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产业的历史研究_科技论文

高校科技产业的历史研究_科技论文

高校科技产业的历史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产业论文,高校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227 (2000)01—0058—08

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二十多年来,高校科技产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方兴未艾,成绩斐然。然而,人们对高校科技产业的认识并不一致,特别是在实践中碰到问题的时候,往往缺少强有力的理论的支持。并且许多问题的争论最终都归结到一个基本问题上:高校科技产业究竟是高等学校为了缓解当前高校办学经费紧张所为,还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趋?从历史的角度对国际范围内的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发展轨迹作一考察,对我们理解这个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一、从学术象牙塔的科学研究到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开发

高等学校科技产业的前身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产业,是随着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纵观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高等学校的科技产业(包括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从学术象牙塔到产学研结合的流变。

(一)19世纪以前象牙塔中的大学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高等教育是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提高的结果。在人类历史上,奴隶社会出现高等教育的雏形,我国殷商时代的“西学”、“西雍”和“泮宫”,就是类似于现代高等学校的机构。奴隶社会后期,随着最早的古代高等学校的出现,初始形态的自发的个体科研活动也开始萌芽了,当然,这种科研是自然而然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的。

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兴起于封建社会。战国时期齐国设立的“稷下学宫”,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由政府设立的高等学校,在那里传授学问与研究学问混为一体。而汉朝的太学,则可谓是一种比较正规的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要内容的大学。唐朝时,我国封建社会的高等学校有很大的发展,分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并且是教学与研究这两项职能尚未得到分化。我国唐代以后,从北宋到清代的书院,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学校,其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难分难解,成为当时的教育中心和学术活动中心。自然,我国古代的高等学校,虽说也开始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但一来是分散的个体研究,二来是“纯思辨”的理论研究,因此科研在高等学校里没有明确的地位,也没有成为学校的职能,只不过是为教学服务的附属活动而已。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中的广泛兴趣,是在近代科学的创立过程中,随着自然哲学研究的深化和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而开始的。12世纪到13世纪,随着近代大学在欧洲的萌芽,科学研究之风也在大学普遍兴起。在中世纪的大学里,许多学者既教书又从事科研活动。尽管这种科研活动是由教师个人自发进行,无组织且分散的,但已初步地从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向自然科学领域发展,为15世纪以后的近代科学技术时期大学科研的广泛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5世纪初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广泛兴起,不但使中世纪后期建立的大学获得了新的发展,而且还建立了许多新的近代大学。如英国的爱丁堡大学,法国的莱比锡大学、慕尼黑大学等等,可谓是继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之后的新兴大学。这些新的近代大学大都设立有自然科学学科,许多科学家都在大学里从事科学研究,并自发地组织一系列进行学术交流的科学团体,实验研究也开始成为高等学校科研的重要方法。不过,这时期各国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主要还是教授个人或以教授个人为核心的小规模研究,参与科研的人员数量较少。

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学校以人文知识为主要活动对象的传统开始打破,近代自然科学研究越来越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内部的科研人员、科研内容、科研方法、科研机构、科研的组织管理以及科研的地位和作用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科学研究开始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和职能。专门的科研机构和大量主要为科学研究所用的实验室在高等学校建立,这则标志着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已由无组织的分散的个体研究向有组织的集体研究发展。但是,从总体上说,19世纪以前的大学,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坚持“纯科学”至上的办学思想,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新知识,为教学服务,而甚少直接解决经济、技术和各种社会实际问题,大学基本上是关起门来搞科研,科研与生产的联系不大,学校像座“象牙塔”,缺少与社会、与产业部门、与经济领域的结合与合作。

(二)1810年洪堡大学“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大学理念

在19世纪初叶爆发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惨遭失败。当时德国的社会名流和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要振兴德意志民族就要振兴教育,并且他们对当时德国大学只注重记诵的教学方法,和主要为宗教神学和亚利斯多德形而上学的教学内容极为不满。著名的哲学家费希特针对当时德国大学办学中的这些弊端,鲜明地提出了举办大学的两条原则。这就是:“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些思想得到了当时德国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1767—1835)的支持。于是在1810年洪堡按照这两条原则创办了柏林大学。这被认为是科学研究成为高等学校的主要社会职能和主要任务之一的标志,对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

