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放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_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论开放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将对外贸易引入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模型,采用数量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开放经济简单和扩大再生产及其市场的一般均衡条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资本变动状况,揭示了在社会再生产和国内市场的平衡中贸易利益和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一、导言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与流通理论是科学的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但这一理论在《资本论》中是以自给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对此,马克思作如下解释:

资本主义生产离开对外贸易是根本不行的。但是,假定正常的年再生产规模已定,那也就是假定,对外贸易仅仅是以使用形式或实物形式不同的物品来替换本国的物品,而不影响价值关系,也就是不影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两个部类互相交换的价值关系……。因而,在分析年再生产的产品价值时,把对外贸易引进来,只能把问题搅乱,而对问题本身和问题的解决不会提供任何新的因素。因此,我们把它完全撇开。①

综其所述,可见:(1)在解决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复杂的两部类平衡条件这一问题之前,引进对外贸易会使问题变得更复杂;(2)如果对外贸易的作用仅限于用一些使用价值替代另一些使用价值,对外贸易就是模型中一个无理论意义的因素。

或许是因为对马克思上述说明产生误解,自《资本论》第2卷发表一百多年来,很少有人研究开放条件下的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然而,马克思的这段话恰恰强调了对外贸易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重要意义,并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作了重要的提示:研究开放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重要的是揭示当对外贸易影响到两部类间的价值关系时,社会再生产如何保持平衡。只要对外贸易影响到了两部类间的价值关系,它就会给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的理论研究带来新问题。而由于国际价值、贸易利益和国际竞争等因素的存在,对外贸易不可能不对两部类间的价值关系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实在有必要循着马克思的思路,对这一问题作深入研究,这将有助于完善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目前,由于缺乏对这一环节的探讨,我国一些经济学教科书在论及总生产和市场的一般均衡条件时,使用的是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而在进一步说明开放条件下的总生产和市场均衡时,使用的又是新古典和凯恩斯模型,似乎马克思模型只适用于自给经济,这种认识当然是错误的。

马克思、恩格斯都曾指出,一个经济在其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必然会产生对世界市场的依赖②。 我国的民族工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几近封闭条件下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后,也开始面对国际市场,国民经济也正在由培育型的自给经济转向国际竞争型的开放经济。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开放条件下的马克思再生产模型,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的目标是将对外贸易引入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模型,使这一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本文试图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在国内资源配置主要由国际竞争决定的情况下,国内市场如何实现均衡;(2)在两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而开放又引起资源在部门间大规模转移时,如何避免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总资本的损失;(3)在存在贸易利益和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社会再生产和国内市场如何保持平衡。

二、开放的简单再生产模型

我们的分析从开放的简单再生产开始。为此,需要对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模型作一回顾。

假定不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投入要素和产品的价格始终等于价值;没有积累、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在这些假定下,一个自给经济的总资本再生产模型如下:

其中参数K和S'分别代表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 其他符号及等式的含义已为大家所熟知,故不再赘述。这一模型可用图1表示。

图1.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模型

图1中以O[,1]为原点的坐标表示生产资料部类或Ⅰ部类的投入与产出,以O[,2]为原点的坐标表示消费资料部类即Ⅱ部类的投入与产出。 框图的长边代表该经济当年可支配的生产资料Pm或不变资本价值总量,短边代表当年可支配的活劳动总量L,它是可变资本V的函数。另一方面,框图的长边又代表了总产出中的不变资本价值,以及第二年市场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短边则代表了总商品中的新价值,包括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以及第二年市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直线O[,1]K和O[,2]K可称为资本投入线,线上各点代表既定的资本投入水平。因其斜率为资本构成的倒数,又可称为资本构成线,方程(4)为该直线的一般表达式。 直线O[,1]Y和O[,2]Y可称为资本产出线。由资本投入线与资本产出线的关系可知不变资本的边际产出率为1,边际增值率为零,而可变资本的边际产出率为(1+S'),其中S'为剩余价值率,也是V的边际增值率。 资本产出线的斜率为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两种劳动的投入之比,同时又是新价值与转移价值之比,因此又可称为劳动构成线或价值构成线。由方程(4)和图1可知其一般表达式为

