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栽培水稻的重要性分析论文_陈宗霖

测土配方施肥栽培水稻的重要性分析论文_陈宗霖

陈宗霖

惠州市博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六成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但是水稻栽培面积却不足粮食种植面积的四成,所以水稻稳产高产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合理分配和运筹肥料是水稻稳产高产的基础,由于我国各地土壤性质千差万别,肥力也迥然不同,一味滥施化肥不仅难以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而且还造成化肥浪费、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因此必须以科学的依据指导施肥,这就是测土配方施肥的目的所在。本文对水稻栽培需肥特点、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测土配方施肥方法及应用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栽培;重要性

1 水稻需肥特点与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

1.1 水稻需肥特点

水稻植物体除了水以外,最主要的成分是碳、氧、氢,比例超过90%,此外就是氮、磷、钾、硅、钙、镁、硫及铁、锰、锌、钼、铜、硼等元素。碳、氧、氢可以从大气、土壤空气和水中获得,其他元素必须由土壤中获得,其中氮、磷、钾、硅在水稻生长中需求量较大,但土壤并不能提供充足的有效成分,所以要通过施肥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例如稻谷产量500kg/667m2时,需从土壤中吸收87.5~100kg的硅素,虽然土壤中富含硅,但却不能为作物所直接吸收,为满足水稻对硅素的需要,就要施用秸秆堆肥或硅酸肥料,这样才能实现高产稳产[1]。其他微量元素也是水稻生长所必需的,土壤并非都能提供,当有所欠缺时也要通过施特定肥料加以满足。

另一方面,水稻在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要的肥料数量是不一样的,在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合理施肥对稻谷产量的影响十分关键,水稻氮素的营养临界期是三叶期及幼穗分化期,磷素的营养临界期是三叶期,钾素的营养临界期是分蘖初期及幼穗形成期。

1.2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

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先测稻田土壤成分,再根据水稻需肥规律,并结合土壤供肥能力、水稻作物的利用效率以及田间试验校验结果,给出合理的肥料配方和用量,其核心是调节和解决水稻生长需肥和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关系[2],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水稻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土壤供肥能力是指土壤供应水稻生长所需的速效养分的能力,水稻作物需要的养分分为速效养分和迟效养分两大类,前者能够立即为作物所利用而后者不能,如前述土壤中的矿物硅即为迟效养分,堆沤秸秆是速效养分。测土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一般来说,土壤供肥能力受限于以下情况:(1)土壤提供的速效养分总量不满足水稻生长所需;(2)在水稻生长特定时期土壤供肥能力不足(如营养临界期);(3)土壤中速效养分比例与水稻生长所需不符;(4)土壤养分充足且比例合适,但因缺水或田间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作物养分吸收受阻而减产。前面三种情况要通过测土配方才能合理施肥,对于最后面一种情况也可以通过测土排除土壤养分方面的原因,而去集中精力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测土配方施肥是科学种田、增产高效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水稻栽培至少可产生以下好处:(1)节肥增产,在不增加肥料总量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养分配比及平衡供给,即能达到节肥增产的效果,以充分发挥增产潜能;(2)减肥优质,通过合理调节各种养分数量和比例,可以使养分供应更加均衡,更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因而可以改善稻谷品质;(3)配肥高效,通过充分掌握稻田供肥特性、水稻生长需肥规律及肥料利用率,可以科学合理地设计养分配比和施肥方案,有利于实现少投入高产出和提高施肥效益的目标;(4)改良土壤,生态环保,实施配方施肥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即用地与养地结合以及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持续改善稻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稻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配方施肥可以控制化肥施用量,减少肥料污染和水源富营养化,有利于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综合以上分析,充分说明测土配方施肥在水稻栽培中的重要性。

2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方法与应用

2.1 稻田土样采集、分析与田间情况调查

测土是配方施肥的基础,测土结果受采样、测试方法的影响,因此整个操作必须规范、严谨,并严格执行农业部发布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NY/T 1118-2006)相关规定。该规范从采样分区、采样周期到取样的重量、工具、时间、数量、选点、挖取方法都做了具体规定。土样分析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化验室进行,规范中规定了分析的项目和采用的方法。规范附录A规定了田间调查的项目与内容。

2.2 肥料养分施用量确定

NY/T 1118-2006规定肥料养分施用量的确定可采用养分丰缺指标法、目标产量法和肥料效应函数法三类方法,其中目标产量法又分为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两种方法。养分平衡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以某梗稻品种氮肥施用为例说明。统计田块产量(395.7~753.5)kg/667m2,需氮量1.63~2.53kg,目标产量700kg/667m2的最适氮量为2.1kg/100kg(稻谷)。产量400kg/667m2的土壤供氮量为:黏土地1.7kg/100kg(稻谷),沙土地为1.53 kg/100kg(稻谷)。700kg/667m2高产田的氮素当季利用率为39.3%~45.7%(取40%),因此基础地力400kg/667m2产量的黏土地,要取得700kg/667m2的目标产量,应施氮量计算如下:

当然,除了施用氮肥以外,还应搭配磷肥、钾肥及必要的微量元素肥,才能获得目标高产。

2.3 肥料运筹与施用

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以后,要对不同阶段、不同施用部位的肥料养分配方进行设计,以确定各自的施用量和配比。NY/T 1118-2006有相关的计算公式。

确定基肥、叶肥、穗肥的比例。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兼顾高产和优质,基肥、叶肥合量与穗肥的最佳比例是(5~6):(5~4),基肥与叶肥的比例应为(2.3~4):1。基肥应在水稻插秧前施用,即秧苗移栽前整地时施用。分蘖肥应在新根长出后尽快施用,或是在大、中苗移栽后1个叶龄(约5d)施用。穗肥施用主要根据(N-n叶龄期)群体颈蘖数以及顶四叶、顶三叶的颜色差异把握施用的时间和数量。如果在N-n叶龄期前够苗,之后叶片颜色“落黄”,则穗肥总量不变,促花肥与保化肥分次施用,倒四叶露尖施60%~70%,剩余的在倒二叶出生后施用。如果N-n叶龄期群体早“落黄”,则应提早到倒五叶期施穗肥,并于倒四叶、倒二叶期分3次施用,其中梗稻比例为3:4:3,籼稻比例为3:3:4,并且氮肥用量应在计划施用量基础上再增加10%~15%。如果N-n叶龄期顶四叶颈蘖数超过顶3叶,应当将穗肥施用时间拖到“落黄”,且只施1次,数量也要减少,重点作保花肥。如果N-n叶龄期过苗,只要在叶龄期N-n+1到N-n+2正常“落黄”,仍应按原计划施穗肥。

3 结语

由于种种原因,测土配方施肥栽培技术推广了30多年,但在全国许多地区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紧张,同时环境保护的压力又不断增加,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栽培水稻不仅利于稳产高产,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加大投入和宣传的力度,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方法取得更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洪程. 水稻新型栽培技术[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

[2] 谢德刚. 测土配方施肥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4,34(7):96.

论文作者:陈宗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  ;  ;  ;  ;  ;  ;  ;  

测土配方施肥栽培水稻的重要性分析论文_陈宗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