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疗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现代研究进展论文_柴忠娜

穴位疗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现代研究进展论文_柴忠娜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市 300400

摘要: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中医穴位疗法作为西医疗法的一种重要补充,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的特点,在糖尿病的治疗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深化对穴位疗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认识,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总结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过程中不同穴位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为穴位疗法在后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治疗中提供参照。

关键词:穴位疗法;糖尿病;并发症;研究进展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生物作用受损而导致糖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将会引起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1]。糖尿病病因复杂,一般可分为医患因素和环境因素。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上,目前尚无有效根治的方法。西医治疗糖年病主要为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虽然可以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但是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中医疗法在糖尿病的治疗上已有悠久的历史,为现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其中的穴位疗法目前已经在临床上开始推广应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穴位疗法又可以细分为针刺、灸法、敷贴、穴位注射等一系列具体方法[3-5]。基于此,本文总结了近些年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穴位疗法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进一步对穴位疗法加深认识,为穴位疗法在后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治疗中提供参照。

1 针刺法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有效抑制β细胞凋亡,提高胰岛素细胞受体对葡萄糖的敏感性和对胰岛素的亲和力,促进外周组织对血糖的转化利用,从而达到改善糖代谢紊乱的目的。孙娜等认为糖尿病可以分为胃肠实热证、脾胃气虚证和真元不足证,不同类型的糖尿病临床症状亦不一样,因此在针刺法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辨证论治和循经取穴是关键[6]。

1.1针刺法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并发症,该并发症发病率高达55%-85%,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等。从中医角度其主要病因为阴虚发热,经脉阻塞及经脉失养,因此应进行“活血脉络”,以针刺法刺八脉交会穴,通过促进活络通脉、通行气血,来达到患者四肢麻木、疼痛无力的症状,其治疗有效率可达95.24%。

1.2 针刺法治疗自主神经病变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并发症主要包括胃轻瘫、腹泻、便秘、尿失禁、尿潴留等,针刺法在治疗自主神经病变方面具有明显疗效。以胃轻瘫为例,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胃排空延缓或障碍。薛翠丽应用芒针中脘配三合穴,史庆为等采用胃俞募配穴(胃俞,中脘),徐静以中脘、内关(双)、足三里(双)、天枢(双)、三阴交、太溪、脾俞、胃俞为主穴,金海珍针刺中脘、足三里(双)、内关(双)、公孙(双)、天枢(双)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治疗有效率为85%以上。

2 灸法

灸法治疗糖尿病主要是通过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通过经络传导促进温通气血、通利脉络、扶正祛邪,来达到调节气血,缓解胰岛素抵抗症状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灸法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

吴乃君采取隔姜灸疗法(采用生姜1-1.5 kg,打碎后平铺于患者后背,姜上置艾绒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从而达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7]。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赵永采用“双固一通”(关元、足三里、胰俞)灸法,刘海芳对阴阳两虚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艾灸足三里(双)、太溪(双)、三阴交(双)疗法,刘爱珍应用艾灸局部创面和相关降血糖腧穴(胃脘下俞、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相结合的方法,俞年塘采用艾灸配合推拿的疗法,在治疗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灸法治疗自主神经病变并发症

在治疗自主神经病变并发症方面,黄六妹等以回旋灸、温和灸施灸神阙穴治疗,周建民取气海、关元、中极为主穴配秩边、脾俞、肾俞、阴陵泉、三焦俞、三阴交、太溪行温针灸配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王文学采用秩边、气海、关元、肾俞、脾俞、三焦俞穴位艾灸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敷贴法

敷贴法应用简单方便,安全性高,适用性广,在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越来越广泛。采用敷贴法进行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西药剂量,缓解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对并发症的防治也有积极的作用。

秦慷等将大黄、芒硝、黄芪、当归、冰片制成药饼取神阙穴敷贴来治疗糖尿病患者便秘,治疗有效率为83%;张国等取涌泉穴敷贴吴茱萸、附子、冰片、生姜泥制膏来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治疗有效率为93.7%;黎仁彬选用神阙穴温灸并贴敷贴方药为肉桂、黄连、薄荷和艾绒来治疗糖尿病患者失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是指将药物注射到相关腧穴或特定部位,同时发挥针刺、药物、穴位对经络的协同刺激作用,来达到活血行气、疏通经络的功效的目的。

王燕华在三里穴位注射丹参川芎嗪足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改善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治疗有效率为82.2%;温晓新在取曲池(双)、手三里(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阳陵泉(双)穴位注射红花黄素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治疗有效率为66.7%[8];陈会君在双侧足三里穴注射弥可保来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效果;刘建梁在双侧足三里、上巨虚穴注射腺苷钴胺来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明显缓解了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症状;靳艳萍通过电针与穴位注射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合谷、曲池、脾俞、肾俞、太溪等治疗视网膜病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结语

西医治疗糖尿病主要通过服用降血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虽然可以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但是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中医穴位疗法讲究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穴位疗法通过循经取穴,对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穴位配合,不同的治疗方法,在糖年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崖雪,李晓陵,张帆,等.经针刺原穴干预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情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185-4186.

[2]陈玉,虞梅,任小娟.循环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6,34(3):173-175.

[3]潘立民,素芹.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6,33(3):96-99.

[4]陈震,郑传飞,游元鸿.穴位疗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3):151-154.

[5]憨兰.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17,32(1):46-48.

[6]孙娜,刘慧娟.辨证取穴治疗糖尿病[J].中医学报,2014,4(29):490-491.

[7]吴乃君,刘颖,魏剑芬,等.隔姜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24):24-26.

[8]王燕华.丹参川芎嗪足三里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3):71-72.

论文作者:柴忠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  ;  ;  ;  ;  ;  ;  ;  

穴位疗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现代研究进展论文_柴忠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