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高效复习探究论文_王永华

中学数学高效复习探究论文_王永华

王永华 山东省莱西市实验中学 266600

一、复习课易出现的“三多三少”

1.追求知识的层次目标多,着眼学生的能力层次少。复习课中,教师不能树立太多的目标,而应将题目与知识结构相联系,引导学生从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寻找解题思路,帮助学生解决解题策略。

2.关注教材多,关注学生少。有些老师对教材的钻研和研究很深,但是备学生不足,缺少对学生的了解,不能准确把握大部分学生处在什么程度、好学生处在什么程度、学困生真正在什么地方“困”,讲起来就没有针对性。

3.练习做题多,梳理知识结构少。许多教师把学生的头脑作为一个储存知识的仓库,什么都复习,什么都往学生的头脑里塞。学生头脑里记的知识虽然很多,但是在用的时候调不出来。

二、复习课要“四克服”

1.克服只重“一例一题”、不重知识结构的做法。有的教师讲例题多,配套练习也不少,但是缺少对知识结构的介绍。这个结构一方面指的是这一章这一节在全书中所处的位置,另一方面是理解这一章节编者在编写教材时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教师应把这些知识点像一颗颗珍珠一样用线连接起来,结成一串美丽的知识项链,从而使学生在解题时能够很快地提取出所需的知识和方法。

2.克服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的做法。要注重转化思想的应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把较难的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或常见问题,把新的问题转化成老的问题。

3.克服只管上课、不管效果的做法。有的老师一味赶计划、赶时间,忽略了关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复习进度并及时进行调整,制定的复习计划失去了价值,欲速则不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制定复习计划时,一定要留有机动课时,机动调整,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效复习。

4.克服只关注课本而关注课标少的做法。考哪些知识点,考什么难度的题,这些在课标中都有明确的说明,因此复习目标的制定和复习的实施都应该严格以课标为准绳。

三、复习课“四大策略”

1.章节复习,善于转化。如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和性质等原本地复述梳理一遍,这样做学生感到乏味又不易记忆。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复习概念时采用了章节知识归类编码法,即先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然后归类排队,再用数字编码。这样做可增加学生复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最主要的是完成了章节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实现了厚薄间的转化。例如,复习“直线、线段、射线”这一节内容,我把主要知识编码成:(1)一个基础;(2)两个要点;(3)三种延伸;(4)四个异同点。事实证明,这种善于转化的复习确实能提高复习效率。

2.例题讲解,善于变化。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要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如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例题: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与(-1,-1),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它的解析式。我对例题作了变化,把题例中的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改成“4”,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画图可知(-1,-1)不再是抛物线的顶点,但从图中看出,图像除了经过已知条件的两个点外,还经过一点(-4,0),可用y=a(x-x1)(x-x2)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再对例题进行变化,把题目中的“开口向上”这一条件去掉,求解析式。再次变化后,此题可有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两种情况,所以有两个结论。由于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3.解题思路,善于优化。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质的提高,要对多解加以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在数学复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如:已知2斤苹果、1斤桔子、4斤梨共价6元,又知4斤苹果、2斤梨,2斤桔子共价4元,现买4斤苹果、2斤桔子、5斤梨应付多少钱?事实证明,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发展,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4.习题归类,善于类化。如在复习应用题时,我选取了下列4个题目作为例题:(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行80米,乙骑摩托车每分钟行200米,问经过几分钟,甲乙两人相遇?(2)从东城到西城,汽车需8小时,拖拉机需12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8天,乙队单独做需10天,两队合作需几天完成?(4)一池水单开甲管8小时可以注满,单开乙管12小时可以完成,两管同时开放,几小时可以注满?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会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论文作者:王永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4月总第15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中学数学高效复习探究论文_王永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