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探讨论文_李丽

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探讨论文_李丽

山东华洲建设有限公司 255400

摘要:防渗漏施工技术对建筑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使用针对性的方法预防渗漏问题的出现,确保工程质量,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建筑渗漏的因素及常见的渗漏部位,提出了建筑施工的防渗漏技术措施,期望能够解决渗漏问题,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

一、影响建筑渗漏的因素

1.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会造成渗漏问题。在外墙修建时如果预留孔的位置设置不达标,就容易发生水渗漏。外墙留的预留孔能够放置脚手架和螺栓展开位置确定,如果预留孔严谨度位置太小,就容易留下缝隙,进而造成渗漏。在修建外墙时必须从横向、纵向上对缝隙遮蔽严密,否则会导致泥浆进入砖孔内部。根据有关标准,在施工前应湿润整个砖块,如果不进行湿润或者湿润不达标,砖就会吸收泥浆中的水分,使泥浆收缩,出现分裂,造成缝隙,导致渗漏。在房屋横向建设期间,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确保坡度和弧度,例如,要为窗檐留有弧度,避免雨天积水造成的渗漏。在房屋建设的预防水过程期间,必须开展灌水实验,否则很容易造成填充墙和剪力墙中存在缝隙,引发渗漏问题。

2.施工物料

当前,在建筑施工中使用了很多新型施工物料,对建筑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隐患。在建筑墙体的建设期间通常需要使用很多的新型物料,例如空心砖、灰砂砖等,它们在砌块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填充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施工质量。但他们自身的承重能量相对较小,在运输和使用期间很容易受损,如果在施工期间出现了损害,就会出现渗漏问题。另外,在建筑的装修期间需要设置暗管,这个环节也容易损坏砌块,导致砌块破裂,出现脱落等,在房屋使用后会发生渗漏问题。墙面物料中也有一定的水分,这些水分会随着时间而逐渐蒸发,而水分在蒸发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平衡的收缩,有的甚至会出现崩裂,进而导致渗漏问题。

二、常见的建筑渗漏部位

1.外墙门窗

在建筑外墙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墙体缝隙,有的施工人员堆砌不科学,导致砌块的密度和强度不同,出现缝隙,导致渗漏。外门窗的渗漏主要是因为在安装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墙体和门窗框之间的缝隙;有的是在门窗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的老化、密封条脱落等造成了渗漏。

2.地下室渗漏

在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结构松散、振捣不合理等,都容易造成空洞的产生,进而引发渗漏。在地下室中,一些穿墙管道等设备会导致渗水通道的产生,进而导致渗漏。

3.屋面

屋面也很容易发生渗漏,造成屋面渗漏的因素有设计不科学、施工不达标等。

4.厨卫

厨房和卫生间是日常生活中用水量最大的地方,因此厨卫渗水是建筑中渗水的常见的毛病,厨卫渗漏的主要原因有工艺性、施工人员、技术性问题等,例如,水管在楼板的穿越的密封性不严,没有按照规定开展闭水测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防渗漏施工技术对策

1.屋面防渗漏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建筑类型和其他基本项目等进行综合分析。在屋面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基层处理,防水层等工作。在基层处理过程中,要打扫好屋面,定期浇水,然后施工人员要对水泥砂浆铺设好的屋面进行压实、抛光操作,屋面硬化之后再进行一次浇水,对分隔缝进行处理。之后,施工人员要对内板进行处理,另外,还要每周进行养护。随后,施工人员要对防水层进行施工处理,要合理选取防水层的防水材料,在施工中进行两次的选取,以提高防水效果。然后再开展注水实验,观察有无渗漏,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由于层面防水的间接性,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防渗漏材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施工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另外,为了确保屋面在受温度影响下出现裂缝,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持续振捣工作,确保其刚度、强度等。在施工过后,还需要对防水层进行养护,不能违规在屋顶架设装备,另外,要确保油性防水层上不能抛洒腐蚀性防水材料。

2.墙面施工技术

在墙面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步骤:第一,要先对墙面进行清洁,然后再抹灰,以提高抹灰的有效性。第二,在墙面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分层涂抹,控制涂抹厚度,提高砂浆与墙面的附着力。另外,要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同时还应在混凝土中加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材料,这类材料的化热程度低,能够避免裂缝的发生,提高墙面的防水性能。在砌墙过程中要使用湿砖,要控制墙体和砌体的灰浆饱和度,使用相同密度的砖块儿,在砌筑后要重新检查灰缝的饱满度,看其是否符合标准。在施工中要注重拉杆洞和预留孔洞的封堵,选择合适的材料,同时还要采用双面封堵的方式,以提高外墙施工质量,避免渗漏问题的发生。

3.门窗防渗漏施工技术

一方面,在制作窗楣上口的成品滴水线时应确保其贴紧、顺直,同时还应设置排水坡度,一般的坡度高差应大于20mm。在制作门窗时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施工,提高施工的标准型。施工结束后,应对门窗的窗框进行密封,以提高构建强度。在密封过程中,要紧密连接,避免收缩漏水。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外露的连接螺钉,也需要对其进行掩埋密封处理,避免渗水。安装窗框时,要对细石混凝土基层进行处理,混凝土基层的厚度多为100mm,锚入的深度要大于60mm。在门窗的下框的预留缝隙中应对凹槽进行设置,然后密封处理。此外,还要保持室外窗台的排水畅通,使外窗台与内窗台形成一个约20mm的高度差。

4.厨卫防渗漏施工技术

厨卫区域中的供水管道多,尽量不在排水管道中运用套管,应在供热管道中设置套管。对于一些穿越楼板的导管,需要留有足够的空洞尺寸,以确保砂浆的顺利灌入。然后用使用防水性能好的材料进行密封。施工完成后,进行通水试验,观察是否漏水,如有漏水应尽快密封。在抹灰时,要加入适量的防水粉,以提高防水效应。另外,为了提高防渗漏性能,在对厨卫的渗漏点进行铺设地板砖时,应使用水泥等进行封堵。

结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很多地点可能存在渗漏问题。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加强防渗漏管理,根据建筑的防渗漏需求采用相应的技术进行防渗漏处理,全面保障屋面、墙面、厨卫等区域,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曹辉仔.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初探[J].福建建材,2019(01):81-82+101.

[2]刘赛,李永清.建筑施工中关键位置防渗漏技术[J].居舍,2019(01):28.

[3]赵响.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19(01):66+159.

论文作者: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探讨论文_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