柏林大学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要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主张教学应是产生于科研的教学,教师必须开展科研,不能只教学不从事科研。教师开展科研不仅为了解决向学生教什么的问题,而且为了使学生得到科研与锻炼。教师不开展科研就不能胜任教学,教学和科研同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洪堡在所创办的柏林大学中还提倡“学生以大学教授为导师,协助教授进行科研,然后在研究过程中受到教育并培养自己在学术上的爱好。”(注: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03页。)这就明确规定了大学生应参加科研工作。 学生通过参加科研工作,可以加深对所学到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科研能力,因此学习和科研同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教学与科研就是这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的普遍实施,实验室教学方法的大量采用,使柏林大学一直保持很高的办学水平。这种办学思想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10年后欧美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参照柏林大学的办学模式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并创办了一些新型大学。而且科学研究几乎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必须考虑的中心问题之一。科学研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成为高等学校的两大职能或主要任务之一。直到二次大战之前,洪堡大学的这一传统仍在许多国家的大学里处于支配地位。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关于大学应具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的新见解给高等教育思想和科研模式带来了冲击。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大学主张为地区发展服务,并在实践中为大学走出“象牙塔”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威斯康辛思想”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各国大学的楷模并不是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大学,而是德国的洪堡式大学。

洪堡式大学崇尚“纯科学”的理论研究,坚持“纯科学”至上的办学思想,致力于新知识的探索,将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完全放在科学知识本身的积累、完善和进步上,忽视大学的科研在直接解决经济、技术和各种社会实际问题上的作用和贡献,甚至将解决高技术问题视为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下里巴人”之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学与工业界及社会各界的分离,使得许多大学的优秀科学家避开工业界的招手,而那些服务于工业界的科学家们则往往受到歧视。洪堡明确指出:“大学的真正成绩应该在于它使学生有可能,或者说它促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当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从而也就是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思想上的完善。”(注: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1页。)他认为,教授与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共同为科学服务,其所不同的是教授是已知者和研究者,而学生则是求学者和研究者。他们双方共同探讨科学问题。大学的学生可以潜心于纯理论的学术研究,与工商业界方面的联系既有害于大学,也有害于社会。显然,这种置社会需要而不顾,贬低大学科研在直接解决社会、经济和技术问题上的作用,这是与社会的需要格格不入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呼唤大学科研走出“象牙之塔”。因此,从20世纪初期开始,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公司开始建立科研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的来源和科学活动的开展都依赖于大学的支持,大学科研开始走出“象牙之塔”,开始与企业在科研上建立一定的联系。

(三)19世纪后半叶美国大学的产学结合

美国高等学校的建立比欧洲国家都晚,从1636年建立的美国第一所高等学校——哈佛学院(哈佛大学的前身)至今,也只有360 多年的历史。但从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高等学校与社会,乃至与企业界的联系与合作,却始于美国。早在19世纪前半叶,美国高校与企业之间已经开始了联系。但广泛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则是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1862年美国各州都建立了高等学校,进一步密切了大学的教学、 科研与工农业生产的联系。20世纪初,美国一些公司开始和大学合作培养人才、建立科学实验室。到1921年,已有526 家公司建立了依赖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各种研究机构。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联邦政府、企业界和大学开始齐心协力发展大学与企业的联合。二次大战后,这种合作又有新的发展,建立了以大学为中心的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形成高技术密集区,或叫科学技术园区。如最大最老的举世闻名的硅谷就是以斯坦大学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高技术密集区。该区于1951年建立,已经拥有1800多个高技术企业。到80年代中期,美国就已建立了100 多个科学技术园区。

美国大学与企业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一所大学与一个企业的联合,也有一所大学与多个企业的联合,还有多所大学与多个企业的联合。美国大学多数都设有联络办公室,在院系一级,也有专人负责与企业联络。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帮助教师与企业界联系,牵线搭桥。学校要求其主要负责人必须熟悉本校的教学与科研优势、了解当地的企业需求情况。同时学校还聘请企业界人士作顾问,以便建立固定的、经常的联系渠道。而企业也设有相应机构负责与大学的联系,他们只要看准了有经济效益、前景好的项目,就会主动与学校联系,找对口专业和教授合作。美国大学的专业强项、科研优势以及每个教授的研究课题等资料都是向全国公开的,因此,企业能比较容易地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另外,美国教授由于经常参加工业界的会议,并与之建立关系,因此,教授个人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也较为易见。

