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_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_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本管理论文,企业竞争力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树立系统全面的成本效益现

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范围主要针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仅仅局限于降低成本,却较少从效益角度来看成本的效用。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偏差,迫切需要更新管理观念。

1.系统管理观。中小企业应将成本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对待,把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的考虑,将成本管理内容扩大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从产品的市场需求到生产技术和产品的设计以及消费者的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对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等成本范畴进行管理;同时考虑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环境成本等非物质产品成本,改变过去不关注供应过程、新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现象。

2.全面管理观。全面成本管理在系统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包括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以及成本管理方法的多样性。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时,不应局限于生产阶段,而应拓展思路,在产品设计、生产准备、物料供应、生产实施、质检、销售、售后服务等阶段都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方法不应局限于成本核算,而应加强成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分析等全方位的工作,成本管理的主体不只是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而是企业的全体职工,在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应在全体员工中达成共识,理顺关系,增强合力,减少内耗,树立全员管理的观念。

3.成本效益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而是立足于投入与产出是否有利可图。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能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运用成本效益观念来指导新产品的设计及老产品的改进工作。如通过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确认增加产品功能,会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那么,尽管为实现产品的新增功能会相应的增加成本,但只要这部分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成本增加就是符合成本效益观念。

二、做好成本管理战略规划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环境下,中小企业通过延伸供应链推进经营国际化的同时,必须重新规划自身的成本管理战略。因此,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应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相结合,在不同的竞争战略下正确组织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的思想,以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1.加强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战略成本控制。战略成本管理通过对产品开发设计到生产制作直至市场销售全面监控,因此可在更大范围内分析企业成本发生及其内部联系。事实上,产品成本设计才是全面成本管理的关键。尽管产品设计费用只占产品总成本的5%,却决定了产品成本的70%~80%,设计不合理引起的产品技术和经济性方面的先天不足,是生产过程中质量和成本控制措施无法挽回的。

2.重视差异化战略中的成本问题。中小企业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具有服务多样化、特色化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宜选择差异化战略,可使企业获得超常收益。在面对供方压力、替代品威胁时,拥有特色的企业或者产品,往往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为有利。但中小企业在实现差异化战略时必须重视成本。因为创造特色经营和差异必然会发生相应的费用,如果特色经营增加的利润被相应的成本费用抵消,那差异化战略就没有性价比,不能带来效益。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差异化战略中,不应忽视自己的成本地位,要做到既能使企业产品与众不同,又能降低成本。

三、规范成本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中小企业应建立成本核算、预测、计划、控制和分析评价的整套全面成本管理制度,在强化目标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规范成本核算的业务,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1.规范成本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由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导致成本费用核算不实,控制不严。为了保证成本信息真实完整,必须通过制度规范加强成本管理与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合理制定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物资费用的定额、健全计量、检验和物资收发领退制度、健全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消耗、工时考勤和设备使用等原始记录等;制定严格的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采用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等。

2.建立成本预测、计划、控制制度。中小企业应建立成本预测制度,把成本费用管理的重点放到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上,企业事先应对生产计划、生产工艺方案进行成本预测,根据预测数据进行决策,优化生产方案,合理配置资源,使成本费用得到事前控制;同时在事中要定期对生产过程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成本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使成本得到事中控制。而成本计划必须以成本预测为基础,根据企业的经营几乎目标和预测数据,制定年度成本计划,确定和落实年度降低成本措施,以实现成本目标。

四、更新成本管理方法

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有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厂内经济核算、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班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多种方法。而目前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以产品为成本对象计算制造产品成本和以标准成本为核心手段进行成本预算,很少采用先进的作业成本法。

1.推行以顾客为中心的作业成本管理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作业成本管理把着眼点与着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反映,对最终产品形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不同,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将企业视作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以客户和作业流程为中心来对工作任务进行管理。以作业为成本分配对象,不仅能够合理地分配各种制造费用,提供较为客观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通过作业分析、追根溯源,不断改进作业方式,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实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2.运用集群成本管理提高资金运行效率。中小企业资金规模不大,且融资通道有限,若盲目投资,遭遇失败,很可能一蹶不振。而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与大型企业并存甚至抗衡,就必须突破小而全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与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形成联盟,通过合资、技术交换、产能互换、市场共享等方式,提高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能力,从而大幅度降低设计、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成本,提高企业的资金运行效率。中小企业集群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特征,可以通过地区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借助于群体的协同效应获得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

五、结语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根据市场要求加强成本管理,从内部发掘收益。

标签:;  ;  ;  ;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_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