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齐晶,史博慧,翟睿,王雅

齐晶 史博慧 翟睿 王雅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 陕西西安 710061

【摘 要】目的: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进行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比对来调查其对于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愈疗效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类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在探究过程中随机抽取了46例患者进行相关临床症状的试验勘测,并且依照各类实验要求对患者实施不同层面的护理,以此来对比实施护理干预与没有实施护理干预患者的各类生活影响。护理干预主要的攻克目标为患者的生理恢复,然后是患者内心由于病症所产生的各类心理压力,如若患者能够保证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其在后续的恢复过程中能够加快康复过程。结果:在调查过程中能够明显观测出参与护理干预的患者自身的心理健康以及身体水准都能够得到一定系列的康复提升,从根本上提升了整体的恢复程度。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轻身心上的各类压力,能够使患者以更加轻松的状态面临自身的疾病,从而接收更好更全面的治疗。患者如若能够自动打开自身的心结,其还能够有效防止自身身体的生理病痛,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的治愈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便秘;护理;生活质量

功能性便秘疾病是当前临床症状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的病患特征为患者出现排便困难的现状且总会有排便未净或者排便次数减少的现象发生,主要的病症器官为肠胃。据有关数据显示,功能性便秘疾病的适应人群通常为女性或者年长者,其由于身体生理结构不同以及其他内脏功能的使用限制造成病症的积累而使得最终其发展为功能性便秘疾病。我国当前经济能力正在逐步扩大化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渐增高,对于饮食的要求开始追求丰富性和多样化,但由于种类过多以及生活节奏的发展问题导致当前现代人的生活规律时常处于不规则状态,这在根本上导致人们的肠胃器官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便秘的功能性疾病,不仅造成人整体气色的不均匀,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当前在治疗过程当中,大部分患者通过服用通便药或者外用其他药物来促进肠胃进行排泄,但由于各项药物的治疗成果不同以及用处不同,很容易造成治疗的多重影响或者导致医疗资源的二次浪费。当前,为了有效提升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水平,有关医护人员正在大力开展其相关研究,力求通过其他护理药物的影响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率。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护理调研过程中,主要针对2005年3月-2006年10月的患者进行随机抽取来进行后续的研究调查,经过相关检查认证,本次参加调研的46例患者均不存在其他并发症,其中男女比例为17:29,年龄大多分布在17-7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8.5±20.3)岁,患有功能性便秘的时间大多在1-30年之间,最长的可达30年之久。

1.2方法

1.2.1临床症状积分及疗效评定标准

有关医护人员为了保证日常护理的标准性,需要在进行日常检查过程中,对患者自身的各项机能体征进行一定元素的测量,其各项测量内容包括:是否出现腹胀,或感觉肠胃内部出现一定的肿胀;大便形状是否成形或者其成形是否干燥或湿润;排便是否费力或总是感觉排便未排净;自觉性厕所排便次数是否较为频繁或者不存在等等,以上内容如若出现超标,则其需要迅速通知有关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及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当前对于临床的治愈划分主要分为四个大类,分别为痊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

1.2.2生活质量测评

便秘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影响患者自身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过程当中应该有效根据其不同的指标内容来进行相应的评测,当前主要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査量表(SF-36)™对生活质量进 行评定,其评定内容主要包括八大项,分别患者自身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此八个大项都依照其相关标准占据100分,通过各项指标的评定规则来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分数测定。如若患者的分数越高则表示其整体的身体健康状态较好,生活质量没有被受影响。此次相关研究调查需要专业人士进行记录测定,并且在最初投入应用过程中需先对其完成技能的有效培训,提升其整体的专业性能才能有效进行其他项目的评测。在调查过程当中各项内容的填写均需保证是用户自愿完成的,如若其调查表具有一定的篡改或者其他嫌疑,则此调查表被作废。

1.2.3护理干预方法

(1)健康教育:①指导患者改善饮食结构,嘱患者每曰清晨可饮1杯温开水或盐水;每日摄取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蔬菜和水果,如玉米、芹菜、韭菜、香蕉等,促进肠蠕动。②帮助 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指导患者每日晨起或早餐后排 便,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每日如厕蹲坐10~20min,日久便可 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平时有便意不要克制和忍耐,应立即 去排便。③指导患者增加活动量,运动的内容和方法,应根据 性别和体力等情况综合考虑。如毎日做早操、步行锻炼等。

