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论文_何文彬

浅析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论文_何文彬

摘要:建筑设计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好坏,因此,必须对建筑设计要有一定的重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日益增大,多种多样的设计层出不穷,但不管设计形式如何变化,都要对建筑设计的质量进行控制管理,以得到最好的优化效果。基于此,本文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质量;优化管理

1、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简介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好的质量,产品就没有市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建筑设计也同样如此。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2、建筑设计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2.1项目设计的可实施性因素

任何一个项目从立项、施工、竣工、审计都离不开一份完美的实施计划书,但是计划书的可实施性也是影响项目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建筑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基本的功能需求、满足业主的需求,同时要保证项目设计的可实施性要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才能够从根本上对项目设计的质量进行控制。

建筑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设计与施工的同步性,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导致工期进度推迟和返工现象,此时设计组一定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来保证项目设计的可实施性。

2.2设计图样的规格质量因素

设计图样是按照业主的要求、工程的规模、项目内容而提供给施工人员的技术信息和质量要求的文件。基于设计图样的功能而言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物理过程具有引导和指挥的作用,为了能够从源头上对建筑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就必须要保证设计图样的清晰和严谨,使图样的规格质量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设计质量规范与标准因素

国家所制定的建筑设计质量规范和质量标准是控制项目设计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为了能够提高项目设计阶段的工作效率,减少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一定要提前谙熟合格的质量规范和质量标准,以便从根本上对项目质量进行控制,避免资金和时间的浪费。

3、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措施

3.1规范设计市场

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控制设计单位的审批,对已取得设计证书的,但实际力量和资质不相符的应坚决取缔或降级对设计合同的各项条款应严加审查,督促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双方认真履行设计合同,从而避免频繁改图、赶图等所造成的设计质量问题。

3.2优化设计方案

提高设计质量的关键是优化设计方案。而设计方案的优化可以通过开展设计咨询活动实现。设计咨询是业主自愿有偿地聘请权威专家或权威设计机构,对业主关心的效益问题、方案的优劣、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合理性等进行评估和优化,从而确定最优设计方案,提高投资效益。设计咨询公司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可就设计方案的可施工性研究建立专项 “经验数据库”,通过设计总结、知识管理,将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很好地记录和升华,将业务流程中无序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使之成为“可再利用资源”,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项目,以实现知识共享和再利用,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

3.3提高建筑师的职业素质

建筑师一方面应当自觉地了解、预测建筑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建筑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仍需加强,这依赖于建筑设计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结构工程师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培训等途径,对相关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学习,了解施工技术发展的国内外最新资讯,拓展对具体施工工艺的掌握,这些无疑都是有助于设计人员提高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只要加强对建筑师队伍的管理,把不断提高业建筑设计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变成建筑师整体的自觉行动;只要努力发展建筑的配套技术,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社会的文化环境,那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的建筑设计质量会越来越好,相信会设计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建筑作品。

3.4实施建筑工程设计监理

设计监理是监理单位受业主的委托和授权针对工程设计阶段进行的微观监督管理活动。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质量事故占40%。另一方面,设计质量不高造成的浪费也非常惊人。因此,推行设计监理,加强设计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质量改进应当以设计师为主体,业主、监理工程师参与,以面向过程、持续渐进、积极主动、预防为主为原则,从设计目标策划、设计方案改进和设计效果等多角度入手,提出改进。在项目前期就让业主、监理工程师参与到项目中来,对项目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设计质量管理的效果。

3.5推行限额设计,利益控制质量

由于我国项目设计的收费是按照投资比例的大小为标准的,针对设计单位而言,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设计单位会不断的增高设计过程中的造价成本,这样就不能使设计者主动考虑设计的经济性。建筑项目本身就受到投资成本的制约,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工程质量,在项目的设计阶段需要利用经济手段对质量进行控制。

推行限额设计,就是让设计单位按照标准的投资估算来对设计质量进行控制,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对方案进行优化比较设计,不仅要保证设计技术的先进合理性和美观性,还不能超过建筑设计阶段投资限额。因此能够有效的避免设计者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随意的提高安全系数和质量标准,片面的考虑技术方案,而没有对经济的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利用限额设计来保证建筑项目的投资成本能够有效的控制,保证整个项目设计的质量。

结束语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设计行业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而设计主宰着建筑的灵魂,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建筑设计不仅要符合业主的要求还应确保建筑结构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因此,做好建筑设计质量的管理工作,各单位应了解本单位实际情况,做好全面的管理工作,对设计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的影响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处理,对建筑设计质量进行优化管理,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孙秋菊.现代建筑设计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1,(13)

[2]曾庆刚.浅谈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J].现代物业,2012,(09).

[3]冯立国.浅谈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民营科技,2010,(11).

[4]张瑞芳.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之浅见[J].价值工程,2010,(03).

论文作者:何文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论文_何文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