美国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是合作研究。为了跟上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实现企业生产、研究一体化,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将重点放在研究上,设立企业研究小组或研究中心,聘请一流的研究人员。然而,许多新技术是跨学科跨专业的,仅靠一个企业的研究力量往往不足,须要与大学科研部门密切合作,共同研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工作的开展,大学与企业的研究队伍的相互依靠就越来越重要。企业鼓励大学把重点放在自身的研究实力的提高上,以基础研究为主,同时把基础研究与企业的特殊项目相结合,促进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是合作教学。合作教学主要有四种形式:

(1)企业在厂内培训职工,聘请大学教师到企业讲课, 课程设置的特点是内容结合本厂实际、方式灵活;

(2)鼓励职工到大学听课,企业与大学建立课程间联系, 使职工在厂内培训学到的内容可以转换成大学有关课程的学分;

(3)企业与大学联合培养专门人才和技术人员, 大学为企业开设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以及学分或学位课程;

(4)企业与大学签订合同,按合同, 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到企业参与与专业有关的工作,企业对学生的工作给予业务指导。

三是相互提供服务。为了帮助学校引进新技术,使学校的课程设置更符合实际,满足社会需要,大学一般都设有由工商企业界人员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他们对学校的发展计划、学科建设等提供咨询,在学校与企业间建立一种联系;大学则利用从有关方面获得的资金,帮助小企业开发经营,提供多种方式的科学技术咨询服务。

美国大学的产学合作,概括起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获益:

一是得到企业的资金。美国一些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都设有基金会,每年向学校捐款。大学聘请当地企业界知名人士出任学校的顾问,他们利用其地位和影响帮助学校筹款,并努力影响地方政府使之作出种种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决策。

二是企业研究基金的注入,增强了大学的研究活力。企业可帮助学校确定新的研究课题,它不但可直接帮助学校,还可帮助学校获得政府的科研经费。大学与企业合作,也使教师有机会研究现实问题,从而拓宽了学术研究的范围,使大学研究面向经济和社会。

三是企业的咨询活动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等提供了有益的教材。

四是为学生提供了“练兵”的场所和实习实践及毕业后就业的良好机会。

当然,美国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研究与开发也存在不少矛盾,比如高校与企业界在科研目的和科研价值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与科研,而企业的特点是讲商业价值和实际效益,关注更多的是企业利润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效果,也一直是美国政府和教育界、企业界普遍关心的重要课题。

二、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中的高校科技产业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演变过程,也即是从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过渡到以第二产业(工业)为主,再过渡到以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的过程。第三产业包括的范围很广,饮食、旅游、金融、保险、交通、邮电、信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等,都属于第三产业。教育与产业的发展和升级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高等教育及其产学合作的角度看,产业革命的每次浪潮,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产生较大的影响,而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和职能,则反映了产业革命的趋势和要求。高等学校从科学研究到科技开发再到科技产业的飞跃,正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发展的缩影。

(一)大学农业科技开发对美国农业发展的贡献

在近代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是个后起的年轻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在英国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的130多年, 才从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下,经过8年民族解放战争获得政治独立,建立起美利坚合众国。 因此,美国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及其科学研究,其历史起点比欧洲所有科学文化发达的国家都晚。但美国在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之后,为赶上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加速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立刻贯彻《独立宣言》精神,实施“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开始实施普及教育,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19世纪中叶,美国在经历了南北战争之后,曾掀起一场“赠地兴学”的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并为美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美国的赠地兴学运动始于1862年。这一年国会通过了“莫里尔法案”,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得依各州参加国会的议员人数,每一议员拨给3万英亩土地,用于开办农业和工艺学院, 主要培养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并要求所设学院必须讲授农业和机械工艺的专门知识,给学生以农业工艺的实用教育。这就是美国以发展农业为重点而自成体制的“赠地学院”。后来,一些公立、私立大学也开办农学院或附设农业与机械工程学校。到19世纪末,仅联邦政府拨赠办学的土地就有15亿英亩,等于法国、瑞士、比利时三国领土面积的总和。而受这项“赠地”法案补助,讲授农业科学的高等学校,到1916年达到68所。同时,1888年后,还发展了农业中学。从1913年至1915年,农业中学从2300所发展到4665所,两年间增加一倍以上。(注:赵荣昌、单中惠主编:《外国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4月版,第441页。)

