词语的意义进行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以澄清词语的真实意义。在非语言层次,语境分析就是对事件或行动的意义进行因果性关联分析,目的是弄清事件或行动的真实意义。在语言层次,语境分析的路径是通过语义上行达到高度概括或理论综合,通过语义下行通向具体的客观事实的结构深度,通过横向的因果分析找到关联因素,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也就是说,通过语境分析把理论与实践立体地结合起来。在非语言层次,语境分析的路径是通过矩阵模型分析特定语境中某个事物或行动的各种维度和主要关联因素,[12](P21-24)从而弄清该事物或行动的相互作用机制及意义。

在派普的语境论中,新奇和障碍是语境论中的矛盾表现形式。新奇是事先未料到的、突然出现的事件,新奇的出现会产生认知障碍,障碍就是前进中的矛盾和冲突。因为人们对它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扫除障碍就是解决矛盾。语境论是如何扫除障碍的呢?那就是在特定语境中进行语境相关性分析,找出产生新奇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然后提出解决的具体办法。语境既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也是解决矛盾的一个平台。比如正数—负数存在于代数语境中,微分—积分存在于微积分学语境中,正离子—负离子存在于盐这个统一体中,而在溶解液中才能真正实现,这个溶解液是更大的矛盾统一体。因此,矛盾就是语境这个统一体中的冲突。

在认识的语境论中,“知道和不知道”、“理解和不理解”是矛盾的表现形式,如何知道“知道”还是“不知道”,如何知道是“理解”还是“不理解”呢?答案是在语境中把握,因为知道和理解是语境依赖和语境敏感的。例如,你说“我知道奥巴马是美国现任总统”,有人问“你如何知道呢?”你回答“电视和报纸是这样说的”。在电视和报纸的语境中,你确信你知道。如果有人说你不知道,因为电视和报纸有误,在这个语境中,你可能就不知道了。因此,要解决“知道和不知道”这个矛盾,离开语境是万万不行的。

五、普遍联系与语境关联

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始终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而普遍联系又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因为“一切……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过渡而联系的”。[13][P213]联系又是作为系统存在的,一个事物就是一个系统,系统本身体现了联系,因此,“关于自然界所有过程都处在一种系统联系中的认识,推动科学从个别部分和整体上到处去证明这种系统联系”。[14](P376)一个事物就是一个整体,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构成更大的整体。

作为联系的系统的这些特征与作为关联的语境是一致的。语境最本质的特征是关联性。关联性形成了语境的整体性,同时体现了有序性和动态性。语境者派普认为,事件的性质和结构范畴没有整体与部分之分,它们在被关注与整体对其细节之间做出区别。这就是说,事物的整体性以整体方式展现,并以定性的形式得到描述。然而,当我们关注包含在整体中的结构的细节时,每个结构本身作为整体而得以展现,这个整体也能够以其他定性的形式得到描述。整体及其细节的关系取决于我们每时每刻关注的目标取向。在任何情形下,事物的整体及其细节由于自身独特的、明显的和整体的性质而呈现于我们面前。

事件在语境中的变化是通过扩散、集聚和融合的方式进行的。扩散就是向外的渗透过程,也是事件历史地展开和朝向未来的过程。我们熟悉的线性过程是最简单的扩散过程,一事件按次序从时刻A到B到C,也即从开始到结束伴随一个向前向后的连续扩散。语境分析包括集聚或收敛。收敛是一个复杂的线性过程,其中,有几个始点(事件A1,A2,A3)集聚于一个结果(事件B),或几个结果(B1,B2,B3)源于一个始点。多集聚事件可以产生一个结果比如宣战。一个单一事件比如赢得彩票奖可以有多个结果。一个“单一事件”几乎总是被证明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和组分之网,这些结构和组分与它们各自的语境相互贯通,并从过去传递到未来。

融合是集聚的一种特殊情形。它是事件不同成分的混合,混合到无法分解。比如柠檬、水和糖有各自的可感性质,当把它们混合时,我们得到一个被称之为柠檬水的新事物。事物的结构性质是通过组分、组分的语境和指称来表征的。这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密切关联的系统。组分是“结构中的一个起作用的细节,可以延伸到一个语境中,并把这个语境的一些性质带入结构”。[3](P47)不同的组分连接成结构,结构连接构成整体。组分的语境是其结构,结构的语境是整个文本或系统。

