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部分职业人员不同年龄组血液黏度检测结果分析论文_吴长蓉,唐熟能

吴长蓉 唐熟能(通讯作者)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福建 厦门 361003)

【摘要】 目的:调查厦门市部分职业人员不同年龄组的血液黏度水平, 分析该人群血液黏度异常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北京世帝L-G-R80型血液黏度分析仪。检测5230名职业人员血液黏度水平,按年龄间隔分成5组,并将各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厦门市部分职业人员血液黏度平均水平(切变率选取由高切至低切200、30、5、1s -1) 及血浆黏度201 s -1分别为4.35、5.61、9.41、20.95、1.63 mPa。s。该人群总的血液黏度水平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4.4%、28.8%、47.8%、51.6%、22.5%。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组、超重、吸烟、饮酒、职业等为血液黏度水平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厦门市部分职业人员血液黏度水平异常检出率均较高,尤其是低切血黏度水平及其异常检出率。该研究对于了解高血黏度的人群分布和生活因索对血黏度升高的作用, 以及合理调整生活习惯、制定健康计划、预防血栓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职业人员;血液黏度;切变率;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031-03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blood viscosity test results analysis in Xiamen Wu Changrong,,Tang Shune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rersity, Fujian Province, Xiamen 3610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xiamen part pro level of blood viscosity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rowd abnormal blood viscosity and its related risk factors. Methods The Beijing world emperor L - G - type R80 blood viscosity analyzer.Testing 5230 professional staff level of blood viscosity, by age interval is divided into 5 groups, each group and the result was compared. Results Xiamen some pro blood viscosity average selection (shear rate from high to low cutting and cutting 200, 30, 5, 1 s - 1) and plasma viscosity in the 201 s - 1 were 4.35, 5.61, 9.41, 20.95, 1.63 mPa.S.The people the total blood viscosity level anomaly detection rate were 24.4%, 28.8%, 47.8%, 51.6%, 22.5%.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 age group, such as being overweight, smoking, drinking, professional for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bnormal levels of blood viscosity. Conclusion Xiamen part pro level anomaly detection rate was high blood viscosity, especially the low cut blood viscosity and anomaly detection.The study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high blood viscosity and blood viscosity increases by the rope life role, and reasonably adjust the life habits, develop a plan of health, prevention of thrombosis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Professional personnel;Blood viscosity; Shear rate;Influencing factor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血液流变学( hemorheology) 是生物流变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人和动物体内血液的变形性与流动性的科学。包括宏观血液流变学和微观血液流变学[1]。目前所进行的健康体检,通常都没有将血黏度检查作为必查项目,致使一部分常规体检后被认为“身体健康”的准健康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成为高血黏度携带者,并长期生活在这种亚健康状态。当这些亚健康机体遭遇病理性侵害时,高血黏度可能成为某些疾病链的重要环节, 对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脑血管血栓性事件起到重要的作用[2]。本文对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来本院体检的部分职业人员的血液黏度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人群的血液黏度水平异常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人们加强健康意识,科学调理生活因素,制定健康计划,也为防治血栓性疾病提供参考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来本院健康体检本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及退休人员5230名,年龄18~94岁,其中男1858名,女3372名,将所有对象按年龄间隔10岁分成5组。

1.2 血标本采集 

受检者体检前3d均普通饮食,采血时空腹12h以上,用肝素钠真空抗凝管取肘静脉血4mL,颠倒混匀抗凝,4h内分别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测定,女性避开月经期采血。 

1.3 仪器与试剂 

仪器采用北京世帝公司LG-R-80型血液黏度分析仪,室内质控物使用北京世帝公司配套质控品,专人负责检验,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3]。

1.4 判断标准 

切变率从高切至低切200、30、5、1s-1以及血浆黏度男性分别大于4.65、5.94、9.95、21.35、1.66,女性分别大于4.32、5.45、8.53、17.91、1.70为黏度异常。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样本人群基本特征 

本次共调查了18~94岁机关、企事

业单位在职及退休人员5230名,其中男1858名,占35.5%,女3372名,占64.5%,男女性均按年龄间隔分成5组。

2.2 样本人群血液黏度平均水平 

见表1。男性全血黏度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平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按年龄、性别分组统计结果 

