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增长点_图书馆论文

价值观: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增长点_图书馆论文

价值观:图书馆学研究新的增长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学论文,增长点论文,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图书馆学这面旗帜曾充满诱惑,吸引过无数才俊为之殚精竭虑,使玄奥枯燥的书斋之地几度门庭若市。但世事嬗变,岁月荏苒,延续已久的“显学”眼下早已今非昔比。在出版的研究成果难得有业外人士问津,开设的图书馆学课程听众寥寥之后,图书馆学的研究者们只好纷纷从各自的领域撤离。图书馆学研究究竟向何处去?这显然已成为问题。

问题的产生无疑有其必然性,概括地来看,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是图书馆学研究成果令人失望。虽然图书馆学自产生以来,多少博学的思想家们写下过堆积如山的图书馆学论著,可是“图书馆学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个谜,即便是有关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也并未见有多少令人信服的意义。而那些对理论感兴趣的人,希图通过阅读图书馆学著作来解决令人困惑的图书馆学的价值问题,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一部部既完整又高深的专著出版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片沉寂和冷落,有创见的少,平庸的多。那些没多大意思的专著确实耗费了人们不少精力和聪明才智。”(注:韩继章.回顾·反思·自我超越——关于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对话.图书馆,1996,(1):1)诚然,不能将之归咎为是图书馆学研究者们普遍缺乏敬业精神。 事实上,许多从事或支持图书馆学研究的人,更多的经验是关于图书馆学浩如烟海的理论和高谈阔论,这并不能有效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创造,也不能代替对图书馆现象的直接借鉴或改造。这样,当图书馆学研究者们最终不得不以退为进地承认图书馆学是为图书馆学自身而存在时,那么,对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总体意义产生怀疑,也就为期不远了。

导致图书馆学走向衰落的第二个原因,是图书馆现象在今天的生活中似乎渐趋贫乏。以往被看作是知识殿堂的图书馆,如今已是“患了‘白象症’”(注:王波,张建平.图书馆的“白象症”探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4,(2):3)的“瘦死的骆驼”(注:徐宁.北京图书馆:瘦死的骆驼.光明日报,1993—06—28(2))。在我国,“各地雨后春笋般的读书社、剪报公司、信息中心,以其更专业化的创办宗旨,拥有最新的资料,开展更快捷周到的服务,采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和技术处理,正在吸引属于图书馆读者群中相当多的重点读者,提供图书馆也可提供的服务,从而取代了图书馆的部分功能。它们与图书馆之间的竞争,对图书馆的生存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注:初景利.图书馆的生存挑战与变革.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1):86)。在西方,80年代中期起以兰开斯特为代表的“图书馆消亡论”一直烟云未散,以至于连拥有4个研究图书馆,81 个分馆的纽约公共图书馆都发出了关门警告(注:初景利.图书馆的生存挑战与变革.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1):86)。综观中西方图书馆的现实,虽然图书馆在整体上还没有沦落到四面楚歌的地步,但已是危机四伏,进入了一个图书馆自创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尴尬境地。随着21世纪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使图书馆学的学科价值受到怀疑的第三大原因,是来自研究队伍的困顿和不思进取。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图书馆队伍已发展到今天拥有几十万人的从业大军,高、中、初级的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亦已趋于合理完善。从图书馆工作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撰文者尚不乏其人,而从图书馆学领域进行学科理论研究者则相对寥寥。一个行业、一门学科,如果连在其中工作的人员都少能从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所预见,有所创新,其行业的影响,其学科价值在社会文化领域中的地位便可想而知了。今天,我们已经有了一整套完备的培养图书馆学人才的教育体系。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都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但是“我们培养出的不少优秀毕业生,到图情部门工作后,真正有作为的并不多,而许多图情部门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却开发不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人才总体素质和知识结构均不能完全胜任”(注:谢阳群.试论我国图情教育的办学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5):36)。又怎能指望他们在理论研究领域能独树一帜,占有一席之地?就是这样一支专业队伍和这样一批科研人员,偏偏还缺乏一位或几位能够统帅三军的领军人物。目前我国国内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有一些,但国际知名者寥寥无几,更遑论在社会文化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知名人士。其学科价值和地位,如何能让人信服?