总之,语境,不论是自然语境还是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也都是普遍联系的。就系统和语境而言,语境更能体现人的属性,更能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我们说自然是语境化的难以理解,但是说人是语境化的却容易理解。系统决定结构,语境决定意义。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言,系统没有这个功能,而语境却有这个功能。认识世界就是理解世界,理解是依赖语境的,改造世界是实践化的,实践过程也是依赖语境的。在联系的程度上,语境关联比系统联系更普遍、更积极、更主动。系统彰显结构,语境彰显意义。结构是事物固有的,意义则是属人的。因此,语境关联是对普遍联系的深化和拓展。

六、运动发展与语境转换

事物内部的联系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蕴涵着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事物的运动发展必然体现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又是通过“现实的诸环节的全部总和的展开”。[13](P132)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运动发展的环节概括为整体与部分、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内容与形式、原因和结果、本质与现象,这些环节“是各种事件的世界性的相互依存、(普遍)联系和相互联结的环节,只是事物发展这一链条上的环节”。[13](P134)事物在运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全局性与局部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并以形式承载内容,以原因引发结果,以现象呈现本质。事物的运动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把这些规律概括为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这些规律具体普遍性,语境转换过程中也遵循这些规律。

语境转换过程中既有对立也有统一,体现了矛盾的运动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它是宇宙中的根本规律,为事物运动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派普把对立统一解释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矛盾,他用四对相互对立的范畴来描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统一与细节、直觉与分析、性质与关系、融合与扩散。“一个发展中的事件是一个由细节构成的统一体。如果我们直觉到它的统一……我们就通过它的相互关联细节的融合获得这个事件的性质。如果我们分析事件发现其细节的关系,我们就分散了统一体,失去了整体的性质,或者说,在寻找细节的过程中至少减少了它的主体性……有性质而没有构成它的相互关联的细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而仅有细节的分析而没有整体事物的情形也是不存在的。”[3](P61-62)一个语境中的持续行动就是一个整体,它由要素构成。整体由直觉把握,要素由分析获得。没有直觉的整体,就不会有分析的要素。没有构成整体的要素,直觉到整体也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矛盾,或者是层次间的矛盾。

同一层次的矛盾是对立面的冲突,这是整体内部的矛盾。比如人们内部矛盾,交易中的买方与卖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其发展的主要矛盾,它与另一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是外部矛盾,是次要矛盾,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8](P302)语境论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处理语境行动中的矛盾的。语境论主张相关因素是有主次、内外之分的,一个行动的目的和其障碍之间是一对矛盾,这个矛盾导致工具行动的变化,当一个工具行动与它的目标和障碍完全整合时,“这三个要素共同形成一个整体”。[3](P292)此时障碍不再作为障碍出现,工具作为插入行动也不再出现,而只是完全作为一个整个复杂行动的环节。这是语境论解决矛盾的方式。因为目标与其障碍之间的矛盾,导致工具行动把目标和它的障碍合并起来,克服这个目标的障碍就等于是工具行动否定了这个障碍。

概括地说,在语境论中,克服障碍就是解决矛盾,改变并实现目标就是进步。在唯物辩证法中,对立面的同一就是解决矛盾,否定之否定就是进步。从语境论来看,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就是语境转化,因为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语境,都是在自己语境中的运动发展。运动是一般的变化,新奇是变化中的突变。因此,语境转换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应用和拓展。

语境转换过程中既有量的扩张,也有度的突破和质的提升,体现了事件发展中质与量的相互变化。唯物辩证法认为,质是事物保持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固有规定性,它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数量的规定性,量在度范围的变化不影响某事是某物。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事物在量方面的变化超过度的范围就会引起质的变化,使一事物成为另一事物,比如食物的腐败,基因的变异,社会革命等。事件的语境转换是事件量变到突破临界点的结果,语境的转换导致事件意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语境转换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量变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转换过程中,量变是连续的,质变是不连续的,比如持续变化中出现的新奇就是连续的中断。

语境论把量变质变看着是一个过程和产物。作为过程,语境论认为当初目标完全不能实现时,人们就会为了实现目标而设置新的目标。当一个行动的目标实现时,或者当设置了新目标时,这个持续的工具行动的量变就结束了。然而,一个目标的实现,或者一个新目标的设置不会终止所有行动。相反,一个目标的实现紧随着一个新目标的设置,新目标的设置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工具行动。由一个目标的实现到另一个目标的实现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作为产物,语境论把质变的实现看着量变的结果,或者说,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这与唯物辩证法是一致的。用语境论的术语讲,一个事件是细节或要素的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是作为一个直觉的整体被体验的,但是通过分析揭示这个统一体是细节的融合,包括与其他事件的关系。根据语境论,量变质变意味着,当一个事件的结构量充分地变化达到临界点时,该事件的性质发生变化,也就是发生质变是量变的积累,量变过程中包含了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具有量的特征。

