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论文_金宝才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论文_金宝才

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政府

摘要:受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的影响,各行各业工作与生产中都致力于追求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工作方法,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当然也不例外,节水已成为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就我国农业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措施进行了简单探讨,以供同行工作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水资源;开发

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局面是当今农田水利灌溉的核心工作内容,也是现代农业发展追求的目标。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树立科学的节水意识,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建设方法,在降低农业水利灌溉成本的同时优化水资源配置方法,进而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长足发展做贡献。

1、节水利用的技术体系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农业生产体制的成熟,我国越来越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也涌现出一大批的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经过实践发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采取合理、科学的配套设施不仅能增强水利工程施工效果,而且有助于水利工程渠道改造与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为了更好的满足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要求,我们可以从下面技术体系进行施工。

1.1、常见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本身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田用水量大且范围广,这些水资源包含了地下水、地表水以及被净化后可以再次利用的特殊废水等。因此,要想更好的做到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必须要在农田水利施工建设中提前做好相关技术准备工作。比如井机测试技术、水资源综合利用、低压管道喷射灌溉、微管技术以及防渗渠施工技术等,这也是当今节水施工中的常见内容,相信经过我们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技术改进,这些技术的应用效果会越来越显著。

1.2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

第一,我国传统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主要是以渠道供水灌溉为主的,但是这种渠道输水之中经常因为渠道防渗技术不高而导致水资源流失和浪费。因此,渠道防渗施工可谓是当今工作人员关心重点,目前渠道防渗施工中我们常见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混凝土衬砌防渗施工技术、三合土护面防渗施工和涂料压实施工三种。其中渠道防渗层的应用最为广泛,它有效的减少了供水渗流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也为实现农田灌溉节水工作提供了方便。

第二,喷灌在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十分常见,不管是农田灌溉还是市政灌溉,甚至是一些水景都设置了众多的喷灌方式。这种节水方法是充分利用专门设备以及水力落差来形成灌溉体系,是一种复杂、综合的灌溉内容,它包含了动力机、水泵、管道和喷头等等。另外,目前我们常见的喷灌系统主要包含了固定式、半固定式以及移动式三种不同的类型,针对不同的农业灌溉区域、灌溉环境和农作物生长需求,需要有针对的采取节水灌溉方法,这也要求工作人员对喷灌设备和技术做到了如指掌。

2、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2.1节水灌溉的范围相对较小

在现代化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各种先进设备和灌溉技术的引进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同时不少节水灌溉技术在目前仍然只是简单的应用在一些经济作物的灌溉中,这不仅缩小了节水灌溉的范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因此,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和优势,增大节水灌溉的规模。

2.2农业灌溉区和节水区出现产权不明的问题

灌溉区域与节水地区产权不明确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管理不当、管理制度不科学以及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而造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具体的灌溉工作当中,很大一部分灌区缺乏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而且管理方法的粗放型现象非常的明显,在具体工作中仍然没有做到合理、有效的调度。

2.3农民的节水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对于一些水资源充沛的地区,农民没有水资源危机的意识,在节水工作中缺乏积极性。

2.4资金投入不足

为了保证农业节水工程的正常进行,需要一大笔资金投入。但是当地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降低了对水利工程的维修力度。水渠或者是水库出现了年久失修的现象。所以严重影响到灌溉面积。另外,资金短缺和节水配套设施的建立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达不到应有的规模。

3、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3.1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目前的农业节水方式,无法根本改善缺水状况。为了抗旱保丰收和增加粮食产量,人们一方面在打更多、更深的井,另一方面节水灌溉省下的水又被用来扩大灌溉面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型节水。为此,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更宏观的角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因为农业节水不仅仅是一个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它涉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种粮效益和农民的切身利益等诸多方面。

3.2合理规划

灌区的地面水利用包括区内拦蓄与区外引水系统,通过分析可以获得多年的可供水资源过程。灌区地下潜水层可视为一个调节水库,其补给量包括降雨补给,渠道、排水沟渗漏补给,区外地下水侧向补给,区内地下水越层补给以及人工回灌等;其消耗量包括蒸发、出流与开采。两种水源统一调度,可按区域均衡法或地下水非稳定流方法进行均衡分析;在一定的开采布局条件下,以确定合理的开采强度,或在一定开采强度下确定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及相应的补给区域,或根据补给方式和开采强度确定区域内开采布局。在冲积平原或河流的中下游,地下水位较高,外引水源可靠性低时,当然要发展井灌,以井补渠;若地下水严重超采,就要减少用水或统一控制上游引水,修建当地蓄水工程,利用河流水源引水存蓄或回灌地下水。即使在一个灌区内,地面水、地下水的动态规律也不同,或者上游井渠结合,以渠为主,下游井渠结合,以井为主。

3.3建立农业节水补助资金制度,加大农业节水投资力度

现行的农业节水工程投资主要靠集体出资,农民筹资,国家补助建设。工程一次性投资较大,国家补助资金却很少,大部分资金需要农民自筹解决。而大部分地方群众还不富裕,很难拿出更多的钱来搞农业节水工程。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农业节水工作纳人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一种制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从而确立农业节水的重要性,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3.4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选择适当的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规划,切忌盲目引进,盲目搞不适合当地推广的“样板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已列为今后农业的主攻方向,向中低产田要效益,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对盐碱地搞好以水冲盐、以水压碱和土壤改良,研究制定适宜的冲洗定额和节水技术措施。

4、总结

总而言之,农业的节水灌溉技术的系统性较强,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详细了解该技术的应用特点以及农业灌溉的基本模式之后再进行具体的实施。农业的节水工程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应该得到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孟小涛,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6.

[2]杨芬,蔚富生,郝志华.山西农业灌溉节水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04,3.

[3]金桂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

论文作者:金宝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  ;  ;  ;  ;  ;  ;  ;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论文_金宝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