对于身处世纪之交的当代图书馆学家以及图书馆学的研究者们,是否只能扮演牧师的角色,为逐渐走向“衰落”的图书馆学举行一场送别仪式呢?和图书馆界的许多同仁一样,我认为目前已陷入困境和受到黄牌警告的并非图书馆学,而只是一些在图书馆学研究中投机取巧,沽名钓誉的行为以及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或走火入魔一意孤行的做法。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门学科,要想获得长足发展,都必须给人类生活带来明显的益处,图书馆学同样也无法例外。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为了公平地评估图书馆学这门学科的意义,社会有必要改变其一贯的那种急功近利的态度,不能要求它直接地参与人们的实际生存活动,否则,不仅图书馆学,其他各门学科都会因此而受到责备。因为对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言,所有这些高级形态的人类智慧形式,多少都是一种奢侈。它们首先满足的是人类的求知欲。恰如古希腊特尔斐城阿波罗神庙里的那句著名铭文所示:求知是人类的命运!在我们的前方,是最终将使社会的实践和科学的解释融为一体的人类的自我认识。正是这种一以贯之的自我认识的驱动力,构成了一部人类文明史,使人拥有了区别于其他生命现象的独特本色,不言而喻,人类高级智慧活动乃是由于为这一生命需求提供了方便而拥有意义。对于这一最高目的,各项研究行为自身的目标有时倒显得并不那么迫切。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事例是:物理科学的目的之一是精确地描绘物质世界,而20世纪物理学的成就之一却在于证明了这一目的是一时难以实现的。这一结果之所以成为现代理论物理学的荣誉,而不是相反为这门学科的前途蒙上阴影,就在于它对于人类整体的自我认识是不可或缺的。

由此可见,“图书馆学何以存在”的问题的症结,在于图书馆学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图书馆学的繁荣,永远依赖于图书馆的存在。对于我们今天的时代,一部图书馆学发展史反复向我们表明,要满足这种现实有多么困难。记得当代日本文化名人今道有信说过:“只要我们眺望美丽的山河,我们就会沉浸在希望之中,就会为人类的伟大而感动。”这些似乎更适合于过去的岁月。今天的现实是:享乐主义蔚然成风,欲望的气球纷纷飘起;霓虹闪烁,歌舞升平;豪华而俗气的酒楼饭馆正在蚕食绿色的田野和喧嚣的街市;日趋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利益磨擦,渐渐消蚀了人们欣赏求知的闲情逸致。面对这样一派景象,你会情不自禁地怀疑:图书馆学是否会像那些渐渐远去的帆点,成为一道将要一去不返的风景?

其实不然,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图书馆学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除非人类有朝一日返祖归宗地退回到茹毛饮血的动物世界;否则,图书馆就不会毫无踪迹地从我们的文化生活中消失。当然,要向人们表明,所有这些陈述并非只是一些图书馆学思辨的发烧友的私人信念,而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公理”。“价值观”的提出,就在于可以寻求到一个图书馆学研究的“新的增长点”,希冀引起图书馆界同仁的关注和重视。

