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措施分析论文_邹阳

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措施分析论文_邹阳

山东淄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裂缝问题的出现会直接影响人们生活居住质量。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墙体裂缝大体包含八字形、倒八形、水平裂缝与垂直裂缝几种类型,常见于房屋纵横墙两端、顶层窗洞口以及楼层错层等部位,不仅会影响建筑外表美观,更将破坏墙体结构承载力,威胁到工民建的使用安全。因此需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与施工处理方法,实现对建筑墙体裂缝的有效防治。

关键词:工民建;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引言

当前,在工民建项目中,部分单位为追求速度,未能对施工过程有效控制,导致各种原因的影响下,建筑墙体产生裂缝。建筑后期投入使用过程出现渗水、透风等问题,影响建筑使用年限。对此,为提升建筑的质量,有必要探索出墙体裂缝的防治技术。

1墙体裂缝的危害

工民建墙体裂缝对于建筑的隐患性是非常大的,首先最直观的影响是工民建整体的美观。工民建墙体裂缝出现对人的视觉冲击产生较大的影响,会严重影响住户的心情,给住户的认知上增添工民建不安全的感受,同时也给整体的房屋结构带来了不稳定性。住户对于墙体裂缝的了解不如专业人士掌握得多,因此即便工民建墙体裂缝对整体结构产生的影响不大,但是其依旧会给住户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若是墙体裂缝较为严重,也有可能引起砌体饰物构件开始掉落,对住户的人身安全有所威胁。其次,工民建的外墙产生裂缝时会对住户造成生活上的影响。外墙裂缝会破坏门窗,甚至是导致漏风透雨的现象,在安全上存在一定的隐患。这些现象的产生会影响住户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会给住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墙体裂缝的出现会使整体建筑的安全性降低,同时房屋的使用寿命也会大打折扣。为了保证工民建的质量,对于工民建工程中墙体裂缝的出现,必须采取防治措施。

2墙体裂缝成因

2.1设计因素

施工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是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设计图纸才有好的工民建工程。前提条件过硬才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该在设计图纸之初就考虑到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防,如果许多小问题叠加到一起就会造成工程整体质量差,安全问题增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设计图纸出现问题,就应该让设计者在设计之前实地去现场进行观察和考察,这就会大大降低设计图纸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发生,增强图纸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对于细节问题的处理也会更加全面,考虑更周到,从根本上解决施工设计图纸出现的问题就能更好地避免墙体裂缝问题的发生,因此,图纸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努力地避免设计的不到位。

2.2沉降不均匀

在工民建施工中,墙体发生裂缝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而导致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因素中,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工民建工程结构的沉降不均匀因素。这是由于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流程,如挖基坑、填土等。在这诸多流程中,每一个流程施工不到位都会构成工程结构的沉降不均匀出现。如,基坑不深会导致地基模板刚度不足。而在填土施工中,如果所选的土质出现松软状况,这种种状况,都会导致构建支撑不稳定。当工民建工程结构沉降出现了不均匀状况的时候,对工民建工程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最终对工民建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

2.3温差过大

温差变化幅度较大是引发温度裂缝的主要成因,常见温度裂缝,体现为八字形、X字形两种类型,对于墙体稳定性、建筑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温度裂缝通常出现在采暖期后,室内外温差到达20℃后将导致墙体的温湿度发生变化,在墙体材料交界边缘处产生温度应力,引发墙体开裂问题。虽然当前在工民建工程领域采用钢丝网加装在钢筋混凝土现浇墙与砌块墙之间,但仍然无法适应瞬发性应力变化对墙体内部结构造成的影响,产生墙体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3.1设计及施工预防措施

首先在设计方面施工人员应该要在施工前制定合理的方案,方案应该满足工民建的整体需求,提前计算好工民建的局部承受能力,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与实际承受能力不一致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对施工工人进行开工前的培训,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导致裂缝出现。同时,要合理设置钢筋以及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后进行模板拆除,拆除过后要及时在墙面上进行保湿措施,防止出现温度差过大引起的墙面裂缝或是缺水引起的干燥裂缝。

3.2防治地基沉降裂缝

在防治地基沉降引发的工民建墙体发生裂缝问题时,可通过设置沉降缝的方式进行。这种防治技术可应用在高度大、平面复杂、长度大的工民建结构当中,合理划分沉降缝,将建筑地基沉降有效控制,进而防止墙体结构产生裂缝。同时还可增强建筑墙体上方结构强度,进而提升建筑抗剪性能,在建筑基础、门窗等结构设置圈梁,结合工民建施工标准,使用特定砌体施工。施工环节,保证砂浆饱满度、强度等,改良其易性。同时,为促使砂浆和砖块之间的粘结性,可在砌筑之前用水浸泡砖块,尽量一次性施工完成,防止出现临时中止施工的情况,也不可在剪短位置预留直搓,不断提升建筑墙体的抗剪性能。在地基施工之前,落实开挖准备工作。当施工现场存在复杂的地质时,可先钎探,之后开挖基槽。当地基存在较厚的软土层时,可先加固,后展开基础施工。以上方式可有效防止地基产生过度沉降问题。此外,当地基使用暗芯作为砌块结构时,浇筑施工环节不可使用机械振捣,防止对芯柱质量产生影响,导致地基沉降量过大。当使用明柱结构时,需要使用规格为2400mm×2400mm的结构柱,以便随时检查地基施工质量,提升地基稳定性能,实现对墙体裂缝的控制。

3.3温度裂缝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温度裂缝的出现,施工人员必须提前采取措施。温度裂缝一般对工民建所产生的影响较小,但若是任由温度裂缝的发展,则会影响工民建的安全性。为了防止温度裂缝的出现,施工人员应该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设置隔热层或是保温的方式来杜绝温度差过大的现象,隔热层和保温层的设置应该使用较好质量的材料。其次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设置控制缝或者分割缝。温度裂缝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已出现的温度裂缝,若是不影响工民建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在其裂缝稳定后用砂浆堵抹即可。

3.4主要防治技术

3.4.1树脂灌注技术

当墙体裂缝发生后,可以通过树脂灌注法对其进行修补。树脂灌注是以树脂为原材料,制作一定的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它本身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以通过自身的特性对裂缝进行修补。一般树脂灌注法都是应用在小裂缝当中,对于活动裂缝和正在发展的裂缝来说,树脂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3.4.2灌浆技术

灌浆法可以通过裂缝产生的不同类型来选择不同治理方式,对比较大的裂缝来说,可以向裂缝中灌入水泥,通过水泥的特点与墙体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水泥进行搅拌,最好与墙体的结构材料选择相同的配比形式,以便在实现裂缝修补后还能实现美观的外形特点。聚合物灌注是另一种形式的灌浆技术,它主要是通过氨基甲酸乙酯和丙烯等材料的混合,来制成高分子的科技材料,和水混合后可以实现固体的形态,起到封闭裂缝的作用,而且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潮湿的环境中也可以进行应用。

结语

总而言之,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有效应用防治裂缝施工技术可保证建筑质量,提高使用效益,满足使用者需求。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墙体裂缝,在施工环节,应重点对各个施工流程进行控制,使用合理的裂缝防治技术,提升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秀峰.解析房屋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540(31):24.

[2]赵庆波.工用和民用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6(4):67-68.

[3]刘承华.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8):4-5.

论文作者:邹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7

标签:;  ;  ;  ;  ;  ;  ;  ;  

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措施分析论文_邹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