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赵桃生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赵桃生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721599

摘要:在采用高模施工技术的建设项目中,如果施工操作不恰当,则更危险,易造成事故。因此,严格控制各种施工程序,提高施工技术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探讨建设高支模安全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工程施工,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

前言:从当前形势来看,建筑需求标准不断上升,而建筑行业也在这一需求环境下获得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其面临的挑战也是相当大的,这就需要确保其结构更加具有稳定性优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层面普遍较广,由于它在施工结构中属于支撑性应用技术,因此这就需要对支撑等各个细化项目进行标准性衡量,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技术难点进行精准控制,不断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重要保障,这是因为一旦流程化项目中存在问题,安全事故就极有可能发生。

1.高支模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意义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中属于高危技术之一,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施工环节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后才能使用。例如材料的选取应充分考虑建筑施工的设计和整体质量和安全管理要求。只有将高支模结构技术进行更加稳妥地应用才能提高整体建筑项目的质量水平。

高支模技术主要的工作目的是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承载力,降低建筑的资源损耗等。随着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技术开展越来越重视。对高支模技术,人们了解的内容主要为,高支模是水平混凝土构件,为了支撑系统高度而存在的一种技术。系统高度一般为八米以上,跨度在十八米以上,荷载大于10 kg/m2。高支模技术施工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可靠的施工步骤,对各个方面进行连接设计和监督施工,无论是跨度、高度还是荷载能力都要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标准和要求。

2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合理化应用

2.1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作出科学设计

在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中,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是开展流程化施工项目的首要条件,其推进步骤应当以此为基准:首先,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应当对梁线的具体位置进行精准定位,而后就需要以水平控制线为关键点,确保轴线与之相平衡,在完成该项工作时,还应当在梁底位置设置顶架,为后续铺设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后续安装模板等施工也需要在此项工作完成后才能逐步推进;其次,楼面模板的安装施工是影响施工效果较为重要的一步,因此这就需要在此过程中强化对钢筋梁板的捆绑工作,为了提升其稳定性,还需要在结合工程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使用混凝土对其进行浇筑,当浇筑施工达到既定标准后,就可以将模板等部件拆除。

2.2 工程管理要点

在推进高支模施工流程时,期间形成的各类数据都是影响后续施工进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化整合及分析研究,并在施工设计图纸中将相关信息进行明确标注,同样的各个支柱的尺寸也应当做出细化衡量,在对其数值进行确认后,将以上数据填充到施工设计图纸中,与此同时,施工项目中所涵盖的梁板等信息也需要作出精准化标记,不仅位置点不能发生偏移,数据的准确性更应当做出精准保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环节高支模施工体系的整体性,就应当对各个参与项目中应用的施工材料进行标准化设定,使其更加符合应用需求。此外,为了提高质量,还应当在施工环节不断强化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标准衡量及监督,避免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这样就能够对后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效能发挥提供管理性保障平台,提高施工作业能够在安全环境下顺利推进。

2.3 科学安装高支模支架

在高支模工程安装中,第一步,首先应确定好梁线的点与位置,并对轴线进行定位,随后确定好水平的控制线,这样可有效的确立高支模整体框架的核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步,在高支模搭建模板中,可以使用钢管对梁底进行铺设,一步一步进行安装模板或者侧面模板,随后使用龙骨架架设在板底钢管的托板上方。第三步,对该工程项目中的楼面模板进行有效安装,首先应对梁板中的钢筋进行有效的固定,使用专用的测量对其进行捆绑,随后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标准的同时,可以按照要求对梁板模板进行拆除。第四步,拆除水平方向的拉杆,并对钢管的顶架进行逐一拆卸,拆卸完后,对模板进行有效的清理。

2.4 做好混凝土振捣及浇筑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的质量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和混凝土的实际施工情况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需要不断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质量,其中一项就是振捣及浇筑技术,如在建筑物墙体施工中,需要应用到振捣与浇筑技术,可以借助于振动棒,从混凝土浇灌的地方进行振捣,使得混凝土的表面能够较好地除去多余水分,同时把一些较大的颗粒物更好地填入底部,因此,振动棒需要插入的实际深度应保持在 150~250 左右,而插入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一般会采用梅花式的插入方式,使建筑物的墙体具有密实性。

3. 优化施工方案

1)支撑系统计算精确性。在进行支撑系统的计算时不仅要重视大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还要加强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在计算时工作人员一定要秉持严谨的态度,保证计算结果的精度性.特别是构建各部分的受力情况,必须保证受力均匀,如果出现受力不均匀,将会导致整个构建发生破坏。

2)规范模板的制作过程。

对于一些高大的模板来说,经常会用到很多力学或者物理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模板的制作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认真体会设计草图,熟悉相关设计知识,保证模板的设计质量。另外,作模板的材料选择也是不容小砚的,必须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工期长短选择合理的模板材料。

3)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职责与任务。特别是技术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这一环节必不可少,通过技术交底,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得到了加强,专业知识得以提高,对工程的关键环节更加清楚,对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十分重要。

结束语:

总之,高模板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施工工艺,承载力和应用范围广泛的缺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高层模具施工项目的设计,安装,施工和拆除。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正常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罗伟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及技术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5).

[2]张健,蔡亮,苗建伟等.高支模真型试验的支架体系整体稳定性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4):685-689.

[3]谢英强.浅谈高支模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2,(10):316,309.

[4]薛剑茹,杨得志.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268 -268.

[5]王勇.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6):296 -296.

[6]梁刚.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4(04).

[7]杨威,李铭.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与技术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66 -66.

[8]邵浩祥,姚传勤,白蓉.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4,40(5):97.

论文作者:赵桃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赵桃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