莫里尔法案是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推行农业教育的最伟大的单行法规,它使农业教育的高等院校把农业科学研究摆到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些院校既注重教学工作,也注意科学研究,更注意通过科研服务于地区农业的发展。它们的科研工作主要通过实验站进行。美国的第一座农业实验站是1875年在威斯康星大学建立起来的。由于该实验站的研究成果卓著,引起国会注意,乃于1887年通过“海琪法案”,规定联邦政府给各州立大学提供农业科学实验站基金。农业院还肩负农业教育的推广工作,主要通过办农业科技训练班、补习班、函授,发行农业刊物,运用专车巡回教学,举办农业实验表演等来进行。这是一项给不能上正规大学的人以农业科技教育的措施,它与农业院校的实际教学和科学研究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美国以“赠地学院”为核心,在农业方面确立的“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体制,对美国农业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赠地运动的实施,美国的农业教育发展很快,培养了工农业生产急需的实用技术人才,从而推动了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良,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学化的进程,使美国的农业生产率迅速增长。在19世纪下半期,美国小麦增长近3倍,棉花增长约4倍,稻米增长12倍多,成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粮食出口国。美国农业的迅速发展,为轻工业直接提供丰富原料,也为其他各种工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它使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农业机械化的美国,很快就建立了自己的工业,近代美国工业化建设正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地发展起来的。

(二)产学研结合对工业的支持

产学研结合,有时也称产学合作,其宏观层次的含义是指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结合;其微观层次的含义则是指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和科研活动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利于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发挥。产学研结合在高等学校内部主要是打破校内容、专业、学科、生产等分割的状态,以校办工厂、校办科技产业为主体,建立校内、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体系,而从更大的范围看,则包括高等学校与产业部门,与企业界、科技界等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合作培养人才、开展科研和创办企业,等等。

产学研结合在国外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8世纪后期,随着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机器大工业本身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科学技术在生产上越来越多的运用,要求科学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要求生产劳动与教育的逐步结合,于是,到19世纪前半叶,大学和企业便开始了自发式的零星联系,世界范围的产学合作开始萌芽了。20世纪初期,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工业发展的条件下,同时也是在欧洲工人阶级为争取受教育权利而斗争并已使一部分工人及其子弟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的背景下,国外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即高等院校的学生,一部分在学校学习,另一部分到校外产业部门去工作,两部分学生每年交换一次;学生的工作岗位由学校和企业结合负责提出,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在工作中获得一定的报酬用以支付学费。这种组织形式叫做“产学合作”或“合作教育”。

虽然产学合作的实践始于18世纪后叶,但产学合作作为一个正式概念,则是美国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在1906年提出的。由于产学合作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巨大成功,它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就连以传统和保守著称的英国大学也不得不接受它的影响。在本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政府对其高等教育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按人口比例计算,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世界居于首位,但其经济实力却居西方五大国之尾。为改变这种状态,英国政府提出,大学和研究部门要与产业部门密切结合。他们一方面积极开展科学园区的建设;另一方面在高等学校中积极推行所谓“三明治”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去工厂或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学校学习一段时间。这种“夹心面包”式的教学有力地加强了产学之间的联合。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经济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发展了高等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育界、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合作教育”、“合作科研”、“合作开发”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美国在20世纪初,一些大公司开始和大学合作培养人才,建立科学实验室,大学在教学、科研与工农业生产开始密切联系。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高等学校一方面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积极促进技术向生产的转移,另一方面则加强同工业界的合作。美国高校与工业企业的合作研究与开发,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既注意满足大学发展知识的愿望,也注意迎合企业开发产品的需要,注意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近几十年来,美国的产学研合作更有新的发展,建立了以大学为中心的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形成高技术密集区。美国现在已经建立的类似硅谷的高技术密集区已达100多个。 美国人把高技术密集区、大学与工业联合体视为美国在21世纪开展竞争的最重要的措施。

