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重庆市民文化素质的意义与任务_重庆文化论文

提高重庆市民文化素质的意义与任务_重庆文化论文

提高重庆市民文化素质的意义与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庆论文,文化素质论文,意义论文,市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提高重庆市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面对21世纪科技发展、信息时代挑战,世界各国在制定新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战略对策时,都痛感过去忽略人的文化素质,社会文明滞后于经济增长,人文障碍已明显影响经济发展。新经济体制建构,新经济形态生成,必然要求社会主体以高于现实经济的文化意识和道德素质为之提供积极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动力,以使经济增长保持健康势头和内在活力。这一切,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为此,各国在制定综合国力竞争战略时,都注重国民综合素质,提出“全面发展的人”的总目标。而在“全面发展的人”的总目标下,特别强调“学会做人”、“学会关心人”,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国际意识。

在我国,十五大明确提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问题,新一届政府在科技兴国基础上提出科教兴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林说,在21世纪,国与国的竞争,综合实力的比赛,最关紧要并有决定性的,是公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水平高的占优势,水平低的处劣势,甚至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重视文化投入与文化生长,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知识和劳动者素质,依靠内涵扩大再生产轨道,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新趋势。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新趋势。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提高重庆市民文化素质,以增加重庆综合竞争实力;避免经济与文化严重错位,推动重庆向富强、健全社会发展;塑造重庆文化形象使之与重庆整体城市形象相匹配,使重庆都市文化影响中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应该成为世纪之交重庆综合实力竞争战略对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提高重庆市民文化素质的紧迫性

上海、重庆,虽然是长江龙头、龙尾的两个直辖市,然而,重庆龙尾文化发展与上海龙头文化发展差距很大。1983—1985年,1993—1997年上海市曾两次展开大规模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最近,又开展十余次文化问题研究,包括上海都市文化规模建设、提高上海市民素质对策研究等。而重庆不仅文化战略宏观研究不够,缺乏现代都市文化意识,缺乏塑造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重庆人之整体规划,缺乏培养现代都市人的人格素质应具有的文化氛围,而且,文化历史基础又相对薄弱。由于文化建设,都市文化形象塑造,市民文化素质提高,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而,提高重庆市民文化素质,提高重庆市民文化力,塑造重庆文化形象问题,相对于上海,尤为紧迫,也尤为困难,尤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尤其应该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为什么在市民综合素质中我们更强调市民文化素质?我们强调市民文化素质,丝毫不意味着我们对市民科技素质的忽略。恰恰相反,正是为了更好地使市民具有文化素质与科技素质相结合的综合素质。通常,市民科技素质可以通过教育系统常规渠道提高,然而,市民文化素质提高问题,却需要教育系统与政府实施市民文化素质工程的统一布署解决。市民科技素质提高,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渠道纵向衔接学校教育来解决,劳动者个体也愿意投入时间、精力、金钱等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然而,市民文化素质问题,由于它与企事业直接经济效益联系不那么密切,企业没有培训要求与考核手段,劳动者个体没有内在驱动力,而成人教育又只能拯救其中的极少数,无力解决市民整体素质提高问题。因而重庆地区迫切需要实施市民文化素质工程,并使之与学校素质教育纵向衔接,与提高市民科技素质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横向配合,形成相互协调发展的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的整体结构,再与重庆都市文化建设规划相配合,以营造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重庆人所需要的文化氛围。

在重庆国有企业转轨时期,提高重庆市民文化素质是否超前?是否等到重庆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再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否!这不仅因为时不我待世纪之交各国、各城市综合实力竞争的激烈态势不容许,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重庆社会发展的现实也不容许。调查显示,市民经济收入提高并不等于市民文化素质提高;没有一个现代文明都市所需要的文化氛围,学校教育所提高的市民文化素质也要褪化。

