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古今之变论文_张慕青 赖粟粟

西北古今之变论文_张慕青 赖粟粟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西北地区,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行政区划上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和内蒙古最西部,自然区划上的西北地区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大地区。西北地区荒漠广布,人口密度小,但国际边境线漫长,利于边境贸易。古今以来,西北地区的变化瞬息万变。

关键词:西北;变化;丝绸之路;考察

我们此次的考察路线就包含了陕西西安,甘肃敦煌,嘉峪关等地。主要考察地包括有西安秦皇陵及兵马俑,陕西历史博物馆,敦煌莫高窟,玉门关,雅丹地貌,鸣沙山月牙泉等。从中可以感受到西北地区不同的空气与人文地理。

还记得踏上火车的我们对西北地区的好奇与思考,望着车窗外景色变化,从绿意盎然到风沙满地,心中也渐渐感受到与南方的差异,看见野生动物的惊奇,南方少有的帐篷为屋,都令人难忘。

再想起,如今我们从南方到北方的路程,是火车的三十六个小时,这在现今我们看来,实在是太长了,同学们听到要坐这么久的火车都是哀嚎的,内心不愿。可再细想,在几百几千年前的人们,他们又是如何出行的?从南方到北方又需要多长时间?

这些问题在火车上的我们是想不到的,现在坐在家中的我开始思考,又想起在敦煌看的一场让人难以忘记的情景剧,讲的便是古时候人们为了通行和生存在敦煌发生的许多故事。

敦煌有许多地方都是荒的戈壁滩,水源在这很重要,在现在都有许多的无人区,更别说在几百几千年前了,怕是更加的荒凉,现在是有公路和汽车可以用,在那时只有人的双脚与马车吧。敦煌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在那时能走通实属不易,而在古时也只能走个大概,并无现今有固定的公路,烈日下无人区的行走,想想就觉得难行。

在如今传递一个消息可能只需要一个电话或者微信消息,在古时,传递消息可没那么简单。《又见敦煌》的表演为了将丝绸之路走通的消息传入皇宫,都花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更别说将丝绸之路打通了。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更能考验人,也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是在多少人的努力下,才有如今的景象,而在史书上留名的人都应该被我们铭记。

敦煌莫高窟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动荡的社会以及腐败的明清政府,加上道士王圆箓的疏于管理,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些历史事件与文化传承就又构成了《又见敦煌》的素材,他将王道士的形象有所颠覆,在现在很多人们眼中,将藏经洞中的经书卖于国外,这是卖国贼的行径,而在情景剧中,能让我们了解到历史的另一面,王道士在莫高窟修行,在这,我想他应该是心存敬畏的,几千年的传承,在此修行,他也是想莫高窟能更好的,无意中发现藏经洞,内心也是激动地吧,这都是前人传承下来的宝物。而在当时的情况,国内战乱,社会动荡,列强欺辱,步步紧逼,人人自顾不暇,又有谁在意到这远在北方边的洞窟呢,更别说里面的经文了,又填不饱肚子,在那时,这些无价宝是少有人在意的,大概只有外国列强对中国宝物的向往,还有一直在莫高窟工作的人们吧,王道士也是其中之一,他的本意也许只是为了能得些钱银修一修破败的,无人在意的洞窟吧。

现在回想,当初被王道士卖了的宝藏也不是一件坏事,这使得战乱后国家得以重视起这些自古流传下来的宝地,也使得经文不在战乱中毁失,至少他们在另一个国度能被好好的重视。

少有东西能一直保存不损毁,而莫高窟也在渐渐衰弱,也许有一天人们不会再听到他的消息,在古时技艺不发达的时代,他们被创造。我想,在如今这个时代,他能否被保存,至少有人一直在努力,时代在进步,时间也一直在流逝。

一瞬间,也许就是一千年。

西安,十三朝古都,这片土地埋葬了不知多少帝王,长安自古帝王都,西安拥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从偏远的边境到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段路途走的并不容易,是多少代人的努力,站在这片土地上,就想穿越千年,好好体会在这立都的不同朝代。

西安之行,心中最向往的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皇陵很大,西安更大,毕竟这不止这一处皇陵。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

皇陵与长城都建于秦朝,其实难以想象,在那个少有科技力量的时代,光凭人力就将这闻名千年的建筑给建成了。说的轻描淡写,但这其中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也无人知晓了,那时的暴吏也是如此传出的吧,看看这些建筑,也可想当时的人有多艰难,也难怪会有受不了强压而起义了。而其中的工艺,还有许多可能我们现今也是难以做到的,这是令人惊奇的。

古今几千年,留下的不仅仅只是历史,文化,传承,还有更多的见识才对,时代的进步,基于历史的遗留。变,是我们不断进步的手段,在现今,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更好的生存,生活如此,设计也是一样,不能一成不变,要增长见识,敢于创新,做自己的东西,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对于个人来说,古时留下的遗迹,古物,故事,都值得我们学习,了解,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的设计,更有中国人的底蕴。

作者简介:张慕青(1997.12-),女,汉族,浙江丽水人,学生,本科,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设计艺术分院,视觉传达专业;

赖粟粟(1997.02—),女,汉族,浙江温州人,学生,本科,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设计艺术分院,视觉传达专业。

论文作者:张慕青 赖粟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西北古今之变论文_张慕青 赖粟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