N=C(1+S')/K

在图1中,我们假定两部类的k值均为4,S'值均为100%,则V =C/4,N=2C/4,两部类的资本产出线的斜率相同,且与对角线O[,1]O[,2]重合。

然而,V/C=1/4和N/C=1/2反映的只是该经济中等技术水平的企业或大多数企业的状况。事实上一个经济的各个部类都是由优、中、劣三类企业组成,每类企业都有自己的可变资本——不变资本组合系数和活劳动——物化劳动组合系数。在图1中,

这种技术水平上的差别反映了企业投资时间的先后和投资资本的大小,企业经营者自己不能随意选择自己的要素(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组合比例。因此,在一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只有一个固定的社会平均要素组合系数,即使取消技术在时间上不发生变化的假定也是如此。因为技术变化改变的只是各时期平均组合系数的值,而不是各个特定时期的某一组合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的客观必然性。

在图1中,因部门组合系数固定不变,所以要想取得最大产出, 资源(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两部类的配置只能在对角线O[,1]O[,2]上进行,O[,1]O[,2]线上的任一点都是最大产出点。然而最大产出并非一定是均衡产出。在图1中,只有Y点才既是最大的同时也是均衡的产出。在这点上有:

由此可证Y为均衡的最大产出。

这里还需对图中的对角线Y[,1]Y[,2]作一说明。它实际上是一等价值线。因为活劳动的单位是根据它在生产中形成单位价值的量来确定的,故活劳动与不变资本的替代率为1。平行于Y[,1]Y[,2]可划出无数等价值线,但Y[,1]Y[,2]这一等价值线有其特殊性,因为在这一等价值线上有:

下面我们转向对开放经济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开放经济的特征是其社会再生产处于内在的不平衡中。这在不考虑固定资本的特殊流通时有两种表现:一是同一部类的商品结构不平衡,一些生产过多,一些不足;二是两个部类间的结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本身往往是对外贸易的产物,在短期内只能通过对外贸易来调整。

开放的简单再生产模型包括总生产结构、市场供求结构和市场均衡条件的三组公式。生产结构仍如公式(1),后两组公式如下:

在图2(b)中,资源配置随市场开放由(Y)点移至Y点。Y 在D[,1]D[,2]线左下方表明Ⅰ部类生产不足而Ⅱ部类生产过剩。在Ⅱ部类出口了价值x[,2]的消费资料和Ⅰ部类进口了m[,1]的生产资料后,市场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给由Y分别被调整到W[,1]和W[,2]。 因为

图2.开放条件下的国内市场均衡(简单再生产)

在这里有必要对均衡的含义作一简单说明。显然,进出口平衡只是经济均衡必要的而非充分的条件。如果进出口在大大低于必要值的水平上平衡,本国净出口部门的再生产就会受严重影响;而进出口在大大高于必要值的水平上平衡,本国短缺部门的再生产又会受严重影响。尽管抽象地说,开放条件下国内各部门的生产规模会受其国际竞争力调节,各部门的扩张或萎缩是优胜劣汰的结果,然而市场的自发性和外国倾销也可能造成本国出口部门的出口及相应的进口部门的进口大量增加。一个出口服装进口机电设备的经济,短期内出口的急剧增加,很可能同时伴随着机电设备进口的大量增加和国内机电部门的急剧萎缩。而这并非必然系本国机电产品价格昂贵所致,缺乏信息和外国倾销也可能使这种情况发生。因而出口大量增加并非像出口导向论者所称的那样对一国的经济必然是好事。如果没有相应的进口来平衡,这会导致国内生产补偿不足或投资不足,以及内需市场发展的停滞。如果有相应的进口来平衡,国内与国外商品竞争的产业又会受到冲击,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很可能对本国总体产业结构的升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之,能不断取得最大产出的经济必然是能不断保持市场均衡的经济。然而,尽管市场均衡的尺度是客观的,但在自发条件下又并非是各单个企业和商人所能认识的。因此,实际的生产、贸易总是表现为围绕这一尺度不断波动的过程。

三、开放经济的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意味着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必须用于积累。设i 为积累率;a和b分别为总资本K的不变资本系数(C/K)和可变资本系数(V/K);α和β分别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追加额与剩余价值之比,α=a·i,β=b·i;G为剩余价值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即非工资消费金。

以上略去了表示生产结构的公式,因为该公式各因素一如简单再生产,只是多了一数量限制,即必须有C[,2]大于V[,1]加S[,1]。扩大再生产经济的生产模型可用图3表示。

