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日本自然观_自然观论文

简析日本自然观_自然观论文

日本自然观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观论文,日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生活在自然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而言,人与自然有对立或对抗的一面,又有协调融合的一面,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和民族中,倾重的方面和程度不同而已。绝对对立的,可以说,没有。相对协调的呢,世界上倒有一个,那就是日本。

人与自然特别协调,人对自然非常亲和——这正是日本民族自然观的最大特征。日本人自古就认为,人和自然(天、地、日、月、山、水、草、木、鸟、兽等)是融合在一起的整体,人和自然没有明显的区别,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宇宙万物的一个种类,应与自然亲善地共生共存,人不需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相反地,应该顺从自然,热爱自然。

与自然交往,与自然对话,回归自然,在日本,是令人愉悦的事情,是高雅的情趣,甚至被视为一种美德。

在岛国的自然环境中,日本人接触最多的是树木。他们赞美树木强大的生命力,感激树木给人的恩惠,食物、住房、船只、衣服等几乎都是树木提供原料。近代以来,日本工业高速发展,耕地面积扩大,城市化步伐加快,但现在全国仍覆盖着67%的森林,而且其中54%是天然林。这与日本人的自然观不无关系。

对自然的亲和感情,风土气候特征,加之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使日本人产生很强的季节感,对四季循环变化有着极其纤细而敏锐的感受,这是日本人自然观另一重要特征。

日本没有荒漠,山岭绵延,河流交错,地面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日本地形是狭长的南北走向,两端虽然存在着寒带和热带的很大差异,但主要部位处在温带,所以整体来说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四季变化缓慢而有规律,基本上没有受到经常性的大自然的严酷压抑。可以说,平和丰饶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人们亲和自然的感情,它是形成日本人独特自然观的重要条件。

大自然有时也会给日本带来灾难,特别是突发性的台风、大地震等,但日本人却认为那是自己有错有罪激怒了神,或是神“充满慈爱”的考验。日本人对自然岂止是爱好、亲和,实际上已经达到崇拜乃至神化的程度。日本人的自然观和他们的宗教观是一致的。

日本人的自然观在两个领域中表现得最明显:一个是文学艺术;一个是宗教。或者说,日本人的自然观跟文学艺术和宗教联系特别密切。先说文学艺术。

在日本文学中,人与自然的融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将自我投入自然之中,叫做“投入自然”;一是将自然吸收到自我之中,叫做“吸收自然”。无论哪一类,都是将人与自然一体化,即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的统一,也就是所谓“天人合一”。

日本人自然观的重木情缘在文学中有种种体现。据日本学者统计,《万叶集》写的149种草木中,木就占66种。他们也十分尊重与木相连的其他植物,特别是花。《古今和歌集》到《新古今和歌集》的歌素材,几乎都与植物联系一起。通览这个时代创作的数千首诗歌,就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植物分布情况。一位日本学者说:“日本文化形态是由植物的美学支撑的。”

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四季自然美占有突出位置。自古以来,日本文学家以自然为友,很了解自然的心,即自然的灵性。他们能敏感地掌握四季时令变化的微妙之处,抚摸到自然生命的律动。季节感在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中就明显地表现出来,并影响到其后整个日本文学的发展。20卷的《古今和歌集》,关于四季的诗就占6卷。日本文学有效地利用季节变化中的自然美,加深作品内涵和丰富人物的思想。《源氏物语》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和草木的千姿百态,并以四季的推移和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主人公源氏的感情波澜、众多人物的神态心理、盛衰荣辱的人世变迁。和歌艺术美的源泉之一就是摄取自然景物及其在四季中的变化。一些和歌集完全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来分类,许多歌纯粹是季节歌。俳句更是“无季不成句”。

日本的散文世界更是与四季自然风物分不开。其中,平安时代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和镰仓时代吉田兼好的《徒然草》被公认为日本散文的双璧,他们对四季自然变化表现了极其纤细和多彩的感受性。

日本的建筑讲究自然形态,如出云大社、伊势神宫等有悠久历史的神社的神殿,几乎不用色彩和装饰,而仅仅利用直线形白色原木来显示其结构美和自然美。

日本的园林艺术也很能体现他们的自然观。就庭院来看,并不像西方那样显示征服自然的意志。这种庭院非常讲究自然情趣,如京都的龙安寺,那里有山,有海,有神的世界,有人的世界,有生,有死,是世界本身的象征性的表现,换言之,它就是微观的大自然。

接下来,再看看表现在宗教上的日本自然观。

日本的自然,与其说是人改造的对象,不如说首先是敬畏和信仰的神。日本人崇拜自然与崇拜祖先神相结合,将自然神化,将自然和神一体化。古代日本民族的信仰以自然崇拜为基础,以原始神道为主,以万物有灵为中心思想。

如果追根溯源,神道不过是自然崇拜的泛灵论。在日本,神社总是和树林在一起。神社里有神殿。其实日本的神道本来是没有神殿的,因为原来认为树林本身就是神,或者认为神是降落在林中的大树上的。日本的神社还有据说是神的使者的动物,如稻荷神社里有狐狸,三轮神社里有蛇,天神神社里有牛等等,这说明动物本身也是神。日本神道信仰的先祖神,首先就是太阳神和树神。

日本佛教有一句口号:“山川草木悉皆成佛”,它的意思是,佛性不仅人有,也不仅众生有,就连山、川、草、木都有;众生乃至无生命的山川都可以成佛。这就是泛灵论对佛教的影响。正是这种影响,使佛教产生了巨大变化,原来以人为中心的佛教,到此变成了以自然为中心。也正是由于这种影响,佛教才在日本扎下了根。

