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李京伟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李京伟

身份证号:13092619880517XXXX

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建筑施工时期,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以及养护的技术,供大家参考。

在现代的土建技术中,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混凝土作为多组成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等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运输施工技术、施工环境及维护条件等有关。我们应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适合自身情况的现代混凝土施工的新方法、新举措。

1 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水泥水化热的相关影响。水泥水化热的放热速率及峰值,直接影响了水泥的水化过程,水化过程快,温度收缩大,直接影响了结构物的整体质量,温缩裂缝的产生,是造成结构物质量整体下滑的重要因素,对结构物的耐久性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混凝土的配比与搅拌的相关影响。由于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的强度值总是离散的,这一强度受原材料的配比与施工条件共同影响,不合适的配比和不规范的施工会对结构物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尤其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砂、石的实际含水率一般都会与设计配比存在差异。因此,要对施工时的配比与工艺进行规范。混凝土浇灌的相关问题。在混凝土浇灌时将会遇到的问题很多,相对来讲比较繁琐,应在施工时详加注意。此外,在浇灌前的运输问题,预埋件表面与模板贴得是否严密,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等也需注意,虽然问题的影响对结构物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如果不予注意,将对整体施工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2 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原材料的预选与配比搅拌。

2.1 在混凝土的选用时,应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应选取可以降低混凝土绝对温升的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从而降低水泥水化热,延缓水化过程,减少温度收缩,降低放热速率及最大放热峰值,避免温缩裂缝的产生;

2.2 同时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实用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以满足施工要求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一般情况下,不得采用经验配比;

2.3 应注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泌水,避免离析,混凝土生产时,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可能与配合比设计存在差异,因此在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同时,应提高混凝土作为非均质材料的宏观均匀性,避免产生薄弱区域;

2.4 最后,可以通过掺入合适的掺合料,用性能优越的外加剂改善水泥基体与集料的界面结构状态,提高界面粘结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提高混凝土构筑物的整体抗变形能力。为了制出优质均匀的混凝土,除选择合理的搅拌机外,还必须制定正确搅拌规程,包括一次投料量、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等。混凝土在浇筑前的运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中出料至浇筑入模这一段运送距离即为混凝土的短暂运输时间,对这一阶段要求较为严格,需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和灌筑量,避免产生泌水、分离、流动性减少、砂浆流失等现象,应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转运次数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对于采用滑升模板施工的工程和不允许遗留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结构物,必须保证其浇筑工作中混凝土运输的连续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较为复杂,需要逐步进行说明:a.应在浇灌前检查模板的相应参数,重点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的位置、垫块数量和预埋件表面与模板贴得是否严密,将检查结果填入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确认合格后方可浇灌混凝土;b.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保持其严密性。尤其在浇灌竖向混凝土结构物前,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即先在底部浇筑与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c.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必须尽量缩短,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上层混凝土浇灌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灌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如果间歇时间需超过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由于该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较差,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且其位置应在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中加以确定;d.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应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一角落,应按照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的要求,将每层厚度严格控制在规定数值内。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以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浇灌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负责检查,经常敲打正在浇灌部位的墙柱模板,以排除影响混凝土中的气泡,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

3 清水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对于清水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3.1 柱模板在柱体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后方可拆除,拆除后用无纺布包裹,外面再包裹塑料布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在土建施工中,可以在柱体顶处悬挂的一个铁桶内盛满水,使其在柱顶始终滴水以保持柱顶湿润;

3.2 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塑料布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d,在其强度达到 1.2MPa 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

3.3 应该派专人负责浇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即用塑料布覆盖,减少终凝前水分的蒸发,终凝后改为浇水养护。浇水养护的时间对于普通硅酸盐混凝土不少于 7d,掺有缓凝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 14d,后浇带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28d。

4 结语

混凝土工程是土建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结构物的安全,同时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严谨科学的施工规范,提高混凝土整体质量,包括均匀性和完整性,避免由于混凝土生产过程产生的质量波动影响结构物的局部甚至整体外观缺陷。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水平,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两大重要因素。同时,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配料、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也是切实关系到混凝土施工质量最为切实的因素。

论文作者:李京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李京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