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库尔班·哈德儿,姜小虎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库尔班·哈德儿,姜小虎

哈密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哈密市 839001

摘要: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是一项复杂度、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施工技术,如果施工时因为技术原因出现了质量问题,会导致整体工程的力学结构受到破坏,相应房屋的安全稳定性也会下降,因此在原则上施工单位有必要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施工概述

通常意义来讲,一般的混凝土材料需要使用特定的胶凝材料把一些颗粒状的集料(骨料)凝合起来,比如,用水泥将砂石混合起来,并且添入一些可能需要的添加剂或掺合料,根据实际按比例调制,再经过机械搅拌,最终风干硬化的一种建筑用材料。而为了让混凝土充分发挥其功效,需要采用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加以控制,其中包括混凝土原料的选用、搅拌过程中需要添加的辅助材料、科学合理地计算出各原材料的配比、搅拌过程的施工工艺、运输过程的保养与养护、浇筑施工的具体技术以及后期维护等环节。就目前土木工程的发展阶段而言,混凝土材料在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位置,主要因为原材料价格低廉,易于采集和运输,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调整成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其自身水凝性强,抗压能力高,在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

1、灵活性强,工作效率高

目前的许多土木工程建设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具备的功能较多,一些落后的土木工程建设手段不足以满足需求,而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来说,可以针对工程中不同的部分采取不同的施工手段,通过提前预制,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或也可以采取现场浇筑的施工方式,增强土木施工的灵活性。而且通过机械的搅拌加工可以高效的产出大量施工所需混凝土原材料,大大加快了施工的工作效率,所以以混凝土为主体的土木建设在施工过程方面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工程进度。

2、具有优良的产品价值

采用混凝土的施工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收益和整体土木工程的建设价值。一般来说,混凝土材料所需的原材料成本较低,并且易于获得。另外,通过其施工技术手段可以大大减少工程量。无论是在材料方面,还是在人工方面都可以极大地降低损耗,节约成本,使得混凝土施工建设具有比较可观的经济回报。

三、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如果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材料或技术应用不到位就会出现严重的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且裂缝表现为外墙墙皮脱落、墙体膨胀、裂缝逐渐变大。究其根本,导致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施工技术应用不到位,首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材料就是水泥,但水泥在长期使用后必然会出现水化热现象,此时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发生突变长此以往就会引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现象。其次,外界环境因素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到混凝土的结构温度,比如说如果外界环境温度过低,混凝土内外部结构的温差会逐渐增大,出现“温度应力现象”。而当温度应力逐渐增强后,混凝土结构表面就会出现裂缝。再次,混凝土自身原因也会引发结构裂缝问题。因为混凝土中的水泥强度由水泥硬化而产生,因此如果混凝土中所含有水分下降大约15%~20%左右,它的水蒸发量就会超出标准限定状态,此时整个混凝土结构都会出现明显的自缩。所谓“自缩”就是指混凝土内部水分实际蒸发量远远大于标准蒸发量的情况,因此可以了解到混凝土结构的自缩程度直接决定了它的自缩值。

四、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1、混凝土制备

1.1 混凝土原料选择

混凝土原料大致包括: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等,这些材料是决定混凝土终质量的关键,因此要慎重进行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选择混凝土材料时,首先要围绕设计中的强度要求、对水泥、粗骨料、细骨料进行选择,严格控制这些原材料的性能等级、数量以及类型,其次针对水原料的选择,主要根据其他三项原料的用量来控制水的用量。此外,在现代技术背景下,这些材料的类型有很多,而不同类型的材料在性能上各有特点,例如部分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所以在选择时有必要结合实际要求来进行选择。

1.2 混凝土拌和

在原料制备完毕之后,就需要通过拌和工艺将所有原料融合,由此才能形成混凝土,但在混凝土拌和当中,也熬重视相应的技术要点,否则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在拌和过程当中,首先要注意原材料的投放顺序,一般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水,其次在拌和当中拌和的方向必须一致,不能出现混乱,且拌和速度应当均速不可过快,同时水原料需要在拌和当中进行投放,主要控制其用量,终在拌和时间上,一般需要时长为90秒左右,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可以延长到180秒左右。

1.3 外加剂添加控制

因为在混凝土拌和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原料含水量过多,导致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异常等不利于混凝土质量的现象,那么为了消除此类现象的影响,在拌和当中需要通过外加剂添加方法来进行控制。通常混凝土拌和中应用的外加剂为减水剂,主要功能在于降低混凝土拌和的含水量,具有水原料用量控制作用,但在实际使用时,要严格控制减水剂的用量,否则将导致混凝土干裂或无法融合的问题。

2、浇注

当使用搅拌好的混凝土材料进行现场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对事先划分好的部分实行分层浇筑,在浇筑每一层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小心掌握好每一层的施工厚度,与设计好的施工图纸保持一致。通常来说,浇筑工作需从下至上逐一进行,当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把控好浇筑间隔,再完成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并且要确保上一层混凝土完全遮盖住下层混凝土,增强混凝土的粘稠度和施工部分的整体性。为了避免逐层凝固情况的发生,并减少由于分层施工产生的层与层之间的裂缝,一般需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阶段,抓紧时间完成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再者,在一些恶劣天气下尽量避免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以减少外界环境对于混凝土材料的影响。对于一些寒冷地带,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此保证混凝土建筑的质量。

3、压实作业

压实作业需要紧随着浇筑工程来开展,作业当中首先要针对浇筑层的厚度来设置压实系数,否则容易导致压实不充分的问题,其次压实作业复习反复操作2~3次,其中初次压实时应用静压系数,之后复压可以采用强振系数来进行压实。

4、混凝土振捣

在振捣过程当中,首先保障振捣的力度、节奏均,否则会出现振捣不充分,易导致混凝土离析现象,其次振捣的深度要得到合理控制,否则容易损坏下方模板,终因为振捣行为会挤压混凝土,使其内部水分上浮,相应出现泛浆现象,此时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将溢出浆液清理。

5、养护

一般来说针对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应该做好以下3点:第一,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在28天以上;第二,如果施工用混凝土材料的整体可塑性偏差,则要在混凝土浇筑洒水前利用喷雾进行结构养护。如果混凝土材料的可塑性表现良好则可在混凝土浇筑后大约6~10小时左右实施洒水养护;第三,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该灌输连续养护的基本施工思想理念,即保持对混凝土的养护状态不间断,始终确保建筑混凝土表面具有较高湿润度。

结束语

混凝土材料结构的建筑依然是目前土木工程的主力应用项目,也是促进我国基础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混凝土建筑的优势比较明显,创造的经济收益十分可观,而且实际的施工工艺比较纯熟,利用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会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的综合效果和应用质量。故此,施工团队需在完整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自身的管理,以专业化的施工技术和高层次的综合素质,尽量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以此推动土木工程的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彦雄.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202.

[2]乔红刚.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8,24(52):28.

论文作者:库尔班·哈德儿,姜小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库尔班·哈德儿,姜小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