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的实践应用论文_汤恺南

信息化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的实践应用论文_汤恺南

南京市能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设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我们必须要对建设工程进行检测。当前信息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到建设工程检测当中,促进了建设工程检测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工程;检测管理

1 检验技术概况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对建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了,相应的施工检验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要求也随之增高。现代化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要求能够全面、有效、科学、经济的完成建筑质量控制工作,显然传统的检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了。传统检测技术包括了人工目测法、超声波法、声发射法以及X射线法等,这样的检测技术要不是检测的不够全面,要不就是会对建筑结构造成局部损伤,而且难以检测出来对建筑整体的结构是否出现了退化、损坏、松动等情况,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建设需求。

1.1整体结构检测

整体结构检测是能够满足现代化建设的检测方法,包括了位移观测、沉降观测、震动观测和裂缝观测等。整体结构检测需要考虑到每一个建筑的所有相关参数,而且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还会对实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将实际因素考虑在内的综合检测法。无损检测需要和健康监测理念相结合,和现代发展先进测量仪器的要求也是密不可分的。如GPS定位检测技术应用在大型工程质量控制以及监控,实时反馈、自动反应等技术优势在现代化建设领域逐步得到工程人重视,是满足现代化建设检测技术中的一种。整体检测技术的监测分为空间域法、时域法、模态域法以及频域法四种监测方法。在实际监测中往往会将其中二到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比如讲模态测试数据和静载测试数据结合诊断,能更精确更有效的对建筑进行检测和评估的工作,并且能够互相克服检测法中存在的不足点,适应复杂的损伤检测。

1.2结构性能检测

结构性能检测是建筑整体结构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可靠性检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检测建筑相关构件到整体构件,从检测结构材料到结构性能,从检测结构力学到结构构造措施,从检测结构测量精度到整体结构构件位置,从检测结构构件损坏情况到结构构件老化等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十分严谨细致的检测性活动,对质量控制的要求十分高。

(1)混凝土结构检测。在建筑结构检测中,对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检测技术一直随着时代发展在进步,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混凝土结构检测可分为局部破损结构检测和非破损结构检测。非破损结构检测具有可连续性、大面积检测、适用性强、不破坏结构等优势,与传统破坏实验相比,能在不破坏建筑构件的前提下获得内部孔洞、不均匀性、是否松动等相关检测参数,所以,在混凝土结构检测的检测方法选取中一般都会使用非破损结构检测技术。目前,对于混凝土结构的非破损结构检测技术主要有超声法和回弹法两种,并且常常将这两种技术结合使用。对混凝土结构、强度、性能进行一系列检测,对混凝土结构质量进行控制。混凝土结构非破损结构检测法还有电磁法、超声法和雷达法,相关设备要求较高。

(2)砌筑结构检测。砌筑结构检测技术和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相比发展较慢,检测技术也没有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的先进,但是随着现代化建设对砌筑结构检测的需求水涨船高,该项检测技术在我国有着非常迅速的发展势头,至今,砌筑结构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砌筑结构强度检测分为间接检测法和现场检测法,间接检测法通过检测砂浆和砖的强度,依据现行规范确定砌筑结构的强度。砂浆检测方法包括点荷法、冲击法、回弹法、射钉法和筒压法等。砖检测方法是常规的取样检测法。现场检测法包括了单剪法、推剪法、轴压法、拔出法和扁千斤顶等,直接在墙体上取样检测,但是现场检测法取样困难,结构会受到损伤,一般不使用现场检测法。

(3)钢筋结构检测。钢筋结构虽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占比例没有上述两种结构的大,但是钢筋结构也是建筑结构必不可少的一种建筑结构,钢筋结构检测包括了对如重工业、运输业、化工等的钢筋结构检测,从力学、材料学等方面着手,检测钢筋衔接是否完好、结构是否稳定、内外部是否存在缺陷等等,对相关钢材性能以及参数的分析和选择,对钢筋结构是否造成影响的分析也是钢筋结构检测内容。钢筋检测方法包括渗透法、射线法、超声波法等探测结构损伤。

2 信息化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收样管理

收样管理主要是对客户的样品信息或者送检的样品进行样品等级,并逐步的展开收样统计、收样复核工作。通过收样管理的开展,实现样品的接收、登记、验收和保管。这个过程中,还会对样品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样品的优化统计。样品的检测主要有样品信息、客户信息、委托单位、检测项目以及检测费用等方面。在收样管理中,要有专门的人员协助接受信息,尽可能及时的实现对样品的检测和记录。

2.2试验管理

对样品进行收样管理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的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加强对样品的检测。这个过程可以实现对检测数据的手机和管理,并对检测的信息进行复核。相关的样品试验人员可以通过相关的试验操作实现对样品的检测,进而获取相关的样品信息。

2.3报告管理

报告的管理工作对于正常的开展建设工程检测管理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通过检测实现产品的使用方面的目标,因此,要重视对报告的管理。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报告的审批、打印、查询、管理、签发等方面的内容,为相关的技术工作者实现工作目标提供保障。

2.4管理统计

样品的检测最终要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工作量和业务量进行全面的统计工作,并要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实现对统计的管理。另外,还要重视对内部的管理工作,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任务的分配,实现任务工作量的优化处理方式,进而更好的实现对内部的管理工作。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与内部管理的项目和统计结果相悖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尽可能的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实现资料统计。

2.5业务监督

业务监督工作主要是指对建设工程检测中的数据监管和相关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管,另外还包括对工作人员的监管及对整个检测过程的综合管理情况的监管。对业务进行监督,有利于对内部工作状况有全面的掌握,最高管理者可以实现对内部更好的管理。因此,业务监督工作对于内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作用。

2.6系统维护

信息化的应用对于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的系统维护提供了帮助,包括安全管理和系统管理等方面。可以通过系统的维护,帮助系统管理人员共同实现信息的相关运行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查询、日志资料和跟踪系统等的管理,更好的完成个性化的需求。

3 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通过应用信息化的方式,有助于了解国内检测市场,进一步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实现规范化的检测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加工作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有重要的作用,进而实现在市场竞争中的始终不会被淘汰。

参考文献:

[1]郑穗.浅析信息化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9,(09):137-138.

[2]赵丽芳,刘寒芳,董福生,李磊.建设工程检测的实验室自动化与信息化管理[J].工程质量,2016,34(05):84-87+92.

[3]周燕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方法及效益分析[J].江西建材,2016,(19):298+300.

[4]曹忠红,余金辉,张超.信息化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江西建材,2017,(23):254-255.

[5]钟玉华,贺峥嵘.信息化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建材,2007,(12):80-82.

论文作者:汤恺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  ;  ;  ;  ;  ;  ;  ;  

信息化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的实践应用论文_汤恺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