语境转换过程中既有肯定与否定,也有肯定向否定的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肯定是事物保持自己存在的方面,否定是该事物促使自己灭亡而转化为他物的方面,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否定方面的否定,即新的肯定,肯定中包含了否定,否定中也包含肯定,肯定与否定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黑格尔认为,一方面肯定“自身中就具有否定性,所以它可以超越自身之外,并引起自己的变化”;另一方面,“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消解为零,消解为抽象的无,而是基本上仅仅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或说,这样一个否定并非全盘否定,而是自行消解的被规定的事情的否定,因而是规定了的否定”。[15](P36)语境论认为,肯定即存在,否定即生成,否定之否定就是生成的再生成。这个规律描述了发展的方向性和进步性。语境论和唯物辩证法都坚持发展的方向性和进步性,否认发展的目的性,也就是否认了辩证唯心主义的终极因果性。

为了说明事物发展的进步性和方向性,黑格尔、皮亚杰等目的论者把进步定义为无限接近终极目的的过程,也就是用结果定义进步。语境论也根据结果定义进步,特别是对环境的成功适用的结果,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等等。成功适用就是发展进步。这意味着获得某些目标的成功不是作为终极目的,而是作为意向目的,作为语境中行动的目的。因此,成功适用是有目的的结果。根据语境论,一个工具行动不必然实现它的目的。如果目的不能实现,它就会被另一工具行动否定,如此往复,直到某些工具行动获得成功。成功意味着消除障碍,实现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进步就是必然的。

七、结束语

语境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相同之处,并不意味着二者完全是一回事,就像系统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它并不能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在本体论方面,语境论把“世界统一于物质”作为它的“本体论承诺”,或说,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是认识世界的前提和基础,它并没有专门论述世界的物质性,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等问题。在语境论者看来,这些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已经论述清楚了,只把它们作为认识的前提即可。在这种意义上,语境论严格说不是关于本体论的哲学,而是关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哲学。语境论强调的目的性、方向性、进步性、目标引导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本质上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

首先,语境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实践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根隐喻,比语境论的根隐喻历史事件更根本,因为说到底,历史事件也是一种社会实践。也就是说,实践不仅孕育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隐喻劳动或生产,也孕育了语境论的根隐喻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和生产劳动都是实践的具体形式。用语境论的术语讲,实践是一种在语境中由具体目的引导的行动,真理标准是实现目的的一组行动的问题解决。因此,语境论从实践这个根隐喻出发发现了新的隐喻,即历史事件。历史事件更强调语境中人的行动,或者说是社会历史中人的行动。人的行动是遵守规则的。“遵守规则就是一种实践,当培训、制度、习俗成为人的第二本性时,人就能机械的、自发的遵守规则。”[16]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事件构成的,突出历史事件就是突出人的社会实践。

其次,语境论的进步和方向范畴蕴涵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说明事物发展的动力,动力是由内向外的,具有方向性。量变质变规律说明事物发展的过程,事件的一个语境向另一个语境的转换是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说明了事物发展的形式,体现为由存在向生成的发展,一个旧状态向新状态的发展。这些规律的结合,反映了语境转换过程中的进步与方向。从数学的观点看,人的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劳动和历史事件,是一种矢量而不是标量现象。这个有目的的活动不是目的论意义上的终极目的,或者说,人的目的性不是目的论的终极性,而是满足需要的生存目的。

再次,语境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强调人的言语所特有的意向行为。动物的似目的性是出于本能,而不是人的意向目的。意向行为是指向他物的行为,当然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我们常说的“时间之矢”是一种隐喻,即从过去指向未来。因果性是这种隐喻的具体化。因果关系是引起和被引起关系,即原因和结果关系。因在先果在后。从时间之矢隐喻看,原因是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关系,目的是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原因、目的、过去、未来都是一种言语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言语行为,这些概念与行为都是人特有的。语境论强调人的意向行为及其产生的意义(理论的和实践的)。它的基本范畴变化和新奇就是言语行为框架下的概念。

最后,语境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依赖特定语境中的实践活动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在社会领域,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都是一种目的性的言语行为。因为任何问题都是有语境的,解决问题就是在特定语境中实现某种目的的行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主观能动性是受语境限制的,也就是受实践限制的。用语境论的术语说,解决问题就是从已知语境到目标语境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目的、方向和进步之间的相互关系。有计划的言语行为蕴涵了目的,有目的的问题解决者的潜在行为之间的关系的陈述蕴涵了方向,在当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建立的比较框架的陈述蕴涵了进步。因此,有目的、有方向和有进步的解决问题实质是一种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上是一种实践哲学,与语境论的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活动几乎完全一致。

标签:;  ;  ;  ;  ;  ;  ;  

语境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