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6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诊疗研究论文_吾马尔江•塔瓦库力,阿吉古丽•艾山

探讨6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诊疗研究论文_吾马尔江•塔瓦库力,阿吉古丽•艾山

吾马尔江•塔瓦库力 阿吉古丽•艾山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新疆喀什市 844000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疗分析,总结临床诊疗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的68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经过临床诊治后,好转53例,4例自动出院,疗效差9例,死亡2例。结论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不典型,各项辅助检查阳性率不高,诊断时应询问结核接触史及卡介苗接种史,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早治疗是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诊疗;效果分析

近年来,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出现逐渐增加趋势,且临床症状不典型,各项辅助检查阳性率不高,导致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1]因此,提高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小儿的康复十分关键。笔者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收治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68例患儿,均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标准。其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在1个月~11岁,其中<1岁11例,1~3岁43例,3~11岁14例;农村56例,城市12例;有卡介苗接种史56例,有结核病接触史16例;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15例,。阴性53例。

1.2 临床症状

68例患儿,有63例出现发热,多为低热或中等度热;头痛54例,有52例出现恶心、呕吐,咳嗽33例,盗汗56例,烦躁35例,38例出现食欲不振,哭闹36例,有10例患儿抽搐,嗜睡8例,昏迷3例,肢体运动不良2例。

1.3 临床检查

68例患儿均行胸片或胸部CT检查,其中43例患儿有肺结核的典型影像学改变如原发综合征、肺门淋巴结肿大、纵膈淋巴结肿大、肺段及肺叶的实变、支气管播散等;所有患儿均型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18例正常,余表现为脑积水、脑室扩大、脑梗死、脑出血、钙化灶等改变;所有患儿均行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白细胞数升高(50-500)×109/L、蛋白质增高、糖、氯化物同时降低32例,部分表现与病毒性脑炎相似;脑脊液抗酸染色均未找到结核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方法

将确诊68例患儿,根据患儿的年龄及个体病情,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五项用药原则,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进行四联抗结核治疗;同时,为了减轻脑水肿、减少渗出及粘连分别给予氟美松进行静脉滴注治疗;采用甘露醇降颅压及支持、对症治疗。

2 结果

本研究的68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经诊疗后,住院时间5~180天,平均住院天数为36天;患儿好转53例,77.94%;疗效差者9例,占13.245%;死亡2例,占2.94%;4例自动出院。

3 讨论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是由于结核菌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软脑膜、蛛网膜及脑实质、脑血管的病变。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感染源主要是来自患有开放性肺结核的成人,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为主,往往在初染结核后6个月到1年内发病,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食欲差、逐渐消瘦、睡熟后出汗多,长期不规则的低热,诊断治疗不及时,病情逐渐加重至出现高热抽搐、昏迷、甚至死亡。本病如未经抗结核药物治疗,病死率达100%。自卡介苗普遍接种和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以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仍然较高。[2]因此,提高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患儿愈后效果,提高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后遗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中,患儿有肺结核的典型影像学改变43例,占63.24%,提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多来源于肺结核。因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发育亦不完善,加之小儿血脑屏障功能差。结核菌感染途径主要为结核杆菌侵入血液形成结核菌血症,经血循环播散到脑膜,引起脑膜炎,或在脑实质、脑膜、脉络丛等处形成结核病灶。因此,结核菌感染后易通过血脑屏障引起结核性脑膜炎。同时,研究中发现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尤其是患儿起病急,症状、体征不典型,导致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发热,本次研究患儿发热63例,占92.64%,发热时常常伴有烦躁、哭闹、食欲不振、盗汗、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仅在高热时出现抽搐,无典型的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亦无典型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临床医生误认为上述一系列症状均为发热的伴随症状,容易延误诊断。另外,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发展较快,前驱症状可不明显,部分患儿短期内即可出现意识障碍。本组有8例患儿发病嗜睡症状,因此,对常规治疗无效且表现发热及伴意识障碍的患儿可能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本研究中,我们发现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及卡介苗接种情况也是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诱发因素。研究发现,城市卡介苗接种率高与农村,这可能与农村患儿亲属接种意识不强有关。此外,脑脊液检查及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亦对临床诊断小儿结脑有重要价值。脑脊液典型改变是白细胞数升高,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降低。对可疑病人应尽早做检查,早期脑脊液改变可不典型,要反复多次检验。

总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具有复杂多样性,临床诊断应详细询问结核接触史及卡介苗接种史,并与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结果参考,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减少后遗症和死亡率,提高临床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田曼,秦铭,赵育德,等.儿童结核病112例误诊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6):460-461.

[2]蔡高秀,朱晓敏,许红梅.小儿结核性脑膜炎57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5,34(10):1583-1584.

论文作者:吾马尔江•塔瓦库力,阿吉古丽•艾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4

标签:;  ;  ;  ;  ;  ;  ;  ;  

探讨6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诊疗研究论文_吾马尔江&#8226;塔瓦库力,阿吉古丽&#8226;艾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