见表2。各年龄组全血黏度水平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49岁以下全血黏度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其中40~49岁年龄组全血黏度水平为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但60~69岁组例外。女性全血黏度水平基本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组血浆黏度平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4 样本人群血液黏度异常现状及流行特征

2.4.1男、女性血液黏度异常率统计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人群血液黏度异常总检出率为45.0%,其中男性24.4%,女性20.6%,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30名职业人员血液黏度异常检出率见表3。

2.4.2 各年龄组血液黏度异常检出率统计分析 见表4。

调查显示,男性全血黏度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血浆黏度无规律变化,女性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异常检出率则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69岁以下各年龄组男性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69岁以上年龄组女性异常检出率则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 高血粘度是很多疾病形成的重要中间过程, 是血栓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血粘度升高使血液浓稠,血流减慢,一方面直接加重心脏负担, 同时也使微循环灌注不足, 使组织缺血、缺氧、代谢紊乱, 造成心、脑组织器官的供血障碍[4]。不良生活因素与血粘度的关系及其危害性,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般认为,引起血粘度升高的原因来自两方面,其一是原发病, 如心脑血管病、四肢血管病、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血液病、肾病及肾移植、肿瘤等,其二为机体应激反应,如情绪激动、饮食陡变、发热、感染等。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中老年人群中有较多的高血粘度携带者。如本文检出的5230 例中老年高血粘度者,既没有原发病,也不是由应激状态所引起, 但是这些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确有异常,血黏度确实较高。这就提示人们要特别关注该亚健康群体。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全血黏度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血浆黏度无规律变化,女性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异常检出率则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69岁以下各年龄组男性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的结果明显高于女性组, 这与奉顺平等文献报道的相符[5] 。但69岁以上年龄组女性异常检出率则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老年人群是血黏度异常的主要防治人群,这可能与该年龄段男性的生理特点、社会活动、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有关系。<40岁组人群血黏度异常检出率最高,可见血黏度异常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血黏度异常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组、超重、吸烟、饮酒、职业等。血黏度异常是遗传、环境、个人生活行为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与我们过去调查的引起血糖、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高度相关[6]。因此,同样应该提高民众对慢性病的认识,注意平衡膳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以及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血流变学检测。

血液流变学的检测为预防医学“亚健康”状态提供了指导性量化指标,可广泛应用于健康普查[7]。中老年健康体检者当血脂增高而无其它指标异常, 应做血液流变学检查。这时可能发现血液流变学的某些指标异常,如能及时降脂,改善血液流变,将减少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对于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疾病有着重要意义[8]。

血液黏度的变化是人体生命状态的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通过血液黏度的测定可以对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一个科学的评价, 可以给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预报性信息,甚至在尚无临床症状之时, 检测血液黏度可以作为预报疾病的重要手段,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9]。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厦门市部分职业人员血黏度异常检出率均较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防治工作,特别是对危险因素的干预与控制。

【参考文献】

[1]毛江洪 ,汪青山 ,钮心怡 ,谭俊青.临床血液流变学的研究现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21(5):148-151.

[2] 谢忠明, 严翔, 郑宽君. 中老年人高血粘度的性别、年龄分布及其生活因素分析[J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6,16(1):123-126.

[3] 胡金麟,李贵山,钱自奋.临床血流变常用指标检测规范化的建议[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5 ): 318-320.

[4]高素环,董仁寿.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微循环一血液流变学[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4, 13(3): 256-257.

[5] 奉顺平. 湛江市健康人群不同年龄组血液黏度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6(21):1847-1848.

[6]唐熟能,吴长蓉.厦门市部分职业人员血糖、血脂异常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9(22):2843-2846.

[7]蒋灵霓. 血液流变学检验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5):633-635.

[8] 王钦芳, 刘雄, 李兵, 易珂, 王默思, 邹巍.中老年体检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 2009,19(3):325-326.

[9] 王晚霞,李荣亨,王维. 血液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7(28):1350-1352.

论文作者:吴长蓉,唐熟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  ;  ;  ;  ;  ;  ;  ;  

厦门市部分职业人员不同年龄组血液黏度检测结果分析论文_吴长蓉,唐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