建立在泛灵论基础上的宗教观念有明显的平等趋向。这种平等不仅在人与人之间,也在人与动植物之间。作为大自然一员的人,并不认为他们周围的动物、植物与自己是不同的,而是认为动植物乃至山川都和人一样有着灵魂。它们本来是和人一样的,只不过是偶然以动植物或山川的面貌出现在现世,当然也都要返回彼世。也就是说,人、动物、植物都在彼世和现世之间反复不断地来回循环。

本来佛陀说,众生即有生命的东西,悉有佛性,而日本佛教把众生从生物扩大到没有生命的东西。日本禅宗的开山祖道元,更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这个经典性的话,解释为一切皆是佛性,认为一粒米、一滴水都是活着的佛陀的生命,因此不能随便处理。这种自然信仰或宗教观念,古代中国也有,即所谓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把存在天地间的生物与无生命的东西,都视为一体。日本佛教使其更彻底,特别是道元之说,简直把人、神和自然的统一发挥到了极致。

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日本人的自然观是有积极意义的。

环境破坏是21世纪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把征服自然无条件地视为善的思想,曾经长期地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国。征服自然的技术飞跃发展着,人能够从自然中获取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巨大财富。作为现代工业生产大发展的代价,破坏自然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而且至今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地球的沙漠化、热带雨林的破坏、森林的毁灭,其中任何一个现象都足以威胁人类的生存。这是一个严重的危机,它不是人类某一局部文明的破坏,而是人类整个文明崩溃的危机。

要想把人类从这种危机中解放出来,需要采取有力的对策,需要科学的措施,同时也必须深入考虑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认识上、思想观念上做出重大调整和改变。

历史研究表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既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也不是作为产业革命的后果而表现出来的,应该说从1万年前就开始了。只是当时从地球的整体来看还是局部问题,还不足以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那时整个地球除了一部分沙漠地带外,都覆盖着青翠的森林。而在农耕畜牧文明开始以来约1万年期间,平地上的森林几乎被砍伐殆尽。逐步建立起来的城市文明,特别是近代产业革命,又大大加快了对自然的破坏,终于出现了现在这种全球性的环境危机。

从环保的立场出发,对有些人的思想也不妨重新评价。苏格拉底、耶酥、释迦、孔子被称为世界的四大圣人。他们都是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人,基本上是属于同时代的思想家。但是他们的伟大思想是建立在农耕畜牧文明之上的,那就必然是肯定人对自然的统治。由此而产生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再往后,认为人具有其他一切动物所无的神的理性,因而人统治包括其他动物在内的自然乃是天经地义。这种思想在欧洲特别强烈。一端放着作为自我的人,另一端放着作为物质的自然,这样的人愈是从科学上来认识自然,就愈能统治自然;对自然的统治就是文明的方向——这就是近代的主流文明观。福泽谕吉也吸收了这种思想。

现在,我们还要继续沿用这些思想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作为我们自然观的基础吗?

把人看作是自然中特殊的存在,接着又把自己摆在世界的中心地位,一味地征服自然,破坏自然,最后要失去自己所生存的世界,这绝不是当今人类聪明的态度和做法。

聪明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与此相对或相反的另外一种,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日本人的自然观,看到它在环境保护上的积极意义。

不过,从文化的角度看,日本人的自然观,有其局限性、狭隘性。日语中本来没有“自然”这个词,它的概念也并不与中国的“自然”或欧洲的“NATURE”相对应。在最能体现日本人自然观的神道教中,“自然”的最大范围仅仅是“大八洲”这一范围。这反映了日本人世界观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在思维方式上,日本人缺乏超越性。他们所谓的“自然”,多是自己周围的事物、自然物、具体的东西、与自己休戚相关的狭小的自然,而不是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的把握,不是一个含有哲学意蕴的概念。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日本人的许多作为了。比如,日本对国外的资源利用。再比如,日本在国外的一些环保行为。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日本人“大八洲”自然观的扩展,是由最早的保护自己的村落“自然”到保护日本的“自然”,再发展到保护近邻国家的“自然”,避免使自己受到损害。

日本人的自然观,还可以从经济和政治的延伸上去看。“环保”是日本的“名牌”,日本出口的工业、农副、食品、化妆、服饰等产品,对外“援助”和贷款项目以及旅游业等,大多涂上一层“绿色”。从经济效益考虑,日本也需要宣扬甚至夸张这种源于自然的色彩,发挥“绿色效应”。当这里出现问题时,企业或政府是要认真对待的。据说日本产业的公害现在几乎都能克服,但是环境的治理、保护,远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经济和消费规模的大幅增长,废气、废水、垃圾等也大量增加,各种公害仍日益严重,损害了日本的形象。所以,日本政府在以往环保立法的基础上,又通过《环境白皮书》,提出了“环境立国”的新战略,把21世纪定位为“环境世纪”。不过,这方面,也出现一些说怪不怪的现象,例如日本公然藐视国际捕鲸委员会的禁令,每年捕杀数百鲸鱼,理由是进行“科学研究”,还有所谓“文化意义”。日本捕鲸协会主席中岛桂一称,“鲸鱼肉是大海的礼物,数百年来一直是日本人的日常食物。我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尝到鲸鱼肉,了解日本的文化传统。”但世界环保组织指出,日本政府所谓的“研究”计划,实际用意是绕过商业捕鲸禁令,借科研之名来掩饰商业行为。事实上,日本“科研捕鲸”所得的鲸鱼肉最后统统供应给全国200多个市场和专卖店。

至于日本政府在世界环境保护问题上的某种积极姿态,有时未必就是他们的自然观、责任感或忧患意识使然,有人说,那更像日本为实现“大国梦”而抛出的一张“环保牌”——这大概可以叫作大和民族自然观念的政治解读吧。

标签:;  ;  

简析日本自然观_自然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