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航班正常性管理方法优化研究论文_过凌燕

机场航班正常性管理方法优化研究论文_过凌燕

民航贵州空管分局

摘要:快节奏的生活要求人们缩短出行时间,民航运输作为最快速的交通方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但航空运输提供快捷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困扰,航班延误便是其中最常见、最影响效率的问题。空域属于国家资源,对于空域的合理使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航运能力。本文提出从国家立法的高度来调整空域资源的配置;通过新技术运行协同决策系统(A-CDM),帮助空管提高空中冲突的预警准确度,调整传统的起飞决策模式;通过立法制定出航空交通规则,制定空域准入制度,提高空域使用的协调性,保证航道的正常秩序,实现安全出行。对于提升航班正常率及控制安全风险,起到积极的引导。

关键词:机场A-CDM系统;空域资源;空管系统 起飞决策模式

一、前言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的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强,对民航运输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发展最快的新兴的运输产业,当前甚至可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民航的运输生产能力不能满足航空运输的市场需求,势必会因为机场地勤服务能力、航空公司承运能力不足、空域开放度不够导致等原因导致的拥堵现象,航班延误的现象增多。

不仅是在中国存在航班延误,全球民航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航班延误问题,这不仅仅是我国当前民航运输的问题,更加是一个世界难题。航班正常率是指按班期时刻表正常运行的航班数与计划航班数的百分比,它客观地反映了一个空运企业的航班实施运行状况。航班正常率的高低与升降体现了空运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水平,是考核空运企业运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机场航班正常性管理现状

最近国外的多家媒体转载着一份数据:去年美国某网站对全球188个大中型机场离港航班准点率进行了一一罗列排名,在最后垫底的20个机场中,有14个为我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得出的准点率均不足60%。可见我国航班当前的正常率与国际很多大型机场的90%的水平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称,到2020年航班正常率力争达到80%。

在2019年民航局发布的,在构成航班延误的各类因素比重中,影响航班正常主要因素及所占比例依次为:天气原因占47.46%,军事活动原因占25.70%,航空公司原因占21.14%,空管原因占2.31%。其中不可控的因素是天气原因和军事活动,其他各方面原因都是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整合降低延误航班的几率的。

据了解近年来,由于正规合理的空管系统共保障各类飞行起降安全和由空管原因造成不安全事件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比百分比一直都在下降,各项专业飞行安全指标均高于民航局规定的行业标准。

三、空管系统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空管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正常的飞行秩序,防止航空器互撞或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相撞。我们大致把由于空管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大致可以分为:军事活动管制、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管理不善、机场/航空公司/空管部门各单位信息不对称(如信息数据不对称导致超过机场规定的小时安排容量、实际运行超过空管的保障能力等)。

(一)合理规划民航的空域使用权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空中领域也是十分辽阔,但是民航对于空域的使用区域有限。中国正处于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空域作为国家资源,应当得到合理、充分、有效的利用。我国现行的空域资源管理制度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需要在国家层面上通过立法对航空领域进行系统规划、统筹发展。

在遵循军方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改变民航局被动接受区域安排到主动积极争取主要航班的飞行航线,尊重和维护民航区域的使用权,协调军民关系推进军民航深度融合,提高我国空域的合理高效的利用率。放开对于低空通用空域的民航使用限制,简化经营性民航航空运营的申请程序,多元化的提升优化空域使用结构,进一步提高民航对我国空域的利用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借助新技术优化空管效率

机场协同决策系统(A-CDM,Airport-Collaborative Decision Making)工作原理,通过新技术帮助空管提高空中冲突的预警准确度,它使得机场、航空公司、空管等管理主体能够以更加顺畅和便利的工作方式,实现以机场为中心的CDM方案得到升级和落地,通过搭建数据共享和流程对接的平台,能够整合各方数据信息并统筹分析使用,实现单一系统向着多系统整合协同决策方向迈进,最终各方共同努力的前提下,实现航班保障链条运行平稳和有效监控,确保航班运行效率提升。

1.优化航路结构

航空管制对航班飞行的影响主要是流量控制。通过新技术帮助导航设备提高空中冲突的预警准确度,在保障航空器飞行安全的前提下,提升空管运行的效率。通过机场A-CDM协同决策系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航线航班数据不同步的问题,制定出更加优化的航路运行方案。

空管部门还需要厘清航班不正常保障工作,空管在机场出现大面积航班延误期间,除做好空管日常本职工作外,还应运用A-CDM系统分析数据,做好航班备降、进港航班接收、临时放行排序调整等工作,主动作为,缓解机场和航空承运人的保障压力。

2.调整起飞决策模式

由A-CDM系统来负责采集空管、机场和航空公司各单位的航班相关数据,改变以往依据局方计划起飞时间。空管部门也可以根据系统给出的实时数据以及实际运行情况,调整起飞时间,减少频繁与航空公司和机场沟通确认起飞时间。空管部门可以通过系统给出的及时、准确地数据,追踪过站和本场起飞航班状态,从而系统的掌握航班运行的整体态势,以确保各方信息可以交互无障碍、指令下达更顺畅,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根据局方约定时间起飞的决策模式。

(三)借助立法实行空中交通管制

当前我们的民航空域管理体系还处于分离状态,相关制度规定还不够完善,通过立法来实施空中管制完善空管系统势在必行,为飞行管制部门在处理航空飞行管制时提供制度依据。近年来因为没有对无人机、通用航空器等航空飞行物实施统一管制,全国多地频繁发生无资质、未申请空域的遥控无人机“黑飞”事件,甚至发生无人机飞入机场空域的航空安全事件。所有飞上天的航天器都需要遵守“空中交通规则”并接受相关部门的调配,通过完善法律标准,系统解决监管难题。

结语

空域属于国家资源,对于空域的合理使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航运能力。所以需要在国家的高度通过立法调整空域资源的配置,通过立法制定出我国全部空域的航空交通规则,制定“空中交通规则”,制定空域准入制度,保证民航航道的正常秩序,实现安全出行。

作为保障飞行安全的空管部门,更需要通过新技术运行协同决策系统(A-CDM),机场A-CDM系统的优势在于高效协同运作,切实提高航班正常率。对提高空中冲突的预警准确度,调整航班时刻资源管控模式,代替传统起飞决策模式,制定调配繁忙与非繁忙航路航线,在外部空管部门加强与空军的沟通协调,申请并合理利用机动空域,增加航线,实现军民航协同发展。

在现代化的应用不断深入的今天,借助新的A-CDM系统技术,推进空管CDM、机场A-CDM和航空公司运行系统等的深度融合,构筑民航业运行协同、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推动新技术广泛应用,结合国家立法,有效的解决航班量增大制约空中交通管理的瓶颈问题,A-COM系统减少虚占时刻航班,使计划与需求基本保持一致,使得空管部门可以从源头进行流量管理,实现安全飞行并保证航班的正常率。

参考文献:

[1]黄艾舟,梅绍祖.《超越BPR--流程管理》的管理思想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2):105-107.

[2]胡楠.流程创新开启提质增效新引擎[J].中国质量,2017(01):87-89.

[3]李林泽.基于运行数据分析的航班正常性管理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8.

论文作者:过凌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机场航班正常性管理方法优化研究论文_过凌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