日本高等学校一向十分重视与产业界的密切合作,并具有“产学协作”、“学科相通”等特点。日本企业界认为,这是日本能在本世纪和在短时期内达到高度工业化的主要原因。日本大学与产业界合作的主要形式有:大学接纳企业派遣的研究人员,利用企业资助的研究费,由大学教师和企业研究人员共同研究某一课题,研究专利共享或企业优先利用;大学受企业的委托,单独进行某一课题的研究,由企业负责研究费,企业可优先利用其专利等。近年来,日本政府还采取措施支持由大学教授指导,在工业实验区进行的方式促进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促进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转化和应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学与企业界、国家政府部门各种研究所之间的协调合作和任务的分担等问题,目前日本把加强与改善“产、学、官”的研究与协作,作为科技振兴与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措施列入国家计划,日本各大学通过实施“产、学、官”一体化合作制度,已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育、生产、科研”联合体。

德国的高等学校在科研和开发方面与企业部门的联系,被认为是教学、科研、经济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的有效方式,它不仅使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十分迅速地用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且为企业培养了科学技术人才,也促进了高等学校自身的发展。德国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进行:一是大学接受企业的科研任务,与企业签订研究合同;二是企业在高校举办研究机构,依靠高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进行研究开发;三是高校科研机构邀请企业共同确定科研任务或开发计划,使自己的科研开发项目适应企业近期或远期的要求;四是高校的教师到企业担任顾问,给工业研究人员讲课,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的研究开发水平。

近些年来,法国高校进一步对社会和企业开教,许多高校设有技术转化机构,与产业部门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其他世界主要国家如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也越来越重视产学合作,加强高等学校与生产部门的联系,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与发展。

我国的产学研结合起步比较晚,它是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不发达程度密切相关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有关经济、科技、教育等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我国高等学校及其产学合作和科技产业的发展,日益展现出新的景象和新的趋势。我国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在发展中逐步走出校园,面向社会,通过承担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技攻关任务和企业单位的委托研究任务、转让科技成果、开展科技咨询、为企业代培科技人员等方式,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科研、生产三结合,目前正在飞速发展,联系方面也日益扩大。许多高校在通过多渠道转让、推广科技成果的同时,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或者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科研或开发新产品,或者学校自办新型的科技企业,把学校的科技成果直接开发成产品出售。尽管我国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发展尚不成熟,而且也不平衡,尚处在探索阶段,许多困难和问题还有待解决,但其发展的前景看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随着人才市场、技术市场的进一步发育,随着高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和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与产业部门的合作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我国的产学研结合必将有更大的发展。

综观世界高等学校的产学研结合及其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更有助于调动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因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推动力的,是建立在现代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都必须有一大批科技人才和相应的设备条件。而高等学校具有科技人才密集、学科门类齐全、科技文献丰富、仪器设备先进等优势,是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要方面。

从各国高等学校的发展情况看,许多国家的科学研究和开发,都主要依托于高等院校,高等院校每年都要产出大量的科研成果。但如果高等学校与生产部门不建立相应的关系,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不能走向社会,面向市场,不是为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服务,那么,这些成果大多脱离现实需要,只能束之高阁。而高等学校扩大与生产部门的合作,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不仅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联结起来,从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来选择科研项目,而且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联结起来,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选择科研项目,这样,科学研究的方向直接面向经济发展,科研成果推广和应用也就大大适应了产业部门开发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需要。

从近现代各国工业化的进程看,现代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大工业生产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则得益于高等学校与产业部门的合作,从而生产、开发和创造了大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对现代工业起巨大支撑作用的科学技术成果。美国高等学校由于重视与工业界的科研合作,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积极促进技术向生产的转移,大力向工业企业提供科研成果,从而使美国加快了工业化的速度,很快超过了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化大国,并开始走向后工业社会。我国近年来,由于扩大高校与产业部门的合作,努力走“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高校的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速度大大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利用和转化率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现代化第一生产力,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科技化水平和产品的科技贡献率,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增长。我们期待着高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有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成为产业部门的生产力,推动我国生产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高等学校是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推动器

