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中药材的市场前景如何?_白芍论文

未来几年中药材的市场前景如何?_白芍论文

未来几年中药材市场前景如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年论文,中药材论文,市场前景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甘草、白芍、丹参、柴胡、远志是社会需求量很大,易于种植管理的常用中药材,其价格受种植面积、生产周期、社会需求量、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目前,上述几种药材的价格,有的处在低谷,如白芍;有的处在巅峰,如柴胡、远志。这对今后几年的种植有什么影响呢?根据几年来掌握的信息和对市场的了解,谈一下我们的看法,供广大药农参考。

一、柴胡、远志

柴胡和远志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目前,这两种药材的市场价格都很高,并呈上升趋势。原因之一是社会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其二是野生资源的日益匮乏,而家种品短期内没有大的应市量。

柴胡和远志的生产周期一般为两年,产量分别为180公斤/亩和120公斤/亩,若按现在的市场价格,30元(公斤价,下同。)和45元计算,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柴胡家种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因药农不愿种多年生药材,加上柴胡种发芽对温度要求较严格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大面积种植。远志家种近几年才获成功,要满足市场需求,还有待于进一步宣传、发动,扩大种植面积。所以,今后两年内应该大力发展柴胡和远志种植。

二、甘草

甘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根状茎入药,市场需求极大。据毫州市场统计,近五年来,该市场年销量都在10000吨左右。除毫州外,国内还有安国、清平、玉林、舜王城、荷花池等十几处大型交易市场,这些市场甘草的年销量共计20000多吨,全国年销量在30000吨以上,家种甘草占不到其中的10%。市场呈供不应求之势。

甘草家种始于70年代,小有规模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地,面积不过万亩,年产量不过3000吨。家种甘草生产周期较长,安徽、苏北需两年才能收获,山东、河北需2~3年,内蒙、东北地区得4年以上才能收获。如此长的生产周期,就决定了3年内家种甘草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白芍

白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肉质根入药,多为人工栽培,主产区在安徽毫州、涡阳等地,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可栽培。生产周期3~4年,最长可达6年。全国年销量1000余吨,出口500~800吨。其价格受生产周期、人为炒作的影响,上下波动很大,呈周期性变化。

按近几年的物价计算,当白芍价格在6元时,与种其他药材的效益相当;价格在5元时,与种植粮食相当。从主产区调查的结果显示,白芍价格在6元时,药农对种植白芍不感兴趣,不会大面积种植。1997年、1998年白芍价格连续下滑,但都在10元以上,药农仍大面积种植。

1999年价格降至7.5元时,当年秋后的种植面积迅速缩小,种栽价格一下子从每株0.45元跌至0.2元,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按白芍的生长周期计算,1998年秋栽下的白芍最迟在2002年秋应市。1999年以后栽种面积的大幅减少,必然导致2003、2004年新货应市量的减少,原有老库存得以消化,到2005年前后,将会有新的价格高峰轮回。因此,今后几年大力发展白芍种植,肯定会有好的效益。

此外,白芍属大宗出口创汇品种。中国入世后,出口量必然增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现在的低价运行期。

四、丹参

丹参为多年生草本,以肉质根入药,是世界公认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首选药物。应市丹参多为人工栽培,生产周期为一年。近几年,社会需求量都在15000吨左右。其价格主要受种植面积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上下变化很大。

在过去的十年间,丹参价格两起两落,呈周期性变化。每当市场价格超过6元时,就会形成大面积种植的局面,从而导致新一轮价格下滑。按目前物价计算,当产地收购价在4元时,与种其他药材效益相仿;收购价在5.5元时,比种其他药材效益好,就会引发大面积种植。主产区沂蒙山区、太行山区出产的丹参以皮红、质白、有效成分含量高而享誉医药界。现在,这些产区的丹参收购价在4.5元左右,运抵市场的价格在5.2元左右,如果这个价格持续到今年新货上市,明年春适时发展丹参种植是很好的时机。

另外,在生产上引进优良品种,改进传统种植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抵御市场风险、获得最佳效益的有效途径。

联系电话:0531-7938222

标签:;  ;  ;  ;  ;  

未来几年中药材的市场前景如何?_白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