在图3中,我们仍假定两部类的剩余价值率相同, 但已放弃了Ⅰ、Ⅱ部类资本有机构成也相同的假定,而假定其分别为4:1和2:1。这样,两部类的劳动构成线的方程也发生变化,O[,1]Y和O[,2]Y不再与对角线O[,1]O[,2]重合,而是交于Y点。 这表明在各部类活劳动—物化劳动组合系数不同且固定不变情况下,除非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总量和可变资本总量是可调节的,否则一个经济不仅只有唯一的均衡产出,而且只有唯一的最大产出,社会资源只能在两部类劳动构成线的交点配置。从图中等产出线Y[,1]Y[,2]穿过O[,2]C线可看出O[,2]C[,2]小于O[,1]N[,1],而这正是再生产扩大的条件。

假定Ⅰ、Ⅱ部类分别以50%和20%的积累率再分配其剩余价值率,则图3(见下页)中的产出结构就会转形如图4(见下页)中的市场供求结构。其中Z为总消费金,包括工资消费金V[*]和非工资消费金G,它形成市场消费需求D[,2];C[*]为生产基金,形成市场生产资料需求D[,1];Y[,1]和Y[,2]则分别代表市场上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两种商品的供给。因为Y[,1]与O[,1]C[*]、Y[,2]与O[,2][*]C[*]均在同一等值线D[,1]D[,2]上,所以该市场各种的供求均相等。

图3.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模型的产出结构

图4.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模型的市场结构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市场能否均衡主要取决于生产时的资源配置。以上分析表明,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要实现市场均衡,不仅要求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要求剩余价值合理分配。积累率过低,总消费金O[,1]Z就会大于Ⅱ部类总产品Y[,2](C[,2][*]+Z[,2]);积累率过高,总生产基金O[,1]C就会大于Ⅰ部类总产品Y[,1](C[,1][*]+Z[,1])。图3的C-(Y[,2])与图4的N-Z等值,均为当年两部类新价值产品之和大于当年Ⅱ部类产品部分,而图3中的Y[,1]-C与图4中的C[*]-C部分则代表当年Ⅰ部类产品价值大于当年两部类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部分。显然,均衡的积累要求N-Z或C-Y[,2]全部转化为第二年的追加生产基金△C,即要求N-Z等于C[*]-C。

现在我们开始分析开放经济的扩大再生产。

图5 (见下页)描绘了开放经济引起的两种方向相反的资源转移情况,以及这种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资源有效利用问题。

(a)Ⅰ部类扩张型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形

(b)Ⅱ部类扩张型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形

图5.经济开放与产业结构变化

在图5(b)中,开放后的国际竞争使该经济Ⅰ部类价值为K[,1]-K[,1]′的资本从Ⅰ部类流向Ⅱ部类。由于Ⅱ部类资本构成较低,故这种转移会使社会总资本中可变资本所占比例增加。然而,如严格坚持劳动力价值不变从而工人的实际工资也不变这一假定,则社会总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总量在Ⅱ部类总产品中归两部类工人消费的数量已定时不会改变,在实物比例不变时改变价值比例只会造成供给缺口。由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值为100%可知,在图5(b)展示的经济中, 可供工人消费的生活品价值为:

2.提高积累率。这同样只适用于Ⅱ部类扩张型经济。通过减少非工资消费金,就可增加可变资本量,从而使闲置生产资料C[,1]′-C[,1]″得到利用。

3.引进外资。在(a)图反映的情况中, 价值为C[,2]′-C[,2]″加1/2[C[,2]′-C[,2]″]的闲置资本在实物上为消费品,因此可全部用于可变资本。投资于Ⅱ部类,可利用两倍于此的外资;投资于Ⅰ部类,则可利用4倍于此的外资。在(b)图中的Ⅱ部类扩张型经济中,用外资作可变资本则可使该经济闲置生产资料得到利用。这些外债要靠未来剩余价值偿还。若其他条件不变,这会提高未来积累率,因此这种方式本质上仍属于提高积累率的方式。

4.调整产品的使用价值。如在Ⅰ部类扩张型经济中将价值C[,2]′-C[,2]″的消费资料改作生产资料, 在Ⅱ部类扩张型经济中将闲置生产资料的1/4改作消费资料,就可改变总资本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使所有资源都得到利用。如这种改变在技术上不可行,则调整还可利用对外贸易方式进行。

