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图书校对质量提升刍论论文

科技类图书校对质量提升刍论

□文│蒋 萍

[摘 要] 图书校对工作在图书出版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校对质量管理工作,有助于发挥对图书出版质量的提升作用。通过校对过程的流程管理、整理工作、责任校对工作的优化管理,能进一步提升科技类图书的校对质量。

[关键词] 科技图书 校对 整理 质量 提升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关涉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需要,从精神层面需要来看,体现为对更多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我国图书出版行业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创造者,近年来保持了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图书品种增加的同时,图书质量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出版社着力推进出版物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为目标,打造精品力作。校对工作是保证图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图书质量。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赢得读者,除了在内容、版式、特色上不断翻新出彩,吸引读者的眼球,杜绝差错提高编校质量也是最基本的保证之一。校对工作是从编辑工作中分离出来的,作为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一、科技图书的校对整理工作

科技类图书的校对整理工作充满特色,亦非易事。需要在校对工作的各环节思虑周全,作精细化安排,不容半点差池。由于图书的校对工作一般都采取分校进行,也就是一整份校样分多人校对,为了保证整个校对质量,且科技类图书图表序号、公式序号等体例格式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格式、字体、字号等方面的统一工作,对整份校样做一次全面的整理工作,既有利于提高科技图书质量,也可一并解决编辑环节的遗留问题。科技类图书整理工作具体包括以下10项内容。

①把原稿和校样搜集齐全,检点页码是否衔接,尤其是正文以外的部分,如封、扉、权、目录、索引等。②按照顺序检查和编注页码。连续编页码的多册图书,要注意本册与上册页码的衔接,注意标明暗码。③检查书眉是否按照要求编排,内容与正文的标题是否一致。④检查目录和文中的标题内容是否一致,页码是否与正文对应,标题级别是否相当(见图1)。⑤检查各级表图的字体、字号及格式是否一致。正文中提到的表、图内容与表题、图题相对应(见图2)。⑥检查各类序号是否连续,格式是否统一,序号包括:图序、表序、公式序、定理序、习题序、例题序。⑦检查脚注与正文中注引是否相符,文前内容需要与正文统一。⑧检查索引、参考文献的顺序是否正确,答案与习题是否对应。⑨检查行末、行首是否有禁止转行错误。⑩检查校改的地方是否书写清楚,有无笔误,校样上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完全必要。

图1 8.1.3节标题目录与正文不对应

图2 表题中缺少字母E

二、加码责任校对工作,强化质量把关职责

为加强责任校对对于图书校对质量的把关作用,结合科技类图书校对工作特点,给责任校对工作适当加码,对于图书质量的提升有事半功倍之效。

①判断编辑加工质量。对于首次送校的图书原稿进行翻阅,判断原稿编辑加工是否到位,如稿件是否齐、清、定,英文图表是否译为中文,体例是否进行处理,公式字母正斜体是否标注清楚,文献是否进行了规范处理等。对于图表未译中文或未进行体例加工的稿件,不进行连校和整理工作。②参与稿件终校工作。责任校对应参与所负责稿件的终校工作,并达到一定的校对量,以便了解校样的基本情况。③检查校对质量。责任校对要负责监督检查各校次校对人员的校改是否正确、规范,有无笔误,并汇总各位校对人员的问题,及时与责任编辑沟通。责任校对还应根据图书情况抽检所负责图书的各校次的校对质量,将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校对卡中,并将问题反馈至部门相关负责人。④判断并负责整理工作。当责任校对与责任编辑确认稿件做完格式体例的加工,并不再进行大的删改时,才可进行整理工作,并判断是否可以进行一次整理。此外,负责校样的整理工作,以保证体例等的规范和统一。⑤监督排版质量。责任校对应对全书的各个校次的排版质量做好监控,对于排版质量不合格的,反馈至责任编辑,并做重点提醒。⑥每个品种进行责任校对小结。责任校对应对每个品种进行稿件质量小结,将稿件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记录并附在稿件中,同时给出稿件是否合格的意见,签名后留存档案。对于责任校对判定不合格的稿件,由管理小组在部门内进行复核,复核判断为不通过的稿件,责任校对应将责校小结发送给部门主任并抄送质量工作负责人。

实现校对工作的“校异同”向“校是非”转化,责任校对需具备四项能力:①扎实的校对业务基础。②在工作实践中要注重点点滴滴地积累经验,扩大知识面,善于发现出错规律、总结出错类型。③工作中要加倍细心,注意培养敏锐的观察力。④坚持速度服从质量的原则,责任心一贯始终。

三、科技图书校对质量及周期优化调整

校对的质量主要是外校的校对质量和社内人员的校对质量。不断提升外校质量和社内校对人员的校对质量,才能保证整个校对质量。外校即由社外人员承担的校对工作,在社内专职校对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启用社外校对力量,作为社内校对力量的补充。由于外校的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对外校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可以采用责任校对负责制的原则,外校校对的校对工作由责任校对负责抽检查,对于漏错严重的进行返工,返工后再由责任校对检查,如果再次发现校对质量问题,就按照质量规定进行惩罚,以此方法来不断提高外校重视校对质量的意识。针对社内专职校对人员的质量检查,设置校对质检检查的原则,对校对完的稿件进行校对内容质量的抽检,严格按照出版社部门内部校对质量管理规定进行奖励及扣罚。

1.校对质量方面

在校对质量及周期上做相应调整,不仅能够增强校对人员的质量意识、发挥校对人员的工匠精神,而且有助于促进校对质量的全面提升。

台风条件下区域电力系统的重要线路多维度辨识//韩畅,林振智,杨莉,林捷,刘远威,祝锦发//(15):118

2.校对周期方面

校对周期方面,以笔者所在的科学出版社为例,根据出版社《校样质量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每30万字计一个校对项目,校对工序含一校、二校和终校,每个校对项目校对周期为3个工作日,整理工序中每个校对项目校对周期为1个工作日,核红工序中每个校对项目校对周期为2个工作日。校对人员完成校对工作应及时返回,不能压在手里造成稿件的拖期。各组组长负责调配稿件周期,以确保稿件按时完成。如遇到缺少或多出原稿、校样及原图,或因稿件问题需改校次等稿件特殊问题,要及时与管理人员说明,并与责任编辑沟通、协调,以便及时有效解决。

天色将晚,夏国忠把阵地巡视了一遍,看到战士们修筑的工事不错,环形工事中,防空洞也修得坚固实用,既有单兵掩体,又能互相贯通,互相支援。他很满意,传令下去,让战士们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准备迎击鬼子的进攻。

2)两组患者的比较,FVC%、FEV1%、与AHI均呈负相关,FVC%、FEV1%、FEV1/FVC%均减低,但OS组更为明显。故OS患者肺功能损害更显著[8]。

参考文献:

[1] 汪继祥.作者编辑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周奇,杜维东.现代书刊校对技能手册[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3] 张仰森.统计语言建模与中文文本自动校对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科学出版社)

标签:;  ;  ;  ;  ;  ;  

科技类图书校对质量提升刍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