图书馆学研究价值观的出发点,是要从研究的角度认识图书馆人的自我价值。在当今时代,社会的各行各业,人才辈出,群“星”闪耀,各领风骚些许年。唯独我们图书馆界似乎只有江西庐山图书馆馆长徐效钢还有一些影响(注:徐效钢先进事迹报告会.图书馆杂志,1990,(3):1)。徐效钢于1969年参军,在部队时为了抢救国家财产, 全身被化学药品和烈火烧伤达80%以上,丧失了工作能力,生活也不能自理。他不愿终生由国家赡养,以一个残疾之躯继续为人民工作。来到江西庐山图书馆后,凭着一种顽强的精神毅力,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从一个图书馆的看门人锻炼成为一个图书馆的行家里手,一个出色的图书馆馆长,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超凡的奉献,成为图书馆界唯一的全国劳动模范。我们有许多图书馆工作者,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受重视,没有地位,就是没有认真想过自己曾经付出过多少。在图书馆这个领域,只有敬业奉献,才能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曾经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杜定友先生,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47年如一日,“在社会上混到了相当的地位,认识了不少‘要人’,自己的门生中,飞黄腾达者也不乏其人”。要讲受重视,他“经手的购书费,建筑费,也不知几千万”;要论其业绩,他一生撰写图书86种,论文512篇,近600万字。就是这样一位集馆长、教授、专家、学者为一身的人,在1967年因患急性白血病去世时,箧内仅有50元钱可供丧葬费,别无长物。他实践了自己的宏愿——“我愿做图书馆界的‘黄花岗烈士’”(注:钱亚新,钱亮,钱唐.杜定友先生遗稿文集(初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128)。试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几许事例能如此震撼人心?图书馆人,真该以我们的笔触,深入我们的心灵世界,来营造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图书馆学研究价值观的立足点,是要体现图书馆的自身价值。作为整个社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不仅是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智力源泉和物质条件,而且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智力基础。它是随着人类认识和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知识增长,由书刊文献记载和表现不断曲折上升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图书馆价值的中介性、潜在性、多元性和长远性的特点(注:陈思玲.哲学范畴的图书馆价值浅论.大学图书馆学报,1998,(4):28)。图书馆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这种使命,取决于图书馆人的职业素质,取决于图书馆怎么去做,同时还取决于图书馆学研究能提供多大程度的理论的指导。时下的图书馆界研究之风,都热衷于图书馆计算机设备、技术的论证,大有图书馆用上了计算机就是现代化了之势。殊不知,“计算机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技术,……运用了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图书馆不一定就是现代化的图书馆。正如有人可以用计算机这样先进技术去从事算命那样十分落后的事情一样,运用先进技术也是可能办成很落后的图书馆的。”(注:潘永祥,高民.试论信息时代的来临与图书馆的现代化.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2):1 )要真正体现图书馆的自身价值,还是要立足于本质,依靠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机制和人的素质等这些“图书馆智慧”(注:周文骏.迎接图书馆学发展的新时期.图书馆,1998,(1):1)因素,否则无疑是舍本求末。

图书馆学研究价值观的关键点,是要正确认识图书馆事业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争取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树立图书馆形象,以实现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价值。

近年来,图书馆事业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一部调整图书馆事业管理,图书馆读者服务和图书馆内部活动关系,保障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大法——《图书馆法》,已列入“九五”文化立法计划。(注:周小璞.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与今后工作思路——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6):5 )《图书馆法》一旦颁布施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将有法可依,走上以法治馆的轨道。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地位、作用、权利、义务、经费来源、管理体制、人员待遇等方面就有了法律保障。

目前,国内正式出版发行的期刊有8800 多种, 图情类期刊就不下120种,种数仅次于文学类期刊而位居第二。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但其中也有隐忧。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是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这已是图情界的共识。可是,我们的科研论文,“综合”、“交叉”到其他学科期刊发表的微乎其微;我们的图情刊物,刊发其他学科科研文章的则是绝无仅有。是图情界的孤芳自赏,夜郎自大,还是其他学科妄自尊大,不屑一顾,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吗?

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充分利用新闻、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大打“品牌战略”,宣传自己,树立形象,唯有图书馆界仍裹足不前。北京图书馆在《焦点访谈》曝光;武汉某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近一年仅有几十名社会读者到馆在报刊披露;某某图书馆失窃,损毁书刊被媒体报道,诸如此类的事件只能造成不利于图书馆形象的负面影响,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份我们自己的《中国图书馆报》呢?图书馆的“形象工程”建设,也该提上议事日程了。(注:田克俭,顾玉青.试论图书馆形象建设.大学图书馆学报,1998,(4):41)

非常欣喜地读到周文骏先生的《迎接图书馆学发展的新时期》一文,就让我以周先生高屋建瓴式的预见,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历史正将图书馆事业推进到这样一个境界: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信息时代’正引导着图书馆学发展进入‘图书馆科学技术’的新时期。图书馆的作用、地位、任务和性质,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任何时代,任何阶段都不会过时,只有在这些问题上不断进取,有所作为,才能比较深刻地认识并自觉地把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提高工作方法,技术应用和科学管理的水平。”(注:周文骏.迎接图书馆学发展的新时期.图书馆,1998,(1):1)

标签:;  ;  ;  

价值观: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增长点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