假定剩余价值率、资本构成和积累率都不变,以上两种经济都通过对外贸易来调整资源结构,则当年两种经济的投入与产出将如图6(a)(b)两图的实线部分。从图示关于调整前后资源结构的对比中, 我们看到在总资源结构调整后,Ⅰ部类扩张型经济的总不变资本因总生产资料量的增加而增加,由O[,1](C)增至O[,1]C;总可变资本则因用于交换劳动力的消费资料量减少而减少,由1/2O[,1](N)增至1/2O[,1]N。而Ⅱ部类扩张型经济的资本结构则发生相反变化,总不变资本减少,由O[,1](C)减至O[,1]C,总可变资本增加,由O[,1](N)减至O[,1]N。现在两种经济的总资源结构已与两种经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需要相适应,全部资本都可投入再生产,并分别生产出一个总商品,即(a)、(b)两图实线部分的O[,1]Y[,1]加O[,2]Y[,2]。

图6.资源转移后的生产结构

然而,与产业结构如不变化本应获得的总商品相比较,尽管两种经济的社会总资本都被再生产出来了,其总商品价值量却发生了变化。在图(a)中,总产出价值由于N(新价值)的减少量大于C(不变资本)的增加量而减少;在图(b)中,总产出价值却因N的增加量大于C 的减少量而增加了。这是改变总资本中两种边际产出不同的资本的比例必然导致的结果。由δY/δC=1,δY/δV=1+S',得产出方程

不言而喻,当△C和△V绝对值相等但正负相反时,若△V为正值,总商品价值Y必增加;若△V为负值,Y必减少。然而,如将上述分析的基础由价值论改变为生产价格论,则虽然产业结构还会变化,会引起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总构成的调整,但却不会引起产值变化。因为按照生产价格理论,C和V的边际产出相同,等量资本不论其结构如何,所带来的产出相同。

由V为就业的函数还可推定:如其他条件不变, Ⅰ部类扩张型经济必因社会总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引致就业减少,而Ⅱ部类扩张型经济却会因社会总资本有机构成下降而获得就业的增加。

假定两部类的积累率均为50%,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再分配剩余价值后图6所示两种产出结构就将转形为图7由实线部分展示的两种市场结构:

图7.对外贸易前的国内非均衡市场结构

借助图7中的等价值线,可充分揭示图6所示两种产出的非均衡性。在图7(a)中,市场总生产资料需求为O[,1]C[*],而总供给却为O[,1]Y[,1];市场总消费资料需求为O[,1]Z或O[,2][*]D[,2],而供给却为O[,2][*]Y[,2],分别存在Y[,1]-C[*]的过剩和Y[,2]-D[,2]的不足。而在图7(b)中,又分别存在Y[,2]-D[,2]的消费资料供给过剩和Y[,1]-C[*]的生产资料供给不足。显然这种市场失衡只能通过对外贸易来纠正。根据等价值线斜率为1 的性质,很容易证明在两种经济中一种经济商品的供给缺口在价值上恰等于另一种经济商品的供给剩余。因此,市场平衡可简单地通过出口过剩商品、进口等值的短缺商品来取得。经对外贸易调整后的市场结构如图8所示。

图8 开放条件下的国内市场均衡

(扩大再生产)

以上表明,在本节分析中遇到的困难主要不是由在模型中增加积累这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由放弃两部类资本构成相同这一假定引起的。由此产生了如何在资源转移的同时有效利用资本的问题。这里的分析高度简单化了,实际中问题要复杂得多。困难不仅发生在如何调整总资源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两种要素的结构上,总生产资料本身也有个结构变化问题,因为实际上生产资料在两部类间并非都具有通用性。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必然是随部门内生产资料更新而进行的一个缓慢过程。所以,当开放首先引起市场结构变化、进而要求生产结构变化时,除非资本转移的要求能与资本转移的条件相一致,否则必然引起本国劣势产业急剧萎缩,同时本国优势产业又无法得到足够扩张。只有在本国优势产业在国内的扩张已超出国内市场的限度时,开放的正效应才会大于其负效应。

其实,在由国际竞争引起的结构变化中,如何避免社会总资本损失,是每一种经济在开放后都会不断遇到的问题,因为在各国的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速度不同、新的支配性产业不断产生的条件下,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对比是在不断变化的。只有那些能有效地扩展本国当前和未来优势产业的国家,才能在生产结构和资源结构的调整上取得主动权。然而,一个国家很难在其出口对象国的经济陷入混乱时仍保持良好的状态。这些问题属于全球社会再生产和全球市场均衡问题,本文不拟对其作进一步阐述。