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近二三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新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迅猛提高和经济的飞跃。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迅速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整个经济的面貌,加快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推动着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高等教育是高新科技的基础,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特别是兴办高科技产业,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高科技的产业化、加速高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是现代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支柱。高新技术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涌现出来的现代科学技术,是指能够带来高经济效益,并能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的新技术。一般可概括为六大技术领域和十二项标志技术,即生物技术领域,其标志技术是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信息技术领域,其标志技术是智能计算机和智能机器人;新材料技术领域,其标志技术是高分子材料和超导材料;新能源技术领域,其标志技术是核能聚变技术和太阳能利用技术;空间技术领域,其标志技术是航天飞机和永久太空站。高新技术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高新技术的经济是通过其产业化来实现的。其产业化过程包括三个环节:一是高新技术的发明与研制,即产生出高新的技术或设计思想等;二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即把高新技术或设计思想转化为产品;三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大规模应用,即使高新技术产品进入大规模的生产,通过市场向外扩散。高新技术通过这三个环节的产业化过程,便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有:电子计算机产业、集成电路业、光导纤维通讯业、生物工程产业、新材料工业、原子能发电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海洋石油开采工业、智能机械产业、太阳能产业、空间产业、海洋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能带来高额利润和高效益,而且能带来技术的改进、复合和创新。因此,它代表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信息技术是高新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信息产业是现代经济的主要产业。信息产业是指运用信息手段和技术,收集、整理、储存、传递信息情报,提供信息服务,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手段、集成技术等服务的高新技术产业。它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信息设备制造业,如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通讯广播设备业等;二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如信息提供、处理、技术开发服务业等;三是信息传播报道业,如新闻、广播、电视、出版、数据库等;四是信息流通服务业,如图书馆、咨询、邮政电信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它的活动,可使经济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准确、全面,有利于各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又达到40~60%以上。专家预测,信息产业将成为下世纪全球最大的产业,成为继第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未来信息产业将向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产品的商品化、信息服务的社会化,信息经营的企业化方向发展。信息产业将在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中逐步使世界经济的工业化浪潮向世界经济的信息化方向迅速推进。(注:马佳宏:《教育产业与信息经济》,《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6期。)

高等学校是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重要方面军,是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动力。高等学校借助于自身的科技优势的实力,承担纵横向各层次的科研任务和科研课题,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生产出来的科技成果及发明创造,不仅带动了高科技的发展,而且其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极大地促进高科技产业化,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如我国北京大学的电子出版技术研究,不仅取得多项高水平研究成果,获得多项高等级奖励,而且研究出一系列高性能产品,这一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对我国印刷出版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至于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主发展起来的硅谷科学工业园区,其依托大学人才资源和科技优势所进行的高科技产业开发,以及在高新科学技术上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的有机整合和广泛辐射作用,对美国高科技和信息产业化发展,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高科技竞争和信息革命,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我国高等学校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逐步走出校园,面向社会,不仅扩大了产业合作,建立了一批比较稳定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而且兴办起越来越多的科技产业。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高校校办产业达7000多家,其中科技型产业近3000家。发展校办科技产业,是高校高技术成果转化的一种有效形式,它使高校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国际化,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和经济效益,尤其是象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高新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不仅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和高技术产业创造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而且加速了我国信息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三、简短的结论

高校科技产业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古代的大学,教学与科研是混为一体的。以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学和科研才成为两种各自独立的职能。19世纪初叶,柏林大学的建立,使得“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在新的意义上得到了统一。高校科技产业起源于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它的前身是高校的科技开发和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现当代社会的科技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的必然要求。

高校科技产业的依托是高校的科学研究,本质是科技开发的再开发,是科技成果的物化过程和物化状态。它的目标指向参与社会科技进步,为社会直接提供服务。以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为其最高的价值原则。历史上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有高等学校的直接参与,并在其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有高等学校的重要贡献。

就其历史发展的足迹而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第一产业为主到目前第三产业受到更多的关注的过程。高校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也经历了相同的历程,并在其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科技产业的发展,高校科研产业作为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必将起到更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科技产业决不是纯经济利益之所为,而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势之所趋。

标签:;  ;  ;  ;  ;  ;  ;  ;  ;  ;  

高校科技产业的历史研究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