据调查,在重庆地区,经济收入每月在1000元到2500元的人中,有38.1%的人不读书,27.4%的人没有自己所喜欢读的书。虽然这种高收入群体在经济收入方面比每月经济收入500元以下者提高了4—5倍, 然而, 他们的不读书者或没有读书兴趣者却没有减少。经济收入每月500元以下者中38.3%的人不读书,25.8%的人没有自己所喜欢读的书。而经济收入500—999元的人中,不读书的人占21.2%,比高收入者群体、低收入者群众低17%左右,没有自己所喜欢读的书的人占13%,比高收入者群体、低收入者群体低13%左右。在调查中,某调查对象每月用于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钱是2000元,却从不读书,不看报,不看电视,不听广播,只看碟子。也就是说,市民经济收入增加,并没有带来读书时间增加、读书兴趣增加。

调查数据还显示,在重庆地区,部分高学历者文化素质在下降。尽管读书时间、读书兴趣与文化教育程度通常成正化,然而,在重庆却有8.8%大专以上学历者每天读书时间为零,4.4%大专以上学历者没有自己所喜欢的书。在调查中,我们碰到一个这样的被调查者:大专学历,不喜欢歌曲、戏曲、交响乐、很少看电视,喜欢读的书是《人生如戏》,喜欢读的报是《副刊》,喜欢听的精典名乐是《二月映月》,但却写成《二泉音乐》。由此可见,重庆市民文化素质提高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教育系统解决,它需要政府实施市民文化素质工程营造现代都市人格素质应有的文化氛围,衔接学校教育,维持市民已有文化素质并提高市民文化素质。

三、提高重庆市民文化素质对策研究的任务

市民文化素质,指市民在精神文化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主要指人类文化通过教育和文化薰陶向市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这种文化素质主要是后天人文教育和文化薰陶形成的,准确地说,它是指市民人文素养。

市民人文素养的程度,指市民参加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中所具备的人类文化知识水平与理解程度等。具体说,它包括市民关于人类文化知识的知识结构、市民分享人类文化遗产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审美创造或审美欣赏能力、哲学修养、学术思想,以及表达交流能力。此外,它还包括市民人文素养对市民个体人格素质内化所产生的道德态度、价值标准等。

市民文化素质的指标则包括市民参加大众传播或人际传播文化活动时的行为选择、观念态度、消费水平、接受媒介以及市民的道德态度、价值标准等。

由于通常的市民文化素质对策研究都是从健全以学校教育、成人教育为中心的开放教育系统角度考虑,因此,我们这种直接从市民精神文化活动中概括市民文化素质的定义、指标等研究,只是一些初步尝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然而,无论如何,我们毕竟迈出了具有原创意义的第一步。

关于提高重庆市民文化素质的对策研究,是以十六岁及十六岁以上重庆市民为特定对象,以大众传播和文化活动为基本手段,以人文教育和国际知识教育为基本内容的大教育研究。它的目标是消灭功能性文盲,营造现代化文明都市应有的文化氛围,提高市民人文素质,为重庆现代化发展培养面向21世纪合格市民。它纵向衔接学校教育,横向配合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为中心的市民科技素质战略,应该成为重庆社会文化教育互动互补、协调发展新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指出的是,我们的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对策研究的重点对象,主要是指已完成普及教育并且不具备继续接受成人教育条件的普通市民。这一群体不仅是重庆社会成员的绝对多数,是重庆文化力的基本体现,是承载重庆跨世纪综合实力竞争重负的基本主体,此外,他们还是培养21世纪重庆人的家庭教育实施者。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一群体缺乏分享人类文化遗产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他们目前的生活、工作需要、经济收入等都使他们不可能象发达国家市民那样参加成人教育、通过成人教育渠道完成其终身教育。我们的任务是,通过实施市民文化素质工程,将重庆普通市民人文素质朝着“知识分子”群体推进。如果说世纪初乡村教育、全民教育是以消灭文盲为目标,以普通农工为重点对象实施治穷与治愚相结合的大教育对策,那么,世纪之交我们的任务则是以消灭功能性文盲为目标,以普通市民为重点对象,实施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与综合国力的大教育对策。由于提高国民素质是全球性战略谋划,我们的市民文化素质工程,不仅会对重庆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正面影响,而且,必将汇入发展中国家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世界大潮。

标签:;  ;  ;  

提高重庆市民文化素质的意义与任务_重庆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