四、贸易利益与开放经济的社会再生产

本节分析贸易利益对一国社会再生产的影响。

两国间的贸易,撇开贸易商和货币经营商的中介作用,属于一般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就它只引起商品价值的形式变换来说,在现象纯粹地进行的情况下,就只引起等价物的交换”③。然而, 支配国内商品交换的规律在被应用到国际间的交换时,就会发生变化。在国际市场上,一国可长期地使其商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这将在下一节中予以论述。在本节中,我们撇开贸易双方是否按价值出售其商品的问题,只考虑贸易给双方带来的实物利益对双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就使用价值看,在完全是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贸易能给双方带来两点使用价值上的好处:(1)双方让渡了本国的过剩商品,得到了短缺商品;(2)在贸易导致国际分工的场合,双方把本国资源集中用于本国的优势产业,必会使两国的总体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获得人均财富增加的好处。

增加的使用价值可用作消费,也可用作生产。在这两种情况下,一国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会受到什么影响呢?首先让我们观察图9 所示的两种情况。为方便起见,我们把(a)图反映的经济称为A国,把(b)图反映的经济称为B国。与图8比较,图9 中只是分别增加了两条等价线或贸易条件线TT和T'T'。该等价线实际上代表了生产资料q[,1]和消费资料q[,2]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该交换比例线与代表国内交换比例的曲线W[,1]W[,2]不同,说明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不同。(a)(b)两图中W[,1]W[,2]线斜率为1,TT线或贸易条件线斜率分别为0.67和1.5,表明A 国按本国价值计算值1元(国际货币,下同)的Ⅰ部类商品q[,1],在国际市场上或在B国可换回在A国值1.5元的Ⅱ部类商品q[,2];而在B国值1元的Ⅱ部类商品q[,2],在国际市场上或在A国可换回在B国值1.5元的Ⅰ部类商品q[,1]。这样,A、 B两国如按(a)(b)两图中的贸易条件线交换,A 国只需出口x[,1]′量的q[,1],B国只需出口x[,2]′量的q[,2],就分别可进口m[,2]量的q[,2]和m[,1]量的q[,1], 使本国进口部门的需要得到满足。因此,这种交换能为A、B两国分别带来△Z[,1]=(x[,1]-x[,1]′)和△C[,2]=(x[,2]-x[,2]′)的贸易利益。对这些贸易盈余,一国可直接地或通过贸易将其转化为消费资料后再将它们消费掉,但这样一来,社会总物质生产规模虽然不受影响,社会总资本却要减少,不能全部被再生产出来。因此,要使社会再生产同时表现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代表贸易盈余的那部分资本价值△Z[,1]和△C[,2]就必须被投入再生产。而这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一是在不改变积累率的条件下,A 国按一定比例将△Z[,1]中的一部分通过贸易转化为可雇佣劳动力的消费资料即可变资本,使之与余下部分结合;B国同样也按此法将△C[,2]转化为按一定比例组合的两种生产要素,这样贸易盈余就会作为资本被再生产出来。其二是提高积累率。A 国直接用全部△Z[,1]作不变资本,B国通过贸易将△x[,2]转化为不变资本, 然后用减少非工资消费的办法来为该不变资本筹措配对的可变资本,就可在下一年度的生产中将△Z[,1]和△C[,2]作为资本再生产出来,并使总资本因积累率提高而获得更大增加。

图9. 贸易利益与开放经济的总资本再生产

五、国际价值规律与开放经济的再生产

支配国际贸易的规律为国际价值规律。开放经济的社会再生产既然以对外贸易为前提,就不能不受国际价值规律的影响。

假定有A、B、C三国。其中A、C两国的经济有同质性, 即两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当,社会总资本有机构成相同;而A、B两国的经济却不具同质性,B国总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大大低于A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A国在Ⅰ部类商品q[,1]的生产上有优势,C国在Ⅱ部类商品q[,2]的生产上有优势,则两国通过国际分工能获得使用价值增加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绝对利益。但常常被忽略了的一点是:以绝对利益为前提的贸易必然建立在等价交换基础上,即建立在A、C两国1 单位劳动有相同的国际价值的基础上。因为这种绝对优势可使A、C两国在对方市场上即使按价值出售自己的商品,也能取得竞争优势。例如,假定A国1单位的劳动生产价值1元的1单位q[,1]、在B国市场上价值1.5元,而B国1单位的劳动生产价值1元的1单位q[,2]、在A国市场上价值1.5元。不言而喻,双方不需降低自己优势商品的价格,就能在对方市场上占有竞争优势。总之,在两个经济有同质性的国家之间,两国同一单位的劳动具有相同的价值,支配两国贸易的规律也就是支配国内商品流通的规律。

