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论文_马国海

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论文_马国海

甘肃临夏广河县回民第二中学马国海 731300

摘 要: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于发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变单纯的知识教学为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发散思维训练、注重引导、

经济的竞争就等于人才的竞争,培养高科技人才成为各个国家的首要目标,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的发展。作为教师则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特别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智能水平,发展学生的智力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从语言文字知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

一、营造发散思维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够去积极学习,努力思考问题,更能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地活跃。作为教师一定要从培养创新精神的角度为出发点,去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当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就能够达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气氛,他们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修正别人的想法,并且能够把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最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通过质疑促进发散思维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由此可以看出,读书需要在质疑中得以收获和发展,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需要通过质疑的方式来进行,由此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发问,不要迷信书本和权威。允许学生和教师“唱反调”,绝对不能讽刺打击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要表扬和激励学生的各种看法和观点,可以让他们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教师要有步骤地进行训练,从标点不同处、词语重复处、段落精彩处等让学生不同角度提出质疑,发现学生发散思维中的闪光点。

三、加强点拨,注重引导,提高发散思维训练的成效

开展发散思维训练,尽管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但是毕竟由于年龄层次较低,生活阅历较浅,知识积累,所以不少思想和观点往往不够严谨,缺乏深度和理性,甚至可能有些偏激。例如《陋室铭》训练的辩论中,在追求高尚的生活还是世俗生活时,有一位学生的观点就是“钱是最肮脏的,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决不该有任何一点想赚钱的念头”。此外,在辩论的高潮阶段,学生的论战过远偏离论题或者久久纠缠于某一点钻牛角尖的现象也经常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愚公移山》训练中,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移山很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私的做法”这一观点,结果引发了双方你来我往地激烈论战,致使整个辩论久久凝滞于环保话题,无法继续扩展和延伸。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做出点拨引导,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策划者和教练者,强调教师的讲解应该侧重非在场性内容的揭示和分析,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教师的讲解。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不可随意打断学生的陈述,更不能含有丝毫的批评、责怪和挖苦,要充满爱心,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一种自由感,不致产生压抑感,充分体现教育的人性化特征。如对于《陋室铭》训练中出现的那个比较偏激的观点,教师可以引导:“钱的本质就是货币,这一张纸或一块金属本身是干净的,只是一些丑陋灵魂的贪欲把它变得肮脏了。如果我们凭借的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累再多的财富也是值得我们称赞的。”学生听了后马上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一点一点地启发、引导,不能急功近利地越俎代庖,更不能不耐烦地中止学生的陈述。在开展发散思维训练过程中,学生表达的观点思路不够完整,构思还欠严密,有时陈述得也不流畅。对此,教师不能急于催促或干脆打断,而要耐心地启发、引导、修饰、补充。另外,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应该以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为原则,决不能以压迫学生放弃主体立场为目的。即便自己的观点受到了学生的质疑,教师也要表现出欢迎和鼓励的态度,要坚决摒弃教师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的狭隘观。

四、延伸文本,挖掘内涵,开展发散思维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引导总结要在不同情况的学生身上体现出不同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在《愚公移山》、《陋室铭》和《皇帝的新装》课文学习完成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以及自己的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再次深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扎实提高发散思维训练的效果。经过多次发散思维和辩论辩论,学生的个人观点已经相对成熟和稳固,教师可以进一步进行技能培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写出一篇小论文。论文的写作欢迎个人独立完成,也提倡依据观点而结组合作完成。把观点从思想变成文字,又是一个分析、归纳、总结、整理、论证的复杂思维过程,这就为学生的主体思维构建了再度发散的平台。通过自由组合,学生可以共同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共同选出论证主题,共同制订研究计划,共同学习查找资料、筛选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在综合性学习的热烈气氛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教师对此论文的评估标准不可过高,学生只要能比较明确、条理地阐述出自己的观点,会运用常规的议论方法进行论证,做到了有理有据,就基本达到目的了。训练内容的时间跨度可以视具体情况而调整设定,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时间,鼓励他们精心写作,指导他们交流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互相评改。论文写成之后,可以利用办展板、办专刊,组织论文宣读会、评审会等形式进行表彰、宣传和推广,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吸引学生逐渐爱上发散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生长创造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人格的发展。

总之,发散思维是属于比较超常的、不守规则、奇异的思维形式。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探讨更好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勇于创新,刻苦钻研教材教法,领会新课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真正的提高。

论文作者:马国海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论文_马国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