(2)心理干预:①支持性心理护理:耐心听取患者的倾 诉,在取得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鼓励、疏导患者,反复强调 FC的可治性,增强患者的信心,告知FC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 因素会对胃肠生理、疾病体验、疾病行为和疾病后果产生影 响,辅导他们进行自我的心身调养;②认知行为治疗:让患者 认识和找出对FC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充分了解应激、情绪、症状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善自身异常的心理和行为,使 其向更为合适、理性的方向发展;③家庭支持:向家属说明发生便秘的可能机制和危害,指导患者与家属参与制定饮食计 划和锻炼计划,及时反馈个体的体验,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参与到护理干预计划中。

1.3统计学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录人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5 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护理干预对FC患者临床症状的彩响

治疗之前,所有患者无自发排便或每周少于1次,Bristol大便性状均为1~3型,排便费力,有明显腹胀。经1个疗程生物 反馈训练后,5例(10.9%)患者完全治愈,表现为结肠转运时 间恢复正常,每日自发排便至少1次且无排便困难,Bristol大 便性状均为4〜5级,腹胀消失。21例(45.7%)患者显效,表现为 15例患者每日自发排便1次,排便稍费力,性状为2~3级;6例 患者2~3d排便1次,排便稍费力,性状为4~5级。10例(21.7%)患者有效,表现为2~3d排便1次,排便较费力,性状为2~3级。另有10例(21.7%)患者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78.3%。

2.2护理干预对FC患者生活质量的彩响

干预前后FC患者与中国常模测评结果的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干预前FC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中国常模相比明显下降,在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3个维度上尤为 显著;干预后除总体健康外,余7个维度与中国常模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护理干预提髙了FC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后,除生理功能和活力两个维度外,余6个维度与干预前相 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 尤为显著。

3讨论

3.1护理干预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彩晌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FC的一个重要病因,增加水和膳食纤维的摄人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便秘治疗方法之一,可通过加 快结肠、全胃肠通过时间改善便秘。粪便中水的含量和细菌 的数量是影响粪便软硬度及排便次数的两个主要因素。Gas- baiTin^[9]证实便秘患者经过饮用3周矿泉水(2000ml/d),通 过呼气试验测得他们的口-盲通过时间较前显著减少,并能改 善腹胀等症状。步行和运动可促进肠供血及结肠蠕动,有助 于排便。精神心理因素,尤其抑郁和焦虑是FC发病的重要因 素之一[w],心理治疗可使FC患者的精神症状明显减轻,改善 肠道症状。生物反馈作为松弛疗法与生物反馈技术的结合是 一种新的行为治疗方法,已被证实为治疗FC的有效方法,且 对各型便秘均有效。本组研究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生物 反馈训练相结合,从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进行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5例(10.9%)完全治愈,结肠转 运时间、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均恢复正常,腹胀消失,停用泻 药;36例(78.3%)症状较治疗前改善,表现为每周自发排便次数增多,排便费力和腹胀均减轻等。

3.2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置的彩响

生活质量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功能能力和 主观感觉的表现,是包栝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综合概 念。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已经认识到医学的目标不只 是保存生命与改善器官功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另一个 公认的疗效评价指标。

3.2.1 FC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正常人群

Wald等®用SF-36对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韩国等多个国家2870例FC患者调査发现,在社会功能和总体健 康方面,FC患者得分明显低于非便秘患者。Rao用SF-36调查发现FC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活 力、社会功能领域得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本研究应用SF- 36量表评价FC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群相比,FC患者除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外,其他领域得分均低于我国 正常人群的生活质量评分,在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和总体健 康方面尤为显著。研究证实,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3 个维度是最有效的精神心理健康评价参数。FC患者躯体疼痛 和生理功能得分较高说明FC患者存在较少的疼痛,在精神健 康方面的几个领域分值较低说明FC患者存在异常的精神心 理,进一步提示FC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生活质量,这与国内外许多报道一致。

3.2.2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组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除生理功能和疼痛外,其他7个指标有明显提髙,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的改善尤为显著,除总体健康外,与国内常模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说明护理干 预对FC患者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显著的作用。因 此,对FC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不能只注重生理的康复,还需重 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更多地关注FC患者主要存在的精 神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鼓励患者采取乐观、积极的态度,以加强活力,促使社会功能 恢复并保持精神健康,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 信心,积极应对疾病。

综上所述,FC是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一种 心身疾病,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护理干预从FC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给予支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达到标本兼治 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玉磊,林征,林琳,等.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6).

[2]鲁萍.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

[3]颜祝云.中药口服配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11).

论文作者:齐晶,史博慧,翟睿,王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齐晶,史博慧,翟睿,王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