但A、B(或C、B)两国间的贸易却与此不同。B 国在Ⅰ部类商品q[,1]和Ⅱ部类商品q[,2]的生产上,与A国相比都处于劣势,其出口商品要在A国取得竞争力就不得不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出售,而A 国商品却能因生产费用低而以高于其价值的价格出售。例如,假定在按同一劳动强度标准折算后,同样一单位劳动,在A国可生产1单位q[,1]或1.5单位q[,2],形成1元价值;在B国可生产0.25单位的q[,1]或0.5单位的q[,2],也形成1元价值。 这样, 两种商品在A、B两国内的交换比例分别为:

A国lq[,1]=1.5q[,2]=1元 B国lq[,1]=2q[,2]=4元

如果A国专门生产q[,1],B国专门生产q[,2],然后以

lq[,1]=Pq[,2]1.5

的比例交换,则双方都能获得实物上的好处。如果两国最终以lq[,1]=1.8q[,2]的比例贸易,则A 国可获0.3q[,2]的贸易利益,B国可获0.11q[,1]的贸易利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比较利益。然而,对A国来说, 这一利益是通过高于其商品价值的价格出售其商品获得的;而对B国来说, 则是以低于其商品价值的价格出售其商品而获得的。A国价值1元的1q[,2]其价格由1元上升到1.2元(1.8/1.5),而B国1.8q[,2]的价格却由3.6元(1.8×2)或1.2元(1.8/1.5,按A国价值计算)下降到1元(1.8q[,2]=1元/1q[,1])。

由此可见,贸易利益的基础或支配贸易的规律在A、B两国之间与在A、C两国之间有所不同。在A、C两国之间,决定两种出口商品交换比例的是两国在生产它们时耗费的劳动;而在A、B两国之间,决定交换比例的除了劳动之外还有两国生产效率上的差异。A国在q[,1]的生产效率上是B国的4倍(1q[,1]/0.25)、在q[,2]的生产上是B国的3倍(1.5q[,2]/0.5),使得A 国在与B国交换时,可把其1单位劳动增值3倍以上、4倍以下。

李嘉图最早注意到国际贸易中这种与一般价值规律矛盾的现象。在分析了一个类似的例子(即著名的英、葡两国间的毛呢和葡萄酒的贸易)后,他得出了“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互相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的结论④。 但他却错误地把这一现象归因于资本在国际间的不流动性。马克思在学说史上第一次对此作了科学解释,用社会生产力的国民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来解释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上的变化。他指出:“只要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它们的商品的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程度,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⑤这段话里的“价值”指商品的国内价值,而“出售价格”指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国际价值。例如,A 国1单位q[,1]的价值为1元,或1单位劳动;反映其价值的价格为1.5q[,2],但在世界市场上其价格为1.8q[,2],是其国内价值的1.2倍。这意味着其1 单位劳动在世界市场上将扩大至1.2单位,若与B国比较,则扩大到了3.6 单位;或者反过来说,B国3.6单位劳动在世界市场上只能算1单位劳动。

国际价值规律对一国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假定A、B两国的社会总资本和总产出在开放前按同一货币(世界货币)计算的总量如下(每一数字可代表1亿、10亿等货币单位):

其中括弧中的数字代表实物量,一单位货币代表本国一单位劳动。显然两国劳动生产率不同。1单位q[,1]在A国值1元,在B国值4元;1 单位q[,2]在A国值0.67元,在B国值2元。如开放贸易,由于A 国两种商品的国内价格都低于B国,A国商品势必会大量涌入B国,造成B国生产的全面萎缩和贸易赤字,从而迫使B币贬值。假定B国已预见到这种情况,在开放贸易的同时即宣布本币贬值,将B国与世界货币原1:1的汇率下调为3:1。 这样,按新汇率用世界货币计算的B国社会总资本和总产出将如下:

