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论文_胡晓华

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论文_胡晓华

(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 巫溪 405800)

【摘要】 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指社区呼吸道感染,在成人中这一疾病的发病率更高,所以成人获得性肺炎也就更为常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在不断增加,同时还存在很多重症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病例。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等具体治疗作用,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炎药物而存在。本文主要围绕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展开研究,针对性地找出了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呼吸道感染;糖皮质激素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096-01

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而且肺炎支原体发生感染是其发生的主要因素,这一疾病主要是依靠液滴来进行传播,同时也是社区的主要传染病。[1]现阶段,在我国临床医学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离不开相关抗生素的使用,很多医务工作者开始重视糖皮质激素的研究,本文主要围绕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寻找针对性的治疗法感和解决措施。

1.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发病机制

1.1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生物,而且这一物质仅仅依靠微小的有机体就可以独立生活,而且还有很强大的复制功能。[2]早在二十世纪,医学上就已经出现了通过人工对肺炎支原体培养的技术,直到现在,我国的医学界已经研究寻找到了超过150种的各种各样的支原体。[3]

1.2肺炎支原体上皮吸附作用

MP体细胞体外寄生体,这一生物主要是通过特殊的终端结构,将其自身紧密贴在顶部的易感人群细胞膜上,与其受体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避免呼吸道黏膜绒毛取消,又要避免其被吞噬细胞吞噬。[4]于此哦同时,这一物质主要通过该模型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需求,发挥诱导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代谢产物的主要作用,最终达到使宿主细胞的健康损害的目的。在人体内的细胞粘附后,MP释放相关的毒性因子,所以社区里的人群容易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这一症状是一种类似百日咳毒素的疾病。

1.3 细胞毒作用与炎症反应

当人的细胞被MP感染时,会比较容易产生一系列的生化效应,最终产生细胞毒性效应。MP感染会极其损害呼吸上皮绒毛的结构和功能,其中人体的耗氧量、葡萄糖、氨基酸的使用和大分子物质的合成能力均会减少或者降低,上皮细胞的摄取部分也会全部脱落,最终引起临床持续咳嗽。[5]但是这一物质不能直接产生毒性因素,其重要毒力因子的能量也比较弱,但依旧可以导致人体细胞中谷减少。

2.糖皮质激素在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

2.1 对于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内重要的抗原呈递功能性细胞。这一细胞对于机体的免疫应答有着重要的作用。[6]此外,成熟的DC能够微活初始T细胞,启功机体的免疫应答,与之接触的T细胞死亡之后,机体就会容易呈现对特异性抗原的免疫耐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双向调节作用

近年来,随着专业的研究人员对糖皮质激素研究的增加,可以发现糖皮质激素类不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而且具有对机体的双向调节功能。其双向调节作用具有多种表现,其中主要表现为抗炎、促炎作用,以及免疫细胞的双向调节和非校正反应过程。[7]糖皮质激素作为抗炎药,其内部的皮质类固醇可以下调促生长因子的表达,也可以下调1与炎症相关的趋化因子,最终达到抑制促炎症物质的产生的作用。

2.3 糖皮质激素对于肺炎支原体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通过细胞膜进入人体细胞,并与细胞质中的受体结合。[8]在其进入细胞核后,与机体的特殊DNA结合,通过化学和生物反应,最终可以促进酶联蛋白I的生成,通过抑制磷脂的生成,可以进一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炎症蛋白的产生。同时,这一细胞的功能也被阻断,抑制细胞因子,还可以通过减少毛细血管渗出和减少痰形成来抑制炎症细胞在人体内的产生。

2.4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地塞米松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目前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的治疗。地塞米松用于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时,主要通过自身的免提调节和肺炎支原体的致病免疫机制,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其对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治疗效果是比较差的,但在感染高峰期,这一药物可以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9]除了常规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很多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也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是其治疗风险相对较高。所以在这一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相关医务工作者就需要及时处理。

3.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在治疗严重MP中,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但是还有很多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这一药物的使用则是存在局限性。[10]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目前在临床治疗中,我国的医务工作者主要采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的方式,可有效减少肺组织炎症,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在临床医学上具有显著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魏伟.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樂的临床特征分析[N].山东大学学报,2017.47(9);125-128.

[2]李桂芳,李建瑛,左瑞駒,等.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特点[J].实用全科医学,2017,4(6):700.

[3]杨春芳,李晓红,潘家华.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进展[J].安安徽医药,2015,14(8);80-882

[4]蔡金龙,曲书强.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7.33(6):597-599.

[5]程文芳,钱飞宇,李云英.肺癌放疗与放射性肺炎的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7,14(4):274-275.

[6] Matsuda K,Narita M,Sera N,et al.Gene and cytokine profile analysis of macrolide-resistant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on in Fukuoka [J].BMC Infect Dis,2013,13:591.

[7] Fermando M,Andrew Bush. Corticosterids in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children [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2,185(1):12-23.

论文作者:胡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论文_胡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