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株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分析论文_梁仙志

310株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分析论文_梁仙志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长沙 41004

【摘 要】目的 了解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为门急诊病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 共收集310株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10株病原菌前几位是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其中大肠埃希菌比例达77.1%。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可根据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常引起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有些患者还有发热,寒战,腰痛,血尿等症状[1]。尿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的最准确手段,但尿培养时间较长,医生常会经验性的给患者提供抗菌药物,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本研究通过对310株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310株病原菌来自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门诊、急诊患者的尿液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粪肠球菌ATCC 29212、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由湖南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2病原菌分离培养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进行,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留取中段尿液标本及时送检,进行尿液细菌培养。每份标本取10 μl 的尿液接种血琼脂平板,置于35 ℃培养箱培养18~24 h,观察菌落形态,并做菌落计数。革兰阴性菌计数≥105 CFU/ml,革兰阳性菌计数≥104 CFU/ml 为尿路感染诊断指标。

1.3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 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其配套的鉴定卡和药敏卡,补充药敏采用K-B 法,相关折点参照参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4 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结果分析采用WHONET5.6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

大肠埃希菌(77.1%),粪肠球菌(2.9%),肺炎克雷伯氏菌(2.3%),奇异变形杆菌(1.9%),产气肠杆菌(1.6%),表皮葡萄球菌(1.6%)。其余病原菌种类均低于1%,可以看出革兰阴性杆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革兰阳性球菌以粪肠球菌多见。

2.2 耐药性分析

2.2.1大肠埃希菌耐药率

氨苄西林(80.3%),美洛西林(68.2%),头孢唑啉(46.9%),复方新诺明(44.8%),头孢呋辛(38.9%),头孢曲松(36.4%),头孢克肟(32.6%),庆大霉素(34.7%),氨苄西林/舒巴坦(33.1%),环丙沙星(33.1%),左旋氧氟沙星(31.0%),氨曲南(18.0%),头孢他啶(8.8%),头孢吡肟(7.5%),呋喃妥因(1.7%),磷霉素(1.3%),头孢替坦(0.4%),头孢哌酮/舒巴坦(0.4%),美罗培南(0.0%),阿米卡星(0.0%),亚胺培南(0.0%),可以发现大肠埃希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头孢替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这些药物很少耐药。

2.2.2 粪肠球菌耐药率

奎奴普丁/达福普汀(88.9%),克林霉素(77.8%),四环素(66.7%多西环素(44.4%氯霉素(33.3%卞星青霉素(22.2%),氨苄西林(22.2%),亚胺培南(22.2%),环丙沙星(11.1%),左旋氧氟沙星(11.1%),呋喃妥因(0.0%),庆大霉素(0.0%),替加环素(0.0%),替考拉宁(0.0%),万古霉素(0.0%),可以发现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庆大霉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这些药物很少耐药。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发生了改变,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使得尿路感染的治疗变得十分棘手[1],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2]显示如今国内的细菌耐药形式已经非常严峻,由于本文是分析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结果与文献[3-6]中的数据有一定的差别,这是由于住院患者病情常复杂,严重基础疾病、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侵入性操作等因素,会使住院病人尿路感染复杂化,耐药性细菌及真菌的比例会增高。临床医生必须了解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和医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的种类和耐药性差别,合理选择经验用药,根据培养和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

参考文献:

[1]陈灏珠,钟南山,陆再英.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13:497-502.

[2]胡付品,朱德妹,汪复,蒋晓飞,孙自镛,陈中举,胡志东,李金,谢轶,康梅,徐英春,张小江,张朝霞,季萍,王传清,王爱敏,倪语星,孙景勇,俞云松,林洁,储云卓,田素飞,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卓超,苏丹虹,张泓,孔菁,魏莲花,吴玲,胡云建,艾效曼.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05):365-374.

[3]林定忠.临床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临床医学,2013,33(1):19-21

[4]吴姗姗,顾兵,钱岷江,等.对627例患者中段尿培养检出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3):393-395.

[5]许敏.246例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13):116-117.

[6]徐力,陈文莉.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1068-1071.

论文作者:梁仙志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310株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分析论文_梁仙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