尽管B国按本币计算的总资本和总产出未变, 总生产和总产出的实物规模也未变,但按世界货币计算的总资本和总产出却大大下降了,同时商品的国际价格也大大下降了。1q[,1]的价格由4元降为1.3元,1q[,2]的价格由2元降为0.67元。虽然在q[,1]上B国仍高于A国,尚无国际竞争力, 但在q[,2]上其价格已与A国相同。如果B国再以低于0.67元的价格在国际上出售q[,2],就能有效地与A国竞争。

假定在货币贬值的同时,B国有价值1000 的资本从Ⅰ部类转移到Ⅱ部类,则当年形成的社会总产出就不是如等式(16), 而是如等式(17):

由1q[,1]在A国值1元,在B国值1.3元;1q[,2]在A、B两国均值0.67元,得:

414元=618q[,2](A、B两国)=414q[,1](A国)或318q[,1](B国)

而B国Ⅱ部类企业为与A国Ⅱ部类企业竞争,不得不为A 国q[,1]支付更高的价格。假定这个价格是每单位q[,1]为1.2元,则B国用414元在A 国可购买345单位q[,1]。这样,B国实际上是用618q[,2]交换A国345q[,1],A国1q[,1]值B国1.8q[,2]。结果是(1)从商品的一般价值规律看,A国是高价出售商品,反过来说B国是低价出售其商品;(2)但从国际价值规律来看,两国间又是等价交换,是414元的q[,1]与414元的q[,2]的交换;(3)双方都获得使用价值的好处。A国获得69单位的q[,1]实物盈余,B国也获得27单位超额q[,1],双方的实物生产规模都可进一步扩大。但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比B 国更落后的国家一方面不得不以更大的幅度使其劳动贬值,另一方面又只能按上述比率进行国际贸易,则本国货币贬值仅能对其社会再生产起保护作用。

总之,一个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开放市场后,为防止本国社会再生产因进口的大量涌入而遭受破坏,需要不断调节其货币与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使之反映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这种调节经常表现为落后国家的货币贬值。对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贬值除使本国社会总资本按主要发达国家货币计算减少外,对实际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并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反而还会使这些国家因此获得贸易上的比较利益,使本国实际社会再生产的规模扩大。但对更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贬值的主要效应是避免本国社会再生产遭受更大破坏。

六、结论

从本文的分析中可得出如下结论:

1.在开放条件下,由于国际竞争以及由此引起的资本部门间的运动,一国完全靠国内两部类生产就能满足本部类总资本再生产的需要,只能是一种极其偶然的现象。因此,一般而言,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或国外供给与需求是使国内两部类相互交换的价值关系取得平衡的一个必要条件。

2.对必须借助国外市场来实现总资本再生产的国家来说,一类商品的净进口等于另一类商品的净出口只是总资本再生产和国内市场均衡的一个必要条件。社会总产品在这类国家实现其价值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本国产品过剩部类提供给本国和外国的对应部类的商品等于本国和外国对应部类向本国过剩部类提供的商品。

3.就一个国家必须用出口来支付进口这点来说,进口依赖出口;但另一方面,进口又为出口规定了限度。实际出口如超过支付必要进口所需水平,就会扰乱国内市场。

4.在两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别的国家之间,国际分工使双方再生产的实物规模扩大。但两国的交换从一般价值规律的角度观察,却是不等价交换,因为发达国家的劳动会表现为一个较大的价值或较多的国际货币。然而这却符合国际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上,决定商品国际价值的是发达国家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生产力差异。在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落后国家的劳动从而货币价值必然相对于发达国家贬值,使其代表同一劳动时间的货币单位与发达国家代表同一劳动时间的货币单位相比,表现为一个低得多的国际价值。两国货币的汇率即两国劳动形成国际价值的能力必然随两国总体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可抑制效率较高的国家的出口,并通过抑制进口和刺激出口保护甚至促进效率较低的国家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这一原理可解释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货币不断贬值、社会生产却迅速发展这一现象,也可解释最近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难以解释的美元对日元和马克不断贬值、美国经济反而保持增长势头的现象。

注释:

①《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28—529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58页、第21卷第422页。

③《资本论》第1卷,第180页。

④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2页。

⑤《资本论》第1卷,第614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论开放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_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